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储能不赚钱,却悄悄赚了1397亿!(附最新2025 H1业绩榜单)
近日,储能企业半年报陆续出炉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达到21416.29亿元,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1397.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05%,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显示出行业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
除营收与利润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经营质量的改善。 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1809.45亿元,同比增长57.62%, 说明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资金的回笼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这一点在部分头部企业中尤为明显,例如某企业货币资金超3500亿元,另一企业经营现金流近5000亿元,反映出行业龙头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扩张潜力。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2.95%的合理水平,表明行业整体杠杆控制得当,没有因快速发展而过度负债。毛利率21.79%则说明储能产品与服务仍具备较高的附加值,仍具有明显的盈利空间。
具体来看:
现金流大幅改善成为最大亮点 。 行业经营现金流净额达1809.45亿元,同比激增57.62%,反映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显著增强。从个别企业来看,经营现金流表现分化明显,最高达4989.71亿元,最低为1598.81亿元,头部企业的资金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资产质量稳健提升 。 行业总资产规模达到77519.46亿元,同比增长11.92%。企业资产规模差异较大,数据显示头部企业资产规模已达8671.81亿元,而部分企业仍处在3129.00亿元的水平,行业梯队分化格局明显。
负债结构保持健康, 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2.95%,处于相对安全区间。从企业层面看,负债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企业后续发展留下了融资空间。
毛利率水平稳定在21.79% ,表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能够维持这一毛利率水平实属不易,反映出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研发投入方面,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尽管具体数据尚未完全披露,但同比增长的表现值得期待。创新驱动正在成为储能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将持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货币资金方面, 龙头企业达到3505.78亿元, 同比增长显著,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整体向好,但内部仍呈现分化态势。部分企业在净利润、现金流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而一些企业则可能面临成本控制和研发投入的压力。尤其是在研发费用方面,尽管数据未完全披露,但能否持续投入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已成为企业长期竞争的关键。
据统计,170家储能及相关上市企业中, 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的企业就高达129家,其中净利润收入前十名的企业合计利润就超过了1047亿元。
今年不少企业储能业务的大发力带动了整个营收向前迈进,例如像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超越老牌业务逆变器成为了当前极为重要的业务板块。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储能行业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更体现了质的提升。在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储能已不再仅仅是配套产业,而是逐渐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力量。
随着储能技术的迭代和商业模式的成熟,行业有望从政策驱动进一步转向市场驱动。企业除了追求规模扩张,更应注重盈利质量和现金流健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毛利率
货币资金
负债率
研发费用
总资产
造血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