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雷:排爆专家→社区管家,以耐心用心诚心完成华丽转身
来源:【新华法治】
编者按
江海交汇处,潮涌平安城。海门,这座浸润着热血的沃土,奔涌着忠诚的基因,激荡着守护的号角。在这里,一支铁骨铮铮的队伍——海门公安,正以铿锵步伐,丈量着万家灯火的安宁。在这支队伍当中,英雄无名,却群星璀璨。
即日起,海门公安现开设“微光聚星河”专栏,追循身边榜样点亮的星火光芒,聆听新时代南通公安精神落地东洲大地的澎湃号角,感受警徽下最温暖的守护力量。
以身为盾,于无声处拆“惊雷”,排爆警察显然是一份对专业技能要求极高的职业;走街串巷,将心放在社区,“片儿警”事杂繁琐,想当好也不容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民警董春雷干得游刃有余,“本质上都是对耐心、用心、诚心的考验,这样群众才安心。“
2007年加入公安队伍后,董春雷先后任职于无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特警支队、海门区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等单位,如今是城东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忆往昔,董春雷曾是支队颇有名气的排爆专家,多次参与高级别安检安保任务。如今,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迅速完成角色转变,成为群众认可夸赞的“董警官”。
秒级反应用“速度”确保安全
在值班接处警工作中,董春雷一直秉持着“出警更快一秒,安全就多一分”的理念,突显了公安民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今年2月7日15时许,海门街道一空地草丛失火。
“警情就是命令”,董春雷秒级反应,快速出警,三公里的距离仅用四分钟时间到达。现场浓烟弥漫,火势凶猛,周边分布着小区、学校、交通要道等重点目标,事态随时可能升级。
作为出警民警,他沉着冷静,对火情进行准确评估、预判,并组织人员进行先期扑救。在他的指挥、带动下,小区物业、热心群众纷纷加入,接水灭火、交通疏导等工作有序展开。二十分钟后,在各方合力处置下,明火扑灭,危险消除。事后复盘,消防队员说道:“幸亏前期处理及时,不然火势蔓延至毗邻的学校和主干道,后果将不堪设想。”
源头治理用“力度”压降警情
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做深基层基础工作,董春雷把警情研判当作了可靠抓手。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40分钟到办公室,统计、分析辖区警情。
今年2月,董春雷发现:有三家零食店涉及“噪音扰民”报警记录达20余次。他主动介入,追根溯源,经过连续一周的蹲点观察,找出问题症结:三家商户相邻,为招揽生意而播放音乐,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较劲,导致噪音扰民。
随后,他逐一上门工作,“晓之于情,动之于理”,促成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统一音乐播放时间、音量,具体以不得扰民为准。目前为止,未有类似警情发生。同时,商户间也变得“邻里和睦”。此外,他还全面融入社区干部群体,联合开展反诈宣传、隐患排查、线索收集等工作,反诈效果明显,期间还协助抓获逃犯一名。
心系民生用“温度”化解矛盾
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困难,是董春雷“扎根社区,心系民生”的真实写照。去年11月8日,他在入户走访中遇到群众袁女士求助:其父母住宅因台风将电缆刮倒在屋顶导致漏雨,因无法施工维修,给二老生活带去极大不便。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董春雷及时联系属地悦来派出所商议解决方案。经多次现场查看、实地走访群众,最终确定线缆归属。两个月后,老人屋顶漏水问题妥善解决。
2025年1月10日,袁女士家庭分别将两面写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悦来派出所、城东派出所,表示敬意。对此,董春雷说:“我只是向前辈学习,做了社区民警应该做的事。”
走街串巷,家长里短,成了董春雷的工作日常,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董警官”。当有人问他:“作为安检排爆、大型活动安保领域的专家,现在从事基层基础工作,你有何感想?”董春雷不假思索地回答:“以前是条线工作,现在板块工作,耕耘好社区的‘一亩三分地’,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是一样的。”
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社区警务工作普通,但不平凡,它是公安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群众心中的“警民连心桥”,董春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南通公安精神。
编辑:张婧妍 校对 :王 宇 冯 晴 审核 : 张松林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标题:董春雷:排爆专家→社区管家,以耐心用心诚心完成华丽转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