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条消息,说有位网友整理家里旧物时,翻出2015年买的一份年金险保单,随手联系保险公司查询,发现保单的现金价值账户里,除了自己缴的保费,还多了近5000元的复利收益!评论区里好多人留言“我家也有旧保单,从来没查过还有这钱”“早知道有这账户,当初就不会随便断缴了”。其实咱们家里的旧保单,尤其是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这类带储蓄属性的,大多藏着这样的“隐藏生钱账户”,今天就把它的来龙去脉、怎么查、怎么用讲清楚,别让自家的钱在保单里“睡大觉”。

  

别让旧保单睡大觉!里面藏着自动生钱的账户,好多人白白错过收益

  先搞懂:不是所有旧保单都有“生钱账户”,得先分清保单类型

  

  首先得明确,不是随便一份旧保单都有能“躺赚”的账户,它只存在于有储蓄属性的人身保险里,像咱们平时买的医疗险、意外险、一年期重疾险这类“消费型保险”,缴一年保一年,钱花出去就没了,自然没有这个账户。而像下面这几类旧保单,大概率藏着“生钱账户”,快对照家里的保单看看:

  

  第一类是年金险。比如以前常说的“养老年金险”“教育金保险”,好多人在十几年前给孩子买过教育金,或者给自己买过养老年金,这类保单缴满一定年限后,除了到时间能领固定年金,保单里还会有“现金价值账户”,没领的钱会在账户里按约定利率复利计息,就像给闲钱找了个“定期存钱罐”,而且利率是写进合同的,不会随市场波动变低。

  

  第二类是增额终身寿险。这几年这类保险挺火,但其实早几年就有了,它的核心就是“现金价值增长”,你缴的保费扣除少量手续费后,剩下的钱会进入现金价值账户,每年按固定利率复利递增,账户里的钱看得见、算得清,而且可以随时通过“减保”的方式取出来用,比如孩子上学、自己养老时取一笔,剩下的钱继续在账户里生利息。

  

  第三类是万能险(附加重疾/寿险的万能险)。以前有些保险公司推过“主险万能险+附加重疾险”的组合,好多人买的时候只关注重疾保障,没留意主险的万能账户。其实这类保单的保费,一部分用来扣保障成本,剩下的会进入万能账户,按保险公司公布的“结算利率”计息,虽然利率不是固定的,但大多会有“最低保证利率”,比如1.75%或2.5%,就算市场利率再低,也能保证账户里的钱不会亏。

  

  还有一类是分红险。这类保单会把保险公司的经营盈余按比例分给投保人,分红可能是“现金分红”,直接发钱给你;也可能是“保额分红”,把分红加到保额里,让现金价值跟着增长。不过分红是不保证的,得看保险公司当年的盈利情况,但只要有分红,钱就会体现在保单的现金价值或收益里,不会凭空消失。

  

  要是你家的旧保单属于这几类,别管是十年前买的还是五年前买的,都值得拿出来查一查,说不定账户里已经攒下不少“意外收益”。

  

  为啥说这账户别浪费?它是“稳赚不赔”的闲钱好去处

  

  有人说“这点利息算啥,还不如放银行理财赚得多”,但其实这个“保单生钱账户”的好处,在于“稳”和“省心”,尤其对不擅长理财、手里有闲钱又怕风险的人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福利账户”,好多人没重视,白白浪费了它的优势。

  

  先说“稳”。这个账户的收益要么是“写进合同的固定利率”,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增长利率,大多在2.5%-3.5%之间,不管外面的银行利率怎么降,这个利率都不会变;要么是“有最低保证利率的浮动收益”,比如万能险,就算实际结算利率低了,也不会低于合同里写的最低利率。就像十几年前买的年金险,当时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有4%左右,现在银行利率降到2%多,可保单账户里的利率还是按当年合同写的3%算,这就是“锁定利率”的好处,相当于给未来的收益上了“保险”,不会因为市场变化亏本金、降收益。

  

