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莜面村创始人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推荐文章1:拒绝马云,永不上市!开店350多家,一年入账60亿
他从一个“黄土坡小吃店”店主,做到如今年收60亿的餐饮大亨;
他做菜31年,开店350多家,拥有2万多名员工,身价55亿;
他曾拒绝马云,规模比肩海底捞,却声称永远不上市!
他从内蒙古一个不足20平米的街边小吃店,做到了中国最大的西北菜餐饮连锁企业;
如果评选餐饮行业最有故事的人,那么他一定是拿奖拿到手软的那一个。
“在折腾中前行”——用来形容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再合适不过了。
?壹
1967年,贾国龙出生于内蒙古临河。
印象中,在蓝天草原下骑马喝羊奶长大的蒙古大汉,都是非常勇猛壮硕的,但贾国龙却相反从小体弱多病。
小时候,一次妈妈带他去呼和浩特看病的机会,让他见识到了草原外的世界。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场景,让回家后的贾国龙久久不能忘怀,内心从此就埋下了一颗“走出去”的种子。
跟许多苦寒人家一样,用功读书是贾国龙走出大草原的唯一途径;
于是,他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坐在草原上大声晨读,这一读就是6年。
1986年9月,贾国龙如愿走出草原,考上了千里之外的大连水产学院。
读大学时,贾国龙就展现出其过人的商业头脑。
他从大连倒卖“大重九”回巴彦淖尔盟临河市老家,赚了几百块。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大二那年贾国龙因严重的神经衰弱不得不辍学调养身体;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休学后的贾国龙彻底做起了 “倒买倒卖”, 仅仅21岁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要知道,彼时已经毕业的学长,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是几百块。
尝到甜头的贾国龙索性放弃学业开始做小生意,在他的家乡——内蒙古临河小县城中,他曾做过咖啡厅、酒吧、西餐厅。
基本上就是什么时尚就做什么。因为总能引领潮流,贾国龙很快就在当地家喻户晓。
但理想总是拗不过现实。
他卖洋酒时,客人却要喝二锅头;卖西餐,客人却要点中餐。你难以想象的是一个酒吧卖得最火的产品竟然是砂锅面片。
贾国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最后直接开了家中餐馆。
1988年10月,他在临河开了一家“黄土坡风味小吃店”,面积不足20平米,12个座位,一个厨师和一个服务员。
虽然店不大,但由于为人厚道,加上味道正宗,贾国龙的生意火了起来。
看到有了知名度,他就把自己的姓——“贾”字拆开来作为店名“西贝”,“西贝”就此诞生了,而贾国龙也在这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贰
不得不说,贾国龙是个很爱折腾的人,内蒙只能成为他梦想起点的地方,他始终向往着在大都市里叱咤商场。
1997年,一个朋友转手给他一间在深圳很豪华但不景气的海鲜酒楼。贾国龙激动道:“我从没想到能一步到位做那么好的酒楼”。
结果做了9个月的海鲜,亏了100万。
痛定思痛,贾国龙发誓:“这是他人生亏的第一个100万,也是最后一个”。但刚立完誓,他再一次栽了跟头。
1999年,他承包了北京金翠宫海鲜大酒楼,还是做海鲜。结果4个月下来,又亏了100多万。
交了200万的学费,贾国龙终于醒悟到“做自己擅长的事”。
于是他改变思路,不再盯着“时尚”两个字做文章,而是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他决定:关掉海鲜酒楼,改为莜面村,专卖蒙古菜。
当时北京卖莜面的地方特别少,连一间像样的店面都没有,很多人甚至连这个字都不认识,他不得不在上面标注了拼音(yóu)。
?人遇到陌生的东西,都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
刚开始,大家不认识那个字,又感觉莜面村有点像面馆,对贾国龙的菜品并不买账。
其实,莜面是西北山区老百姓喜欢的杂粮之一,主要通过手工制作完成,既健康又好吃,只要有了好口碑自然就会有回头客。
为了让大家接受莜面,贾国龙决定用最具内蒙古特色的烤全羊来打开突破口,又请来了内蒙古知名歌唱家和歌舞表演团队大肆宣传。
