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东行漫记(上)


   2024年11月19日上午,老俩口再逛南京路步行街,这次是由步行街西口向东漫步重游。老叟刻意在优秀历史建筑、著名老字号店铺、标志性遗存拍摄,同时也记录了一些有趣的风景……


   作者将历年逛南京路步行街照片编缉排序,整理撰写《上海南京路东行漫行》上中下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寻觅南京路上好八连


   老叟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至人民广场站下车,特意从5号出口来到地面。一是可乘滚梯;二是从标志性雕像前经过。没错,你懂的。那是座好八连雕塑。


    1949年5月,我人民解放军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钳击吴淞口,经数十天激战,8000英烈血洒上海外围阵地和外滩街巷, 终于5月26日攻克上海,进驻南京路!参加解放大上海的功勋部队,南京阵某部下属八连,于6月正式上路执勤巡逻。


   《霓虹灯下的哨兵》影片序幕展现了八连官兵一路清剿国民党军残敌,直接攻入了上海市区南京路。而历史上的八连是刚组建两年的警卫团,其部队是否参与了攻克上海的战斗不详。


   ( 2018年作者祭扫宝山烈士陵园后,撰写的美篇《钳击吴淞8000英魂》)


    上海宝山烈士陵园英名墙与渡江战役烈士名册不同,芜湖渡江战役馆10多个烈士名册墙,是按百家姓排列雕刻的。而上海宝山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每块大理石碑只刻野战军23/25/26/27……和牺牲烈士的名字;而渡江战役烈士名册墙,每个烈士均有部队番号X营X连。


    26军负责攻打真如、大场镇,战斗中反复争夺外围阵地,战斗异常艰难,外围这一地区攻坚,26军牺牲最多。


   27军外围战役逾千人伤亡……


   28军阵亡也不少,其担任主攻任务,先后拿下太仓,嘉定两县后,又攻占宝山的罗店镇。杨行,刘行,宝山国军工事坚固,碉堡火力十足。28军遇上了难肯的骨头,正面多路进攻受阻……


   南京路上好八连成立于1947年8月6日,最初成立于山东莱阳。系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八连。1949年6月,该连队跟随特务团一起进驻上海滩。


   《霓虹灯下的哨兵》由话剧改编搬上了电影大银幕。八连官兵从此被全国人民所瞩目。


  全团官兵分散到电台、电信、发电厂、自來水厂、铁路桥梁、市政府等处多处重要公共设施驻守警卫,共同担负起保卫大上海的使命,八连则奉命在南京路巡逻执勤。(来自网上截图)


    连队于1963年4月25日,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荣誉称号。


  1982年,三营八连换防离开南京路,42年来,老叟每次来逛南京路,都要来寻觅风雨无阻,常年驻守在这里的赵大大,童阿男,春妮的丈夫陈喜排长,看望连长、指导员和八连的前辈们!


  据网上资料报道,近年部队多次整编"好八连"仍在人民军队的序列中……


  (详细情况可参观好八连展览馆)


  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1952年由抗美援朝归国骨干抽组而成,1982年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勤务。


  历史镜头(上世纪初)


   作者撰写的《上海警察博物馆》文章摘抄,于2019年2月12日参观。


  历史上繁华的南京路街头上印度巡警,英国骑警,华人巡捕,均来自英法美和公共租界里下设的巡捕房,警察局。


  民国年代,旧上海滩巡街的警察概况,作者通过《警察装备历史事件》文章,记录了博物馆所见的旧上海历史资料。


  执勤固定岗亭


   本文作者三年前,曾在南京路首次遇见自行车巡警,很是惊讶。不知何时又立固定哨位(包括外滩江堤路段,也同时设立了固定的执勤哨位)。


  历史镜头(2022.11.2)


   作者逛南京路步行街,首次遇见黄浦公安新警种。估计"骑警"巡逻于2021 年成立,并于防疫浦江两岸封城前组队上路出巡。


    老叟曾热心建议骑警巡逻三人一组。包括拆分装具,便于应对突发事件。老叟长年寓居上海滩,不把自已当外人,瞎操公仆之心,乱尽纳税人谏言义务。


  (LM《徜徉在南京路步行街》截图)


  巡逻摩托/巡警电动车


   三年前在南京东路步行街的大丸百货路段,曾出现6-8人自行车巡警组,2024 年小雪节气不再出现。


   接替好八连的继续在南京路执勤的是上海市特警支队巡逻分队,年代变了,交通工具现代化了,执勤的特警支队包括轨道交通治安,地面交通治安,固定哨位和机动巡逻,共同编织成一道立体防护警戒天网。


  历史遗存影像回眸


   按老规矩,老伴在步行街石碑雕塑处留影打卡。步行街石碑和雕塑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应属于历史遗存。


  历史镜头(2020年7月4日 )


