黄瓜鱼多少钱一斤
江浙一带有句俗话:“无黄鱼不成宴席”。在洞头,黄瓜鱼(闽南语)绝对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黄瓜鱼”,学名大黄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别名众多,如黄花鱼、黄鱼、大鲜等。生活中,不少人把小黄鱼叫黄花鱼,大黄鱼也叫黄花鱼。那大黄鱼是长大了的小黄鱼?小黄鱼是小的大黄鱼吗?不不不,其实,小黄鱼≠小的大黄鱼!就像小熊猫≠小的大熊猫。实际上,它们虽外形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鱼类。最简单的辨识方法是看体长,大黄鱼体长一般30-40厘米,小黄鱼则大多在15—20厘米之间。
(此图来自网络)
洞头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它是大小黄鱼索饵和产卵洄游的必经之地。曾经“春汛捕小黄鱼,春末夏初捕墨鱼,夏汛捕大黄鱼,秋冬汛捕带鱼”的繁华景象,几乎贯穿洞头全年,渔民们往往每次都能满载而归。1956年,广东的敲罟作业传入洞头。这种以声波震昏大小黄鱼这类石首科鱼群的捕鱼方式,一时让大黄鱼捕获量猛增。由于野生“黄瓜鱼”多如牛毛,当年最便宜时零售价甚至低至每斤0.1元,和同期的白菜价接近,成了名副其实的“黄瓜鱼”。然而,好景不长,从此洞头渔场大黄鱼资源迅速枯竭。
面对困境,人们开始研究大黄鱼“半野生”养殖。如今,洞头的鹿西乡被誉为“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这里海域水质条件卓越,自然的水体、活跃的洋流,加上丰富天然的饵料,造就“黄瓜鱼”丰腴肥美又肉质紧实的口感。工作人员还在这里开展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实验,为“蓝色粮仓”增添新活力。
(此图来自网络)
“黄瓜鱼”,通体金黄,宛如海中黄金,因其独特魅力和绝佳口感,被誉为“国鱼”。宴席上,一条金黄闪闪的大黄鱼,寓意财源广进,是中国人心头所好。《石首鱼赞》这样描述:“海鱼石首,流传不朽。驰名中原,到处皆有。”物以稀为贵。曾经便宜如白菜的野生“黄瓜鱼”,近些年常常卖出几千元一斤的高价。
遗憾的是,大黄鱼的金黄色素在白天遇到紫外线和强光之后会褪色。为了迎合市场对通体金黄的大黄鱼的偏好,渔民们多在夜晚捕捞。但在洞头鹿西岛,已实现了白天捕捞大黄鱼的操作。他们在白天把黄鱼捞起来以后,快速倒到桶内,并给它注氧,迅速放入冰块,快速盖上遮光布。这样一来,它在冰水中昏厥几分钟后就进入半死亡状态,约两个小时后就能慢慢恢复金黄的色泽,卖相更佳。
(此图来自网络)
人间极致的风味,莫过海洋与陆地的彼此造就。烹饪“黄瓜鱼”极简单,洗净鱼后,划几刀,撒上盐,放入姜丝和大蒜。水开后,蒸10分钟左右,撒上葱花,淋上热油,即可。细细品尝,既有独特的鱼味,又无腥气,少刺且自带鲜甜,是洞头餐饮文化的独特符号。洞头鹿西岛的大黄鱼还“游”上了杭州亚运会的餐桌呢。
资源粗放攫取的时代已过去,现代人投入更多成本和努力,只为接近那份“自然的风味”。来洞头,尝尝“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的美味吧!
(此图来自网络)
本文标题:黄瓜鱼多少钱一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