一下子门庭若市,人流立马呼呼地往店里涌,客源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他发现临河和北京的莜面蒸出来有很大差别,北京的莜面蒸完后,完全黏在一起。
?经过多次试验,他才发现原来是北京的海拔低、气压高,所以蒸的时间要短一些。
靠着羊肉和莜面,贾国龙在京城打开了突破口,他又根据北京的行情,大胆提价。
在内蒙古白送的酸黄瓜,他敢卖6元;在内蒙古卖2块的一笼莜面,他卖18元。
很快,莜面村的日均流水如登台阶一样从2万元涨至4.5万元,再到6万……刹都刹不住,很快他就成为首都餐饮行业的“一匹黑马”。
2018年年终,西贝莜面村年营收甚至达到了惊人的近60亿元。
叁
创业几十年,贾国龙也常常犯错,最典型的就是西贝的四次改名,为餐饮界所津津乐道。
看西贝的成长史,仿佛看到着了火的大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火焰,是因为它的业绩增长强劲。
2016年收入35亿,2017年收入43亿,2018年收入56亿。
一半是海水,指它频繁调整战略、频繁定位、频繁推品牌,花了几千万的巨额学费。
?1999年,西贝莜面村品牌诞生;2011年2月,特劳特为西贝定位为“西北民间菜”;2011年11月,里斯为西贝定位为“西北菜”;2012年,里斯为西贝定位为“烹羊专家”;2013年,贾国龙自己改回“西贝莜面村” 。
做了四次定位,贾国龙前前后后花了几千万。很多贾国龙的圈内朋友都说:“老贾就是折腾,花了这么多钱,不还是回来了”。
但贾国龙却认为:“为了搞清楚我是谁,这钱花得就值”。
有的人太渴望胜利,以至于害怕失败。真正厉害的人,不害怕别人对他指手画脚,更不害怕失误,失误只会让他们更强大。
2015年以来,贾国龙一心扎在了快餐上这个坑上。“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牌,我决心用下半辈子去赌这件事。”
花了800多天,6000多万投入,贾国龙亲自手写了无数版菜单,从大碗莜面、燕麦面、油泼面到羊肉面,店名一改再改,门店一修再修,模式一变再变。
不曾料到,全部折戟,可以说是跌了个大跤。
摸爬滚打了四年,贾国龙亲自按下暂停键,公开向团队认错,说走错了方向,决定不再杀进传统快餐。
尽管最后,西贝没做成快餐,却孕育出了一支精兵部队,带着西贝杀入外卖大市场。
无论对内对外,贾国龙毫不避讳地讲自己做错的事,经常是脱口而出。
对于对错,一根筋的他显得更加务实:
“我们的能力就是知错、认错、改错,千万别脑子转过来了,面子转不过来。最终决定一个老板面子的是成果,企业办好了老板就有面子,企业办不好,老板有什么面子!”
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说西贝永远不上市”?
贾国龙说,永远不上市并无对错,只是组织的一种选择。
因为不上市,西贝就可以玩儿一个“高投入、高费用推动的高收入,产生合理利润”的大游戏。
“干餐饮够苦啦,要有好待遇,”贾国龙常说,“如果变成一台纯粹的挣钱机器,会很无趣!不可持续!”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不上市,西贝还有三不原则:不赊账、不打折、不陪酒。当你把“不”的事情都放弃了,你做的事情就简单了。
?据说当年马云向西贝递来橄榄枝,希望西贝投资口碑网,但是贾国龙拒绝了!就是因为这三不原则:
西贝不是不投资口碑网,而是什么都不投资,只做自己的事业。
如今,贾国龙用了31年,把一个不足20平米“黄土坡小吃店”,做到中国最大的西北菜餐饮连锁企业;
在海底捞上市一家独大后,众多投资人纷纷约贾国龙见面,鼓动和海底捞规模和实力相仿的西贝登陆资本市场,结果他却声称西贝永远不上市!
当初马云向西贝递来橄榄枝,希望西贝投资口碑网,却被贾国龙拒绝了!不是因为不看好,而是西贝什么都不投资,只做自己的事业。
专注带来丰硕的成果:如今西贝拥有店面350多家,员工近3万名,一年入账60亿;
而背后的贾国龙也跟着水涨船高,19年10月以55亿元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747位。
回头看西贝这31年,就是一场奋斗者的游戏,就是折腾出来的。
在折腾中质疑,在质疑中折腾,一路创新,一路超越。
?参考资料:
商界人物志《贾国龙:西贝莜面村创始人》、
餐饮人必读《贾国龙:西贝是折腾出来的!》、
正和岛《一年入账60亿,比肩海底捞,西贝为何永不上市?》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推荐文章2:他21岁休学,2次亏掉100万,如今靠一碗面年入35亿!
