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市。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土地总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143]。截至2022年10月,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2][134]2022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城镇化率74.79%。


  宋至道三年(997),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省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明洪武二年(1369),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清初,“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


  广东省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39][36]广东省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汉代时期,徐闻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正式翻开了中西方国与国之间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页[81]。到了清代,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自1989年起,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广东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5]。广东省珠三角9市将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建成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673.16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跨度约600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2007年末,广东省常住总人口为9449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常住人口年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人。由于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已上升到居全国第一位。2007年,广东已成为全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全省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尽管广东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已趋于平缓,但还没有出现明显减少,广东仍然是全国跨省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按照公安部户籍人口统计结果,2006年广东户籍人口居河南、山东和四川省之后,列全国第四位,分别比上述3省少2130万人、1234万人和674万人,可见广东2007年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的主要原因是省外流动人口规模大。


  


  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全省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移算结果表明,近年广东育龄妇女人群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状态,每年的出生人数均超过100万人,导致自然增长人口基数大。根据2001~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1~2007年全省自然增长人口每年均保持在64~68万人之间,相当于1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


  


  三是近两年本省户籍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十五”时期广东户籍总人口数量的年净增加量与“九五”时期相比有减少的趋势,每年都在100万人以下;但从2005年开始增幅明显加大,2006和2007年广东本省户籍人口的增幅均超过100万人。


  2007年,广东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要求,严格审核行政区划变更材料,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1个地级市,23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4个乡、7个民族乡、1137个镇、433个街道办事处。


  广东是客话最重要的流行地。可分为:1.粤东片,主要分布在梅县、蕉岭、平远、兴宁、五华、大埔、丰顺、揭西、紫金、惠阳、惠东、宝安,另外揭阳、饶平、普宁、惠来、潮阳、陆丰、陆河、海丰、深圳、东莞、增城、博罗、中山也有些地区说客家话。2.粤中片,主要分布在和平、连平、龙川、河源、新丰、龙门、佛冈及广州、顺德、南海、中山、珠海、斗门、三水、四会、清远、高明、鹤山、开平、新会、台山、恩平的部分地区。3.粤北片,主要分布于始兴、乐昌、曲江、连县、连南、乳源、阳山、翁源、英德及韶关、南雄、仁化、连山、怀集、广宁、郁南、德庆、云浮、罗定、新兴的部分地区。4.粤西片,分散于信宜、阳春、阳江、高州、茂名、电白、化州、吴川、廉江、遂溪、雷州、徐闻。省内各地多有零星客话区,如广州的三元里、沙河。全省使用客话的人口约1500万人。客家方言以梅州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广东抓紧世界产业转移机遇,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全省拥有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造纸、医药、汽车等九大支柱产业,造船、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通用飞机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形成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物流、会展、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海博会等大型国际性会展驰名中外。


  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广东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位于阳山、乳源与湖南省的交界处;南部则为平原和台地。全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积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如丹霞山和金鸡岭等;丹霞山和粤西的湖光岩先后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沿海数量众多的优质沙滩以及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资源。沿海沿河地区多为第四纪沉积层,是构成耕地资源的物质基础


本文标题:广东省面积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