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是指哪一天
中国传统节日 下元节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农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节。
这是一个祭祀亡灵的日子,也是被世人遗忘的月亮节。
它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寄托着先人的生命体验和美好祝愿。
相传这天,水官会下凡来到人间为百姓消灾解厄。
所以,下元节人们会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愿求福免灾。
只是,这样的下元节,如今却在世人的心中渐渐消失。
水官解厄,消灾降福
下元节的由来,和道教息息相关。
道教的天官、地官和水官,对应上元、中元和下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赏灯,为天官赐福之日;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为地官赦罪之日;
十月十五,下元节法会,为水官解厄之日。
在这一天,道观修斋做道场,迎神灵下凡消灾弭祸。
还会在门外竖杆挂旗,写上“风调雨顺、消灾降福”等字样。
人们也会虔诚地祈祷,还会用竹枝彩纸扎船,放到河中。
希望能顺水一路飘到水官那,以求得困厄的疏解和福报的到来。
福建莆田一带,各家各户都会带着丰盛的供品去田头祭拜水神。
将一根根清香插在田埂上,以祈盼农作物平安过冬,庄稼丰收。
民间还有谚语说:“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下元节这日,人们常会在家中做糍粑、蒸麻腐包子等传统节日食品。
除了敬奉神灵外,也会赠送亲友,为其祈祷祝福,解厄远灾,身心自在。
祭祀先祖,缅怀追思
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的月亮节。
月圆时,中国自古都有祭祀先祖的传统和信仰。
这一天,人们会先洁净身心,茹素持斋,以示诚敬。
也会准备丰盛的供品,享祭先人,慎终追远,缅怀追思。
既祈愿逝去的亲人,在远方天堂中,身心安宁,再无病痛。
同时也愿天上亲人能保佑子子孙孙,阖家兴旺,繁荣昌盛。
听人说,人的一生,会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断气离世时,生理性的死亡;
第二次,是举办葬礼时,社会性的死亡;
第三次,是被人遗忘时,心理性的死亡。
下元节的到来,也是再一次提醒我们:不忘思念,不说再见。
虽然与逝去的亲人阴阳相隔,再不复相见,但这并不是死亡的终点。
真正的死亡是遗忘,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正如《中庸》里说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我们在各种祭祀节日中,温情思念和深切关心那些逝去的亲人。
下元节,为他们点一盏心灯,寄万千深情;燃一柱清香,托无边思念。
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彼此牵挂,就永不会分离,终将以另一种方式,迎来重逢。
心怀感恩,祈愿吉祥
下元节,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
祭祖,不仅是寄托哀思,也是为了不忘本,不忘恩。
人这一辈子就算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先祖的血脉,心里铭记着先祖的教诲。
很多时候,也是对先祖的信仰,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期许。
是他们的死亡,让我们渐渐懂得了铭记与释怀;
是他们的离开,让我们慢慢明白了珍惜与感恩。
直到今天,逝去亲人们的力量依然能穿透时空,直抵人心。
即使岁月变迁,也冲不淡我们的感激,也磨不灭他们的恩泽。
正所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对每个人而言,越是感恩,越是怀念,就越应该好好活着,不负韶华。
以后的日子里,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天,不留遗憾,不留感叹。
趁父母尚在,时常陪伴,尽心包容,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趁年华未晚,用心努力,一路向前,将人生经营得风生水起。
去做想做的事,去陪最爱的人,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大的追思和告慰。
同时,也带着感恩,祈愿天堂的亲人们,一切安好,永得长生;带着希望,祈求身边的家人们,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岁岁平安!
