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经典诗词推荐文章1:纳兰性德最美的14首,百看不厌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采桑子·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推荐文章2:山一程,水一程,“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十首唯美诗词的绝响

  在那遥远的清朝初年,天空依旧湛蓝如洗,岁月静好,却也暗藏着无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纳兰性德,这个名字,如同一曲低回婉转的琴音,穿越时空的尘埃,悠悠地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生于公元1655年,逝于1685年的暮春,生命虽短暂,却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璀璨而令人难以忘怀。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之后裔,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避太子保成之名讳,遂改名为性德,又号楞伽山人。他出身显赫,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乃大学士明珠,权倾一时,家世显赫。然而,纳兰性德并未因这显赫的家世而沾沾自喜,反而自幼便饱读诗书,勤勉好学,立志要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净土。


  他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文武兼修,不仅诗文出众,更在武艺上有所建树。十七岁那年,他踏入了国子监的大门,开始了更为系统的学习生涯。在那里,他遇到了祭酒徐元文,一位慧眼识珠的师长。徐元文对纳兰性德的才华大为赞赏,时常给予指点与鼓励,使得纳兰性德在学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纳兰性德一举考中举人,次年又成为贡士,可谓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钻研,力求在学问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康熙十五年,他再次金榜题名,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为官生涯。


  然而,纳兰性德的一生,似乎注定与仕途无缘。他虽才华横溢,却性格耿直,不愿阿谀奉承,更不愿与官场中的蝇营狗苟为伍。因此,在官场上,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反而时常受到排挤与打压。这使得他心中充满了苦闷与无奈,只得将满腔的热情与才华,倾注于诗词之中,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抱负。


  纳兰性德的词,清新脱俗,婉约动人,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细腻,又有北方草原的豪放不羁。他的词中,既有对爱情的深情吟唱,又有对友情的真挚赞美;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又有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抒发。他的词,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情感,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纳兰性德的一生,却也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他虽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他虽情深意重,却屡遭挫折。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时节,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相聚。那一日,他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他们吟诗咏词,一唱三叹。然而,这短暂的欢聚之后,纳兰性德却一病不起,不久便长辞于世,时年不过而立之年。他的离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从夜空中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纳兰性德的一生虽短暂,但他的才华与成就却永载史册。他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被近代学者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词作流传千古,至今仍被后人广为传颂。每当人们读起他的词时,都会被他那深情款款的笔触所打动,被他那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染。


  纳兰性德的词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他笔下的爱情,既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与纯真,又有“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无奈与感伤。他渴望能够拥有一份真挚而永恒的爱情,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里,他的这一愿望却如同镜花水月般虚无缥缈。他的爱情词作中,既有对爱情的深情呼唤与赞美,又有对爱情无法圆满的深深遗憾与哀愁。


  除了爱情之外,纳兰性德的词作还涉及到了友情、家国情怀等多个方面。他笔下的友情真挚而深厚,如同那高山流水般的知音难觅;他笔下的家国情怀则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民的关爱。他的词作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纳兰性德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的才华与成就却如同那璀璨的星辰般永放光芒。他的词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在精神上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前行、不断追求。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更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所蕴含的那份深情与哲理,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与人生。


  图:书笺小驿


  文:掌心??读书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推荐文章3:纳兰性德最美的10首词,百看不厌

  纳兰性德的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台城路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推荐文章4:纳兰性德六首经典词作赏析合集人物简介

  对我个人而言,知道并熟悉纳兰性德,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可以这样说,纳兰性德和纳兰词之所以被现代人推崇,相当程度上应该是得益于网络的推波助澜。尤其是纳兰性德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简直成了网络流行热词。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著名词人,号称“国初第一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他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为康熙一等侍卫,都喜欢汉学,在词作上互有唱和。满洲正黄旗人,为清初武英殿大学士权臣明珠的长子,母亲是一品诰命夫人,正宗的皇亲国戚。康熙年进士,一等侍卫。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他才华横溢,其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其词独具特性,风格鲜明,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等,他的词集《饮水词》传唱度极高,时人称“家家争唱《饮水词》, 纳兰心事有谁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我个人学习收录了纳兰性德的六首代表作,现逐一赏析如下。


《长相思》

  今天复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原文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的大意是:天寒地冻,山长水远,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过了山山水水,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向着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经深了,军营里千万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整夜风雪交加。嘈杂的风雪声,打碎了将士们的思乡梦,扰得他们无法入睡。在温暖宁静的故乡北京,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亲人朋友,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山一程》是一首羁旅思乡词。抒写了他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京师家乡的思念,以景抒情,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全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描写了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格调清淡,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总的来说,全词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同时,又采用短小精悍且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用山、水、灯、帐、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国之志。纳兰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集豪放婉约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


  2021年7月14号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今天复习纳兰性德的《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原文如下: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这首词的大意是:明月似乎也在嘲笑我,可笑我空有如此多的柔情。当然,更是嘲笑如今状况的我。大好春光应有的意兴和情怀,全都被我辜负了。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


