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哪一年
目录
- 九一八事变
- 731部队
- 南京大屠杀
- 甲午战争
- 鸦片战争
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晚间,一场由日本人贼喊捉贼的戏码在南满铁路边上演,他们事先在铁路边布置了炸药,晚上10点20分炸弹准时被引爆,这一炸就炸开了我国长达十四年的苦难史。
炸弹爆炸后早已整装待发的日寇,带着两门24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向着东北军的北大营开火,在按时作息早就入睡的东北军们闻声赶紧起来,手里的枪都子弹上膛了,却接到了张学良的来电,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避免激怒日本的意思。
驻守沈阳的北大营第七旅高官荣臻听完电话后,直接让士兵们把枪放到库房里,站在前线的士兵手里没了枪还不跑就等于站着挨揍。
在炮火燃烧了三个小时后,日军手拿着枪支冲进了北大营,手上没有任何武器的东北军并没有被仁慈对待,在日军300多人惨无人道的侵略中,有8000名东北军精锐驻守的北大营被占领。
而后方一直担心战局的日本政府此刻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加大兵力继续占领了沈阳兵工厂。
当时的东北有独立制造军事战备的能力,而东北沦陷这些自然落到了日寇手中,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但是在媒体报道上竟大言不惭的将炸毁铁路栽赃到我国军人身上,他们不要脸的程度一再刷新下限。
731部队
731部队设立的监狱里关押的不是犯人,而是活人实验体,大部分都是日军俘虏的中国人,少部分是苏联军人。根据哈尔滨平房区的731部队焚烧掩埋坑的发掘以及战后调查,731部队不仅进行活体实验,也进行人体活体解剖。
据日军供述,细菌的毒性需要实验检测,一般是用动物做实验观察毒性,但日本认为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是活人,因为这些细菌武器就是要用在中国和苏联这两大敌人身上的。侵华期间,731部队的实验室注射各种病菌到活人身上,观察感染情况、病变结果并记录下来,最后对其进行活体解剖——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进行,是活生生的虐杀。
?
这些被抓去做实验的中国人,男女老少都有,甚至有不到5岁的幼儿。
731部队成员上田弥太郎供认,他作为助手参与了活体实验,曾参与解剖尸体和焚尸,在他工作期间,至少200个中国人成为豚鼠的替代品,被他们用来做细菌实验。
另一成员田村良雄的口供也证实了731部队的人体实验,他主持实行了在中国人身上进行鼠疫注射的实验,四名中国人被注射后,有三名因鼠疫死亡。高桥正彦的实验组也进行鼠疫病菌检测,小组一共解剖57人,实验活人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最年长的78岁。
除了细菌对人体的实验之外,更残忍的实验包括抓来身怀六甲的孕妇注射病菌,活剖她的胎儿研究感染情况、以活人做冻伤实验将人活活冻死、截肢四肢互换实验、将活人当做培养医生们的手术练习工具等等。
南京大屠杀
接下来的南京保卫战失利,也引发了日本人至今都不愿承认的南京大屠杀血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城后开始对城内的百姓进行不为人的行为,在长达六周的大屠杀中,他们在城内还奸淫妇女、烧杀抢掠、活埋百姓、一座古城就此变作无间地狱,
日军在攻占后第3天开始对缴械的军警开始集中射杀,而后最残忍的鱼雷营事件,发生在日军攻占后的第4天和第5天,两次都在夜晚进行,在机枪射杀后他们还会装上刺刀在尸体堆上挨个刺,直到确定人真的死了。
第二天的场地甚至比第一天的还要大,重复昨晚的屠杀行动,尸体堵住扬子江水也没能让机枪射击停下来。
而后日方又对外宣称,被俘的中国士兵私藏武器对他们进行反攻,而后日本士兵接受采访时讲到所有俘虏都被仔细搜过身,发现有武器的就直接销毁了。
谎言被拆穿后,日军高官又称当时他们准备释放战俘,正乘船过江时误听了枪声,出于自卫他们就开始射杀,每次都会为自己找借口辩解,真的让人怀疑的胎教是不是就是撒谎。
除了大规模屠杀还有小众聚集性杀害,两名日军官在城内举行泯灭人性的杀人比赛,他们把屠杀变成了一场游戏。
双方比较谁会先杀到一百个人,后来杀够了但是又忘了谁先杀到,于是重新比赛将人数提高到150人,这些暴行在日本报纸上图文并茂展现。
但是日本人还是不愿意承认他们犯下的罪责,这俩魔鬼也在战后被枪决在南。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1]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说起鸦片战争,离不开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命赴广州查禁鸦片。整整十四天,石灰倾入海水,看着滚滚的海水浸没鸦片,蒸腾的水汽弥漫在海面上。人们天真的以为没有了鸦片,随着明天的太阳升起的会是清政府新生的希望。
?
