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的重要性,是刻在了我党我军发展的历史中的,因为三湾改编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础,如果说“井冈山会师”是创建了红军根本的重要事件,那么三湾改编,就是所有红军大事件的前提,共产党武装在那个时代发展起来,并且枝繁叶茂,一定离不开三湾改编。


  建国之后,罗荣桓元帅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在这篇文章里面,罗荣桓元帅回忆秋收起义与我军创建时期的重要事件,其中令人读后振聋发聩的?,莫过于秋收起义以及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打响之后,起义部队一开始是胜利的,但是在国民党敌人不断到来,起义部队暴露出了巨大的缺陷:


  没有思想根基,也没有战斗的愿景。


  于是乎,秋收起义部队出现了溃散,毛主席只能在文家市收集了余部,然后把这些收拢?起来的?部队们?进行谈话,在初步稳定之后,毛主席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但是在?南进的?过程中,起义部队在泸溪又受到敌人的伏击。


  这次伏击?规模中等,对于这支?部队来说?,其实也已经很致命了,脱离了?伏击圈?后?,部队?一共剩下不到一千人。


  这个时候,毛主席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带着部队到江西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便立刻进行整顿。


  这里就开始了毛主席史诗般的操作。


  要想知道解放军是如何在那个革命年代蜕变发展起来的,毛主席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毛主席熟读中国历史,知道所有的起义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那就是要知道自己干什么。


  收拢?了?部队?之后?,因为先前几次遭到敌人打击,部队的编制非常的混乱,有的人是个班长,手底下带的兵?比连长还要多。


  所以毛主席决定,首先是整顿组织,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虽然挂着一个军的?大番号?,但?实际上这个军?只?有一个团,而这个团,只?有两个营七个连。


  其实这一次的整编?,毛主席心中是非常有计划的,根据毛主席的观察,部队?整编后,干部多余了。


  干部是什么呢?干部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


  跟一般的起义战士们相比,共产党员本有着更坚定的意志,这些干部接下来就是整个红军的根基。


  即便是到达了?三湾,毛主席一开始还是?根据自愿原则,再问了一下他们:


  “要留则留,要走的就发给五块钱路费”。


  在这个过程中,又走了一些人,而剩下的部队?,就是真正相信革命,为革命奋斗的同志。


  接着,毛主席开始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有小组,连有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各级设置了党代表。


  这种结构就保证了“党掌握枪”,也能够随时为战士们进行思想工作指导,保证他们不开小差,时刻在成长进步,明白自己所做的无产阶级革命究竟是什么。


  在确定了组织架构以及部队体系之后,毛主席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毛主席亲自担任书记。


  确定了组织架构之后,毛主席紧接着处理士兵们最担忧的问题:


  士兵的人权问题。


  其实旧军队的习惯,对于士兵是非常不公平的,秋收起义以前,军官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和士兵相比待遇悬殊。


  三湾改编以后,因为斗争很艰苦,那时最需要的是官兵艰苦与共,因而待遇改成完全一?致:干部和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


  在毛主席的改编之后,军队的所有都变得不一样了。


  不久之后,毛主席就带领就部队上井冈山。


  之所以选择井冈山,是因为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这里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也是上了井冈山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以解放军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1938年5月,回顾这一段整编?以及?根据地发展历史,毛主席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中说:


  “为什么我们上井冈山呢?因为下面住不得,所以才上山去,有什么法子不上井冈山,打游击战。因为要实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便是反帝反封建,我们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这旗帜不准我们在城里插,就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毛主席的这番话以及信念,感染了所有来到延安的人,让他们更加坚定革命的理想,看清了未来的道路。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