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1914年列强殖民地地图
近代殖民帝国开创了世界资本主义,让地球连为一个整体,其影响力持续至今。下面来一睹曾经的殖民帝国主义列强,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时代。
1914年列强本土与殖民地面积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在华租界地面积表
1939年世界地图
①大英帝国(1876-1947)3550.87万平方千米(1921)
“大英帝国”即“不列颠帝国”(British Empire),最早提出者被认为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 Dee),他首次为英国王室提出了这个概念。
1876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以继承莫卧儿王朝的法统为名,正式加冕为皇帝,宣告了“不列颠帝国”名义上诞生。在英国君主具有皇帝头衔的旗舰,“不列颠帝国”是正式的国名,“不列颠帝国”(大英帝国)的涵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联合王国”(英国),而是以英国本土为核心,包含所有海外领地、殖民地、自治领,甚至控制海域的全球性帝国,在其最鼎盛的1900年前后,领土面积达到3467万平方公里,而在一战胜利后的1921年,达到其有史以来最大的面积,3550万平方公里。《凡尔赛条约》:不列颠帝国 携五大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印度)签署合约。
签署条约的国家:不列颠帝国
1947年,不列颠帝国皇帝乔治六世“大英帝国”即“不列颠帝国”(British Empire),最早提出者被认为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 Dee),他首次为英国王室提出了这个概念。
1876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以继承莫卧儿王朝的法统为名,正式加冕为皇帝,宣告了“不列颠帝国”名义上诞生。在英国君主具有皇帝头衔的旗舰,“不列颠帝国”是正式的国名,“不列颠帝国”(大英帝国)的涵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联合王国”(英国),而是以英国本土为核心,包含所有海外领地、殖民地、自治领,甚至控制海域的全球性帝国,在其最鼎盛的1900年前后,领土面积达到3467万平方公里,而在一战胜利后的1921年,达到其有史以来最大的面积,3550万平方公里。《凡尔赛条约》:不列颠帝国 携五大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印度)签署合约。
签署条约的国家:不列颠帝国
1947年,不列颠帝国皇帝乔治六世,放弃莫卧儿王朝法统获得的皇帝头衔,允许印度和平独立,即宣告了名义上“不列颠帝国”的终结。放弃莫卧儿王朝法统获得的皇帝头衔,允许印度和平独立,即宣告了名义上“不列颠帝国”的终结。如同“联合王国”以其构成的主体为“英格兰”为源,在中文里通常被称之为“英国”一样。“不列颠帝国”也以其本土核心的“英国”为源,通常被称之为“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英语:British Empire),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1][2]
一般认为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
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其胜利后的1921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的前殖民地,领土面积达到340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国家,领土遍布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大英帝国的领土上永远有太阳照射之地,所以有“日不落帝国”之称。
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扩张到极限,而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中国力的巨大损耗显现副作用、而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迅速崛起瓜分英国既有利益,加上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大英帝国逐渐解体,并最后转型为当今的英联邦。
大英帝国
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
《印度女皇称号法案》
1876年5月1日英国颁布了新的《女皇称号法案》(The Royal Titles Bill),加冕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并且在次年元旦,在印度首都德里举行了隆重的加冕礼,正式宣告这一新头衔。这一隆重的典礼象征着英帝国发源于内部的社会稳定和殖民地的热切忠诚,在声势上使得英帝国达到顶峰。诡的是,尽管女皇称号法案面临着如此猛烈的抨击,却通过了。该法案1876年4月27日获得女王批准。丨时任首相的本杰明·迪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正是看到了女王称皇的愿望,并以此为契机在1876年3 月在议会中提出修改头衔法案,颁行新的《女皇称号法案》(The Royal Titles Bill),促成维多利亚女王受封“印度女皇”。
迪斯累利的献礼
