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靠ETF躺赚18%:这4支A股"懒人基金",闭眼买也能跑赢多数股民

  

今年靠ETF躺赚18%:这4支A股"懒人基金",闭眼买也能跑赢多数股民

  A股市场向来不缺“追涨杀跌”的故事,不少股民盯着个股K线频繁操作,一年下来不仅没赚钱,还亏了手续费。但我今年没花太多精力研究个股,只靠4支ETF就实现了18%的收益,比身边80%频繁交易的朋友都赚得多。

  

  这4支ETF之所以能“闭眼买”,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它们要么跟踪市场核心资产,要么踩中高景气赛道,要么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刚好适配普通投资者“不想盯盘、怕踩雷、想稳赚”的需求。今天就把这4支ETF的投资逻辑、实际表现和操作建议讲透,尤其适合没时间研究股票的上班族、新手小白。

  

  一、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赚“市场平均收益”,却能跑赢70%股民

  

  很多人觉得“买沪深300ETF就是赚个平均收益,没什么意思”,但实际上,长期能跑赢沪深300指数的股民不足30%——这只ETF的核心优势,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抓住A股市场最优质的300家公司的成长红利。

  

  它跟踪的沪深300指数,选的都是A股市值前300的龙头企业,比如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覆盖消费、科技、金融等主要行业,相当于“买了半个A股的核心资产”。从数据来看,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约9.2%,看似不高,但能持续跑赢通胀,还不用担心里踩中“退市股”“业绩暴雷股”的风险。

  

  我自己从2022年开始每月定投这只ETF,当时市场在3000点左右,每次下跌就多买一点,到2024年6月,这部分持仓收益率已经达到21%。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10月,市场跌到2800点,很多人恐慌割肉,但我坚持定投,反而摊薄了成本,后来市场反弹时,这部分仓位很快回本并盈利。

  

  适合人群:没时间盯盘的上班族、刚入市的新手,或者想给投资组合“打底”的投资者。建议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不用纠结买入时机,长期下来收益会很可观。

  

  二、富国中证红利ETF(515080):每年拿4%股息,熊市里也能“抗跌”

  

  如果说沪深300ETF是“进攻型底仓”,那中证红利ETF就是“防守型神器”——它靠的不是短期暴涨,而是每年稳定的股息分红,再加上股价的缓慢上涨,适合不想承受大波动的保守型投资者。

  

  这只ETF跟踪的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都是“分红大户”,比如中国神华、宝钢股份、长江电力,这些公司大多是传统行业龙头,经营稳定、现金流充足,每年都会把利润的一部分分给股东。目前这只ETF的股息率稳定在4%以上,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不少,而且股价波动小,2022年市场大跌时,它全年只跌了11%,远低于沪深300指数15%的跌幅。

  

  我身边有个退休的张阿姨,2021年用50万买入这只ETF,每年能拿到2万左右的分红,相当于每个月多了1600多元的“零花钱”,股价虽然涨得慢,但3年下来也涨了15%,算上分红总收益超过27%。对她来说,这种“既能拿分红,又不用担心本金大幅缩水”的投资,比买股票踏实多了。

  

  适合人群:退休老人、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或者想给投资组合“加防护”的人。建议长期持有,不要频繁买卖,每年的分红可以再投入,实现“复利增长”。

  

  三、华夏国证半导体ETF(159995):踩中科技风口,今年帮我赚了35%

  

  如果说前两只ETF是“稳”,那半导体ETF就是“猛”——它是我今年收益最高的一只ETF,截至6月已经涨了35%,也是我组合里“进攻性”最强的配置。

  

  这只ETF跟踪的国证半导体指数,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比如中芯国际、兆易创新、长电科技。今年半导体行业之所以涨得好,核心逻辑有两个:一是“国产替代”加速,国内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的30%提升到现在的45%,政策还在持续加码,大基金三期投入了2000多亿支持半导体产业;二是下游需求爆发,AI服务器、汽车电子对高端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2024年一季度国内半导体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8%。

  