每一个商界大佬,背后都有一箩筐的故事,但要评选餐饮行业最有故事的人,以下这位一定榜上有名:
他21岁退学,放着铁饭碗不要,靠做小商贩成为万元户;
他不满足,投身餐饮行业,开了个小餐馆赚了100万,他觉得这行好做,准备开大饭店,没想到赔了100万,而且连着赔了2次!
好不容易生意走上了正轨,他花上千万请了国际大师来给饭店做商业定位,没想到生意还不如以前,上千万就这样白花了!
哪怕这样,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在全国开了300多家连锁店,靠一碗面年入35亿!
但他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开店10万+ !
这个人,就是西贝莜面村的创始人贾国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21岁无奈退学
7年后却大赚100万
1967年,贾国龙出生于内蒙古临河,1986年他考上大学,来到千里之外的大连读书。
大一寒假回家,贾国龙带了不少礼物给家人,包括大连海鲜,在大连买的大重九香烟...
大家都对海鲜很好奇,除了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只对大重九香烟感兴趣。
贾国龙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二上学期回家探亲,他从大连买了一箱大重九回老家,一转手就赚了300块,这足足是他一年的生活费。
贾国龙虽然心里很激动,但并没有多想,毕竟他觉得自己还是学生,必须学业为重,这只是赚点零花钱。
但回到学校,他不知为何病倒在床,医生说是水土不服,他几经坚持,最后只能退学回家休养。
回到家里,贾国龙无所事事,也不能闲在家里啥都不干,他想起自己卖香烟赚钱的事情,于是决定:去做生意!
他拿着妈妈给的一些钱,和姐姐开了家20平米的小食店,卖起了拍黄瓜、凉皮,还在晚上拉着一推车的炒米到附近的步行街去卖。
由于为人老实勤奋,卖的东西也好吃,贾国龙很快就有了一批回头客,他又把小食店扩张成中餐厅。
这样打拼7年,28岁的贾国龙已经赚得百万身家,此时他的同学一个月最多才赚几百块。
雄心勃勃外出闯荡
却2次亏掉100万
虽然已经是百万富翁,但贾国龙并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家乡这个小地方,他决心外出闯荡,做一番大事业。
他来到北京,准备在这里搞餐馆,但他没有贸然动手,而是跑到北京西四附近的金王子酒店应聘服务员,以此了解一下北京餐饮业的情况。
结果这家国营餐厅,以“乡下来的”为理由拒绝了他,连端盘子的机会都不给他。
他没办法,只能回内蒙古老家继续做生意。
直到1997年,他接到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朋友说深圳有一家很豪华但不景气的海鲜酒楼,问他有没有兴趣接手。
贾国龙喜出望外,“没想到一步到位就能做到这么好的酒楼”,没想到却掉进了大坑。
他做了9个月,怎么也做不起来,结果亏了上百万。
贾国龙饱受打击,但他并不服输,他放出狠话:
这是我人生中亏掉的第一个100万,也是最后一个!
但没过多久,他又栽了个大跟头。
1999年,临河政府要在北京设办事处,贾国龙喜出望外,承包了一家海鲜酒楼,紧挨着办事处,接下了所有吃饭接待的活。
这看起来稳赚不赔的生意,贾国龙还是赔了,而且赔钱的速度刷新了记录,4个月就亏掉了100万。
贾国龙快疯了,这样下去,他连回内蒙古的路费都要赔个精光了。
他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可能天生不适合做海鲜,还是做自己熟悉的西北菜。
他把海鲜撤掉,专做蒙古菜,又破釜沉舟花了10万元请了歌唱家德德玛做代言人,先后在北京晚、北京青年和北京电视台投放广告。
这一切,花光了贾国龙最后的资金,他知道如果这次转型不成,他就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幸运的是,他赌赢了!
在北京,有不少曾经去内蒙古插队的知青,他们对蒙古菜很有感情,发现贾国龙的餐厅卖的蒙古菜特别正宗,纷纷成了贾国龙的常客。
2万、4.5万、6万...贾国龙的餐厅日流水不断攀升,他的生意也慢慢走上了正轨。
2001年10月,贾国龙在北京注册了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所谓“西贝”,一语双关,既是“西北”的谐音,合起来又是贾国龙的“贾”。
第二年,西贝的年营收就过亿,接着又开了5家直营店,到2010年,每年的营收就有5亿!
