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东没有派对图片推荐文章1:草东没有派对 成为“时代之声”,然后呢?

  

  ▲图/视觉中国


  第二张专辑《瓦合》历尽坎坷,在蹉跎中前进的草东,能否达到听众的期望?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吴泽源


  编辑 / 杨静茹


  被人们誉为“时代之声”,对于音乐人来说,既是件幸运之事,也像个诅咒。幸运在于,心跳与呐喊恰好与时代同频,自然会收获更多的听众和认同;不幸在于,在被贴上了如此郑重的标签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台湾摇滚乐队“草东没有派对”(以下简称“草东”),凭借2016年推出的首张专辑《丑奴儿》,斩获金曲奖三项大奖,其躁动绝望的Grunge(垃圾摇滚/油渍摇滚)式词曲表达,更是被媒体誉为“丧世代”、“崩世代”的心声,甚至“Loser世代”的身份证。


  当时二十岁出头的他们书写的词句,的确犀利凶猛:“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烂泥》);“请别举起手枪,不用再围墙,这里没有反抗的人”(《勇敢的人》);“我躲在夜里取笑着黑,因为没有人能杀死鬼”(《鬼》)……字字带刺,声声啼血,就像一把把双刃剑,刀锋同时对准两边,既控诉肮脏压抑、把年轻人变成鬼的世界,也暴露着自己陷在软弱和丑陋状态中的无能为力。


  2023年5月20日草东发布第二张专辑《瓦合》,这张专辑的诞生,历尽坎坷。先是主唱和贝斯手去服兵役一年,随后新冠疫情来临,鼓手凡凡在隔离期间自杀……乐队因此元气大伤,搁置了一系列创作和演出计划。在此次发片之前,草东也在官方主页上发文称:“曾经以为自己有能力带给谁什么,事实上这些日子是靠着多少素昧平生的人们给予支持,才坚持了下来。”


  前作的高度,七年的时间跨度,以及“时代之声”的盛名,都让草东的新专辑承载着很高的期待值。在蹉跎中前进的他们,又能否达到听众的期望?


  从精神气质来看,草东是一支“内耗型”乐队。自我矛盾是他们歌曲的常见主题,和自我的对话则是他们歌词的常见框架。《勇敢的人》中,懦弱的歌者哭着对嫌恶自己的影子道歉;《山海》中,日渐犬儒的主人公目送着曾经抗拒世俗侵蚀的自己“转身向大海走去”。《大风吹》中,叙述者难掩对世俗中人的鄙夷——“每个人都想当‘鬼’,都一样的下贱”,然而他又摆脱不了这场名为生存的社会游戏,于是只能满怀自我厌恶,继续在其中做着不情愿的玩家。


  上述几首第一张专辑《丑奴儿》代表歌曲的主题,也被延续到了《瓦合》中。专辑简介中写,“瓦合”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意指圭玉毁掉棱角,与瓦砾相合。而草东这张新作中的歌词,确实少了几许前作的锋芒,曲风也有着向电子、民谣和Dream Pop(梦幻流行)等柔和风格靠拢的趋向。所以,它难道可以被理解为草东的迎合之作?


  事情没那么简单。《瓦合》中依然充满着90后一代在当下的自嘲与矛盾。无论是“瓦合”概念还是专辑英文名“The Clod”(土块、笨蛋),都像是他们以退为进的自贬,某种为自己提前找好的后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警惕,依旧弥漫在新专辑中:“一二三,跳,跳进染缸,看谁先游向欲望;可就连食色性也终将游向死亡”(《缸》)。


  但如果选择不进入染缸,又能有什么选择?躺平吗?《床》的叙述者是这么做的,他晨昏颠倒地瘫在床上,分不清窗外的光是路灯还是太阳。可这种非暴力的拒斥方式,本质上缺乏合理性,就像主人公检视自己的身体,“试着找出一道合理的伤,却还是得说谎”。无病呻吟,向内退缩,终究不是人生的解药。


  另一种逃避方式,是遁入《白日梦》。“我们把白日梦连成一条线,吞着它。”草东或许以为,只要在梦境中飞着,就能如无脚鸟般永不落地,躲掉关于染缸还是床的选择题。但对于这种情境,反倒是七年前的草东看得更明白:在梦醒之后,“挫折和恐惧依旧”。


  在《瓦合》的宣传文案中,还介绍了专辑名的另一层含义:“苟且凑集却聚而不齐的乌合之众。”我们只能说草东对乐评人足够贴心,似乎提前替大家想好了对此专辑的所有批评角度。


