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5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开幕次日,美国知名国际政治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德国慕尼黑分析中美关系时表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导致战争,通过汲取历史教训,可以避免冲突,走向和平。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国知名国际政治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左)与中国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进行对话。全球化智库供图


  在慕安会期间的一场专场对话会上,艾利森与中国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就双方合作出版的书籍《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展开讨论。王辉耀围绕中美关系、国际秩序的变化、全球治理的未来等热点议题提问。艾利森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背景与未来走向,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全球安全的潜在影响。


  艾利森说,虽然美中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张,但如果两国能更智慧地应对,仍有可能避免冲突。他认为,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例子,展现了竞争对手最终能够共存,甚至在许多领域进行合作。


  艾利森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也是“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提出者。他借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论述,揭示新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因国家利益发生强烈冲突乃至战争的可能性。(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