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凡眼里秦国历史上最开明之一的君主,秦穆公的一生,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称霸西戎,这一生的丰功伟绩,足以荣耀万世。但任何成功君王的身边,总有那么几位同样功炳千古的大人物,比如郑庄公有祭足,齐桓公有管仲,晋文公有狐偃赵衰,秦穆公也有,首推百里奚。


秦穆公是一位求贤若渴的人,但他的秦国貌似只产战士不产贤臣,所以他的猎头公司到处挖人,最终从晋国得来公孙枝,从西戎得来由余,而百里奚则是他从虞国得来的头号人才。

百里奚,生于何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21,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祖籍齐国人,是齐国没落公族宗室子弟。某年某月,某位百里奚的老祖宗犯了罪,被齐国国君革除贵族身份,成为普通平民。这可是大失面子的事,百里奚先祖自感无颜在齐国混,便出国了。于是,这一支姜姓的百里家族便迁到了宛邑,即今天的河南南阳。随着楚国的崛起,南阳盆地后来被楚国占领,所以,百里奚的故里应该在楚国。到了东汉三国时,在百里奚的故里,又生产出一位名人---诸葛亮,真乃风水宝地也。


讲百里奚,我们就从他小时候说起吧。


百里奚幼时家境贫寒,作为一平民百姓,虽然还带着没落贵族的血液,对重振家族充满了渴望。相比一般的老百姓家庭,百里家庭有很多书,叔伯兄弟们都是读书人,所以百里奚最丰富的资源便是书。百里奚自小便读书识字且有良好的教育,据说他是饱读读书才学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是虚的,男人只会读书的家庭可想而知是贫困的,而吃饱饭才是第一需要嘛。于是,百里奚除了读书,便学会了饭牛。也许他还会屠狗,因为流传到现在,饭牛屠狗已然是一个成语了,意指从事低贱职业。

所谓饭牛,就是让牛吃饭的意思。牛吃的是草,所以饭牛就是放牛啦,这事小凡小时候也经常做。而中国历史上,从齐国桓管时代的农业部长宁戚饭牛说起,到后来,饭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放牛、喂牛的本意了,而指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了,怀才而不遇。


而为这个引申义提供案例的,除了齐国的宁戚(请见宁戚篇)外,我们的百里奚先生也是作了贡献的。《管子·小问》里这样曰:“百里奚,秦国之饭牛者也,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


百里奚读书是有天赋的,他把自己造就成了一个饱读诗书、才高八斗的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官,可当时诸侯国大多宗法制度森严,平民入仕为官基本无望。诸侯国的官都产自于公族子弟,而且一般是富贵的公族子弟,或者必须要有名人大贤推荐才有机会。


百里奚的童年和少年便在读书与放牛中度过了,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了,他也只好与普通人一样,娶一个普通的老婆,过着普通的日子,生个普通的儿子,守着家,喝着粥,看着春秋各诸侯国的地图。但对于穷人家来讲,讨老婆总是一件困难的事,百里奚打光棍直到快四十岁了才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


百里奚的老婆姓杜,历史按惯例叫她杜氏。姓杜的人在那时可不简单,我们在讲周宣王时讲到过有一个叫杜伯的大夫,被周宣王冤杀了,这个杜伯其实就是杜国的国君,杜国是周成王时分封的一个诸侯国,爵位为伯爵。杜伯死后,杜国也就亡了,于是杜国人民有的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便以国名为姓氏,这便是杜姓来源之一。当然,关于杜姓还有其他许多起源,比如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姓杜的,他就是酿酒的鼻祖杜康。历史上杜姓名人辈出,如诗人杜甫、杜牧,古代奇女子杜十娘、社秋娘,当年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杜义德、杜金才,影视明星杜德伟、杜琪峰等等,举之不尽,都属于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了。


估计这位杜氏的祖宗便是原杜国人。百里奚娶不到老婆时,这位杜氏其实是已经嫁人了的,但后来守了寡,困难户百里奚终于在即将到不惑之年才有了机会娶一位寡妇当老婆。


如果没有杜氏,可能就象前面所说的,百里奚就这样普通的度过他的前半生,然后再普通地度过他的后半生。而杜氏之所以愿意嫁给百里奚,是她早就知道这个男人是个有本事的男人,只是这个男人怀才而不得志罢了。男人怀着才在这个南阳盆地是没有机会的,既然在国内老公没机会当官,那应该出去闯一闯。


杜氏不停地做着老公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吧,百里奚,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这个家的,你的事业在远方。史料记载,杜氏不遗余力地鼓励百里奚出国游学求仕。


百里奚终于听了老婆的劝,他决心出国寻找机会。据记载,百里奚临行时,家里是困难到了无米下锅、无柴煮饭的情况。当然,在那时的南阳一带,应该是不产米的,五谷即粟、豆 、麻、麦、稻,当然也有说是指稻、黍、稷、麦、菽。而稻产于南方,所以科学一点讲,是无黍或者无麦了。杜氏将唯一的一只下蛋母鸡给杀了,将门闩劈了当柴火,炖了锅鸡汤,给丈夫饯行。


她就为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新的典故,史料是这样记载的:“家只有一伏雌,杜氏宰之以饯行。厨下乏薪,乃取扊扅炊之。” 扊扅(音 yǎn yí),指的是门闩,门闩是指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木棍。在杜氏劈扊扅当柴火后,扊扅便代指曾经共患难的妻子。


家里居然困难到这个地步,小凡心里不免想,这个百里奚真是个只读书不干活的家伙,连柴火也不会帮家里人去打来,哪怕是放牛时,总可以割点草弄点枯枝来都可以当柴火嘛。


但历史既然这样记载了,我们也只好认了。杜氏抱着孩子,看着丈夫的眼睛,只说了一句话“富贵勿相忘”,是啊,作为一定会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我已将一切都给了你,家里有我你勿念,但将来你富贵了,请一定要保持初心,别忘了你的根,你的家,家里的老婆孩子!


百里奚背着一大包竹简书,回头看看倚在门框里两眼通红的妻子和儿子,满眼噙泪:夫人,小生走了,此生定努力,不辱厚望,他日显贵,必然来接你娘儿俩享福!

(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告知,作者立即删除。)

谢谢阅读,未完待续,敬请继续关注。。。。

本文标题:百里奚活了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