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再现“一芯难求”,订单排到明年!
9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显示,北京一家储能设备生产企业的车间里,白色电池舱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检测、组装。由于市场需求火爆,整条生产线已处于满产状态,储能的关键部件电芯供不应求。
“我们从二季度开始就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辉表示,“海外的需求处于爆发状态,造成优质产能短期紧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
此外,根据《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01市场需求爆发 多家企业订单饱和
储能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国内外需求呈现多点爆发态势,海外市场需求激增成为最强引擎。
近日,海辰储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起,厦门、重庆基地即进入满产状态,满产激励持续发放,这种满产状态一直持续至今。目前,工厂的订单已排至9月、10月份,生产计划十分饱和。
9月15日,亿纬锂能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公司储能电池目前处于满产状态,订单需求较为饱和。
9月12日,鹏辉能源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储能产品型号如314Ah大储电芯生产线、100Ah、50Ah小储电芯生产线均满产。
此外,宁德时代、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有企业表示“客户加价也排不了单”。
02电芯供需紧张 价格有望上涨
其实从今年7月开始,储能电芯市场就已经"暗流涌动"了。一线品牌陆续调整价格,成本上涨的压力迅速向下游传递。
根据J.P.Morgan在7月1日发布的月度报告,全行业价格上调0.02–0.03元/Wh。
这恐怕只是开始。据咨询机构研究,电芯紧张的趋势至少仍将持续一年。随着电芯紧缺态势持续,预计第三季度还会有更多电池企业跟进调价。
03企业积极布局 全球竞争加剧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同比增长97%。其中前九名均为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过90%,海外大单屡屡刷新纪录。
面对市场机遇,龙头企业正在多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314Ah及以上大容量电芯正在快速替代传统280Ah产品。新一代电芯能量密度提升了10%,循环寿命突破12000次,技术进步很明显。但从280Ah产品转向314Ah仍需时间,此次扩产也主要是以314Ah电芯为主,据悉扩产周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
此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35%,企业扩产意愿低迷。加之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突然超预期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产能的紧张局面。
虽然多家电池企业已经抛出扩产计划,但由于产能释放需要时间,预计供需偏紧的状态可能至少延续到2026年上半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