  近来一段时间,越来越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结交了很多知己好友,但只有与她亲密无间,相知相守,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如今,只有我孑然一身,在凄浅的月光下,在暗淡的灯影里。我那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纳兰性德22岁时就经历了丧妻之痛,生性敏感的他,遭此人生劫难,实在让人不胜唏嘘。这一人生变故,给他的诗词带来了深远影响,他那些最精彩的词作,几乎都是表达对妻子的悼念之情。妻子去世后,纳兰性德偶然结识了江南艺伎沈宛。两个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纳兰性德的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慰藉。可惜的是,由于两人身份悬殊,纳兰性德也做过抗争,曾一度纳沈宛为妾侍,但最终还是因为家庭的压力,被迫分离。这首词就是纳兰在离别之后,思念沈宛的佳作。


  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是一首怀人之作。通过对自身暗淡心情的描摹和叙说,自己吟唱自己的孤独,发出往事不堪回首的感慨,最终表达了他对妾侍沈宛的怀念之情。全词近似白话,朴实自然,平白直浅,流畅自然,细腻单纯,干净透明,意境幽深,优美动人。其艺术手法堪称独步天下。


  整体来看,纳兰性德的这首词非常细腻、非常真诚,其中所表露的真心,单纯的让人心疼。那是一个无言的结局,那是一段有缘无分的姻缘,那是一场错过再也找不回来的人生经历。“独自闲行独自吟”,又是怎样的意兴阑珊、落寞孤单?“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多情的人总是空惹烦恼和惆怅。在一连串美丽的词句下面,每个字显示出的,都是纳兰性德的一片痴情之心。


  都说多情是诗人词人的共性,但若论谁最多情,恐怕非纳兰公子莫属。只有痛彻心扉地经历过那段感情,才会有感而发,才会迸发出如此凄美动人的文字。若无多情,怎来的这妙笔如花、字字珠玑。若无多情,如何诉说这亘古不变的美好爱情。对于纳兰性德而言,后人评价说“情多不寿”,多情之人,虽易伤易醉,甚至英年早逝,但比起薄情寡义之人,却更令人感佩。


  2021年6月30号


《浣溪沙》

  今天复习纳兰容若的《浣溪沙》,原文如下: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这首词的大意是:尚未化尽的雪,凝聚落日余晖,照射在绘有彩画的屏风上,透着阵阵冰冷的寒意。已到三更时分,远处却传来横笛吹奏的《梅花落》羌族乐曲声,笛声幽幽。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独自一人,突然忆起往事,月色也好像显得更加朦胧起来。我是人世间最愁闷最失意的过客,身世凄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心事,知道自己为何事而泪流满面,痛彻心扉地哭泣。怕是在断肠的笛声里,自己回忆起了平生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了各种伤心往事。


  纳兰性德的一生,一半是坦途,一半是荆棘。坦途在身,荆棘在心。这就注定了惆怅是他的人生基调。康熙年间,一个寒冷的冬天,残雪之夜,看着残雪落梅,纳兰性德独自徘徊,联想到自己生活孤独凄苦,爱而不得,爱而不能,数次痛失至爱,饱尝人间离愁别苦,为了表达内心的惆怅,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最能体现自己心情的词《浣溪沙》。


  纳兰性德的这首《浣溪沙》,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手法,是一首以抒发人生惆怅为主题的词。全词整体比较平实,着力营造氛围,自言自语,自怨自艾,哀而不伤,隐而不发,从而向人们展现了一种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惹人泪目,动人心魄,发人深思。


  这首词非常有画面感。不难想象,一个身体孱弱的公子,站在窗前,看着梅花一片片飘落,看着残雪慢慢消融,看着月亮也发出凄冷的光。他听到一首特别忧伤的曲子,于是想起自己的过往,忍不住心如刀绞,痛不欲生。残雪是冷的,画屏是冷的,月光是冷的,笛声是冷的,最重要的是心也是冷的。


  纵观全词,寥寥42个字,可谓一字一泪,句句凄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的哀愁迸发而出。饱尝离愁别苦,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纳兰,一位多情、深情、又敏感的男子。满腔愁苦,转过身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可怜,竟然连哭泣似乎也毫无价值。没过多久,30岁的纳兰性德因病离世,他如流星一般在天空一闪而过,但其平生一首首深情之作,却至今令人动容。


  同样是至情至性的曹雪芹有诗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心中的“惆怅”也许只有曹雪芹才会懂得,除此之外,世间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懂。但是这首词抒发的情感,却是人人都会有的。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痛了的时候,难免就会自怨自艾。人的一生总要经历一些失意和伤感,当回首往事的时候,生活的片段就会一涌而上,这种“忆平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触发人心底最脆弱的神经。


  2021年6月19号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今天复习纳兰性德的《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的大意是:人生如果都像初相遇那样,情真意切,轻松愉快,相亲相爱,甜蜜温馨,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发生班婕妤“妾身似秋扇”那样被遗弃的悲剧,相离相弃,从而导致现在的离别相思之苦。如今,曾经的爱人,就这样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想当初,在骊山华清池,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明皇与杨贵妃山盟海誓,言犹在耳,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此后,明皇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即使最后诀别,也不相互怨。现在我身边的薄情郎,还不如当年的唐明皇。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愿!纵使生死离别,阴阳相隔,也还是刻骨铭心地念念不忘旧情。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木兰花令》常被人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从发现这首词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分析其字意,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信。