  与《丑奴儿》相比,《瓦合》的悦耳和抓耳程度都要略逊一筹。前作中明丽潇洒且充满记忆点的吉他riff(反复演奏),在新作中难得一见;前作中富有变化却根基稳固的鼓点,在新作中变得缺乏存在感——只能说鼓手凡凡的离世,的确是草东的巨大损失。


  《丑奴儿》的编曲细节层次丰富,但不同歌曲在器乐音色和动态结构方面非常统一,使得整张专辑具备强烈的整体感。在这方面,《瓦合》给人的感受有些杂乱。对朋克、后朋克、民谣和电子曲风的新尝试,并没能有机融为一体,专辑的气韵也因此随着氛围的跳脱时断时续。


  

  ▲《瓦合》


  《瓦合》自我介绍道,草东的音乐新探索是为了与一众“草东系”模仿乐队拉开距离,展现自身的更多可能。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尝试,譬如《人洞山》的旋律和节拍变换,的确在技巧方面用了不少巧思,内行玩家大概能从中找到趣味性。


  但对于普通听者来说,草东的新尝试,似乎有些丢掉自身根基。明艳动听的编曲、旋律与晦暗歌词间的张力,固定曲风框架内对节拍和音强的不同尝试,乐器音色、歌手唱腔与歌词本身之间的贴合度,这些才是成就草东的根本。而衡量新探索的标准,也不应当是看它有多“新”,与之前的草东有多么不同,而是应当看它对草东的核心表达来说是否合适。


  对于所谓“丧世代”来说,最难做到的事情便是成为自己。书写挫败的草东,已经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摆脱掉关于成为自己的难题。真正的自己究竟在何处?该通过怎样的路径找到他或她?该怎样在寻找与表达的路上避免为赋新词强说愁,也避免说谎?


  这些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冲破瓶颈的乐队来说,都是摆在面前的真问题。希望草东能在后续创作中,找到一个更好的答案。


  

  

  

  草东没有派对图片推荐文章2:草东没有派对版权在哪 草东没有派对的歌哪里可以听

  [海峡网]


  草东没有派对版权在哪


  草东没有派对版权在腾讯的QQ音乐,腾讯有草东的独家版权,目前国内音乐平台只有QQ音乐可以收听。


  草东没有派对(No Party For Cao Dong),原名草东街派对,中国台湾摇滚乐团,由主唱兼吉他手巫堵、吉他手筑筑、贝斯手世暄、鼓手凡凡组成。


  2012年,主唱巫堵与吉他手筑筑在台北阳明山玩耍时,发现了人迹罕至的草东街,放眼望去齐人高的芒草在风中摇荡,自由而野性,于是乐队因此得名。


  后来,随着乐队成员的不断变化,为了对早期音乐路留下点纪念,于是名字变成了草东没有派对。


  当然他们的乐队组建模式也很特别,“兔子不吃窝边草”在他们这里就是胡扯,所有成员都为身边熟人,主唱巫堵与吉他手筑筑是大学同学,贝斯世暄和筑筑也同样是大学同学,鼓手凡凡则是筑筑的学生。“沾亲带故”的组成了乐队,所以他们决定团结起来为音乐而战,并不在分开。


  草东没有派对的歌哪里可以听


  草东没有派对的歌在QQ音乐可以收听。


  草东一支来自台湾的原创摇滚乐队,出道于2012年,成立初期曾用“草东街派对”作为乐队的名字,对内成员有主唱兼吉他手巫堵、吉他手筑筑、贝斯手世暄、鼓手凡凡。乐队长期做事比较低调,第一次被人熟知是在2017年台湾金曲奖中力压其他知名歌手,一举斩获最佳新人奖、最佳乐团以及年度歌曲三项奖项,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了一匹爆红的黑马。


  在台北的永公路附近有一条草东街,乐队的主唱巫堵和吉他手筑筑就就是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光,他们和附近街上一块儿玩的几个小伙伴一起组成了一支名叫“草东街派对”的乐队。可惜好景不长,有几位乐队成员因为各种原因陆续推出了乐队,乐队的名字也改为了如今的“草东没有派对”。


  2016年4月30日,草东发布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丑奴儿》,这张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令人惊讶的是这张专辑并没有找专业的音乐公司来制作,从词曲制作到录音完全由乐队成员自己搞定。发售后不到三天,首批的两千张专辑就售罄一空,随后第二批的补货也在短短时间内售罄。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专辑是一张一体化专辑,所有的歌开头和上一首结尾的旋律是连起来的。整张专辑就像是一篇故事一样向听者娓娓道来,这也是留给那些真正粉丝的一个彩蛋。


