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出口疲软:农产品逆差 + 4 月进口暴跌 16%,中国靠 61.5% 机器人增长稳赢
做生意要挣钱,就看卖的多还是卖的少。
哪怕是利润相当低的出售价格,只要卖的多就赚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进出口贸易当中,卖的多也才有顺差两个字。
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跟中国,这一年,谁挣钱多呢?先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
众所周知,美国今年换新总统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特朗普在拿到了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以后,立刻对外公布。
1-6月份“7805.41亿美元”便是美国上半年的出口贸易成绩。
该数字好不好呢?对于今年的美国来说,属实是亮眼了。
毕竟疫情的影响,购买方购买力下降,加上美国自身负债累累,制造业低迷,能有出口成绩,就算合格的了。
当然,这还是在美国强盗式般的关税政策下,才有上涨的趋势。
来看一下美国出口贸易中的组成项目,其中最亮眼的当然是军火武器装备、高科技产品,以及农产品。
前两项不用说,利润是相当惊人的,也一直是美国挣其他国家钱的主要来源。
农产品也是美国的“老演员”了,美国的农业早已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因此没有高人力成本,所以利润也大。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像美国的豆类跟谷物就因为失去了中国这个大买家,美国政府惹得民怨四起。
美国2025年上半年农产品贸易并没有挣钱,反倒是出现了逆差。
通俗的解释便是“买种子花的钱比卖粮食挣的钱要多”。
仔细看美国上半年每个月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可以看出“一种敷衍了事的交答卷态度”。
1月刚开新年,美国进出口都呈现正增长,到了尾巴上,也就是从4月份开始,进出口都开始呈现负增长。
特别是7月份,负的数字越来越大。
这说明,美国的内部需求拉不动经济,外部的购买方也盘不活美国市场。
看来,美国在发展经济这方面是相当疲惫的。
其中的原因根本不用剖析,一个根深蒂固难以解决便能形容。
毕竟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关税数字随时变、货币汇率也随时变的“无信用国家”。
对比之下,中国这边形势一片向好。
虽然生活在中国的自己人可以明显感觉到经济环境不好了,可是站在世界外来看,中国的发展劲头依旧猛。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贸易出口额为13万亿人民币。
换算成美元,也就是18239亿美元。
从数据上来看,美国跟中国之间的差距肉眼可见。
难怪特朗普着急,合着国际市场的钱都进对家口袋了。
来看一下中国挣钱的项目,对比起当年低产能的流水线,例如衣服、家电、玩具等代工产品,现如今中国的流水线是真的挣钱了。
中国拿出来卖的很多都是自己研发,自己制造,像船舶、工程设备、高精度仪器仪表、机床等产品,又或者是绿色环保高科技产品,如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等,这些出口产品,中国卖的最猛。
加上这两年来,比较出风头的机器人,中国的外贸市场也是相当广阔的。
在数据上,机器人出口呈现正增长,而且数字高达61.5%。
不知老外看着从中国买来的跳舞机器人、保姆机器人、踢足球机器人会作何感想呢?
另一个中国挣钱的项目也是其他国家没有想到的,那就是车。
世界上任何车都能够找到龙头,按奢侈来分类,劳斯莱斯、布加迪,以及各种改款豪华跑车,都有代表;按原油新能源来分类,特斯拉最出名。
可中国的车在看起来四处无出口的情况之下,都卖得出去,特别是在东南亚,或者是中东地区,中国在那边本地建厂、本地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直接让买家成了放心顾客。
当然,中国也有逆差的项目,毕竟作为制造者的中国本身也是一个消费者。
具体来看,跟大多数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当中,中国依旧是处于赢家位置的。
只希望该态势中国能够持续保持下去。特别是在当下,“朋友圈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之下。
对比来看,光看数据是不能够说明中美之间的出口差距的。
因为双方挣钱的项目小同大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先看美国出口的结构,大部分都是政策引导的“政治产品”像军事武器装备,处于最前沿的科技产品,这些挣钱的东西,都被美国掐着脖子。
政府说能卖那就能卖,不能卖那就不行。
如今,美国用政治产品挣大钱是建立在专利独享的基点之上。
未来,如果有其他国家研发出了属于自己而且更先进的战斗机、舰艇、大炮,美国这些产品便不是畅销品了。
例如美国的粮食,全世界到处都有替代品,很多国家愿意去美国那里购买,也是看在有必要购买的关系上。
一旦两国之间关系不融洽,美国的粮食又怎么卖得出去呢?
再来看一下中国这边的出口结构,可以用繁杂两个字来形容。
只要是人们现实当中有需要的,中国都卖。
这让中国的出口项目看起来五花八门,但从另一个人角度来看,中国的出口贸易稳定性较高。
例如,当中国的芯片被关门不允许被往外卖的时候,中国还可以卖其他高科技产品。
只要研发能力在,有需求中国就有供应。
总的来说,中国现在依旧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不管是建立进出口贸易伙伴关系,又或者是开辟新的市场,中国没能做到巅峰。
因为中国的专利、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都不如美国。
等到未来中国在硬件方面能够做得跟美国一样好的时候,才是两国到了完全处在同一平台上对比的时候。
对中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依旧是创新、再创新,只要手握关键技术,就能手握话语权。
这样,哪怕面对美国政府作为生意对手,也无需怕对方的政治强权。
否则在如今美国依旧手握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当代,中国是很容易吃亏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