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是哪里产的
泸州到宜宾,大巴2小时。五粮液酒厂坐落于岷江北岸,占地近10平方公里。东大门,高32.6米,宽51米,门内宽18米,门上五粮液巨型不锈钢厂徽直径18.5米,下方“V”字长36米,重300吨,被称作“国内企业第一门”。“V”字与五粮液标志构成的雕塑似雄鹰展翅,意喻企业“内外同心,集杂成醇,有容乃大,酒奉天下”文化理念。
影视厅,陈列五粮液集团珍贵照片和资料,里面的数字展厅,直观展示十里酒城功能分区和恢弘气势。五粮液酒厂(集团),前身为50年代初由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因其产品五粮液酒的品质和声誉而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从1996年起,连续十年创下销售收入年增长40%神奇速度,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成为拥有职工2万余人现代化企业集团。这座园林式工厂,游客可自由出入参观。
杨惠泉命名五粮液酒雕塑。1909年,“利川永”烤酒作坊老板邓子均,用红高粱、大米、糯米、麦子、玉米五种粮食酿造出“杂粮酒”,送给当地团练局文书、举人杨惠泉品尝,他认为此酒绝佳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俗气,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从此,这种杂粮酒便以五粮液享于世人,流芳至今。
五粮液酒瓶演变。
厂区道路宽敞,社会车辆不许进入,游客可以各处走,但不能进入办公场所和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外弥漫着浓烈的酒糟气味。
酒圣山,位于五粮液十里酒城中部,相对高度40多米,酒厂制高点,上山阶梯255级。酒城太大,从东大门到酒圣山3公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徒步40分钟,年纪大腿脚不好的游客不适合去。
酒圣山山脚下、山腰处各有一尊酒圣雕像,均由美女与狮子组成。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生活在奴隶社会时代的“酒祖”夷狄是位女性,五粮液集团以此形象奉为酒圣。美女加狮子,寓意智慧和力量,狮子来自西方,象征东西方文化结合。呵呵,有点牵强。
山顶平台,十里酒城风景尽收眼底。
“奋进”雕塑,巨大的五粮液集团标徽嵌斜面上,寓意市场经济规律,不进则退,只有拼搏,才能不败。
鹏程广场酒瓶楼,高66.8米,底部直径18米,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瓶形建筑物,酒厂地标性建筑。
“日月宫”,位于酒圣山顶,为两个圆形“宫殿”联体构成,酒厂高档宾馆,内部装饰豪华,不能入内参观。
酒文化博览馆,展厅面积2060平方米。中国酒文化展厅,展示我国悠久而丰富酒文化历史,天地人酒、火的性格。
“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为长江上游四川宜宾、岷江流域四川泸州、赤水河流域贵州仁怀所形成的三角地带,区域内汇聚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等名酒,是中国最著名美酒聚集地。中国白酒金三角所在区域独特的水源、土壤、空气、微生物及原粮、窖池、技艺、洞藏等,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五粮液展厅。宋代,宜宾姚氏家族,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 “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雏形。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清代陈三,是陈氏秘方第十代传人,因膝下无子,清同治八年临终前将秘方传给外姓爱徒赵铭盛,后赵铭盛又将秘方口授传与外姓徒弟邓子均。1909年,当地团练局文书、举人杨惠泉品尝邓子均酿造的“杂粮酒”后,将其更名为五粮液。
秘方传人陈三雕像。
五粮液酒命名杨惠泉雕像。
五粮液酒厂前身是50年代初8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五粮液是哪里产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