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警报:美国贸易冲击下的信心崩塌与市场震荡
2025年4月21日,布鲁金斯 - 英国《金融时报》全球经济复苏追踪指数(Tiger)释放出强烈信号:随着美国驱动的贸易冲击打击信心、冲击金融市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威胁显著上升,美国信心指标遭受重创。这一变化与年初相对坚挺的形势形成鲜明对比,而最新数据更揭示出这场冲击的破坏力正在全面显现。
一、美国金融市场:股债汇“三杀”下的信心崩溃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2.48%,跌逾970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55%,跌逾410点;标普500指数下跌2.36%,跌逾120点,科技“七巨头”市值合计蒸发4046亿美元(合人民币2.95万亿元)。与此同时,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1.10%,一度跌破98关口,最终收于98.278。美国国债也遭抛售,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至4.41%,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涨至4.92%。这种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极度担忧。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商业周期指标高级经理Justyna Zabinska - La Monica指出,美国领先指标指数3月份下跌了0.7%,“预示着未来经济活动将放缓”。消费者预期进一步下降、股价创下自2022年9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制造业新订单疲软等因素,都因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而走弱。
二、贸易冲击:美国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
美国近期激进的贸易政策成为这场危机的导火索。特朗普政府对主要贸易伙伴和诸多重要商品加征关税,不仅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更对美国自身经济产生“反噬”。市场担心“美国通胀上升与增长放缓并存”,对美经济滞胀预期升温。
路透社称,人们普遍认为美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将美国通胀率推高至4%或更高。美联储官员表示,虽然价格冲击可能是暂时的,但担心这可能导致更持久的通胀。
美国通胀率可能上涨4%甚至更高
这种政策不确定性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彭博社分析指出,随着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美元资产遭加速抛售,“卖出美国”的交易势头增强。巴克莱的策略师在下调美元预期的报告中写道:“美联储独立性下降的现实前景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美元风险。”
三、全球经济:在冲击中风雨飘摇
(一)新兴市场:压力倍增,危机四伏
新兴市场在这场风暴中首当其冲。自美国宣布关税政策以来,资本加速逃离美国,同时也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大幅波动,股市资金流出明显,企业美元债违约率上升。例如,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货币汇率持续走低,印尼棕榈油出口、越南纺织业等因美国关税壁垒遭受重创,经济增速放缓。
(二)发达经济体:难以独善其身,增长乏力
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同样深受其害。供应链因贸易壁垒中断,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投资意愿下降。欧元区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德国大众汽车、巴斯夫化工等企业受冲击严重,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测算欧盟企业年利润将因贸易壁垒减少12%。日本汽车、电子产业出口锐减,日本内阁府将2025年GDP增速预测下调至0.8%,创2012年以来最低。
专栏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专栏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四、破局之策:多方应对,重建信心
(一)政府层面:多边合作,摒弃单边主义
各国需摒弃单边主义,加强政策协调与多边合作。通过对话缓解贸易紧张局势,重建稳定的全球贸易秩序。例如,重启区域贸易谈判,建立互信机制,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政府应释放明确的经济信号,避免政策频繁波动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提振企业与消费者信心。
(二)投资者层面:谨慎布局,多元配置
面对市场动荡,投资者应保持谨慎,避免过度集中于高风险资产。可增加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配置,同时关注政策支持的内需型行业与新兴产业,如绿色能源、科技自主可控领域,通过多元化投资降低风险。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在动荡中寻找机遇。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表示,预测全球经济衰退“为时过早”,但全球贸易崩溃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将显著抑制经济增长。在高度关联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贸易冲击引发的信心崩塌与市场震荡,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唯有政府与市场主体协同应对,方能在动荡中寻得稳定之锚,为经济复苏重新注入动能。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稳舵前行。
本文标题:全球经济警报:美国贸易冲击下的信心崩塌与市场震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