给女王戴上“印度女皇”的桂冠一向被认为是迪斯累利给予女王最显赫的礼物。迪斯累利审慎地让女王放弃了“大不列颠、爱尔兰和印度女皇”的称号,仅保留“印度女皇”的头衔。也是迪斯累利为避免过多的争议,而使得法案举步维艰。其实,迪斯累利此举不仅是对女王的示好,更在于将女王作为帝国权威的象征,向英印人民展示帝国的荣光。女王的加冕定会增加印度对英帝国的忠诚。尽管如此,这一事件刺激了议会和社会舆论关于“至上权威”和“减少议会对印度控制”两大问题的讨论,从法案一提出就受到了猛烈的抨击。
早在1872年7月,迪斯累利就发表了著名的水晶宫演说,系统阐述了他的帝国主义观点。在演说中,迪斯累利询问英国人:“你们是乐意做一个富有舒适的英国人,受欧洲大陆种种原则的约束然后终其一生,还是愿意做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帝国的臣民?”他谴责自由党人40年来企图瓦解大英帝国,号召建立一个大英帝国。关于水晶宫演讲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论调一直备受争议。这是迪斯累利对20世纪帝国远景的卓越预见,还是仅仅是为了挫败对手,才将帝国主义当做自由党的一家之言,这个命题仍在讨论之中,但是如果说迪斯累利当时的帝国观念不明晰的话,那在法案提出之时已经明确地抛出了他的新帝国主义观念了。在议会的辩护中,迪斯累利也毫不隐藏自己对帝国的热衷,“我对帝国有强烈的情感……一直以来,我都在试图巩固帝国,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试图扩张帝国的版图”
②西班牙帝国(1580-1640)最大版图面积3150万平方千米,1921.5万平方千米(1790年)
③拿破仑殖民帝国(1808-1814占领西班牙):2134万平方千米
拿破仑占领欧洲203万平方千米,西班牙控制区1921万平方千米,
拿破仑帝国极盛疆域图
法兰西殖民帝国:2350万平方千米
法兰西殖民帝国为法国在17世纪至1960年代控制的殖民帝国。在19至20世纪初,它成为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 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殖民地面积达1234.7万平方公里。若将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则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 殖民地独立运动后,只保留了分布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一百多个岛屿及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总面积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仅剩1939年所拥有殖民地的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殖民帝国):1289.8万平方千米
法兰西_拿破仑帝国(1804-1815)本土86万干方千米,控制欧洲470万平方千米,西班牙美洲殖民地1921万平方千米
④葡萄牙帝国(1415-1999)1041.18万平方千米(1815年)
葡萄牙帝国(葡萄牙语:Império Português),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帝国,也是建立最早、持续最长久的殖民帝国。全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1415年-1999年)。
(1415年-1999年)。
葡萄牙在15世纪进行的非洲西海岸探险和1415年对非洲北部的休达的征服标志着葡萄牙王国成为海上强权的开始。其后,葡萄牙开始大力发展航海学校,以及加强地图学的知识。在一个世纪后,葡萄牙终于成为欧洲首个打通往印度航线的国家。葡萄牙航海家如迪亚士,瓦斯科·达·伽马,以及为西班牙帝国兴起时期的国王卡洛斯一世服务的斐迪南·麦哲伦创下了不朽的航海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萄牙曾经尝试抵抗殖民地发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并因此爆发了殖民战争(1961年-1974年)。印度亦在1961年攻打并收复了葡萄牙位于印度的殖民地果阿和达曼-第乌两地,这使得葡萄牙在亚洲只剩下中国的澳门及东南亚的东帝汶两个殖民地。而经历1974年葡萄牙爆发了康乃馨革命,推翻了萨拉查独裁政府。葡萄牙政府转为支持其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直至葡萄牙政府在1999年12月20日正式将澳门交还给中国后,葡萄牙殖民帝国正式宣告结束。2002年,东帝汶也获得独立。
⑤俄罗斯帝国(1721-1917)2288万平方千米(1914年)
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语:Russian Empire),简称俄国、俄罗斯、沙俄、沙皇俄国或帝俄,自称第三罗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
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帝国人口至1914年达到1亿657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国家诞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俄罗斯帝国是欧洲传统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才显现出俄国农奴制度的弊端,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并不彻底。1904年,在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由苏俄取代。
荷兰殖民帝国