花了上千万做咨询
最后发现“好吃”才是王道
话说一年能营收5亿,估计谁都能笑出声来,可偏偏贾国龙心里是个不安分的主儿。
哪怕一年营收5亿,他心中还是想继续折腾,因为在他心里有一个梦想:
把西贝做成和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一样的知名品牌!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请来全球最大的“品牌战略”公司特劳特给西贝出招。
特劳特经过调查,给西贝定位为“西贝西北菜”,广告语为“90%的原料来自西北乡野和大草原”。
这招要是成了,西北菜就能成为中国“第九菜系”。
贾国龙喜出望外,赶紧按这个路子来做,但做着做着就发现,这方法看似好,但有个问题:
如果90%的原料来自西北,岂不是姜葱蒜也要到西北采购吗?那成本太高了。
他又另外找了个特别牛的咨询公司,咨询公司给出的定位是“中国烹羊专家”,因为西贝有自己的羊肉生产和加工基地。
但贾国龙一看,要是把企业改成做羊的,所有的生产线都得大变动,风险太大了,所以也做不了。
这样前后投入了近千万咨询费,贾国龙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西贝的定位也经历了多次改变。
最后,贾国龙还是选择相信自己,从莜面的独特性和健康性出发,将品牌确定为“西贝莜面村”。
因为这几次改变,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顾客的内心需求,就是好吃。
管你是西北菜还是什么菜,只要好吃,顾客就认,所以与其把精力放在品牌上,不如想想如何把菜做得好吃。
围绕着好吃战略,贾国龙做了一系列让用户能够感知的承诺,比如明厨明档、粉丝试吃、不好吃不要钱等等。
这些办法果然奏效,一年里西贝筱面村在全国各地开了100多家直营店,营收超过20亿。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贾国龙还打算折腾。
花3000万搞“裁判制”
一年给员工发1.2亿
贾国龙曾和海底捞张勇聊天,他说非常佩服海底捞管理员工的手段了得,但觉得自己学不会海底捞这招,因为“一个搞足球,一个搞排球”。
他思前想后,从足球比赛中得到启发,决定在店里搞“裁判制”:
一个店一个裁判,从优秀的员工里面选,岗位轮值,职位最高不能超过店长,监督店里其他员工,进行打分,员工只要能得到两个A+,就能获得一张开店牌照。
你还别说,这招真有效,优秀的员工监督其他员工,当完“裁判”当“运动员”,成绩好的话自己能出去开店当店长,还有60%的利润分成。
这一下,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这一招,还淘汰了一些不及格的员工,比如有5位“裁判”徇私被开除,有几位员工连续好几个月垫底,就换到了其他岗位。
虽然这个“裁判员”制度一年要花去3000万,但贾国龙觉得很值得。
为了让员工尽力,贾国龙可谓煞费苦心:
给优秀员工奖励时,他就说,每人每年100万津贴,不直接给钱,从父母到孙辈,上下管四代,教育、医疗、旅游、保险费用,全!
他还给分部老板、总部高管立下一条规矩:年收入超出1000万的部分,必须拿出50%激励自己的团队。
作为西贝的最大股东,他和妻子每年拿出50%以上的分工发奖金。
2017年,他一共给员工发了7000万,2018年分了1.2亿!
如今,西贝一年营收35亿,员工多达2万人,在全中国开了300多家店。
但贾国龙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开10万家门店!
要知道,麦当劳在全球也才3.6万家店,贾国龙的目标有点太大,但照贾国龙这种爱折腾的性格,没准真的能成功!
没有折腾的人生算不得人生,贾国龙就是这么一路折腾成功了。
成功,只属于那些有梦想、有担当,能够一路咬牙向前的人!
( 创业智库)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推荐文章3: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实干为先,助力中国餐饮现代化发展
每经记者:杨昕怡 每经编辑:刘雪梅
贾国龙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告,企业界反响热烈。
聆听此次大会告后,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表示“非常振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了他对二十大告的心得体会。
二十大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贾国龙表示,作为餐饮企业,西贝不忘初心,在餐饮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创新,始终以“一顿好饭,随时随地”为发展目标。
经过34年的发展,西贝餐饮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头部餐饮品牌之一。目前西贝餐饮集团旗下的西贝莜面村、九十九顶毡房、西贝海鲜在全国59个城市有360家门店。同时为适应市场的新发展、新需求,西贝餐饮集团发力贾国龙功夫菜业务,在线上下零售渠道进行销售,让高品质美食走进千家万户,实现西贝的企业使命——“用美食喜悦人生”。
与此同时,二十大告也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民营企业要主动践行二十大告提到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目前西贝有2万多名员工,未来还会有更多,我希望帮助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贾国龙表示,西贝将继续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积极作为,坚守诚心诚意的西贝待客之道,帮助每一位伙伴学专业长本事,全力以赴以集体奉献的方式为顾客创造价值。
谈及未来,贾国龙表示,西贝将以全球知名中餐品牌为目标,坚持把事做到实处,提高每位员工和消费者的幸福感,积极发挥头部餐饮品牌的带动作用,助力中式餐饮的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做到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推荐文章4: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大学上了两年就退学?究竟什么原因?