  纳兰性德的《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是一首拟古之作,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缠绵悱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纳兰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人生若只如初见”。此一句,即道出了人们对于感情初见时期美好的眷念。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微不足道,与意中人的相处也是那般甜蜜温馨,深情快乐。可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自古以来,无论贫富贵贱,人们都无法避免为情所困,然而,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追求。一些遇见,能够相伴花季,却未必能够相携雨季;一些缘分,有初见的美好,却未必有再见的依然。滚滚红尘中,有多少遇见能够经得起时间打磨永如初见呢?有多少人能够一往情深永不离弃呢?又有多少信誓旦旦的情侣走着走着就散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遇见是最美好的,瞬间即是永恒。


  2021年5月2号


《画堂春》

  今天复习纳兰性德的《画堂春》,原文如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词的大意是:明明是天生一对,天作之合,应该一生一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却偏偏两地分隔,两处相思,怎教人不黯然销魂。相互思念,盼望着相互厮守,却不能彼此亲近。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蓝桥相遇,因求水解渴而缔结良缘,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可以渡过天河团聚,即使做一对贫贱夫妻,那也甘心情愿。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太清楚,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悼亡词。因为心上人去世以后,纳兰写了这首词怀念这一段感情。这个心上人,是他的妻子还是另有其人,就很难考证了。也有人说,词中所写是一个“入宫女子”,可能是纳兰的表妹谢氏。看来在表妹没有入宫时,纳兰是有机会与她结为夫妻的,没想到还没有付诸行动,表妹就被选入宫了。


  倒是觉得“蓝桥”的典故蛮浪漫的。传说,裴航从鄂渚与樊夫人一同回京途中,见江海碧水,两岸青山,清风徐来,诗兴大发,便赠诗一首,樊夫人答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有一天,裴航路过蓝桥驿,遇见一老妪,因口渴向其求饮,老妪让云英端来凉水给裴航饮用,裴航一见倾心,二人自此结下不解情缘。后裴航按照老妪要求,找来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二人终于结为连理,双双入玉峰,羽化成仙而去。在这里,纳兰用裴航与云英蓝桥相遇的传说,抒发心中离愁,寄托对深爱之人的思念。


  纳兰容若的这首《画堂春》,所描写的爱情,与其以往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词不同。以往,纳兰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就像是一种呢喃自语。而这一首词仿佛换了一个人,急促的爱情表白,更增加了一种苍凉的悲怆。可以说,这是纳兰词中最感动人的一首词。


  全词直抒胸臆,落落大方,将一段苦恋无果,乃至悲痛终生的感情,完美呈现,丝毫没有其他爱情词中小女人式的委婉,表达了其纵然无法相守,也保留着一线美好的愿望和期盼。


  纳兰容若出身于高门显贵,可以说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偏偏最想要爱情,却总是不能得随心愿,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苦。因此,纳兰容若写下了许多深情而悲伤的爱情诗词。


  世间是不存在完美的。美,需要缺憾来装点。失去了,才知谁更值得珍惜。月光宝盒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即使上天赐予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其中一定少不了残缺。所以,人呢,又何必苦苦追求什么完美。纳兰心事,唯他自知,你我皆是看客。


  2021年4月13号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今天复习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的大意是:秋风吹起,天气转凉,伊人已逝,只留下孤独的我,谁还会惦念着我的冷暖呢?黄色落叶,被风吹的沙沙作响,纷纷扬扬飘进屋内,我赶紧关闭了雕着花纹的窗户。伫立夕阳下,我陷入沉思,往事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那年春天,我喝多了,睡着了,爱妻担心惊醒我,动作说话都是轻轻的。那时,我们常常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在地上,满屋溢满茶香。我们在一起的甜蜜往事,当时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平平常常的事,而如今,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当下,有些女同胞动辄就骂“男人没个好东西”。不可否认,古往今来,从来不缺渣男。但如果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未免有点过了,有一杆子打翻满船人之嫌。这首词的纳兰性德,无疑是男人里面的精品,有才华,重情义,是个至情至圣的好男人。纳兰性德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然而,他又是不幸的,他与爱妻卢氏过了三年甜甜蜜蜜的日子,但卢氏不幸早亡,从此,他就只活在对爱妻的怀念和回忆里,写下了很多著名词句,诸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以至于最后“情多不寿”,在三十一岁那年,英年早逝。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对词人而言,有些深深怀念和追悔莫及的味道。实际上,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常常抱怨生活平平淡淡,不过,回过头来看看,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就是最好的生活。


  2021年元月6号晚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推荐文章5:10首纳兰词:我所有的深情,都给了你!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但他的生命,却远远胜过一切诗歌,他的心灵,早就超越了一些世俗。


  徐志摩说:他信手的一阙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烟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茶蘼谢尽。


  01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


  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


  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凄凉!


  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


  02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的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犹如出水芙蓉,还宛如夜来香一样,风一来,香气夜夜回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