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雉山鸡田园客厅印象

  第一次听说“七彩山鸡”,就像早年在庐山旅行进餐时听说有“田鸡”这道菜一样惊奇,那时,我真的以为“田鸡”就是稻田或田野里自然生养的一种什么鸡,直到餐桌上出现了“田鸡”这道菜后,我似乎还在痴痴等候我想象的“田鸡”早点呈现在餐桌上,让我好好看看这“田鸡”的稀奇。


  而现在,听说“七彩山鸡”,似乎又给我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朋友说,我们就不想象了,有“七彩山鸡”的地方并非远在天边,而是在我们城市生活圈不远的一座山的山边,于是便相约去看了有这种“七彩山鸡”的宝地。


  所谓“七彩山鸡”的宝地,其实就在鄂州汀祖与碧石两镇之间白雉山的山边。说来白雉山的知名度颇高,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人文”。这白雉山下,有个名不虚传的杨王村,且在杨王村里还有个绿柳含烟的杨王湾,此湾名主要缘于元末明初之际,有杨氏人家始迁祖兴一与其姐夫王寿自长江北浠水迁移至江南大冶,便选址在白雉山脚下杨、王两姓合居建庄,而取名杨王湾。就是在这个山湾,曾经走出了一位享誉全国的楹联名家,即以这座山的名称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就叫白雉山,而他的本名却与当地的村名又密切相关,叫杨村。现在他已年近九十,定居武汉,早已成为“天南地北鄂州人”中的文化名人,文化圈子的同仁大多称他白老师,或白老。可见,这位白老先生,对老家白雉山潜伏的深爱到底有多深,竟让老家的一座山跟随自己风采了一辈子。


  白老先生在武汉的家,我是去拜访过了的,书香味十足。而他老家的白雉山,我也是去过了的,乡愁记忆尤深。新近在几位朋友的鼓动下,又冒着酷暑,特地去了白雉山,他们跟我娓娓道来说那里有个姓杨的九零后小青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就在白雉山脚下创业开辟了一个“白雉山鸡田园客厅”,被当地人趣称为“有鸡青年”。


  驱车从鄂州市区出发,抵汀祖镇刘云村,沿途所见尽是小桥流水人家,转道进入杨王村,便与原生态的白雉山愈来愈近。在杨王村靠近白雉山的山口处,有一排用碎石砌起来的石墙,镶嵌了一排艺术风格的大字,十分醒目,即是“白雉山鸡田园客厅”,颇有点引人入胜的滋味。再从其左侧绿道往山里车行约三百余米,途径杨王村的一个山湾,便到了“白雉山鸡田园客厅”的庭院,其阁楼有块匾额,上书“四雉堂”,应是该田园客厅的“接待办”。此时,等候我们的该田园客厅业主杨旭已伫立在这里,看到我们舍车驻足,满是和颜悦色。他似乎感受到我们欲看到“白雉山鸡”鸡舍里“鸡容鸡貌”的心情急切,便跟我们直奔主题讲述起他养“白雉山鸡”的一些过往,同时顺着山径往鸡舍方向走去。


  这些鸡舍有别于普通养鸡场,无须为其建造“楼阁”,虽然鸡舍上方也布有“天网”,周边是栅栏,栅栏外围是绿色植物,中间还有个可避雨遮阳的“小房子”,但整体风格是在“天网”之下的绿地上“散养”,十分接地气,这被誉为“七彩山鸡”的“白雉山鸡”过的是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日子。杨旭生在这白雉山下的杨王村,与走出去成为全国楹联名家的白雉山同属杨门,只不过他大学毕业归来,就下了养“白雉山鸡”、办“田园客厅”的决心,这都是热爱眷恋“白雉山”的真情呈现。


  杨旭笑起来还是学生时代那么天真可爱,但从他的养鸡实践,可看出他思想的沉淀。虽说初出茅庐来此地养鸡,自然是经历了不少风雨,但他痴恋上这个生态养殖的乐趣已有好几年了。即便有一年在风霜雨雪之夜,一个鸡舍被自然灾害破了“天网”,“白雉山鸡”飞奔而逃了一千多只,也没有使杨旭打退堂鼓。杨旭讲到这里,就像跟我们讲情景剧一样笑呵呵的,他描述说那些逃跑的“白雉山鸡”也有可能到外面遇到了觅食困难,过了几天又向他的田园鸡舍跑了回来,一下子被他事先布局的“天网”网回了两百多只。他感到“天道酬勤”,继续养好“白雉山鸡”、办好“田园客厅”的路子还得往前走。他把他艰辛打造的这片山地,统称为“山禾生态”。


  杨旭养的“白雉山鸡”鸡种颇有点特别,不同于一般农家养的土鸡或普通散养鸡。杨旭这白雉山鸡有点像“野鸡”的模样,尾巴较长,鸡身微矮,鸡毛靓丽,“七彩”养眼,在鸡舍里跑来跑去,对鸡舍外的动静很是机灵。鸡舍里的鸡也分“肉鸡”和“蛋鸡”等不同类别,力求做到“各有所养”,也“各有所需”。一般“蛋鸡”每三天左右才下一个蛋,平均一天可捡蛋一千余枚。而“肉鸡”平均每只重约有三斤,可供酒店定购或散客随购,煨汤或红烧当是美食是上等食材。杨旭在这里坚定自信,对外还喊出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乡土养一方好鸡”的口号。


  眼下,这原生态的“白雉山鸡田园客厅”还在不断壮大,山房、露营与白雉山林相映成趣,可让山外来客到此田园客厅“野奢”一回。这里绿树浓荫,鸟语花香,与白雉山鸡已经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表的野趣。当然,“白雉山鸡田园客厅”即便有了如今的人和景象,尚需更多的天时地利,辅助这些创业者们走上更加宽阔的坦途。


  庞良君 现供职于湖北省鄂州市委宣传部。第四届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湖北日报》《芳草》《长江文艺》《长江日报》《长江丛刊》《诗歌报》《杂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800多首、散文300多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200多篇。已出版诗集《母亲河》、散文集《山外山札记》等6部。


本文标题:「散文」这里的“七彩山鸡”别样彩( 庞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