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词骂人是什么体验?


   骂人不带脏字、骂得痛快、骂得酣畅淋漓… …


   虽说,诗人们都是文雅的,但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佛陀也有怒目之时。古文人骂起人来了,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诗词君分享8首骂人最狠的古诗词,骂人都这么有学问,令人叹为观止。


  ● 蚂蚁撼大树,真是自不量力


  《调张藉》(节选)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韩愈是中唐文学家,此时,李白杜甫已经仙逝多年,却并未受到普通的尊重.


  有一些诗人还贬损李白杜甫的诗文,韩愈一怒之下写下此诗。


  韩愈热情地赞扬李白的才华,说李杜的文章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而轻薄的文人愚昧无知,用陈旧之辞诋毁他们。他们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撼动大数,真是不自量力,可笑至极。


  不愧为一代宗师,韩愈夸李杜夸得畅快,骂宵小之辈骂得也过瘾,读过这句诗的人,真是叫人哑口无言。


  ● 酒囊饭袋,不学无求


  《少年行》


  唐·贯休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这首诗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一无所成,只会吃喝玩乐的贵族子弟。


   穿着华美的衣裳,心安理得,趾高气昂,可是,却连庄稼的事也不清楚,更不知道三皇五帝为何物,真是愚味无知。


   贯休讽刺这些公子们过着极端腐败的寄生生活,锦绣其外,败絮其中,不学无术,还依仗家族的势力招摇过市,盛气凌人,使人感到可恶而又可憎!


  ● 迂腐死板,不如回去种田


  《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云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来没水滨。


  


  在山东地区,有一些儒生,一生都在穷读经典,郁死守章句,不知变通,不懂安邦治国之策。李白由此写此讥讽他们。


  李白说:鲁地的白发老先生们,只知道死守,问他经世,茫然。什么是适合,还是回家去种田吧!


  对于迂腐死板的老先生,李白毫不溜情,骂得痛快。


  ● 忘恩负义,你不是个人


  《红楼梦迎春判词》


  清·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在《红楼梦》里,判词就是部分主要人物结局的一种隐讳的总结。


  而迎春的判诃一开始就揭露了她的悲惨命运。


  其中,“子系”可以合并为繁体字“孫”,暗藏迎春丈夫姓孙。


  “中山狼”典出名马中锡《中山狼传》:赵简子在中山(国名)打猎,射中一狼,狼遂帶箭逃命,赵简子穷追不舍。好心的东郭先生将狼藏入口袋,救狼一命。待赵简子一走,狼便露出凶恶的本相,反要吃掉救命恩人东郭先生。后即以“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最终,孙绍祖赢取贾迎春,靠贾家发迹,都翻脸无情,恩将仇报,反诬贾家欠债,不出一年,就将贾迎春虐待致死。


  ● 吝啬鬼到头束还是一场


  《梧叶儿·嘲贪汉》


  元·佚名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


  但开口昧神灵。


  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


  


  ?此曲形容世人爱财如命,为了钱财什么事都做,刻画出这类人贪得无厌、极端自私的形象,隐含着作者对贪婪者的极大讽刺。


  一粒来用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成几块来花,一言一行无不昧着良心。对待儿女像燕子衔泥一样古辛勤,对待钱财则如同嗜血的苍蝇,丝毫也不放过。没日没夜地积攒着钱财,到头来还是画饼充饥一场空。


  有一种人,他们伤天害理,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到头来不是为财害身,就是被儿女牵累,甚至贻害身,就是被儿女牵累,甚至于贻害儿女,绝少有好结果。作者用“画饼充饥”的典故来概括他们的下场,余味无穷,发人深省。


  ● 渣男负心汉,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霍小玉传》(节选)


  唐·蒋防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


  君是丈夫负心若此!


  韵颜稚齿,饮恨而终。


  慈母在堂,不能供养。


  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徵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


  我死之后,必为厉鬼,


  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这是《唐传奇》中的一个故事,霍小玉本为霍玉的女儿,后沦为妓女。与李益相爱后,与他约定恩爱一场后,任凭他婚娶。


  可李益中进士后,并未履行诺言,与富家女成婚后,避而不见霍小玉。后来,有个侠义的黄衫客将李益带到了霍小玉面前。


  此时的霍小玉早已重病缠身,见到李益后,就骂他这个薄幸人,并表示,化为厉鬼,也不合放过他。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一句沉痛而无奈,李益的薄幸尽在其中,让人对霍小玉的遭遇万分同情,对李益的薄幸痛恨不已.


  ● 贪小便宜的人,蚊人的肉也不放过


  《醉太平·夺泥燕口》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劈精肉,


  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这首元散曲小令细品下来非常有意思。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


  从鹌鹑的瘊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此曲运用高度夸张手法讽刺贪小利者,前半部分用三个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明“贪小利者”?总能在别人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后半部分继续挖苦“贪小利者”的丑陋行径:对任何可能捞上一把人事物都不放过。


  ● 十四万人甘当俘虏,不是个男人


  《述国亡诗》


  五代·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是五代时蜀国后主孟昶的后妃。


  蜀国君主投降,国亡了,花蕊夫人却展现不输男子的气魄,她说:我在深宫之中,哪里知道君王石墙头竖起了白旗。


  花蕊夫人耻于國家的不战而亡,在最后两句,她羞愤地骂道:“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


  花蕊夫人虽是女子,可与诗中的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痛骂那些不战而降的将士,更突显她白廉耻之心和不输男儿的胆识。


  两相对照之下,那十四万男儿,竟还不如一个女子有骨气。


    好了,8首骂人不带脏的古诗词,解读就到这完毕了.大家是不是看的酣畅淋漓?


   你有知道这样类似的诗词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本文标题:泥人也有三分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