▼
秋叶落,冬风起,又是一年下元节。
在这一天,不忘感恩,不忘思念,不忘祝福。
如林清玄说的:“如果人能快乐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诚然,我们无法左右生死,但却可以选择坦然地接受和理解。
比起伤离别,悔当初,不如用爱去传承传统节日,用情去铭记温暖初心,或许这才是下元节最美的意义。
京博国学智慧
十月十五下元节,记得:1不去,忌2事,吃3样,4不做
①一不去
?下元节的祭祖跟其它祭祀节日不同,这天讲究的祭奠自己的先祖,因此这天举办祭祀仪式是没有必要去坟地和进入到农历十月,天气已经变得寒冷起来,这个时节是不适合去荒郊野外和坟地上坟的,可以在家中进行摆供祭祀,而且这天也不建议没事夜晚在水边行走,以及去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毕竟天冷了,水边和荒郊野外寒气和湿气都比较重,一旦遭受风寒就得不偿失了。
②忌两事
一,忌随地泼水
下元节也叫“水官解厄日”,不论在什么年代,人们都讲究个风调雨顺,有水就会滋润万物生长,因此节约用水和爱护水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要遵守的道德准则。
下元节正是冬季里冰河渐渐上冻的时候,水泼在地上即使不结冰,也会变得湿滑起来,人不慎走在上面很容易造成危险,而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日”,这天乱泼水和浪费水是被认为特别不吉利的事。
二,忌指责别人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水被认为是最具包容性的物体,在十月十五下元节这个“水官解厄日”,讲究的就是与人为善和包容宽恕。
下元节这天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随便发火和指责别人,因为这样未必能够解决问题,还会遭到别人的反感,因此记得一定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吃三样
一,豆腐
豆腐的发明已经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是淮南王在炼丹时无意间发明出来,而豆腐有着清白做人和“都有福”的寓意。
豆腐是很多传统的祭祀节日都会摆上桌的食材,而下元节这个节日更是少不了豆腐这个美食,毕竟制作豆腐需要有好水才美味,并且在下元节这天吃豆腐,也有解除厄运,家人都有福的好寓意。
二,豆包
在民间的很多地方,都有逢年过节和过生日包豆包吃豆包的习俗,因为在很多老人眼里,豆包有“保子平安”的寓意。
下元节来临的时候,正是秋收完毕和颗粒归仓的时候,这个时候用当年新下来的红豆包豆包吃,不仅美味可口,还有庆祝丰收和往后日子平安顺遂步步高的寓意。
三,甘蔗
甘蔗是冬季里上市的时令食材,甘蔗在生长过程中都是拔节往高处长,因此在民间一些节日里吃甘蔗,也就有了节节高的寓意。
甘蔗本身甘甜多汁,冬季里气温干燥,这个时候是需要润肺和滋润身体的时候,甜美多汁的甘蔗这个时节食用,不仅寓意好,也对身体有好处。
④四不做
一,不对着月亮指指点点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月亮最圆的夜晚,月亮在民间有团圆圆满的寓意,下元节这天赏月也是传统习俗之一,也是祈愿人丁兴旺家业兴的日子。
这天晚上赏月时不要对着月亮指指点点和胡言乱语,因为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认为这是特别不吉利的一件事。
二,不杀生
下元节在民间讲究祈福纳吉,很多比较虔诚的人这天都会吃素,而不是以杀生为职业的人,这天最好不要杀生,免得沾染上血污用清水清洗,污染和浪费水。
三,不去别人家串门
现在农村进入到农闲时节,很多地方已经开启“猫冬”的冬闲状态,不少人喜欢串门聚堆唠嗑,但是下元节除了是祭祀的节日外,也是讲究阖家团圆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是不适合串门打扰别人的,因此记得下元节这天没事别乱串门,省的惹人反感和不高兴。
四,家中黑灯瞎火
在民间一直有灯火通明表示人丁兴旺和家业兴旺的寓意,下元节是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祈求人丁兴旺家业兴旺的日子,因此家里黑灯瞎火的显得不吉利。
本身下元节就处于寒冷的冬季,这个时节家里的灯火通明,也会增添温暖和人气,因此有钱没钱,记得把家里的灯火点亮,显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73神牛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节日,可以说是2023年最后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图片视频】:百度百科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合成製作】:包克智
本文标题:下元节是指哪一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