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1:河南邓州:“三权分置”盘活农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荣俊农业有限公司自建的粮仓(1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高阳 摄


  新华社郑州12月1日电(记者刘高阳、孙清清)“集中流转、集中整理、集中再流转”,2016年8月以来,河南邓州市以孟楼镇为试点,探索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以政府平台流转土地,推动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乡村振兴凝聚内生动力,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改革的生动缩影。


  “三权分置”促农民增收


  结束农业“望天收”的日子,孟楼镇安庄村村民安庆波终于在去年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安庆波一家五口人,其父母身体不好,儿子又不幸患有先天性脑瘫,他不能外出打工,被“拴”在家里10亩多耕地上,正常年景每亩耕地收入三四百元。


  “还是这土地流转的政策好。”安庆波说,到今年,每亩耕地有600元的流转租金收入,加上就近打工,全家的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2016年8月,邓州市在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集中流转、土地综合整理后再推向市场”的“三权分置”改革方案,在孟楼镇试点。


  邓州市政府牵头组建了河南邓州国土开发公司,根据孟楼镇农业生产的实际收入状况,按照每亩每年600元的标准,将农民的耕地流转到公司,再由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和土地整理,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规划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去年连阴雨,有500多亩小麦没收成,但是我种的艾蒿、水稻受影响不大,最后还能盈利。”河南荣俊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贤说,规模化农业提升了农业种植的抗风险能力,今年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再新增1000亩土地。


  集中流转盘活土地资源


  “第一次看到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书,我整个人都懵了。”河南邓州国土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鹏这样形容他对孟楼镇农民土地碎片化的感受。


  孟楼镇处于半丘陵地带,农业基础设施差,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实行“肥”“瘦”“远”“近”搭配,导致耕地成为“绺绺田”,农机进不去,道路修不通,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政府牵头集中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约了行政成本,更激活了土地要素效能。”邓州市国土局副局长祝光红说。2016年以前,邓州市农民自发流转土地已经达到80余万亩,但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面临经营主体违约风险等问题。


  政府出面进行土地集中的过程很顺畅。“农民一算账,比自己种地还要赚得多,很快就签约了。”孟楼镇军九村村委会主任周俊建说。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政策宣导的主力是村镇一级干部,在自愿的前提下,孟楼镇共签订流转合同5966份,达到总户数的98.6%,土地流转面积达6.2万亩。


  土地集中流转后,河南邓州国土开发公司投资1.35亿元,实施了土地综合治理和地力提升工程,打破村组界限,统筹配套沟、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水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大方田,土地地力也由七、八等级提升到六等级。


  “地力提升了,就算是比自己去包地价格高,大公司、大户们也愿意来。”陈志鹏说,经过整理后,土地再流转溢价最高可以达到每亩800元,产生的溢价由承包人、村、公司按比例分配。目前孟楼镇6.3万亩集中土地已经有三十多家经营主体,除了本地的种植养殖合作社,还有通威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多方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孟楼镇这一探索,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以前很多农地、宅基地都荒废了,看了心疼。”孟楼镇绿水青山种植养殖合作社合伙人周华文说,留在村里的除了孩子,五六十岁的都算是年轻人了。


  邓州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外出务工农民近五十万人,一些农民在外出打工后,承包的土地面临闲置、荒废等问题。土地流转之后,借助现代农业机械,周华文在进行规模化耕种时基本不需要人力,而花生等经济作物在需要人力时,留在当地的老年人就能胜任。


  “现在年轻人农忙时也不用回来收麦子了,省下来回的车票钱就不止千元。”孟楼镇党委书记刘富春说,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进一步增收。


  与此同时,土地集中流转、整理,还盘活了村集体所有土地。在孟楼镇,15个村每个村新增耕地200至500亩,建设用地100亩左右,通过新增耕地再流转溢价等收益,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增加40万至60万元。


  今天的邓州市孟楼镇,通过“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新路子,已经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邓州市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2: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人口超170万!