  《丑奴儿》本是一个词牌名,90后的草东就是想用这张专辑告诉所有人,少年也是会有自己的烦恼的,但是我们不会窝在角落里垂头丧气,唉声叹气,而是放肆唾骂着眼前的现实,骂完之后,继续挺直腰板去面对残酷的现实。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实地感受到了社会中的切身之痛,他们不再沉醉于过去的小清新和小情歌,草东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觉醒。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台湾乐队,普通话说成像草东这样的并不多见,就冲着这个普通话,大家就可以多多关注这支来自台湾的乐队。


  草东没有派对图片推荐文章3:草东没有派对成为“时代之声”,然后呢?

  被人们誉为“时代之声”,对于音乐人来说,既是件幸运之事,也像个诅咒。幸运在于,心跳与呐喊恰好与时代同频,自然会收获更多的听众和认同;不幸在于,在被贴上了如此郑重的标签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台湾摇滚乐队“草东没有派对”(以下简称“草东”),凭借2016年推出的首张专辑《丑奴儿》,斩获金曲奖三项大奖,其躁动绝望的Grunge(垃圾摇滚/油渍摇滚)式词曲表达,更是被媒体誉为“丧世代”、“崩世代”的心声,甚至“Loser世代”的身份证。


  当时二十岁出头的他们书写的词句,的确犀利凶猛:“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烂泥》);“请别举起手枪,不用再围墙,这里没有反抗的人”(《勇敢的人》);“我躲在夜里取笑着黑,因为没有人能杀死鬼”(《鬼》)……字字带刺,声声啼血,就像一把把双刃剑,刀锋同时对准两边,既控诉肮脏压抑、把年轻人变成鬼的世界,也暴露着自己陷在软弱和丑陋状态中的无能为力。


  2023年5月20日草东发布第二张专辑《瓦合》,这张专辑的诞生,历尽坎坷。先是主唱和贝斯手去服兵役一年,随后新冠疫情来临,鼓手凡凡在隔离期间自杀……乐队因此元气大伤,搁置了一系列创作和演出计划。在此次发片之前,草东也在官方主页上发文称:“曾经以为自己有能力带给谁什么,事实上这些日子是靠着多少素昧平生的人们给予支持,才坚持了下来。”


  前作的高度,七年的时间跨度,以及“时代之声”的盛名,都让草东的新专辑承载着很高的期待值。在蹉跎中前进的他们,又能否达到听众的期望?


  从精神气质来看,草东是一支“内耗型”乐队。自我矛盾是他们歌曲的常见主题,和自我的对话则是他们歌词的常见框架。《勇敢的人》中,懦弱的歌者哭着对嫌恶自己的影子道歉;《山海》中,日渐犬儒的主人公目送着曾经抗拒世俗侵蚀的自己“转身向大海走去”。《大风吹》中,叙述者难掩对世俗中人的鄙夷——“每个人都想当‘鬼’,都一样的下贱”,然而他又摆脱不了这场名为生存的社会游戏,于是只能满怀自我厌恶,继续在其中做着不情愿的玩家。


  上述几首第一张专辑《丑奴儿》代表歌曲的主题,也被延续到了《瓦合》中。专辑简介中写,“瓦合”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意指圭玉毁掉棱角,与瓦砾相合。而草东这张新作中的歌词,确实少了几许前作的锋芒,曲风也有着向电子、民谣和Dream Pop(梦幻流行)等柔和风格靠拢的趋向。所以,它难道可以被理解为草东的迎合之作?


  事情没那么简单。《瓦合》中依然充满着90后一代在当下的自嘲与矛盾。无论是“瓦合”概念还是专辑英文名“The Clod”(土块、笨蛋),都像是他们以退为进的自贬,某种为自己提前找好的后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警惕,依旧弥漫在新专辑中:“一二三,跳,跳进染缸,看谁先游向欲望;可就连食色性也终将游向死亡”(《缸》)。


  但如果选择不进入染缸,又能有什么选择?躺平吗?《床》的叙述者是这么做的,他晨昏颠倒地瘫在床上,分不清窗外的光是路灯还是太阳。可这种非暴力的拒斥方式,本质上缺乏合理性,就像主人公检视自己的身体,“试着找出一道合理的伤,却还是得说谎”。无病呻吟,向内退缩,终究不是人生的解药。


