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创建于推荐文章1: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推荐文章2:修建白马寺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白马寺,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象征。其修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年,汉明帝刘庄时期。本文将详细探讨白马寺的历史背景、修建过程、文化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


  公元前1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文化与宗教逐渐传入中国。汉明帝刘庄在梦中得知佛教的存在,遂派遣使者到西域寻求佛教经典和僧侣。根据史书记载,明帝派遣的使者最终带回了两位印度僧侣——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携回了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这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在佛教传入之初,汉明帝深感佛教的教义可以帮助国家安定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他决定修建一座寺庙,以供奉佛像和进行佛教活动。白马寺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二、修建过程


  白马寺的选址非常讲究,位于洛阳城东,地势平坦,周围环境优美,符合古代人们对风水的重视。寺庙的建筑风格结合了汉代的建筑特点,采用了木结构,屋顶则用瓦片覆盖,整体呈现出一种简朴而庄重的风格。


  白马寺的名字于“白马驮经”的传说。相传,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返回中国的途中,曾乘坐一匹白马,驮着佛教经典。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汉明帝特意将这座寺庙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的建设过程相对简单,但由于是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寺庙的建立不仅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寺庙建设提供了借鉴。


  三、白马寺的建筑与布局


  白马寺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寺庙设计风格。寺庙的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等。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坐像,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白马寺的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材和砖石为主,装饰上则采用了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展示了汉代工艺的高超水平。此外,寺庙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极具匠心,花草树木与建筑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四、文化意义


  白马寺的建立不仅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里程碑,也在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白马寺成为了佛教徒学习和修行的圣地,吸引了大量信徒和僧侣前来朝圣和学习。其次,白马寺作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白马寺的影响下,许多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文,佛教思想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白马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变革。


  五、白马寺的历史变迁


  随着历史的发展,白马寺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在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白马寺一度遭到破坏。隋唐时期,佛教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白马寺也得到了重建和扩建,规模逐渐扩大。


  唐代时期,白马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寺”,成为了全国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许多著名的僧侣如玄奘、义净等曾在此讲经说法,吸引了大批信徒和学者。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白马寺也遭遇了挑战。明清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佛教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尽管如此,白马寺依然保持着其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地位。


  六、白马寺的现代发展


  进入21世纪,白马寺在保护和传承佛教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寺庙内定期举办佛教讲座、文化展览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学习。


  白马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和游客纷纷来到白马寺,感受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七、结语


  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佛教传播的起点,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马寺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继续发挥着其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价值。


  通过对白马寺的了解,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白马寺的历史和文化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和弘扬佛教的智慧与精神。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推荐文章3:洛阳城市区首部镇志《白马寺镇志》正式出版

   近日,我市城市区首部镇志《白马寺镇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白马寺镇志》记录了从新石器时代至2013年,白马寺镇区域约7000年的历史。


  “《白马寺镇志》为上乘之作,对我市乡镇志编写有示范作用。”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局长马正标对《白马寺镇志》评价时说。


  杨运江展示《白马寺镇志》


  《白马寺镇志》


  1 【揭秘】 白马寺镇1984年成立,得名于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镇志》的编辑杨运江,今年73岁,洛龙区白马寺镇凹杨村人,他2008年开始参与志书编写工作,曾参与编写《消失的村庄》。


  “《白马寺镇志》开宗明义,向大家介绍了白马寺镇的来龙去脉。”杨运江说,白马寺镇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白马寺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成立白马寺镇。


  《白马寺镇志》的“镇名由来”记载,1949年11月,建立洛阳县人民政府,成立乡级人民政府。白马寺村与寺里碑村、龙虎滩村等村组成洛阳县第三区白马寺乡。1955年,洛阳县被撤销,调整行政区划,白马寺村划归洛阳市郊区陈屯乡,其他村划归偃师县管辖。1958年国家大办人民公社,黑王乡和孔寨乡合并成一个人民公社,在命名时,经过充分酝酿,大家一致同意用“白马寺”命名。