  河南,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辖20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就邓州市来说,人口超过170万,为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县)。


  

  一


  首先,邓州古称“邓”或“穰”,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邓州发现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在6400多年前邓州便有人类生存。在夏商到春秋时期,诸侯国邓国的国都就在邓州。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消灭了邓国,结束了邓国长达1274年的历史,随后楚国在今天邓州城区穰城路一带取“禾实丰登”之义设置“穰邑”。公元前272年,秦国设置南阳郡(治宛),邓州隶属之。在这一历史阶段,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即穰县、山都县和邓县。


  

  二


  到了公元197年,也即东汉末年,曹操率大军发起“宛城之战”,围张绣于穰。公元208年,曹操在穰城南郊开挖运粮河(今为小漕河),把邓州作为后方粮仓,为“赤壁之战”运粮草。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邓州交通便利,经济繁荣。而这,促使四个王朝曾考虑迁都到邓州地区。具体来说,公元533年,高欢将入洛阳,北魏孝武帝为了避开高欢,接近荆州刺史贺拔胜,考虑迁都邓州穰城。不过,权衡利弊后,孝武帝最终决定迁都长安。


  

  三


  到了唐朝时期,先是公元624年,因为突厥的缘故,唐朝大臣建议迁都他处,可选襄、邓一带。并且,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议,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劝阻,最终未能成行。到了公元896年,也即唐朝末期,唐朝左谏议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朴上书朝廷讨论迁都襄、邓之事。不过,因为朱温的牵制等原因,所以未能实现。到了北宋末年,金国准备攻打开封。北宋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谋划奉皇帝之命迁都至襄、邓,以避开金人的攻势。但是,宋钦宗未给明确答复,不久之后,北宋被金国消灭。


  

  四


  最后,对于消灭了北宋的金国,到了公元1233年,其都城开封也早了蒙古大军的围困。在此背景下,丞相赛不和右司郎中白华等人主张入邓州。不过,金哀宗在蔡州遭到宋、元联军的包围而未能成行,最终金国被消灭。公元1988年,设立县级邓州市,由南阳代管。截至2015年,省直管市邓州市辖28个乡镇,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总人口176.81万人。


  文/情怀历史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邓州市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3:邓州:中小学招生工作今日启动!学区怎样划分?有哪些入学条件?

  7月23日,邓州市城区小学、初中段在“四化”平台名工作正式启动。名首日,各名网点秩序井然,提交资料、信息录入、资料审核等工作有序进行。


  ▲网上名首日,家长们早早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口排队。


  为了做好名工作,市大数据中心和社区为民服务中心,提前筹划,做好各项准备和服务工作,尽可能地为来办理手续的居民提供方便。


   “今年为确保城区学生入学名工作有序开展,大数据管理中心通过开发新的入学名系统,对信息员和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等措施,实现了学生入学名、审批的快捷高效。”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工程师屈小刚告诉记者。


  ▲在花洲街道中州家园社区,来办理入学手续的辖区居民,在为民服务中心依次等候,各网格信息员认真录入信息,忙而有序。


  目前,城区34个社区通过“四化”平台同时开始网上名工作,各相关部门同步在网上进行协同审批工作,群众可实时接收到办理进度短信提醒。截止发稿前,已通过系统名829人。


  同时,市大数据中心和教育部门提醒广大群众,今年名时间充足,家长们可以灵活选择名的时间段,名前按照政策准备好相关手续、材料、证件,以防止在名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一、城区小学、初中招生规模及范围


  (一)小学


  1.城区一小学区


  (1)招生规模:共96班。其中:一小校区54班,二小校区18班,五小校区24班。


  (2)招生范围:①一小校区:卫生路以东、大口巷以北、北城河以南、河街以西之间区域;财富世家社区居委会。②二小校区:仲景路以南、南阁路以北、古城路以东、教育路以西;建设街社区居委会辖区,大东关一、二组,小东关五、六、七组,原皮件厂、车桥厂居民。③五小校区:大东关社区居委会辖区(不含一、二组)。


  2.花洲实验小学学区


  (1)招生规模:共97班。其中:花洲实验小学校区36班、西校区(党校院内)18班,九小校区24班,十三小校区19班。


  (2)招生范围:①花洲实验小学校区和西校区:中州大道(东一环)以东、小草河以南、声树路(湍河一初中东侧)以西、团结路以北之间区域。②九小校区:穰城路以西、仲景路以南、南阁路以北、教育路以东区域,小东关社区居委会辖区;财富天地小区、东都花园小区、和谐大厦小区、阳光嘉园小区、翠庭雅居小区。③十三小校区:三里阁社区(含理想城小区)、星光社区居委会辖区。