   本文作者于步行街雕塑拍摄。机位略向南移3米余……


  小巷秋日市集


   第一百货AB座与C座小巷街口


  2020年李中堂提出允许城市恢复地摊自救,解决城市贫困人群民生问题,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街巷首次出现的摆地摊区域。其经营小工艺日杂用品。自从三年前设立以来,地摊经济一直红红火火。当各地取缔地摊市场时,上海南京路市集我行我素,照旧吆喝卖货,尤其夜市十分火爆。


  历史镜头(2020年7月4日),


   本文作者由东向西漫游拍摄。时逢疫情封城前,上海为拉动市场,刺激消费在搞5.5消费节。世茂广场前大白免奶糖搭台搞促销。


  年代特色摊位


   永安百货公司西巷内,年代风貌特色食品摊区。这条小巷街边小摊已有20余年,2017年以前就已存在。


  2020年拍摄的历史影像


  南京路口拍摄


   上海繁华的闹市-永安休闲街怎么占道摆地摊……据永安百货西门的小亭子业户介绍,此处街边摊己摆了多年。一南一北2辆上海滩南京路行驶的旧式有轨电车摆在街口,勾起过往游客上个世纪的记忆。


   卖报卖报,特大新闻。十六铺码头青帮火拼了……今天《申报》头条!巷内突然闪出报童身影,黄包车擦身而过…


  历史镜头(2020.7.11)


  2024年拍摄的视频


   作者再访南京路永安百货西侧巷内年代照像摊,感慨短短三年时间,上海滩街头的“许文强"和阿力,已经换了不知多少人。唯有香港电视剧《上海滩》主题歌曲沒有变……


  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成立于1949年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迎来了75周年店庆。作者上次来逛一百,好像是三年以前,上海第一百货AB座正在搞装修?


  2F 女士服饰


   作者毎次来逛一百都发现电梯和楼层经营柜台还是原貌,商品摆放略有变化,上市新商品均有较大变化。第一百货AB座重新装修后,尤其自疫情开始传播以来,逛商场的顾客越来越少。


  上海第一食品商店


   作者每次来逛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几乎都要在大门口的外卖摊亭买一份萝卜丝饼。外卖亭不分中秋与否,均出售鲜肉月饼。


  历史镜头(上世纪初)


   摘自作者撰写的《上海警察博物馆的》文章。于2019年2月12日参观。


  第一食品一楼大厅


  滚梯两侧的上海特色风味食品


  历史影像(2020.7.11日)


   上海第一食品商店门口外卖亭,鲜肉月饼和萝卜丝饼:滚梯旁的上海风味点心柜台:2F卤制食品柜台……


  1F 糕点柜台


   和平、华点、老大房糕点柜台在第一食品店打擂,三家竞争激烈。华点柜台(右中图)总是排队,上海本埠与外来游客各占一半。作者这次逛第一食品在和平柜台买了咸口的蝴蝶酥。其实,南京西路黄河路口的国际饭店西点屋蝴蝶酥最正宗。西饼屋每天中午开门前,就有上海姆妈和爷叔在门口等候排长队。作者有过排队之体验。


  2F 卤味熟食柜台


  历史镜头(2020.7.4)


  作者吃面疙瘩视频成为历史绝唱!


  3F 曾经驻店的小杨生煎,老上海面馆,面疙瘩等N家餐铺,沒挺过疫情封控,最终黯然离场……


    还好。百事佳老广烧腊耐烤经吊,吊炉上的大鹅被炭木炙烤流油又流泪,但大鹅终于挺过了疫情封控惨淡期,迎来了政府新一轮的刺激消费的冬天!


  (侬确定…不是春天?冬至后面是小雪)


  电梯旁的餐饮介绍


   作者乃老牌吃货,聊第一食品的美食就话唠,抱歉啊!


  2024年,重新装修的3F美食市集,老餐馆和一批新入驻的特色风味餐档,又一次托起了第一食品商场的美食街!


  ( 感觉排队吃孔师傅鸭血粉丝汤的,还不如以前喝上海大海碗面疙瘩汤排队叫号的顾客多!)


  防疫封控结束,七宝街汤圆仍在坚守阵地;上海老字号万有全来换防了,其特色燕皮小馄饨和苏式面粉墨登场了。


  虾肉小馄饨(七宝老街汤圆店)


  葱油拌面(万有全老字号)


   侬纵有弱水三千,吾仅取一瓢也。瞧瞧,这就是东北老牌吃货的境界!


  ( 政府网上发消费券,侬沒用?阿拉和侬讲呀,这点小钱姆妈不屑;爷叔又不会抢。侬晓得伐?嘘…别到处讲!)


  对了,还取了老大房一只青团。


  告别第一食品,作者忍不住又多看了一眼门口外卖亭的鲜肉月饼和萝卜丝饼。


  (价格N多年不变,死老贵,哎。专卖外地来南京路购物的游客。依晓得伐!)


  请敬继续关注更加精彩的


  《上海南京路东行漫记》(中)


本文标题:上海警备区特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