运营商财经网 张杨/文
以西北菜闻名的餐饮连锁企业“西贝”,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西贝餐饮集团旗下目前拥有西贝莜面村、西贝海鲜、九十九顶毡房、贾国龙功夫菜四个品牌。
其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也时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运营商财经对他的经历感到好奇,下面就试图揭秘。
据悉,贾国龙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并于1986年9月考入大连水产学院,具体攻读什么专业不太清楚。该校1978年由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后又在2010年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而贾国龙所读时,这所学校按理应该已经是本科院校了。不过,2000年,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这所中专也并入大连水产学院,
1988年,来到大连水产学院第二年的贾国龙,主动退学回老家内蒙古临河开启餐饮创业之路,这令人不可思议,因为那时候学历非常重要,意味着毕业后能有正规工作,且有国家干部身份,极少有人敢从全日制正规大学退学。所以,贾国龙的这段经历令人奇怪,他为何会退学呢?
网上有的文章称,贾国龙上学时因生活压力患上神经衰弱病症,长期的失眠折磨导致贾国龙1988年只能被迫退学。
有的文章称,“一回到大连贾国龙就病倒了,一宿一宿睡不着,两个月暴瘦20多斤,人都脱相了,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水土不服。1988年5月,贾国龙只好退学,“这才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
还有的文章称,退学的原因是贾国龙觉得读大学十分无聊,所以便决定返回老家做小生意。
究竟真是原因是什么,就不清楚了。
但贾国龙的实际能力非常强。据悉,退学后,贾国龙先在临河县开了一家黄土坡风味小吃店;又在1993年10月,注册成立西贝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后又于2001年,注册成立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北京市场。
2021年底,西贝餐饮集团获得服务家庭超1亿人次的认证。同年贾国龙还对采访记者说,西贝莜面村未来依旧会维持目前370家门店的数量,“不想大量开新店,维持稳定就好。”
还值得关注的是,有媒体道,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橙曾在其美食市集的发布会上表示,希望西贝在2026年上市。根据贾国龙披露,西贝在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数据分别为52亿元和55亿元,相比于海底捞上市时,贾国龙曾喊出"西贝永远不会上市"的豪言,他的思想转变十分巨大,至于西贝是否能如愿上市,运营商财经将持续关注。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推荐文章5:二十大时光·聆听告 |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实干为先,助力中国餐饮现代化发展
每经记者:杨昕怡 每经编辑:刘雪梅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告,企业界反响热烈。
聆听此次大会告后,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表示“非常振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了他对党的二十大告的心得体会。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 图片:受访者供图
二十大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贾国龙表示,作为餐饮企业,西贝不忘初心,在餐饮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创新,始终以“一顿好饭,随时随地”为发展目标。
经过34年的发展,西贝餐饮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头部餐饮品牌之一。目前西贝餐饮集团旗下的西贝莜面村、九十九顶毡房、西贝海鲜在全国59个城市有360家门店。同时为适应市场的新发展、新需求,西贝餐饮集团发力贾国龙功夫菜业务,在线上下零售渠道进行销售,让高品质美食走进千家万户,实现西贝的企业使命——“用美食喜悦人生”。
与此同时,二十大告中也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民营企业要主动践行二十大告提到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目前西贝有2万多名员工,未来还会有更多,我希望帮助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贾国龙表示,西贝将继续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积极作为,坚守诚心诚意的西贝待客之道,帮助每一位伙伴学专业长本事,全力以赴以集体奉献的方式为顾客创造价值。
谈及未来,贾国龙表示,西贝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全球知名中餐品牌为目标,坚持把事做到实处,提高每位员工和消费者的幸福感,积极发挥头部餐饮品牌的带动作用,助力中式餐饮的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做到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推荐搜索词:
1.西贝莜面村创始人及股东
2.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
3.西贝莜面村创始人是谁
本文标题:西贝莜面村创始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