  3.城区三小学区


  (1)招生规模:共84班。其中:三小校区48班,七小校区12班,八小校区24班。


  (2)招生范围:①三小校区:前进街社区居委会、春风阁六组;古城路以东、城河以北、谢家营以西、南阁路以南区域。②七小校区:春风阁社区居委会辖区。③八小校区:南桥店社区、丰泽苑社区居委会辖区。


  4.城区四小学区


  (1)招生规模:共90班。其中:四小南校区30班、北校区(造纸厂位置)30班,六小校区18班,十小校区12班。


  (2)招生范围:①四小南校区和北校区:大西关社区居委会辖区。②六小校区:民主街社区居委会及小西关社区居委会辖区。③十小校区:新西社区居委会(柳林组、杨埠口组可选择四小南校区和北校区)及建新社区居委会(店子组可选择四小南校区和北校区)辖区。


  5.城区十一小学区


  (1)招生规模:共70班。其中:十一小校区32班、东校区(卫校校址)20班规模,十五小校区18班。


  (2)招生范围:①十一小校区和东校区:张白社区、半岛社区、蓝湾社区居委会辖区,鸿杰第一城。②十五小校区:陈湾社区、电力花园社区居委会辖区,包含时代国际、锦绣花园。


  6.思源学区


  (1)招生规模:共96班。其中:三里桥学校(小学部)12班,解放商城学校(小学部)36班,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48班(含寄宿班36个,走读班12个)。


  (2)招生范围:①三里桥学校(小学部):三里桥社区居委会辖区。②解放商城学校(小学部):解放商城,解放社区、团结社区、永泰社区居委会辖区。③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寄宿班面向全市,走读班招生范围为邓襄路以西、南一环以南区域(不包括永泰社区居委会辖区及湍河辖区内的生源范围)。


  7.北京路学校(小学部)


  (1)招生规模:共38班(其中一年级8个班,2—6年级各招6个班)。


  (2)招生范围:①团结路以南、邓新路以北、北京大道以西、中州大道以东区域(不含湍河辖区生源范围)。②北京大道以东属于城区区域学生(不含湍河生源范围)。


  (二)初中


  1.城区一初中学区


  (1)招生规模:共60班。


  (2)招生范围:①三贤路以东、北京大道以西、仲景路以北、湍河以南区域;②古城路以东、团结路以北、仲景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区域。


  2.城区三初中学区


  (1)招生规模:共78班。其中:二初中校区24班(含七年级寄宿班4个),三初中校区36班,四初中校区18班。


  (2)招生范围:①二初中校区:卫生路(北头接三贤路)以西、湍河以南、铁路以东、仲景路以北区域;铁路以东、仲景路以南、土城河以西、团结路以北区域。寄宿班面向城区招生。②三初中校区:团结路以南、古城路以东、中州大道以西、人民路以北之间区域;南阁路以南、三贤路以东、古城路以西、人民路以北之间区域;人民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南一环以北、邓襄路以东区域。③四初中校区:三贤路以西、交通路以东、人民路以北、团结路以南区域;团结路以北、土城河以东、仲景路以南、古城路以西区域;南阁路以北、仲景路以南、三贤路以东、古城路以西区域;仲景路以北、卫生路以东、雷锋路以南、三贤路以西区域。


  3.思源学区


  (1)招生规模:共52班。其中:六初中校区12班,解放商城学校(初中部)16班,思源实验学校(初中部):24班。


  (2)招生范围:①三里桥学校(初中部):铁路以西区域;团结路以南、交通路以西、铁路以东之间区域;人民路以南、刁南干渠以西之间区域。②解放商城学校(初中部):邓襄路以西、人民路以南、南一环以北、刁南干渠以东之间区域;丰泽苑社区居委会辖区。③思源实验学校(初中部):面向全市招收寄宿生。湍河张寨村学生可寄宿或插班走读。


  4.北京路学校(初中部)


  (1)招生规模:共8班(七年级)。


  (2)招生范围:①中州大道以东、仲景路以南、邓新路以北、北京大道以西(不含湍河生源范围);②北京大道以东属于城区区域学生(不含湍河生源范围)。


  二、乡镇适龄小学、初中学生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学。


  看完学区划分


  相信各位家长一定很想知道


  中小学新生招生时间、招生条件


  等等这些事关你家孩子入学的问题


  小编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


  邓州市教体局2018年秋期城区“四化”平台招生公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和《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邓政办〔2018〕65号),现就2018年秋期我市城区“四化”平台招生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生计划、班额及划片范围