1581年,中国已经进入明朝后期,荷兰人刚刚在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中草草成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当时比北京市大不了多少的国家和强大的西班牙打了80年,打成了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建国还不到100年,荷兰的对外贸易额占到了全球的一半,10000多艘荷兰的商船横行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包括从17世纪到20世纪,荷兰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继葡萄牙帝国和西班牙帝国之后,特别是从西班牙独立出来之后,荷兰凭借着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通过荷兰西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入海上,开始建立其殖民帝国。
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下半叶,随着荷兰海军力量的迅速崛起,荷兰建立起全球贸易市场,并伴随着文化输出。这段时间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但是在对英战争和对法战争失败之后,荷兰海外殖民地开始萎缩,主要剩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等殖民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荷兰允许其殖民地独立。当代,在荷兰王国旗下,还有阿鲁巴和荷属安的列斯。
⑥荷兰帝国:370万平方千米(1940年)
尼德兰联省共和国(1581-1795)极盛时期约320万平方千米(1643-1668年极盛),史称“海上马车夫:”
曾凭借着世界上最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而称霸于世,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海军的牛逼水平,可以与葡萄牙帝国抗衡,以至于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都曾经向他学习造船术
尼德兰联省共和国(1581-1795)盛时期领土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1668年)。如今领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极盛领土存留率:1.25%
⑦意大利殖民帝国(1889-1960)395万平方千米(1940)
意大利帝国:(1861-1960)
意大利殖民地是由近代的意大利所建立的一个殖民地帝国。而这个殖民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拥有意大利外,更支配着地中海和东非的其他属土诸如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等东非殖民地。这个帝国的势力在1940年达到顶峰。意属东非
意属索马里兰(今索马里)(1889年-1960年)在1889至1890年间,意大利在东非的索马里兰(首府摩加迪沙)建立了殖民地。1925年,因肯尼亚得到朱巴兰,其殖民地得以扩张。
意属厄立特里亚(1889年-1941年)1889年,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建立殖民地。这个殖民地被法西斯意大利视作为一个骄傲。而今时今日在厄立特里亚的首都阿斯马拉,许多被保留下来的古迹和纪念碑都可追溯到百多年前由意大利所统治的时期。由于为数众多的建筑遗产,阿斯马拉也许能成为一个世界遗产。
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1935年-1941年)尽管意大利在1895至1896年间的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被阿比西尼亚打败,但当墨索里尼执政后,意大利便在1935至1936年间发动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成功击败阿比西尼亚。1936年5月9日,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宣布成为埃塞俄比亚皇帝。
而墨索里尼欲把数以百万计的移民者送到东非的殖民地中落地生根,以取得在东非的丰厚经济利润。但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一事已经受到国际间的敌视。因此,意大利对这个新殖民地的统治权大约只有五年。
辖地阿比西尼亚、厄立特里亚及索马里兰都为意属东非的辖地。利比亚
(1912年-1943年)
意大利在1911年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战争,之后土耳其战败,双方签订了《洛桑条约》。条约使得意大利得到了北非的的黎波里及昔兰尼加的领土,并与法国协议,共同分割北非的海岸。意大利对此举感到十分骄傲,并称之为“意大利第四个海岸”。事实上,意大利在20年代中花了整整近十年的时间来“平定”这个殖民地。
1934年,的黎波里及昔兰尼加殖民地合并为“利比亚”殖民地。墨索里尼采用了这个一千八百多年前罗马帝国君主戴克里先沿用的名字,就是欲扬威海外,建立非洲帝国,以图重振罗马帝国时代的雄风。
1942年,美英盟军在非洲大陆开辟了战场,阿拉曼战役成为法西斯同盟灭亡的转折点。美英盟军一同击退德、意法西斯军队,阿拉曼战役之后德、意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
1943年,德国非洲军团及意大利部队被英美盟军赶出北非,意大利对利比亚的统治权也随之而逝。
天津意租界 (1902年-1943年)
1900年,中国爆发八国联军之役,意大利也参与其中。事后,中国与列强求和,意大利因此分得中国的天津港,以作为一个贸易集散地。而这个只得46公顷的城市可算是欧洲殖民者中得到的最小一个殖民地。但天津意租界却是意大利在境外的唯一一处租界,也是意大利在亚洲的唯一一块领地.