一切并未如人们所预想的那般,昨日的一切仅仅的冰山一角。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驻澳门,驱逐英国人出境。此时英国已经做好“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命,宣布正式封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贸易往来。4月,英国国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以懿律和义律堂兄弟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的英国远征军开赴中国海。
6月,由40余艘舰船和4000士兵组成的远征军在懿律的率领下到达中国海面,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远征军到达中国画面后,封锁了广州、厦门各处海口。7月,英军攻陷定海(今浙江省舟山市)。此刻的大清王朝尚未意识到这是他们走向衰亡的开始,他们骄傲的以为英国人不过是蛮夷之辈、不足为虑。当时,中国沿海港口除去林则徐和邓廷桢在广州稍作战备外,其余各地大多防备松弛。清政府的军备废弛令英军所向披靡。8月起,英军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沿定海北上,舰炮直指天津大沽口。
?
道光皇帝慌了神,速派博尔济吉特·琦善南下广州谈判。琦善先将林则徐、邓廷桢等人革职查办,再以谈判的方式企图拖延英军,想要趁机收复定海。此时全权代表懿律已经因病辞职,其堂弟义律接替他为全权代表。义律对于琦善的拖延政策失去耐心,决定先战再谈。
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迎战清军死伤700余人,船艘沉毁11只。琦善的意图未能得逞,只好让步。
?
1月25日,琦善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第一条便是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道光皇帝对于英军提出的苛刻条件十分愤怒,对琦善擅订条约一事极为愤怒,将其革职查办。与此同时,英国觉得一条约种索取的权益过少,也未正式认可。我个人认为,此事对于清政府不可不说也是一种侮辱。
基于以上理由,《穿鼻草约》未能得到中英双方的认可,因此没有作为正式的不平等条约留在历史的舞台上。但是霸道的英军仍然以这一双方都未得到认可的条约强占了香港岛。次日,英军便已进驻香港。
摇摆不定的道光皇帝再次怒而宣战,派出自己的侄子爱新觉罗·弈山为靖逆将军,率军进驻广州。
1841年,2月26日,英军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沿线各炮台,顺顺江直达广州。广东水师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1日,弈山率领水军1700与余人企图夜袭英军。然,在英军的反攻下,偷袭失败。英军趁势向广州城发起进攻,18000多清军退守城内。眼看形式大乱,弈山不得不竖起白旗向英军乞降。
?
5月,弈山与义律签订《广州和约》。和约规定,清军撤出广州城,另外支付600万元“赎城款”。困守广州城的弈山为了避免道光皇帝的责罚,讳败为胜上奏。弈山诓骗道光,英人在取得赔款后即会停止战争。然英军在勒索到赔款后,旋即撕毁条约扩大战争。
义律的600万元赎城款没能入了英国政府的法眼,英国仍然觉得自己得到的还太少。于是将义律撤回,改派璞鼎查。8月,璞鼎查率领37艘英舰,2500陆军从香港开赴广州。接连攻破厦门鼓浪屿,旋即北进浙江,再战定海。防守定海的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与敌浴血奋战,壮烈殉国。10月1日,英军从晓峰岭登录,定海被攻陷。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北上,等待援军。
?
战争间歇,道光皇帝派出爱新觉罗·奕经为杨威将军,试图反击收复定海等地。3月10日,反击计划因风潮不顺一再受阻。驻扎在宁波的英军,则乘风而上,接连攻占浙江多地。
6月,英军决定继续向北攻击。集中兵力向吴淞口发起攻击。再英军的猛攻之下,两江总督牛鉴逃跑,东炮台被攻陷。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下死守西炮台,然则前后夹击,已是四面楚歌。结果可想而知,陈化成与部下皆战至最后一口气,英勇殉国。
吴淞的陷落,使得江南沿线被打开,英军的舰船轻松开入长江。7月,英军大举进攻镇江,越城而入。1.2万余英军与1500蒙古八旗展开巷战。在炮火的支援下,英军只死伤185人,守城的八旗兵全军覆没。镇江城惨遭焚掠,哀鸿遍野。
?
镇江陷落,英军乘胜而下,军舰开进南京下关江面,陆军从南京燕子矶登录。英军扬言要攻入南京城。面对坚船利炮的威胁,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最终妥协退让。在英舰皋丽华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了中国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从始至终,英国都未曾正式对清政府宣战,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出于报复目的的军事行为。而清政府也从未正式这次战争,他们觉得这是他们衰败的开始,但其实衰亡的迹象早已开始。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令那个曾经辉煌的民族蒙难,人们唾弃那些屈膝求和的贪官,但也不要忘记那些英勇殉国的英雄。在中国近代史的战争策上,应当有他们英勇的一笔
本文标题:甲午战争是哪一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