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烂尾摩天大楼"成都蜀峰468"重生:西南天际线再塑新标杆
历经45天的精密筹备,曾被称作"中国第一烂尾摩天楼"的成都绿地中心主塔"蜀峰468"在春末时节迎来命运转折。这座承载着西南城市群发展野心的超高层地标,正以凤凰涅槃之姿重获新生。
成都蜀峰468项目重启
4月21日的官方公告如同平地惊雷:绿地集团携手中国五冶集团,正式重启这座总高468米的西南第一高楼建设。T1主塔楼核心筒已突破百米大关,外框钢构延伸至417米高度,但最艰难的攻坚战才刚刚开始。项目团队需攻克98-100层伸臂桁架层施工、顶模系统拆除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如同在400米高空搭建精密的工程学迷宫。
这场复活记背后是政企协同的精密部署。
自去年6月启动纾困计划以来,成都市住建局特事特办,为项目重新核发5张施工许可,涉及38.66亿元投资。绿地集团引入中国五冶作为战略级合作伙伴,不仅重启主塔建设,更同步推进T2、T3裙楼幕墙工程,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复工态势。
在468米云端构筑的不仅是钢筋水泥森林,更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项目团队已启动"全球招商计划",瞄准世界500强区域总部、国际服务机构及顶级酒店品牌,试图在西南腹地打造垂直经济生态圈。这种"云端磁场"效应,恰似在地理版图上插入一枚经济楔子,深度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蜀峰468大楼
绿地集团的超高层复活潮正在全国激荡。
武汉绿地中心与新田商业集团联姻,预计年内开业;大连绿地中心在沉睡十年后重启,虽因航空限高削减至250米,但玻璃幕墙已重现光泽。这种连锁反应,折射出房企化解存量危机的战略转向。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
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绿地GIC项目预售资金挪作他用的风波,暴露出房企资金链的脆弱性。要完全破解超高层项目的复工密码,仍需政策工具箱的持续创新:从土地性质灵活调整,到金融支持的扩围提效,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施策。
站在468米塔吊旁仰望,这座垂直城市正演绎着中国基建的韧性叙事。当最后一块玻璃幕墙嵌入钢架,当塔冠天线刺破云层,这座曾困在PPT里的超级工程,终将成为成渝经济脊梁上最耀眼的刻度。而它的重生轨迹,或许能为更多城市天际线困境提供解题密钥。
本文标题:中国第一烂尾摩天大楼"成都蜀峰468"重生:西南天际线再塑新标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