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股份财报解析:制冷剂“隐形冠军”,35%净利率远超化工巨头

  三美股份,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家专注于氟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跟巨化股份都是浙江省的,只是业务相对更加集中,制冷剂收入占比在80%以上,巨化股份只有50%。


  2025年上半年:

  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38.6%;

  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


  同样是得益于氟制冷剂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利润大幅上升,在营业收入只有不到巨化股份四分之一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能达到巨化股份的一半,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与净利润都要高出巨化股份一大截。


  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跟巨化股份相同,上一篇我们介绍过了,今天就不重复了。


主营业务与产品

  三美股份的主营业务相对比较简单,氟制冷剂占了绝大部分,氟化氢虽然占了接近10%,不过是作为氟制冷剂的原材料的,所以毛利率那么低,氟制冷剂的毛利率也高过巨化股份的50%,就是因为制冷剂的最主要原材料氟化氢(占制冷剂成本的30%)是自产的。氟发泡剂虽然营收占比低,但是毛利率却很高,这是因为三美股份拥有(R141b发泡剂)100%全国生产配额,可以说是垄断了,所以这个毛利率也是能够保证的。


三美股份财报解析:制冷剂“隐形冠军”,35%净利率远超化工巨头

销售净利率是巨化股份的2倍

  三美股份的销售净利率是35%,是巨化股份销售净利率17%的2倍,巨化股份不是氟化工的龙头吗,为什么净利率反而低这么多呢?


  因为两家都是一样靠制冷剂挣钱,巨化股份制冷剂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而三美股份占85.5%,巨化股份另外50%的业务盈利能力非常有限,其中的石化业务应该说是亏钱的,化工行业整体行情不是很好,像万华化学上半年利润大降25%,都说明了化工行业现在是在周期偏底部的状态。


  三美股份这边基本都是最挣钱的制冷剂业务,氟化氢产品作为原材料提供给下游的制冷剂,使得制冷剂的毛利率高达54.6%,比巨化股份的50%要高出不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三美股份转型去做别的,像那些新材料啥的,听着感觉挺高大上,说是高附加值产品,就怕是挣不到钱。

核心竞争力

  其实三美股份最大的竞争力就是稀缺的配额资质,我这边整理了一下25年制冷剂配额分配情况,可以看到三美股份确实是占据着比较大的份额,绝对在第一梯队。

  三代制冷剂HCFCs(含氢氯氟烃)的生产配额。

三美股份财报解析:制冷剂“隐形冠军”,35%净利率远超化工巨头


分品种配额详情与核心企业占比:

  R32(核心空调制冷剂)

  • 总生产配额: 280,349 吨
  • 核心企业占比:
  • 巨化股份: 99,456 吨,占比 35%
  • 东岳集团: 56,312 吨,占比 20%
  • 三美股份: 33,103 吨,占比 12%
  • 前三家合计占比已达67%,行业集中度高。

      R134a(车用制冷剂为主,冷板式液冷服务器主要使用这个)

  • 总生产配额: 208,269 吨
  • 核心企业占比:
  • 巨化股份: 60,624 吨,占比 29%
  • 中化蓝天: 54,195 吨,占比 26%
  • 三美股份: 49,915 吨,占比 24%
  • 前三家合计占比79%,市场高度集中。

      R125(主要用于混配R410a)

  • 总生产配额: 167,282 吨
  • 核心企业占比:
  • 巨化股份: 50,055 吨,占比 30%
  • 三美股份: 30,825 吨,占比 19%
  • 中化蓝天: 29,087 吨,占比 18%(配额增加1346吨)
    二代制冷剂HCFCs(含氢氯氟烃)配额情况,已经在大幅减少。

    三美股份财报解析:制冷剂“隐形冠军”,35%净利率远超化工巨头

      R22(核心空调制冷剂)

  • 总生产配额: 149,068 吨
  • 核心企业占比:
  • 东岳集团: 43,917 吨,占比 29%
  • 巨化股份: 38,910 吨,占比 26%
  • 美兰化工: 30,822 吨,占比 21%
  • 阿科玛: 8,783 吨,占比 6%
  • 三美股份: 7,826 吨,占比 5%
  • 前五家合计占比已达87%,行业集中度高。

      R141b:三美股份 独家拥有全部9157吨配额,占比100%。

      R142b: 华安新材料(26%)、东岳集团(20%)、三美股份(18%)是主要配额持有者。

      2025年制冷剂配额管理继续深化,主流HFCs品种(R32、R134a、R125等)的生产总量受到严格管控。 配额进一步向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中化蓝天等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龙头凭借配额优势和市场地位将持续受益于行业景气和价格上行。 配额分配结果整体利好制冷剂价格维持高位或进一步上涨,拥有充足配额和较大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主要财报数据(25年中报)

      主要资产:

  • 货币资金31亿,同比+19%,都是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5.2亿。同比+25.5%,基本99.9%的账龄都是在1年以内,比巨化股份的应收账款更健康(巨化股份是98%在1年以内)。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6天,同比-14%,
  • 应收款项融资3亿,同比-6%
  • 存货6亿,同比+21%,存货中增加的主要也是库存商品,原因也可能是应对后期二代制冷剂的配额下降
  • 存货周转天数74天,同比+17%
  • 固定资产12亿,约为巨化股份的十分之一
  • 在建工程10亿,同比+176%,约为巨化股份的四分之一
  • 资产合计85亿。同比+25%,约为巨化股份的四分之一。

  •   在建工程的总数10亿看着虽然不多,但是之前的固定资产才12亿,照这个速度今年的固定资产岂不是要翻倍了。


      主要在建项目及进展的汇总:

    三美股份财报解析:制冷剂“隐形冠军”,35%净利率远超化工巨头

      可以看到在建项目主要是新材料、智能制造与锂电池材料等领域,体现了公司未来的转型方向,毕竟制冷剂行业随着未来配额的下降,总体是收缩的,公司需要为以后找一个新的方向。不过整体规模还可以接受(不像巨化股份那么夸张),就是今年的分红应该是会受影响了。


    主要负债组成:
  • 短期借款0亿,
  • 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4亿,-9%,
  • 长期借款4亿,去年同期是0,
  • 负债合计12亿,+80%

  •   资产负债率14%,+45%,负债率是真低,去年同期是10%

      上半年ROE 14.4%,+128%,在负债率这么低的情况下还有这么高的roe真的是很厉害了,也是赶上了制冷剂配额的红利期。


    利润表
  • 营业收入28亿,同比+38.6%,
  • 营业总成本16亿,同比+2%,
  • 研发费用0.48亿,研发费用率才1.7%,确实有点低,巨化股份的研发费用有6亿,研发费用率有4.5%,这个费用感觉就是吃老本,技术含量不太高的样子,如果要研发新材料这点费用可不够用。
  • 利润总额12.4亿,
  • 净利润9.9亿,所得税2.5亿,
  • 归母净利润10亿,少数股东损益负的600万,可以忽略。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9.4亿,+488%,跟净利润差不多
  • 投资活动现金流-6亿,-13%,在建工程增加导致
  • 筹资活动现金流1.2亿,+188%。主要是增加了3.2亿的借款温馨提示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财报及行业数据,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