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就不卷,这可不是段子。在东北,这是切切实实的高考现实。东北娃用简单卷子、低分数就能上名校,羡煞旁人。这背后,既有当年教育根基深厚的红利,也有新时期人口出生率低带来的意外惊喜。而这一幕,正在上演从嘲笑到理解、从羡慕到效仿的剧情大逆转。


东北高考:人少考卷简单,分低照样上名校

  不是开玩笑,在东北,同样的分数,江浙考生上大专,东北考生就能进985。就拿今年高考来说,东北三省的二本线比高考大省低了一大截:黑龙江360分,吉林345分,辽宁368分。反观河南428分,广东442分,江苏更是高达478分。


  更让人羡慕的是,东北考生考的是难度低一级的全国二卷。也就是说,他们用更简单的试题、更低的分数,就能考进更好的大学。这样的好事儿,别地方的娃做梦都想有。


东北基础教育根基深,录取线低源于此

  东北何以成为"高考天堂"?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是全国最早发展现代教育的地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北就建成了大批学校,哈工大、东大等名校在那时就崭露头角。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借助中苏友好的东


  风,率先学习了先进办学理念,教育根基愈发雄厚。那会儿啊,东北7.4%的人口,就占了全国高校总数的57%,这优势不是盖的。


  放眼今日,东北985、211云集,吉林一省就有两所985。反观中原四省,985只有一个。高校多,考生少,人均教育资源饱满,分数线自然就降下来了。


东北生娃少致学生荒,高考录取线更低了

  除了教育底子厚,东北高考线还因为近20年来当地人不爱生娃。2010到2020年,东北净减少11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哈尔滨没了。


  近两年,东北三省的出生率,比全球最低的韩国还低,无一超过5‰。新生儿少,幼儿园小学招生难,学校只能关停并转。据统计,近五年东北三省就减少了1533家幼儿园。小学更惨,吉林十年没了近一半的小学。


  没有米下锅,高中、大学的饭碗也难保住。今


  年整个东北的高考生才54.2万,比第一人口大省河南少了81.8万。考生少,但高校仍在,这不就是粥多僧少的节奏吗?分数线下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东北人口危机是时代先声,将在全国重演

  其实,东北只是中国的未来缩影,以更快的速度提前展现。这些年,东北人不断被调侃:考公热、房价低、少子化。但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时代大势。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生育率已跌至1.3,大半省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以后啊,各地考生数量肯定也会逐年减少,高考没准就轮到"全国卷"变"东北卷"了。


  所以说,嘲笑东北,不如理解东北。东北化,说不定就是你我的明天。毕竟人少了,压力就小了。几万块一套的房子,低分就能上的大学,谁不向往呢?


高考之变,须未雨绸缪

  只不过,目前想靠生娃率享受高考红利,还为时尚早。高考与出生之间,隔着18年的鸿沟。最近十几年,我国适龄人口迎来一波小高峰,2034、2035年的考生才要迎接"最难高考"。


  唯有2021、2022年出生的孩子,未来上大学的机会更大。只是到那时,教育资源会不会出现短缺?高校能否保质保量?种种问题,恐怕从现在就得未雨绸缪了。


  人口的棋局已经铺开,影响所及,绝不止高考一隅。东北给全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须及早应对,未雨绸缪。唯有从容迎接时代大潮,才能化危为机,让人口红利惠及教育、惠及民生。


  少子化浪潮奔涌而来,高考变局已然初现。东北的昨天,正在全国上演。回望这盘人口大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我们当从容前行,化被动为主动,以匠心擘画祖国的未来。高考只是一隅,但关乎千万少年的梦想。你怎么看待东北高考的沧桑巨变?对全国高考又有何启示?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本文标题:生育率低,学生少!东北成高考"躺平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