  另一种逃避方式,是遁入《白日梦》。“我们把白日梦连成一条线,吞着它。”草东或许以为,只要在梦境中飞着,就能如无脚鸟般永不落地,躲掉关于染缸还是床的选择题。但对于这种情境,反倒是七年前的草东看得更明白:在梦醒之后,“挫折和恐惧依旧”。


  在《瓦合》的宣传文案中,还介绍了专辑名的另一层含义:“苟且凑集却聚而不齐的乌合之众。”我们只能说草东对乐评人足够贴心,似乎提前替大家想好了对此专辑的所有批评角度。


  与《丑奴儿》相比,《瓦合》的悦耳和抓耳程度都要略逊一筹。前作中明丽潇洒且充满记忆点的吉他riff(反复演奏),在新作中难得一见;前作中富有变化却根基稳固的鼓点,在新作中变得缺乏存在感——只能说鼓手凡凡的离世,的确是草东的巨大损失。


  《丑奴儿》的编曲细节层次丰富,但不同歌曲在器乐音色和动态结构方面非常统一,使得整张专辑具备强烈的整体感。在这方面,《瓦合》给人的感受有些杂乱。对朋克、后朋克、民谣和电子曲风的新尝试,并没能有机融为一体,专辑的气韵也因此随着氛围的跳脱时断时续。


  《瓦合》自我介绍道,草东的音乐新探索是为了与一众“草东系”模仿乐队拉开距离,展现自身的更多可能。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尝试,譬如《人洞山》的旋律和节拍变换,的确在技巧方面用了不少巧思,内行玩家大概能从中找到趣味性。


  但对于普通听者来说,草东的新尝试,似乎有些丢掉自身根基。明艳动听的编曲、旋律与晦暗歌词间的张力,固定曲风框架内对节拍和音强的不同尝试,乐器音色、歌手唱腔与歌词本身之间的贴合度,这些才是成就草东的根本。而衡量新探索的标准,也不应当是看它有多“新”,与之前的草东有多么不同,而是应当看它对草东的核心表达来说是否合适。


  对于所谓“丧世代”来说,最难做到的事情便是成为自己。书写挫败的草东,已经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摆脱掉关于成为自己的难题。真正的自己究竟在何处?该通过怎样的路径找到他或她?该怎样在寻找与表达的路上避免为赋新词强说愁,也避免说谎?


  这些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冲破瓶颈的乐队来说,都是摆在面前的真问题。希望草东能在后续创作中,找到一个更好的答案。


  草东没有派对图片推荐文章4:摇滚|草东没有派对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在迪斯科和blues之间跳跃的节拍


   草东没有派对(No Party For Cao Dong),中国台湾摇滚乐团,原名草东街派对, 草东是台北远郊一条路的名字,当年那里杂草丛生,荒芜的景象让乐队主创顿生灵感,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派对,乐队因此得名“草东街派对”,后来,来到草东街的人渐多,那里垃圾遍地,故乐队更名为“草东没有派对”。由主唱兼吉他手巫堵、吉他手筑筑、贝斯手世暄、鼓手凡凡组成。


   曾在2017年金曲奖上爆冷击败周杰伦、五月天、林宥嘉,首次入围就将三项大奖收入囊中。最佳新人奖、年度歌曲奖、最佳乐团奖,草东没有派对成为第28届台湾金曲奖的最大赢家。金曲奖评审团主席黄韵玲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时代在交替,它必须需要一些新的声音站出来” ;


  粉丝关于草东的关键词


   尽管不是人尽皆知,但在摇滚圈内也是有名的。巡演的票几乎秒空,又被戏称为“草东没有门票”。草东也被“台湾万青”,因为他们的音乐,让人闻到了中国大陆城市后工业时代的干燥与尘土气息,而主唱巫堵唱起歌来则有些河北口音。如果你不知道“万能青年旅店”,那你一定听过他们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是一首很有意义的歌曲,歌词与时代背景有着联系。


   那么为什么草东会在金曲奖杀出重重包围呢?与作品是有直接联系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2016-02-19


   丑奴儿这张专辑按顺序放一遍,每首歌结尾和下一首前奏都可以衔接。


   Disco Beats与带有油渍味道的重破音大拍,时而细腻低语呢喃时而绝望放声嘶吼深刻的语句句强烈地引起共鸣,跳动的旋律融入现代电子音乐元素,创新而和谐的编制激荡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火花,用消极却浪漫的口吻表达情绪并述说着社会。