  根据《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邓政办〔2018〕65号)执行。该文件已在邓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


  二、招生办法


  招生对象共包括七类人员,其中一至六类为第一批录取,第七类为第二批录取。第二批在第一批录取结束后进行,根据对应学校学位空缺情况,采取随机摇号派位的办法安排入学;未摇到号者由教体局调剂至城区其他相对较近学校就读;若城区学位已满,由户籍所在乡镇接收入学就读,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


  第一类:有下列证件之一(①房产证;②不动产证;③房管局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④居住证)。上述居民持其中之一证件及户口簿到社区名。注:城区原住居民(即老住户),沿袭使用老宅基房产,但无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持户口簿名。


  第二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①户口簿;②缴纳一年以上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凭据;③房管部门2018年3月1日前签发的在有效期内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


  第三类:经商人员子女:①户口簿;②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③房管部门2018年3月1日前签发的在有效期内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


  第四类:涉及城区的拆迁户子女:①户口簿;②拆迁合格证或房屋征收协议;③房管部门2018年3月1日前签发的在有效期内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或提供借住地相关证明。


  第五类:建校占地组子女(仅包括花洲实验小学、思源实验学校、北京路学校占地组):户口簿。


  第六类:经济适用房及公租房子女:户口簿;经济适用房购房合同或公租房出租合同。


  第七类:其他在城区居住类子女:持户口簿在居住地社区平台名登记,并注明入学理由。


  注:1.户口簿必须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户,任何空挂、单迁无效。2.名对象为一年级和七年级适龄少年儿童。其中一年级新生必须为截至2018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年满6周岁的适龄入学儿童,以户口簿登记为准。3.初中七年级新生,除上述证件外,还需提供《初中入学告知书》。


  三、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名及信息审核(7月23日-8月15日):符合名条件的家长持相关证件到所在社区“四化”服务站名。各社区服务站采集信息后,直接上传至“四化”平台,由平台根据各类条件分发至对应职能部门审核。各职能部门将审核通过的信息反馈到教体局各学校进行集中审核,未通过的信息反馈至社区“四化”平台。


  (二)录取(8月16日-25日):各中小学校对各职能部门已审核通过的信息进行再确认,若全部信息通过予以录取。录取只依据名条件,不按名先后顺序进行,录取结束统一在网上、社区、学校发布录取公告。


  对于第七类人员进行汇总分析,逐一甄别研究、安排调剂。


  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咨询处:


  花洲办事处咨询地点:城区三小校区办公楼二楼,电话:60112319


  古城办事处咨询地点:城区四小南校区办公楼三楼,电话:83979827


  湍河办事处咨询地点:湍河中心校,电话:66067266


  教体局咨询电话:62168635


  快快转发给有需要的人,不要错过了名时间哦!


  (邓州头条 王璐)


  邓州市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4:邓州明朝时为散州,管辖有三个县,你知道是哪里吗?

  “州”“府”均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其中“州”最早为地理区域划分,先秦时期我国被划分为“九州”,西汉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这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为名,因此又被称为“十三州”。十三州部最初为监察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东汉末演变为行政区,州的最高长官称“州牧”,如刘备就曾为徐州牧,曹操曾为兖州牧。


  隋唐时期,“州制”取代“郡制”,全国分为州、县两级,而“府”作为政区也始于唐朝,出现于这一时期。唐朝施行州、县两级制,但在边疆设有都护府,如著名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还有军事建制的都督府等,此外唐朝还开始在都城、陪都及皇帝驻跸之地改州设“府”,府、州平级但府的地位要高于州。


  元朝是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而此时州开始分为直隶州、散州,到明朝时形成了省(承宣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明朝时期,府辖散州、县,州则分为直隶州、散州,其中直隶州直属于承宣布政使司(省),地位稍低于府,辖县,而散州隶属于府,且也大多辖县。元朝时期,仅河南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朝初河南正式建省,后改为河南承宣布政司,共辖有八府一直隶州,其中南阳府就为其一。


  南阳府为元朝升申州所设,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此时,南阳府府治为南阳县,直辖南阳、镇平两县,另辖邓州、唐州、嵩州、裕州、汝州等五散州,每个散州又各辖数县。明朝建立后,南阳府隶属于河南省(后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县、散州有所减少,共2散州11县。其中,南阳府直领南阳、镇平、唐县、泌阳县(元为唐州治,明初唐州废)、桐柏、南召等六县,领有的散州减为两个,分别为邓州、裕州,裕州领本辖(元为州治方城县,明初省入裕州)及舞阳、叶县两县,邓州领有本辖(明初倚郭穰县省入)及内乡、淅川、新野三县。


