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我要和你困觉
英雄与美人的悲剧——以阿Q调戏吴妈为例(上)
李士金
世界上的关系很多,也许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了。为此我们人类付出了难以计数的代价。有一句成语叫“英雄难过美人关”,究竟是英雄的责任呢?还是美人的诱惑力太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其实美人和英雄都是相对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才是最关键的本质性的问题。我记得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就有一位敢于挑战美人的英雄人物,他就是本小说的主人公阿Q先生!美人者谁?众所周知,就是赵太爷家唯一的女仆吴妈!我之所以今天要说他两个,不是要研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感觉从孔夫子以来人们对于女性就明确表达了一种难以言状的似乎带点畏惧的心理,为什么?
孔子说,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这在孔子而言,有具体的家庭生活背景,他有离婚的经历,对于女子的难养必有切身的体会。我很难确定孔子本人有无问题或责任,但他在追求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曲折坎坷,不能不说他也是有缺陷的。我个人认为圣人的离婚,女方的责任恐怕还是大一些的罢。
长话短说,我今天要以鲁迅小说中的英雄阿Q与美女吴妈的矛盾细节来作一些说教。本来,阿Q的年纪已经到了“男大当婚”的时节,他有对于女性的欲望,可谓天经地义。实际上他已经是大龄男郎了,在今天也算得上是晚婚晚育的典范。他实际还独身着,是一个大龄的光棍。至于吴妈,则被英雄的阿Q称之为“小孤孀”,从字义看,似乎是年年轻轻就守了寡。这样的孤男寡女,难道不应该发生一点什么纠葛么?且在那时那刻,一个在赵太爷家里打短工——舂米;一个在赵太爷家里做家政——主要是煮饭洗碗的工作。在同一个小小的环境里为同一个主人工作。多好的探索组合的机会啊!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太具有普遍的典型的意义了——不互相残杀决不罢休!
我必须指出,当阿Q被小尼姑引动了情欲后人性的璀璨之花怒放的时候,正在“厨房里吸旱烟”,首先是吴妈开始与英雄闲聊的,而且内容很容易让人感觉亲切平易:
“太太两天没有吃饭哩,因为老爷要买一个小的……”
这时候,阿Q的心理活动是:
“女人……吴妈……这小孤孀……”
此时的吴妈又对阿Q说:
“我们的少奶奶是八月里要生孩子的了……”
阿Q的性心理活动更加强了:
“女人……”
并且阿Q已经放下了烟管,“站了起来”。我们可以想见阿Q的昂昂然,可是我们的美人却还在唠叨:
“我们的少奶奶……”
她下面的话还没有说出——大概是因为边想边说的缘故吧——阿Q已忽然不顾一切地抢上去,一边说,一边跪下: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这是多么勇敢赤诚的示爱呵!然而,鲁迅描写道:
“阿呀”吴妈楞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美人跑出去了,英雄的结果却是挨一大竹杠!
上文为李士金2009年关于鲁迅小说的人性分析评论第一部分,试论其社会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社会思想意蕴
李士金的这篇评论通过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调戏吴妈这一情节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思想意蕴。
1. 性别角色与权力关系:评论中提到了阿Q和吴妈作为孤男寡女在赵太爷家工作的环境,这种设定本身就隐含了社会阶层和性别角色的不平等。阿Q作为底层劳动者,对吴妈这位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产生了欲望,但这种欲望的表达方式却充满了权力的不平等。阿Q的“勇敢赤诚的示爱”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侵犯,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
2. 传统观念与个体欲望的冲突:评论通过引用孔子的“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来探讨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偏见和束缚。这种观念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也影响了男性对女性的看法和态度。阿Q对吴妈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挑战,但他的表达方式却更加固化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3. 社会底层的生存困境:阿Q作为社会底层的代表,他的生活充满了困顿和无奈。他调戏吴妈的行为不仅是对欲望的满足,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和挣扎。然而,这种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阿Q遭受了惩罚,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生存困境中的无奈和无力。
艺术特色
1. 细腻的心理描写:李士金在评论中详细描述了阿Q在调戏吴妈前的心理活动,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读者可以通过阿Q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他的欲望、挣扎和无奈。
2. 幽默与讽刺的结合:评论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运用了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例如,将阿Q称为“英雄”,将吴妈称为“美人”,这种反讽的语调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荒诞和无奈。
3. 深刻的社会批判:李士金通过对阿Q调戏吴妈这一情节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他的评论不仅是对鲁迅小说的解读,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综上所述,李士金的这篇评论在揭示《阿Q正传》中阿Q调戏吴妈情节的社会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不仅深入剖析了人物性格和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还通过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展现了社会现实的荒诞和无奈。
本文标题:吴妈我要和你困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