  《山海》


   《山海》是《丑奴儿》当中播放量最高的一首歌,也是最出圈的一首,《歌手》中华晨宇曾改变了这首,让草东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如果说草东没有派对对“他”表达的是不甘的愤恨和对未来的茫然失措,那么华晨宇则是要与“他”划清界限,斩断关联并奋勇向前的决绝。一个时代两种青年的呐喊,一者想做干净的枝叶,一者想做硬气的石头。


  我看着 天真的我自己


  出现在 没有我的故事里


  等待着 我的回应


  一个为何至此 的原因


  他明白 他明白 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他明白 他明白 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


  我听着那少年的声音 在还有未来的过去


  渴望着 美好结局


  却没能成为自己


   这首歌在各个平台的评论区有些听众把这首理解为一首情歌评论“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其实不是的。


   “山海”在这首歌里,是一个避世的场所,代表的是一种追逐理想却无果的无奈选择。


   这里面的两个我,只是时间节点上的不同——一个是“天真的”,少年时的我,一个是后来的,现在的“我”。


   “天真少年”时的我,是意气风发的,那时候揣着梦想,渴望实现。“后来”的我,就是那个最终没能实现梦想的我。歌词将曾经和过去的两个“我”进行对话,用以表达理想死去的无奈,以及不解“为何至此的原因”。


   “我听着那少年的声音,在还有未来的过去,渴望着美好结局,却没能成为自己。”回头再去看看当年乐观而壮志凌云的自己,如今却与当初的想象相去甚远,几多心酸只能独自吞下。


  livehouse


   草东大火的原因也跟受众群体有关,草东的听众大多都是摇滚乐、音乐节爱好者,90后,正处于黄金时期,事业上升期。并且摇滚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政治、宗教信仰、战争与和平等社会问题,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摇滚乐队的作品里更为普遍,例如甲壳虫、滚石,甚至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


   草东的音乐是有思想的,对现实社会抱有思考的。草东没有派对没有强说愁,他们说的和唱的,就是当代青年最普遍的愁和最认命的丧。一周的劳累,都将在livehouse里被呐喊与吉他鼓点冲洗。


  草东没有派对图片推荐文章5:“草东没有派对”属于“丧文化”吗?1

  我是个对流行歌曲反应很迟钝的人。第一次听《山海》,是华晨宇在《歌手》比赛中的翻唱。听着前面低声的吟唱:“我看着天真的我自己/出现在没有我的故事里/等着我的回应/一个为何至此的原因”,还没有感觉。到了后面突然声调提高八度,近乎声嘶力竭的呼喊:“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给不起什么?为什么向大海走去?游泳自娱还是蹈海自尽?歌曲给人留下了很多悬念,每个人都可以与生活中的场景相对应。


  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的原唱是台湾乐队“草东没有派对”。这是一个由几位90后于2012年组成的摇滚乐队,2016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丑奴儿》,里面包含了《大风吹》《丑》《鬼》《烂泥》《山海》等12首歌曲。其中,《大风吹》被台湾评为当年的最佳摇滚单曲奖;次年,专辑《丑奴儿》获得最佳摇滚专辑奖。


  这两年,在大陆和台湾都刮起了一股“草东没有派对”旋风,尤其是在90后听众中,没听说过“草东没有派对”就像当年的年轻人没听说过邓丽君一样。


2

  简单介绍完这支乐队的简况,我们都想知道,一支刚刚出道的乐队,为何会刮起旋风?他们在哪一点上打动了年轻人的心?


  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歌词太愤世嫉俗,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比如这首《大风吹》:“大风吹着谁/谁就倒霉/每个人都想当鬼/都一样的下贱//哭啊,喊啊/叫你妈妈带你去买玩具啊/快拿到学校炫耀吧/孩子交点朋友吧/哎呀呀/你看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呀/那东西我们早就不屑啦 /哈哈哈//一样又醉了/一样又掉眼泪,一样的屈辱/一样的感觉/怪罪给时间,它给了起点/怪罪给时间,它给了终点。”


  它的歌词是反抒情的,反物质的,对社会上原有的秩序和观念充满了讽刺和嘲弄;在唱法上,一改过去情歌的那种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软绵绵唱腔,直截了当,给人以当头一棒的感觉。


  再比如这一首《丑》:“我试过握着她的手/却还是一样寂寞/从没想过/原来自己那么丑陋/原来自己那么丑陋//我说得像切身之痛/却一直在退缩/从没想过/原来自己那么丑陋/原来自己那么丑陋。”这是“草东没有派对”的歌曲中唯一唱给“情人”的歌,但他似乎是失恋后反思自己,“原来自己那么丑陋”。这跟传统的情歌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反而像是对自己的批判。