  “先有洛阳白马寺,后有白马寺镇。”杨运江说,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2 【跨度】 从新石器时代至2013年


  杨运江说,白马寺镇历史悠久,早在约7000年前,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工在白马寺镇境内的凹杨遗址、黑王遗址和西吕庙遗址上发掘出的陶罐、小口尖底瓶等,属于新石器时代。


  记者看到,《白马寺镇志》大事记记录了从新石器时代到2013年12月30日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北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


  白马寺镇的历史与洛阳密切相关。《白马寺镇志》大事记记载,周武王灭商后,来到洛邑(今洛阳),他告诉弟弟周公姬旦,他准备在洛阳修建周都,并将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安放在洛邑。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翌年,刘秀依五行生克之数,因汉尚火德,而五行中水克火,故改洛阳为雒阳。


  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又改雒阳为洛阳,并定都于此。


  3 【特点】 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抢救珍贵历史资料


  “白马寺镇位于洛阳市东郊,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在东周、北魏等5个朝代,白马寺镇所在地一直是京畿之地。” 杨运江说,《白马寺镇志》的编写,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抢救珍贵历史资料。


  杨运江说,《白马寺镇志》的资料主要是白马寺镇档案室、洛阳市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和辖区各行政村、各单位。


  由于汉魏洛阳故城和洛阳白马寺在白马寺镇的重要地位,《白马寺镇志》第三章、第四章内容即为汉魏洛阳故城和洛阳白马寺。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周代,一直沿用至唐朝初年,历时近1600年,曾先后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朝代的王都或国都,都城史540多年,是我国古代都城中定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都城。


  在搜集白马寺镇历史资料的过程中,马正标和杨运江等一起挖掘抢救了许多珍贵历史资料。其中,在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附近找到一通抗战阵亡将士荣誉公墓纪念碑,该纪念碑立于1940年5月31日,是国民政府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而立的,碑高1.92米,宽0.7米,碑首及碑座已佚。


  此外,《白马寺镇志》还记录了当地的民谚、民谣:“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东风头大,西风腰粗”“种地不调茬,饿得人掉牙”“放羊拾柴火——捎带”“年三十逮只兔——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镜子里的烧饼——不顶饥”等。


  4 【价值】 对乡镇志编写有示范作用


  “《白马寺镇志》是我市正式出版的城市区首部镇志,为上乘之作,对我市乡镇志编写有示范作用。”马正标说,《白马寺镇志》不仅挖掘抢救了珍贵历史资料,还广泛吸收最新的历史研究资料,丰富了白马寺镇乃至我市的历史文化。


  马正标说,《白马寺镇志》内容丰富,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社会学家和广大群众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推荐文章4: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推荐文章5: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

  

  

  《风起洛阳》即将开播,


  势必带来新一场“神都潮流”。


  从龙门石窟到隋唐洛阳城,


  十三朝古都的往日辉煌即将再现。


  而说到洛阳,


  当然少不了今天的主角——


  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传说因一场大梦兴建而成、


  兼具中、印、缅、泰四国风格、


  距今已1900多年的“释源”与“祖庭”——


  洛阳白马寺。


  撰文:江峰


  摄影:王煜文(为你舞步)


  一、帝国的禅音


  

  一道敕令,准备了整整4年,


  一场大梦,修建成千年古寺。


  公元68年,即汉明帝永平11年,东汉帝国建国43年,经汉光武帝刘秀与汉明帝刘庄近半世纪的治理后,汉帝国在军事、文化、经济上都达到空前繁荣。


  这一年,汉明帝刘庄41岁正值壮年,对外,他派窦固发兵征伐北匈奴,并遣班超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使之自洛阳城直达罗马;对内,他倡办儒学、招抚流民、兴建水利、大治农桑,汉帝国内外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与此同时,中国两千年的“儒释道”三大主流思想即将全部形成。


  

  世界文化遗产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也是这一年,在洛阳城皇宫之内,汉明帝写了一道敕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其实,为了这一道敕令,汉明帝刘庄已准备了整整4年。


  