1943年,英美盟军击败意大利,墨索里尼遭国王软禁,被德军解救后建立起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并与中国汪精卫的伪政权达成协议,取消意大利在天津的统治权。
⑧德意志帝国(1871-1918)350万平方千米
⑧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640万平方千米(本土面积),1942年,德国实施蓝色方案攻打斯大林格勒而占领北高加索大片土地。
领土:东及莫斯科以西与北高加索、南至希腊、西临大西洋、北至挪威。
海外领土主要为法属西非、法属北非、法属索马里,即维希法国控制区:834万平方千米。包括法属北非、法属西非、法属索马里、马达加斯加等
大德意志帝国及其控制区
《轴心国世界瓜分协商》
第三帝国:900万平方千米(势力范围)
1941年法属非洲
维希法国控制区:834万平方千米。包括法属北非、法属西非、法属索马里。
自由法国控制区:523万平方千米,包括加蓬(1940.6.16-11.12维希法国控制)、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咋得和喀麦隆等
⑨大日本帝国(1868-1945):740万平方千米(1942年)
大东亚共荣圈795.52万平方千米
太平洋战争
大日本帝国
⑩奥匈帝国(1867-1918)680887平方千米
哈布斯堡帝国(1273-1918年)
哈布斯堡帝国殖民地(查理五世)
哈布斯堡帝国的殖民地
(11)比利时殖民帝国
比利时殖民地:240万平方千米
比利时殖民地为比利时王国在1901年至1962年间建立的殖民帝国。但版图并不大,因此严格来说它不是一个殖民地帝国,只是普通的殖民地。 比利时只有两个显著的殖民地,位于赤道非洲,分别为比属刚果(1908年-1960年)和卢旺达-布隆迪(1916年-1962年)。在1901年间,比利时也曾在镇压义和团运动后于中国天津建立租界。
(12)丹麦帝国(1533-1814):300万平方千米
丹麦帝国(1533年——1814年),(丹麦语:Kongeriget Danmark),是泛指16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初这一段时间的丹麦。这段时期是丹麦的“大国时代”。由于这段时间丹麦与挪威是联盟共主关系,并且是由丹麦主导,所以也叫丹麦-挪威联合王国。
其前身是丹麦、挪威、瑞典三国组建的卡尔马联盟,在瑞典离开后,联盟实际解散。丹麦便与挪威单独组建联盟最终形成由丹麦主导的联合政体。其鼎盛时期领土囊括今丹麦、挪威、瑞典南部、石勒苏益格公国、法罗群岛、冰岛、格陵兰及圣托马斯、圣约翰、圣克罗伊岛、加纳等海外殖民地。
但近代随着邻国的崛起和其他欧洲大国战争的波及,领土日益缩小,1814年基尔条约中规定丹麦割让挪威予瑞典,标志着丹麦与挪威长达数个世纪的联盟正式破灭。丹麦虽然仍保留格陵兰、冰岛、法罗群岛等海外领土,但已元气大伤,开始由曾经的欧洲大国逐渐沦为日德兰半岛上的一个二流小国[1]
美利坚帝国(1776-冷战期间)
帝国建立
美利坚合众国(1776年)
本文标题: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