3

  我一直试图找到这样一个“密码”,那就是了解这个乐队的年轻人经历了什么样巨大的心理磨砺,才会让他们的歌曲如此决绝,如此刻毒,甚至可以称为“黑暗”。


  我注意到,近几年,“死”这个词成为很多摇滚乐队歌词中的常客。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万能青年旅店”乐队,有一首著名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用一张假币,买一把假枪/保卫她的生活,直到大厦崩塌”,当然,是家仇还是国恨我们不知道,总之歌词里充满了对那个石家庄人的刻骨仇恨。


  “草东没有派对”乐队也是这样,在《鬼》里,“他”莫名其妙把“爱人们”杀死了,然后,“你”又杀死了“我”,“因为没有人能杀死鬼”。这里,“死”这个意象反复出现:


  “从没想过要伤害谁/对一切也都感到抱歉/可是我的自卑胜过了一切爱我的/于是我把爱人们都杀死了/可是你的伤悲胜过了一切爱你的/于是你把我给杀死了/是为了什么而流着血/是为了谁而流眼泪/我躲在夜里取笑着黑/因为没有人能杀死鬼。”


  到底谁是“我”,谁是“你”,谁是“鬼”,谁又是“爱人”,里面有很多玄机,就看你怎样悟了。


  还有一首更为决绝的歌,歌名很平淡,叫《情歌》,差一点掩盖了它内容的入木三分:


  “杀了他,顺便杀了我,拜托你了/杀了他,顺便杀了我,拜托你了//你说是梦所以才痛/睡醒了再说/但那挫折和恐惧依旧/但那挫折和恐惧依旧//我把故乡给卖了/爱人给骗了/但那挫折和恐惧依旧/但那挫折和恐惧依旧。”


  歌曲里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我”也不能幸免,“我把故乡给卖了/爱人给骗了”,所以,求求你,“杀了他,顺便杀了我,拜托你了”。


  前面一段是低声的吟唱,过渡到声嘶力竭的“杀了他,顺便杀了我,拜托你了”,声音既惊悚又爆裂,让人听了头皮发麻、汗毛直立,毫无传统歌曲的美感。我的第一直觉就是,“这里面有事”,至于是什么事,只能靠你的想象。这种写法,在“草东没有派对”的歌曲里大量存在,我觉得是借鉴了国画中的留白,剩下的空白靠听着来填补。


  我只是不明白,这群90后的小孩到底经历了什么挫折或是打击,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才会让他们的歌词写得如此决绝、毒辣。查阅他们的阅历,好像白纸一张,似乎得不出结论。我只能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的体悟,静静地看一眼,就什么都经历过了。


4

  有人说,“草东没有派对”的突然流行,与社会上流行“丧文化”息息相关。对此我不能苟同。


  “丧文化”,从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可见一斑。小说的主人公叫叶藏,他自小敏感怯懦,为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他一再地自我放逐,靠女人养活、酗酒、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他有一句名言“生而为人,实在抱歉”,这就是“丧文化”的代表。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丧文化”的特征是颓废,是不思进取,是行尸走肉,是麻木不仁,是过一天算两晌。


  这一点从近几年流行的“葛优躺”、“废柴”上可见端倪,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采取消极的态度,一味逃避,颓废绝望,甚至生无可恋,由此诞生出了“丧文化”这一亚文化。


  这一思潮投射在文艺作品中,就催生出一批代表这种思潮的文学、娱乐、电影作品,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环境,把那些偶尔碰壁、需要释放压力的年轻人带入了“丧文化”的泥潭。


  但是反观“草东没有派对”,我觉得,他们对社会传统观念是具有批判性的,是与主流价值观不同,是反物质的,对消费至上、金钱崇拜充满了批判,是对歌坛那种甜腻腻风格的一种有利反拨,说出了很多90后的心声。从这一特征看,他们并不是“丧文化”。“草东没有派对”之所以受到这个群体的欢迎,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了这个阶层的代言人。


  比如这首《烂泥》:“我想要说的/前人们都说过了/我想要做的/有钱人都做过了/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在歌词里探讨有钱和没钱、公平和不公,显然建立在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之上,显示了很大的野心。


  虽然“草东没有派对”的歌词里也有沮丧甚至黑暗,那只是在社会批判时用力过猛,而不是一种逃避。


  草东没有派对图片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草东没有派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