  白马寺汉灵台遗址


  4年前、公元64年的一天,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西方有异神。梦醒后他便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一走就是整整3年。


  直到公元67年,一行人万里迢迢,自天竺返回洛阳,同行的,还有两名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和一匹白马、几箱经书;公元68年,僧院建成,汉明帝因念白马驮经有功,便将该僧院命名为——白马寺。


  

  在白马寺中,摄摩腾、竺法兰译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经书——《四十二章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比唐玄奘早了整整560年。


  自此,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佛教文化形成,白马寺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自此享“释源,祖庭”之誉。


  

  

  白马寺山门及石马


  二、动荡中的重生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


  洛阳城遭到空前破坏,


  白马寺也被殃及池鱼。


  

  风雪白马寺


  在董卓挟汉帝西迁时,一把火将洛阳城烧为平地。随后,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各地联军围攻洛阳,对其形成半包围之势。为防止洛阳居民逃走,袁绍便把洛阳城二百里以内房屋全部烧毁,白马寺也被烧荡殆尽,这是白马寺历史上的第一场浩劫。


  

  

  

  公元208年,


  赤壁间一把大火,


  三国鼎立时代正式到来,


  白马寺也随之“回血”。


  曹魏占据了广阔的中原大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他在东汉洛阳城的废墟之上,重新营建洛阳城和白马寺;经曹丕、曹睿的大规模营建,白马寺恢复了汉时盛况。


  这时期,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并在白马寺译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


  

  白马寺诵经人群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上戒坛,长跪于佛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比丘戒的出家人。


  自此,白马寺的禅音,


  从幽深的皇宫禁院,以破晓之啼。


  传向华夏万千百姓与悠悠众生。


  古刹精灵


  三、与神都共辉煌


  三国归晋,晋末永嘉之乱,


  白马寺又经历新一轮破坏。


  经漫长的南北朝时期,


  中国历史进入了全新篇章——


  大唐。


  公元690年,大唐进入武则天时代,洛阳也随着武则天称帝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神都洛阳——自此诞生;洛阳白马寺,也迎来最辉煌时期。


  

  金秋白马寺


  武则天崇佛,除了开凿辉煌的龙门石窟外,白马寺更成为当时的皇家寺院。一时塔舍林立、金碧辉煌、不可尽数。


  

  白马寺大雄宝殿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逝于洛阳上阳宫,武周正式还政于唐;半个世纪后的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自此,唐由盛而衰,白马寺也在这场浩劫中遭到严重破坏。


  唐后,洛阳不复为都,辉煌了千年的白马寺开始沉寂于历史;随后,北宋时期宋太宗虽重修白马寺,但已不复其往日辉煌。


  

  苍翠映名刹


  四、史中一杯酒,佛前一炷香


  宋灭亡后,白马寺又遭破坏,明代重修;


  明灭亡后,白马寺再遭破坏,清代重修。


  目前白马寺的整体格局,


  沿用、保留了明清两代风貌。


  

  白马寺齐云塔


  (※白马寺齐云塔,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后被战乱所毁,金代在原址上重建,是目前洛阳地区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也是整个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马寺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彻底的保护。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文化传播愈加深远,白马寺也影响着整个东南亚佛教。自上世纪90年代起至本世纪,先后有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家斥巨资在白马寺建立“国际佛殿区”,一时间,白马寺融古今中外佛教于一寺。


  

  

  白马寺印度佛殿区


  

  白马寺泰国佛殿区


  如今,白马寺香火袅袅,


  古今多少事,


  都化作一缕缕青烟渐渐散去,


  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思绪。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这样形容白马寺所在的“神都”洛阳;也许,白马寺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太多兴亡交替、王国霸业;今日,以史中一杯酒,佛前一炷香,敬这座伟大的城,和不朽的寺。


  

  日照金炉


  购买2022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新疆西藏以及疫情影响地区暂不发货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推荐搜索词:

  

  1.洛阳白马寺创建于哪个朝代

  

  2.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什么朝代

  

  3.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什么时候

  

本文标题:洛阳白马寺创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