  不过要注意,半导体ETF波动很大,2023年曾从高点跌了30%,很多人扛不住割肉离场。我自己的操作是“定投+逢低加仓”:每月固定投2000元,遇到大跌(比如单周跌超8%)就多投1000元,这样既摊薄了成本,又避免了一次性满仓被套。

  

  适合人群:能承受高波动、看好科技长期发展的年轻人,比如30-45岁的上班族。建议仓位不要超过总资产的20%,避免单一赛道风险。

  

  四、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515700):绿色经济的“长期赛道”,3年涨了120%

  

  新能源汽车ETF是我持有时间最长的一只ETF,从2021年买入到现在,总收益超过120%,虽然中间经历过2022年30%的回调,但长期来看,依然是A股最值得布局的高成长赛道之一。

  

  这只ETF跟踪的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涵盖了整车、电池、充电桩等全产业链企业,比如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逻辑很清晰:一是全球“碳中和”趋势,各国都在推动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40%;二是技术进步,电池续航从2020年的400公里提升到现在的1000公里,充电时间缩短到30分钟以内,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三是出口爆发,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8%,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60%。

  

  我有个朋友是做汽车行业的,2020年就推荐我买新能源汽车ETF,当时他说“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会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普及”。事实证明他没说错,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股价都在快速增长。不过要注意,这个赛道也有短期波动,比如2023年因为补贴退坡,行业曾回调了25%,但只要长期逻辑不变,回调就是加仓的机会。

  

  适合人群:愿意长期持有、看好绿色经济的投资者,比如有5年以上投资周期的人。建议不要追涨,在行业回调20%以上时,可以适当加仓。

  

  普通人买ETF的3个“避坑技巧”:我靠这3点少亏了10万

  

  分享完4支ETF,再给大家说3个实用技巧,这些都是我过去5年买ETF踩过坑总结出来的,帮我少亏了至少10万。

  

  1. 不买规模低于5亿元的ETF:避免“流动性陷阱”

  

  有些小众ETF规模只有1-2亿元,看似涨得快,但一旦想卖出,可能找不到买家,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情况。比如2022年我买过一只规模3亿元的行业ETF,后来急用钱想卖出,结果半天只成交了5000元,最后只能降价卖出,亏了8%。现在我只买规模50亿元以上的ETF,比如前面提到的沪深300ETF(规模600亿元)、半导体ETF(规模120亿元),交易很活跃,随时能买卖。

  

  2. 费率越低越好:每年能省不少钱

  

  ETF的费率主要是“管理费+托管费”,不同ETF费率差别很大。比如有的半导体ETF费率是0.8%,而华夏国证半导体ETF费率是0.5%,看起来差0.3%不多,但如果投10万元,每年就能省300元,持有10年就是3000元。现在我选ETF时,都会先看费率,优先选费率0.5%以内的,长期下来能省不少钱。

  

  3. 不要“满仓单只ETF”:分散风险最重要

  

  很多人看到某只ETF涨得好,就把所有钱都投进去,结果遇到回调就亏得很惨。比如2023年有个同事把50万全部投进半导体ETF,后来ETF跌了30%,他亏了15万,扛不住割肉离场。我自己的做法是“分散配置”:沪深300ETF占30%、中证红利ETF占20%、半导体ETF占20%、新能源汽车ETF占20%,剩下10%留作现金,遇到大跌再加仓。这样即使某只ETF跌了,其他的也能对冲风险,不会亏得太惨。

  

  最后想说:ETF不是“躺赚神器”,但适合普通人

  

  很多人觉得“闭眼买ETF就能赚”,其实不是这样——ETF能赚钱,核心是选对赛道、用对方法,还要有长期持有耐心。比如半导体ETF虽然今年涨了35%,但2022年也跌了30%,如果当时割肉,就错过了后面的上涨;中证红利ETF虽然稳,但涨得慢,需要长期持有才能看到收益。

  

  对普通人来说,ETF最大的优势是“不用选股、分散风险、费率低”,不用花太多时间研究公司财报,也不用担心里踩雷。只要选对几只优质ETF,用定投或分散配置的方式,长期下来大概率能跑赢通胀,甚至跑赢多数股民。

  

  投资不是比谁赚得快,而是比谁赚得稳、赚得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ETF,在A股市场里稳稳地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