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座美丽的城市


  


  题记:


  


  平湖市,浙江省辖县级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南临杭州湾,东北与上海市金山区交界。平湖,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


  


  


  上海60~70年代夏季享用的平湖西瓜,家喻户晓。外形椭圆,剖开后可见淡黄色的果囊,清冽甘甜。《平湖县志》记载:嘉靖年间,平湖西瓜因汁多味甜、爽口无渣,被列为皇室贡品。


  


  


  一,南河头街区


  


  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旧称“鸣珂里”,位于平湖市当湖街道南河(甘河)两岸,呈现“两街夹一河”的江南水乡传统格局。


  


  


  历史上,这里曾是平湖葛氏、莫氏、张氏、陆氏等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空前繁荣。


  


  下图:莫氏庄园


  


  


  街区内巷弄格局完整、风貌保存较好,依然保留着传统民居、近代建筑、私家园林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


  


  


  其中还有一些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古建筑,如采晨书院和与文庙。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工艺艺术而闻名。


  


  


  平湖南河头景点,还包含了南河头古街、南湖古榕、南湖博物馆等。这些景点各自独特,展现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欣赏随感:


  


  两街夹水秀江南,鸟鸣啁啾动柳岸。


  石桥流水慰乡愁,粉墙黛瓦令人赞。


  文气庄园皆氤氲,传朴书楼抚雕栏。


  古榕遮阴有历史,文庙陈旧也耐看。


  


  


  来到平湖博物馆新馆外面的广场,金平湖广场,


  


  


  不仅有博物馆,南侧有文化馆,在东边还有城市展示馆。


  


  


  二,平湖博物馆


  


  平湖博物馆新馆,它的主体已经建成了,从外观看上去就非常有历史感。


  


  


  博物馆新馆地面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内设9个展厅,面积近7000平方米。


  


  


  看到这些小朋友的美术作品,迫不及待地把它们拍下来。


  


  


  平湖,东襟大海,西接平原,踞杭州湾北岸,扼陆海交通要冲,堪称浙西藩篱,嘉禾门户。


  


  


  平湖,钟灵毓秀,人文炳蔚。儒雅敦厚,文化博采众长。


  


  


  史前文明熠熠生辉,航海文化名闻遐,海上防线翘楚东南,近代工业开风气之先。


  


  


  平湖,百里平畴,九山屏列;三泖汇聚,河塘纵横,集山海湖于一域。全境稻美鱼香,物阜民丰;市镇林立,商贸通达,“金平湖”之誉天下美传。


  


  


  当湖之市,反映了当湖集市的情况。博物馆新馆做了几个场景复原,让观众可以沉浸式地参观。


  


  


  第一个就是转角处的茶楼,既可供观众休息,也是开展一些平湖传统的说书、钹子书的演出的地方。


  


  


  另外,平湖传统老字号老鼎丰酱园的售卖部也被现场复原,最后还有《平湖日报》报社。


  


  


  汤又新(1895—1984),字宥三,平湖人。1919年秋,创办《平湖日报》,为四开日报,采访、编辑、校对等工作,大部分由其一人承担。


  


  


  欣赏随感:


  


  平湖潋滟远连天,舟子烟波晨曦牵。


  忽惊水上掠飞禽,疑是乘梦到日边。


  梧桐闪烁有人家,银杏斑斓无思恋。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景无限。


  


  


  早餐后,从《假日酒店》出来散步,据说眼前的一片广场就是钟溪樱花里,想象一下吧,阳春三月樱花飞雪的盛景。


  


  


  三,钟溪樱花里


  


  樱花里,开街!


  2020年9月29日 钟溪印象·樱花里位于樱花小镇中心,采用盛唐风格打造,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成由8栋?


  


  


  沿着广场周围都是樱花树,亭亭玉立,蓄势待发。


  


  


  钟埭集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是平湖市中心城区的北窗口。相传五代吴越时有钟氏一族长居于此,得名钟溪,后名钟埭。


  


  


  明清两代,钟埭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文史昌盛,与嘉兴王店、新篁、新丰合称为“嘉兴四大镇”,颇有名声,1958年11月划归平湖。


  


  


  当年长安城里一路繁花的美景,到如今只剩下人们的口诵相传。但在钟埭古镇,用几万株樱花,复原了一千年前远渡重洋、惊艳世界的盛唐樱花丽景。这就是钟溪樱花里。


  


  


  钟溪樱花里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部,总占地面积约1730亩。2014年,整合附近的茶花公园、樱花公园、圆通禅寺、新四军北撤司令部旧址、钟埭老街和钟溪商贸城等旅游资源,打造成集花海观光、禅意养生、旅游休闲、亲子体验等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欣赏随感:


  


