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柳君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小诗,不详。


  小诗的标题是:《面具》


  总是一副面具


  由纤细白皙的手举着


  挡在脸前,


  那轻轻举着面具


  的手腕


  十分灵巧:


  虽然有时


  有点颤抖,


  指尖抖动,


  但总是


  能把面具举好。


  年复一年我不禁好奇


  但不敢问


  终于


  无意中


  看到了面具背后


  却


  什么也没有。


  她没有脸。


  她已成了


  优雅地


  举着面具的手。



  相信读了上面这首小诗,不少人都会会心的一笑。


  诗里说的是别人,更指的是我们自己。


  或许是从孩提时代开始,


  基于父母的期望,我们开始学习以迎合他人的方式生活。


  甚至于在父母眼里,那个听话、懂事、有过人才华的孩子才真正有资格得到爱。


  于是,为了使自己值得爱,我们努力活出他人希望的模样。


  是他人希望,不是我们自己。


  我们是那么地渴求父母的关爱,渴求老师的赞美,渴求同龄人的艳羡。


  只有在这些“爱”中,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感。


  只是,我们唯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长大成人,


  仿佛就在某个瞬间,我们忽然意识到:


  原来,我们丢失了自己。


  举着面具的手早已无需通过大脑,便能自如地摆出优雅的姿态,


  我们以这种方式宣告自己的“与众不同”,自己的优越。


  朋友圈里那些奢华的场景,


  美妙绝伦的度假风貌,


  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如果人生真的只是一场秀,


  到最后走到人生尽头的那一天,


  你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