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冲刺,7家企业抢占千亿新能源赛道
当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完成装车测试,国轩高科中试线良品率突破90%,固态电池商业化已从概念迈入量产冲刺阶段。《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显示,全球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场景的爆发式需求,正推动7家A股企业构建起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战略高地。
宁德时代(300750) 以技术领跑姿态占据赛道核心。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公司不仅实现凝聚态电池商业化落地,更在硫化物全固态路线上储备超2000项专利,计划2025年启动量产。其60Ah硫化物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循环次数超2500次,已与蔚来、华为达成联合研发协议,深度绑定高端车企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态电池相关研发投入超40亿元,占总研发费用的35%,技术壁垒持续筑牢。
赣锋锂业(002460) 凭借全技术路线布局脱颖而出。公司同时攻克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固态电解质技术,其中硫化物电解质成本较日本企业低40%,前驱体全球市场份额超60%。重庆基地5GWh半固态电池产能于2025年正式投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已接获海外eVTOL厂商样品订单。上半年相关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0%,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电解质材料领域的上海洗霸(603200) 实现国产替代突破。作为国内唯一量产LLZO氧化物电解质的企业,其产品良品率达98%,成本较进口降低50%,独供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目前30吨/年产能已满负荷运转,2025年规划扩产至5000吨,同步主导《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国标》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
正极材料龙头当升科技(300073) 解决关键适配难题。公司量产的超高镍单晶正极完美匹配固态电池界面需求,双相复合正极技术使界面阻抗降低50%,获宁德时代50亿元长单加持。上半年该类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28%,单吨盈利较传统产品高30%,成为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的核心供应商。
负极材料领域的翔丰华(300890) 以成本优势抢占市场。其量产的纳米硅-石墨复合负极成本比日立化成低30%,已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双重认证,配套凝聚态电池生产。2025年上半年相关出货量同比增长85%,计划新增2万吨产能,目标2027年车规级产品市占率突破10%。
设备端的先导智能(300450) 垄断全产业链装备市场。作为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全段设备的企业,其干法电极涂布机市占率超70%,为辉能科技打造全球首条全固态产线。2025年固态设备订单已超80亿元,较去年翻倍增长,设备单价较传统锂电设备提升30%以上,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电芯制造领域的国轩高科(002074) 加速量产落地。公司车规级硫化物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通过200℃热箱安全测试,0.2GWh中试线已贯通,计划2026年小批量装车大众MEB+平台。上半年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电池,成功切入低空经济新赛道。
资金与政策的双重加持让赛道热度持续升温。9月以来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超90亿元,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单股净流入均突破15亿元。兴业证券指出,2025年作为商业化元年,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将推动板块估值重构,具备全链条优势的企业有望享受业绩与估值双升红利。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与安全需求升级,这场千亿赛道的争夺战已进入决胜阶段。
声明:
本内容仅为股票投资的观点分享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要约或承诺,文中涉及的股票、行业分析等均不代表任何金融机构立场;股票投资存在市场波动、政策调控等多种风险,投资者据此操作导致的盈利、亏损或本金损失等所有后果均由其自行承担,本人及发布主体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内容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法律责任、赔偿责任或连带责任;投资者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必要时咨询专业金融顾问,若不同意本声明,请勿阅读或使用本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