  芳菲三月忆清晨,钟埭自醉十里尘。


  满园绚烂随风去,枝条摇曳花缤纷。


  圆通古寺飞花影,钟溪戏苑玉临风。


  倚天朝奇凌樱阁,满眼踏春赏樱人。


  


  下图:钟溪戏苑


  


  


  四,茶花公园


  


  茶花公园因园内现存一株300年历史的古山茶花树而得名,是以茶花文化为丰题,融园林、花卉、休闲等于一体的游览休闲胜地。


  


  


  茶花公园占地面积约460亩,种植有福建大红、十八学士、状元红、耐冬四种茶花品种,…


  


  下图:冬季还在开花的古山茶树


  


  


  此树为近三百年历史的古本茶树“醉杨妃”,花色粉红,花期自农历十月至次年三月。


  


  


  1949年嘉兴解放后,嘉兴县文化部门将它列为董点文物保护。1997年被列为平湖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广玉兰、木槿等53种乔灌木,还引进了粉黛乱子草、福禄考等品种。另外茶花公园内的玉磬桥、状元红桥等九桥、月丹亭、雪塔亭等四亭均以茶花的品种来命名,展现了茶花文化的丰富内涵。


  


  下图:冰壶秋月


  


  


  粉黛乱草子花海


  粉黛乱子草占地24亩,为多年生暖季型草本,株高可达30~90厘米,宽可达60~90厘米,花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中旬,…


  


  


  花穗呈云雾状,花开时,绿叶为底,粉紫色花穗如发丝从基部长出,远看如红雾弥漫,又如绛云落地。每到盛花期,会形成一片粉红色的花海。


  


  


  在花海进口处,有陆氏一门三世进士的雕塑。陆之祺(左),字筠修,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谢千牍,严请托,有廉声。念父年高,请归。里居四十年,故旧亲党,缓急必周,无几微德色。晚年尤好学,晨夕手编自,有《滋树轩诗文集》等。


  


  


  陆瑶林(中),字以攻,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江西金溪县知县。性兹惠,尚德化,泽被百姓。以父母年老,辞官回乡,以图书翰墨为缘。著有《听松轩诗集》、《九畹阁诗余》。


  


  


  陆光旭(右),瑶林侄,字鹤田,号屈亭。顺治九年进士,授顺天府保定县知县。1653年大水决堤,陆光旭筑堤拦水,民呼陆公堤。继而大疫,喝药疗治,全活甚众。后值饥荒,捐俸作糜以赈,以至署中自食常不继,保定百姓立祠祀之。擢陕西道御史,请免荒地钱粮。后迁分守冀南道,释罪平刑,狱无冤情。1665年,请辞,回乡奉养父母。


  


  


  公园里名人雕塑随处可见,都是当地的英杰,这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正能量。


  徐石麒(1577-1645),明末殉节官员。初名父治,守宝摩,号虞求,世居钟帶镇画水乡(今钟埭街逍沈家弄村)。


  


  


  朝明隆式元年(1645)闰六月,嘉兴起兵抗清,以徐石麒名义号召。清兵自杭州还扑围嘉兴,城将破,徐石麒作就又遗笔十则,在诚外大呼:“我大臣,不可死野外,当与城共存亡!”守军迎石麒进城。


  


  


  八月十七日,嘉兴城破,徐石麒从容着期服,自縊于家宅可经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陽谥“忠懿”。


  


  


  都胜桥为平梁石桥,长16米,宽6米,南北向,都胜桥是以茶花品种来命名的。“都胜”是山茶花中的一种,即宝珠山茶。


  


  


  宋代诗人陶弼《山茶》诗云:“浅为玉茗深都胜,大目山茶小海红。”


  


  


  说明都胜茶花颜色较深,一般为紫色。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记载:“都胜花,紫色,两重心,数叶卷上如芦,朵蕊黄,叶细。”


  


  


  冯汝弼(1498-1577),字惟良,号祐山,平湖人(今属钟埭街道花园村)。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行人司,旋迁工科给事中。任职期间,颇多政绩。


  


  


  归里后,以常熟均田法、太仓均役法告知县准行,为乡里谋利。时倭寇窜扰,冯汝弼建议督抚筑平湖城墻,并带头捐输。嘉靖末年,出资筑汉塘堤岸五十四里:万历初,修建土石桥,堰四十余所,并赈米数百石,立义冢,造福乡里。卒后邑人建祠祀之。


  


  


  状元红桥是以茶花品种命名的景观桥。桥标高5.4米,长18米,南北各设有19级台阶,桥顶中央雕有状元红”图案。


  


  


  茶花“状元红”,又称“葡萄红”,是山茶花的一个品种,是中国传统茶花名品。状元红花大如盘,色如状元锦袍。


  


  