  再说“省心”。好多人买了保险后,缴完钱就把保单扔在抽屉里,觉得“反正到时间领钱就行”,却不知道账户里的钱在自动生利息,不用你管、不用你操作,钱就自己慢慢变多。比如我姑姑2010年给我表哥买了一份教育金保险,每年缴1万,缴了5年,后来忘了这事儿,去年整理保单时发现,账户里的现金价值已经快7万了,比当初缴的5万多了2万,全是这十几年自动复利的收益,不用像买基金那样天天看涨跌,也不用像存定期那样到期了还要去转存,完全是“躺赚”。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好处:“灵活又安全”。比如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账户,钱想取就取,取多少自己定,剩下的继续生利息,不像定期存款没到期取出来就按活期算;而且保单现金价值受法律保护,就算保险公司遇到经营问题,也会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你的钱不会受影响,比放在一些理财平台更安全。好多人以前买保险时没考虑这些,现在家里有闲钱想存起来,其实不如先把旧保单的“生钱账户”利用起来,既不浪费以前缴的保费,又能让钱稳稳增值。

  

  怎么查家里旧保单的“生钱账户”?3步就能搞定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问“我家有旧保单,怎么查有没有这个账户?账户里有多少钱?”其实方法很简单,不用跑保险公司,在家花几分钟就能查清楚,分3步做:

  

  第一步:找出旧保单,看“保单类型”和“现金价值表”。先看保单首页的“保险名称”,确认是不是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万能险或分红险;然后翻到保单里的“现金价值表”,这张表会写清楚每一年末你的保单现金价值是多少,比如“第5年末现金价值50000元”“第10年末现金价值78000元”,这个“现金价值”就是账户里能生钱的基础,数值越高,能赚的利息越多。要是没找到现金价值表,看看有没有“万能账户结算利率公告”“分红历史记录”,这些也能证明账户存在。

  

  第二步:联系保险公司查最新金额。现金价值表上的数值是“当年的参考值”,账户里的钱每年都在增长,所以得查最新的金额。最直接的方式是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比如中国人寿95519、平安保险95511,打通后报上投保人身份证号和保单号,客服会告诉你当前的现金价值、万能账户结算利率、累计分红等信息;也可以下载保险公司的官方APP,比如“平安金管家”“泰生活”,注册登录后绑定保单,就能在“我的保单”里看到账户的实时金额和收益明细。

  

  第三步:确认“账户怎么用”,别让钱闲着。查到账户里有钱后,得知道怎么用才划算。要是你暂时不用钱,就让钱继续在账户里复利计息,时间越长收益越多;要是急需用钱,比如孩子上学、家里装修,可以申请“减保”(取一部分钱)或“保单贷款”(借账户里的钱,付少量利息),不会影响保单的保障和剩下的收益;要是觉得账户收益不错,手里还有闲钱,有些保单还能“追加保费”,把更多钱放进账户里生利息。

  

  比如我邻居李叔,家里有份2018年买的增额终身寿险,去年查的时候现金价值有8万,今年再查已经涨到8.5万了,他本来想把钱取出来存银行,听我说取出来就少了复利收益,干脆没取,打算等退休后再慢慢取出来当养老金,这样钱能一直“生钱”,比取出来存定期划算多了。

  

  别让旧保单成“沉睡资产”,它藏着你没留意的收益

  

  家里的旧保单,不是缴完钱就没用的“废纸”,尤其是带“生钱账户”的保单,是咱们以前为未来存下的“闲钱储备”。现在好多人总说“手里的钱没地方放,怕风险又怕收益低”,其实不如先从整理旧保单开始,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生钱账户”,让躺在抽屉里的保单“活”起来,既不浪费以前的投入,又能给未来多一份保障。

  

  毕竟理财的核心不是“赚多少快钱”,而是“让每一分钱都发挥价值”,家里的旧保单就是这样的“隐形资产”,只要花几分钟查一查、了解清楚,就能让钱稳稳增值,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家里有没有几年前买的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这类旧保单?有没有查过里面的“生钱账户”有多少收益?要是还没查,赶紧翻出来看看,查到了可以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发现,咱们一起把闲置的保单收益用起来!

  

  我是季秋,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