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地为红色,一道从左上角斜贯至右下角的黑色宽带将红色旗面分成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黑色宽带两侧有两道细白边。红色代表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力,还象征温暖和太阳的热能;黑色象征人民的力量和献身精神,也象征国家的统一和财富;白色象征国家的未来和海洋。两个三角形代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部为黑地上两只蜂鸟,为特多国鸟,象征人民不畏强权、酷爱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下部为红地上三只帆船,代表1498年哥伦布抵达该岛国时的船队。盾徽上端为一顶头盔;头盔之上有一个舵轮和一棵棕榈树,象征该岛国海运业的重要性。盾徽左侧是一只美洲红鹮,鸟爪下为有三座山峰的山峦,象征特立尼达岛;右侧是一只棕臀稚冠雉,象征多巴哥岛。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我们共同追求,我们共同获胜”。
国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国歌是《以自由之爱铸成》,歌词大意为:期望着自由的烈火在我们心中燃烧,我们坚信自己的命运,听我们庄严宣告:我们肩并肩,保卫加勒比海的宝岛。我们为祖国都愿把头颅抛。在这里人人地位都平等,不分种族和宗教。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文: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全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位于11°18'00.00"N,60°32'00.00"W,处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紧邻于委内瑞拉外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人口121.8万(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3亿美元(2017年)。
1498年哥伦布第三次航海时发现特多等地,并在特岛西南部Maruga登陆。1530年西班牙任命其总督。1592年西班牙在特多建立第一个定居点。因特多无金、银矿产,长期被西班牙王室忽略。
1642年拉脱维亚人在多巴哥岛定居,其后屡遭法国、英国列强入侵,多次易主,被称为欧洲殖民者棋盘上被典当最多的地方,据说1814年被彻底划给英国以前共易主31次。
1777-1783年西班牙国王为加强边缘海外住地的防御,邀请法国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教徒到特多等海外领地移民。大量在其他西印度群岛上的法国移民带着黑奴来到特多发展可可、咖啡和甘蔗种植业。
1796年5名中国水手抵达特立尼达岛。1797年英国舰队一枪不发打败西班牙军队,占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802年根据“亚眠条约”特立尼达岛划给英国。
1806年华人契约工抵达特多,先从事种植业,后经商。1812年根据“巴黎条约”多巴哥岛划给英国。1840年印度契约工抵达特多从事种植业。1889年特、多两岛合并成为英国殖民地。
二战期间美国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立225个军事基地(1970年撤除)。
1946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第一次普选。1956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实行内部自治。1957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参加“西印度联邦”。1962年“西印度联邦”解体。8月31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宣布独立。
1974年6月20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中国建交。1976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现行宪法8月生效。8月1日改制为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1757年首都确定为位于特立尼达岛西北部的西班牙港,该市是特多第一大城市,人口约49万,是全国政治、商业、文化和金融中心,也是加勒比地区商业和金融中心。皇后公园和萨瓦娜广场附近为市中心区域,萨瓦娜广场享有“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绿地”称号。
全国是由两个主要的大岛特立尼达岛与多巴哥岛,再加上21个较小岛屿组成,而全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是集中在特立尼达岛之上。总面积为5128平方公里,其中特立尼达岛4828平方公里,多巴哥岛300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西南和西北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由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加勒比地区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石油开采历史超过一百年,累计产量总计超过三十亿万桶石油。在20世纪90年代,油气领域的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截至2017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共有人口121.8万,印度裔和非洲裔为两大主要族裔,分别占总人口约35.4%和34.2%,其余为混血人种、欧洲人、阿拉伯人后裔及华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等。
政府向老年人和失业者分别提供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政府向贫困户发放食品券。
1974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正式建交。建交以来,双边友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2005年,两国建立“互利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在政治、经贸和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都侵占过特立尼达岛。这些殖民者利用岛上最初的居民美国印第安人作为劳动力,并奴役来自非洲、印度和中国的劳动力。后来,中东和葡萄牙的人们也来到这里,美国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对特立尼达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不同文化和美食传统的相互融合便产生了特立尼达的美食。
特立尼达岛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两主岛中较大者,位于西印度群岛最西南部,与委内瑞拉东北部海岸相望,最近处仅11公里。特立尼达岛是西印度群岛中第六大岛,也是小安的列斯群岛中面积最大者。
多巴哥岛是南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第二大岛,位于西印度群岛南端的大西洋上。岛长42公里,最宽处也只有11公里,形状狭长,像一支雪茄烟,而且岛上盛产烟草,因此岛的名称也就叫作“多巴哥”,意思就是“烟草”。
班牙港,是一座美丽的滨海花园城市和深水良港。400多年前曾一度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它也因此而得名。位于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岛西岸。北纬11度,恰好是南北美洲的中心,所以被称为“美洲的中枢”。人口连同郊区共42万人。地近赤道,终年炎热。这里原为印第安人村落,1774年起成为特立尼达首府。城市建筑多为西班牙式两层楼宇,也有中世纪尖拱簇柱的哥特式、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与乔治王朝时代式和法国及意大利式的建筑。市内棕树、椰林比比皆是。有印度人庙宇和阿拉伯人的清真寺。市北的马拉加斯湾,沿岸沙滩细洁,是中美洲著名的海水浴场。城北的植物园建于1818年,栽有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
由于接近赤道,气候终年炎热。西班牙港原为阿拉克印第安人村落,1774年成为特立尼达首府,1802年被英国人统治,1962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宣布独立,西班牙港成为首都。城市居民中主要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
西班牙港依山临海,风光绮丽,由于雨量充沛,处处绿草如茵,林木葱郁,整个港城好似一座海上大花园,成为加勒比地区公认的观光胜地。
西班牙港老市区现为商业区,以伍德福德广场为中心,周围有英国国家教会的大教堂、行政大厦“红楼”和议会大厦。百货商店大楼建在市中心狭窄的街道旁。市区周围有许多充满了东方情调的印度教寺庙和伊斯兰教清真寺。
这里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1962.8.3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脱离英联邦独立。
本文标题: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