  丘为(约709-804),唐代诗人,嘉兴人(故里丘为里,今属紳埭街道)。


  初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于玄宗天宝二年(743)进士及第。与王维、剑长卿相友善。以考敬继母闻名于世。为人谦养揖让,举动有礼。累官太牛右庶子,九十六岁卒。


  


  


  《全唐诗》存诗十二首,多写田园风物。《全唐诗外编》补诗五首。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


  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


  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


  短褐衣妻儿,馀粮及鸡犬。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 唐·丘为《泛若耶谿》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 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茶花桥,茶花公园中最别致的一座桥。


  


  


  欣赏随感:


  


  常绿灌木无休眠,花瓣碗状色泽艳。


  叶厚革质类似茗,可作茶饮必成仙。


  薮春临水不畏寒,耐冬迎风笑过年。


  久疑残雪阳和尽,尚有茶花拂君面。


  


  


  远远望见的塔,就是报本禅寺的报本塔,当地俗称“平湖宝塔”,也是塔影垂虹风景区所在地。


  


  


  五,报本禅寺


  


  报本寺,又名“报本塔院”,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城关镇东南鹦鹉州上;占地49亩,四面环水,湖中泓波澄碧,洲上树木葱郁,塔影映带,风光如画,置身其间,如临蓬莱仙境。


  


  


  《平湖县寺》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邑人陆公应众提议为点缀湖山秀境,选鹦鹉之芳洲,开袈裟之净域,历经四载而成。塔名取“报本”,意为:盖天地者,万物之本也。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报本塔因地基不固倾圮。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筑而成。新筑之塔改原来七层为五层,塔高仍为19丈。


  


  


  四周华檐绕之,上下角皆悬铜铃,风吹铃动声闻数里。现存古塔,高49.14米。平面八色形,五层,底层直径8.8米,每间外壁以菱角牙装饰,塔内有螺旋形石级,可拾级而上。


  


  


  塔立而寺成,报本禅寺作为佛教胜地,自明朝嘉靖以来,代有名僧住持,香火鼎盛。


  


  下图:三圣殿


  


  


  明万历七年(1570年),王阳明弟子王畿曾到此讲学,把阳明“良知”学说融入禅学,县内儒生集于塔院听讲,极一时之盛,…


  


  


  此后文人雅士,呤咏其间,每多流连忘返。1935年平湖籍知名高僧弘一大师在厦门万寿寺演讲其自编的《阿弥陀佛经》时,以自己新闻的实事,提及平湖报本禅寺文物灵迹。


  


  下图:圆通宝殿


  


  


  1937年11月,日寇自平湖白沙湾登陆入侵,报本禅寺被毁,古塔回廊、曲栏也未能幸免,游人从此绝迹。


  


  下图:鼓楼


  


  


  改革开放以后,平湖市政府批准恢复建设报本禅寺,1993年1月“天王殿”落成,并对外开放。


  


  下图:天王殿


  


  


  石碑记载:报本塔,位于平湖市当湖街道宝塔圩上俗称“平湖宝塔”或“东湖宝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邑人陆杲主持,因受“天地是万物之本”的思想影响,取名报本塔。


  


  


  现存之塔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成,为楼阁式文峰塔。八面五层。塔高49..35,底径8.18,内径3.58米。塔身外用砖叠涩出平座挑檐。外有木质围廊,塔身每面设劵门。塔内为八边形空室。用砖涩成穹窿顶,有螺旋形台阶至塔顶。


  


  


  境由心造休言万般都是命,


  忍从德来退后一步自然宽。


  


  下图:大雄宝殿


  


  


  欣赏随感:


  


  四面环水鹦鹉洲,一塔耸立称独秀。


  袈裟净域泓波碧,报本禅寺作胜游。


  山门绿荫喜相迎,隔墙诵经无忧愁。


  逢僧应说阿弥陀,到此如何不系舟?


  


  


  虔如塔基,同登觉岸。


  


  


  六,平湖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1880-1942)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即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素圆满,浑若天成。


  


  下图: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 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送集句。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历经百年传唱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下图:弘一大师李叔同专辑


  


  


  他也是第一个开创裸体画写生的教育家。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批文化名人。


  


  下图:弘一法师塑像


  


  


  他一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宏杨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弘一大师赞,赵朴初


  


  


  欣赏随感:


  


  悲欣交集人之初,天下为仁慈佑物。


  增长无上菩提心,远离烦恼红尘路。


  如来境界无边际,普贤身相犹空虚。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下图:叔同书院


  


  


  结束语:


  


  平湖二日游,给我的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真的要把临时收集的内容,总结一下,我可以这么描述平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也有新型城市的前卫。


  


  下图:叔同公园《弄珠亭》,一轮月照亭留客,九派潮来水弄珠


  


  


  背景音乐:江南


  


本文标题:平湖市属于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