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明的准确位置图
接下来就是附分、魄户穴,在第二椎下外开三寸是附分穴,第三椎下外开三寸就是魄户穴,第四椎下外开三寸就是膏盲穴,这个穴道是膀胱经比较重要的穴道,因为它是一个无所不疗的穴道,第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椎下外开三寸就是神堂,譩譆,隔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盲门,志室穴,第十九椎下外开三寸就是胞盲穴,大小便不通可以在胞盲穴治疗,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秩边穴,接下来就是承扶、殷门,委中穴,承扶穴在臀部股沟横纹中间的地方,对于坐骨神经痛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再找到委中穴在膝盖后背面中间两根大筋的中间就是了,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就是放血解毒,然后,从承扶到委中穴的中点就是殷门穴,委中穴外开一寸左右的位置就是委阳穴,委阳穴上一寸就是浮郄穴,委中穴下三寸就是合阳穴,在大腿肌肉的人字纹的位置为承山穴,而承筋穴就是在合阳穴和承山穴中点的位置,承山在往下一寸在外开一寸就是飞扬穴,在大筋和外踝裸的中间的位置为昆仑穴,昆仑穴上三寸就是詂阳穴,从昆仑下一寸的位置为仆参穴,在外踝裸下五分的地方是申脉穴,接下来就金门穴在脚外侧一个凸出来前的地方,凸出后的地方就是京骨穴,在下来五分就是束骨穴,在下来五分的地方就是足通谷穴,再到最后一个穴道小脚指头旁的至阴穴。
睛明穴又叫“泪空”、“泪孔”,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为人体腧穴,有“降温除浊”的功用,可缓解治疗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眼睛疲劳、眼部疾病、近视、夜盲,色盲等。
睛明穴,穴位释义。“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穴。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穴”。
睛明穴的位置,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睛明穴的作用功效
1,点按睛明,缓解眼睛干涩、疲劳
“睛明”顾名思义,就是使眼睛保持明亮的重要穴位。睛明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的上行气血借由本穴提供给眼睛。点按睛明穴可疏通膀胱经,保证其气血源源不断地流向眼睛,使眼睛恢复湿润。
具体方法如下: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尖在鼻翼两侧取穴,一边点揉2~3秒,一边吸气;点揉放手再呼气,如此重复36次即可。
2,按压睛明等穴位,轻松告别黑眼圈
黑眼圈多由眼睛疲劳导致眼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引起。按压睛明等眼部穴位,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激活眼部细胞,消除瘀滞,使眼睛重新恢复神采。
具体方法如下:洁面后,在眼部涂上眼霜再进行按摩。眼周肌肤非常薄,非常脆弱,应用力道最小的无名指加以按压。从瞳子开始,依次过球后、四白、睛明、鱼腰、迎香这五个穴位,每个穴位停留3~5秒即可。再用手指在眼部周围作“弹钢琴”的动作,以巩固效果。
3,巧用睛明穴“按”走眼袋
眼袋是眼部肌肤的常见问题,表现为眼部肌肤水肿和暗沉。长期用眼或休息不好,使眼部出现疲劳,造成眼周压力过大,从而使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眼部细胞缺氧,眼部肌肉松弛、下垂,形成水肿和暗沉。
按摩睛明等眼部穴位,可改善血液循环,供给细胞足够的氧分和能量,使松弛的肌肉重新紧实起来,赶走眼袋。
具体方法如下:用双手手指在两侧睛明穴上重复按压10次,再依次重复按压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这4个穴位。
睛明穴,穴位搭配治疗
晴明穴配合谷穴、风池穴,具有清热疏风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结膜炎、目痒;
睛明穴配肝俞穴、光明穴,具有调肝养血的作用,主治夜盲、色盲、近视、散光;
晴明穴配球后穴、光明穴治视目不明。
本文标题:晴明的准确位置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