  邓州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隋唐朝时甚至设过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是历史上南阳盆地唯一可与南阳比肩的地区。北宋时,南阳县仍为邓州所辖,宋金对峙时邓州为前沿,为宋、金激烈争夺之地,南阳县也多为邓州所辖。到金末时于南阳县设申州,元朝建立后升申州为南阳府,到此时邓州为南阳府所辖,完成了隶属的转变。


  明朝时期,邓州仍为南阳府所辖散州,明初省原州治穰县入州,其地由邓州直领,此时邓州领本辖及内乡、新野两县,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析内乡地置淅川县,到明末邓州领本辖及内乡、新野、淅川三县。


  内乡历史悠久,其早期建制较为复杂。内乡春秋战国时称曾为秦、楚两国交锋之地,秦时置郦县,属南阳郡。郦县隋朝改称菊潭,也是在隋朝治所在今西峡的中乡县改称内乡县,此为内乡之名的开端。五代时,菊潭县省入内乡县,金时淅川县并入内乡,而内乡县治也由西峡移治今内乡,此时内乡为邓州所辖。明朝时期,内乡县仍为邓州所辖,成化年间析出淅川县,此后县域大致为今内乡、西峡两县地。


   新野县秦时为穰县地,西汉初置新野县,三国时荆州曾移治新野,此为新野历史上地位最高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曾于新野置义阳郡、新野郡,唐初短暂置新州,后属邓州,唐末省入穰县,到元朝时才又析穰县置新野县,仍属邓州所辖,明朝时属南阳府邓州。


  淅川古称丹阳,为楚国初都所在,秦朝时于此置丹水县,此后建制变化频繁,北魏时东析阳县改称淅川县,此为淅川为县名之始,但不久县废入内乡。唐初复置淅川县并曾短暂设淅州,州废后淅川为邓州所辖,金时又省入内乡县。明成化年间,淅川再次由内乡县析出,仍属邓州。


   如上,邓州明朝时期所辖大致为今南阳市邓州、内乡、新野、淅川、西峡四县地。清朝初期,邓州仍辖有内乡、新野、淅川三县,清雍正年间散州不再领县,邓州所辖三县直属于南阳府。民国初废州为县,邓州废为邓县。建国后,邓县先后属南阳专区、南阳地区、南阳市所辖,1988年邓县改为县级邓州市,仍由南阳市代管。


  :邓州城市网


  邓州市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5:邓州撤县设市并成为河南省直管市的“前世今生”!

  

  1986年元月16日,原河南省省长何竹康率领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赶赴邓县,就邓县撤县设市进行了考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工作,《河南日》1988年12月14日终于在头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我省设立邓州市:“经国务院批准,我省撤消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实行计划单列,由省直辖,委托南阳地区代管。”


  但是,当时的南阳地委、行署对计划单列极力反对,经到省委、省政府做工作后,《南阳日》才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我省撤消邓县,设立邓州市,计划单列应删去,仍归南阳地区领导。”


  就这样,河南省设立的这一个毫无意义的县级邓州市。


  值得庆幸的是,2001年,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终于将邓州市列为我省“十五”期间优先发展的六个重点中等城市之一。


  2004年3月,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又将邓州确定为河南省5个享受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的县(市)之一,历史终于选择了邓州,邓州终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曙光。


  2004年,省政府批准邓州市享有全部省辖市经济及社会管理权限,为经济单列市。


  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直管县市试点市;


  2012年被国务院列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直管市试点市;


  2013年12月26日,“推进全面直管省市县交接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南阳市与邓州市签订了交接文书,至此,南阳与邓州的隶属关系,在协议层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14年1月1日,邓州市正式实行由河南省直接管辖,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


  综上所述,邓州全面省直管是落实国务院关于邓州撤县设市的延续,是省委省政府近30年来对邓州的亏欠的弥补,这就是邓州省直管的前世今生。


  (:网络)


  邓州市属于哪个市推荐搜索词:

  

  1.邓州市属于哪个市管辖

  

  2.邓州市属于哪个省份

  

  3.河南邓州市属于哪个市

  

本文标题:邓州市属于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