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推荐文章1:12个“个人”,16项成果!鼓楼教育又迎来“高光时刻”
2021年岁末南京鼓楼教育又迎来了收获的“高光时刻”,为鼓楼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扬子晚/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分别公示了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名单,南京鼓楼区硕果累累。
其中正高级教师6名,江苏省特级教师6名,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一等1项奖,二等奖2项。
一起来看具体名单!
正高级教师
学校 姓名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胡斌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胡松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周益民
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 郭学萍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李传庚
南京商业学校 刘鹰
江苏省第十六批特级教师
学校 姓名
南京市宁海中学 刘宏业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 许天枢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刘宁
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陈馨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冯毅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黄菲
202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2项)
南京市天正小学
成果名称
适合发展:小学数学智慧教学18年实践
成果持有人
王九红、喻平、丁维虎、孟兆飞、张曼、蔡小倩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成果名称
小学综合育人的融通学程创新实践
成果持有人
严瑾、刘宁、杨东亚、胡存宏、吴芸、郭静
一等奖(8项)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成果名称
儿童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变革的实践
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幼儿园
成果名称
“自然?生活?亲历?生长”的行走课程
成果持有人
罗燕、丛敏、董晓虹、倪越、张露、张康
南京市宁海中学
成果名称
立美育人:普通高中美术教育三十五年实践创新
成果持有人
徒香福、杜惠英、刘宏业、朱云、吴翦、朱敏
南京市力学小学
成果名称
创造性成长: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实践探索
成果持有人
李琳、陈芳、严伯春、王翠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成果名称
小主人个性化学习实践范式的建构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成果名称
伙伴学习:实现儿童共同成长的育人路径探索
成果持有人
杨春基、周小卉、薛源、雍建皖、金媛、吴弢
南京市银城小学
成果名称
走向儿童对话的学科教学变革
成果持有人
张燕、周珏、黄剑、周姝、丁晶晶、王金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成果名称
指向综合育人的初中跨学科教学实践
二等奖(3项)
新世纪实验幼儿园
生态理念指引下的节日课程构建与实践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成果名称
主题场景中儿童公共精神的培育
成果持有人
李传庚、王红、周小慧、胡晓虎、杨秋枫、张博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成果名称
科技教育综合学习的十五年实践
成果持有人
曹李莉、唐云兰、施江、沈涛、张雪峰、张斌
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1项)
成果名称
“可见的德育”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
完成人
殷树凤、孙兵、刘鹰、何世明、史小兵、潘力、杜金晶、李正德、瞿坤鸿、周静、许建铭、孟义峰、吴杰、徐洪利
完成单位
南京商业学校、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二等奖(2项)
成果名称
跨界融通?生活教育:
五年制高职生活体验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完成人
张利海、宁霞、罗飞、刘平、夏育成、赵银凤、于学荣、张秋生
完成单位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商贸分院、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南京艾普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
生存?生活?生态—
中职校语文“三生” 课堂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完成人
刘鹰、马原、潘莉萍、丁丽华、彭超、汪园园、侍寒冰、施玮
完成单位
南京商业学校、南京财经学校、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校对 盛媛媛
:紫牛新闻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推荐文章2:南京三牌楼小学校长:每次改变都是成长的机会
校长夜话
今天校长夜话的陪伴者是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校长李传庚。离回到学校的日子越来越近,本学期在校的日子也不那么长了,而学习任务和成长目标没有变。李校长说,不要急,慢慢来,我们要把每一次“改变”变成“成长”的机会。期待你静静聆听。
【陪伴者:李传庚】
陪伴者简介:李传庚,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鼓楼区人大代表,鼓楼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陶行知”奖获得者,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领衔人。教育理念:培养有温度、会思考的学习者。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校长李传庚。
从寒假到现在,掐指一算,都有两个月了。这样一来,超长的假期几乎与接下来的新学期“平分秋色”了。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首先我们回首这个超长假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年的寒假特别长,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一下,那就是“足不出户”。我们这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宅生活”了吧!
我们每天被固定在同样一个地点,和相同的人在一起,还可能做着与前一天相同的事情。假期的前半段,基本上是居家生活,在抗疫中生活,主要感受疫情、学习英雄、了解新冠肺炎知识,还可能与家长一起劳动与锻炼。从2月10日起,就应该进入原定学校生活了,但疫情阻断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于是我们开始了“居家生活+学习”的模式。有组织的“线上教学”为我们打开了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我们如同蜜蜂一样,以别样的方式学习了各门功课的内容,领略了不同老师教学风格。针对“线上教学”内容,我们的老师还会划出重点,布置适量的作业,以此巩固学习内容。
居家生活、居家学习,在不断的循环之中,我们是不是学会了独处,学会了自主生活和学习,学会了去深入思考,学会了规则意识,学到了防疫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宅”出来的收获吧!这些收获,就是我们在“宅生活”中带来的变化和成长!我们可能听说“二十一天法则”,就是说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后可以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今天我们终于在实践中明白这个法则的意思了吧!
凡事总是辩证的,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比如“宅家”的日子里,我们是不是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呢?我们下一阶段将要进入学校生活,是不是应该将好的方法和习惯带到学校生活中去,而将不好的习惯与新冠病毒一样消灭掉呢?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静静地梳理一下,有哪些“宅”出来的坏习惯。
首先是时间观念方面。居家的日子里,由于省去了交通的时间,还有每天“线上教学”科目相对于平时学校教学来说是减少的,这样我们同学在家多出了许多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对于有“自律”意识的同学来说,会自加压力,按照事先制订的作息表来安排日常学习生活。但是,由于时间宽松对另一部分同学来说,日常行为就可能缺乏时间观念,比如做事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什么时间做、用多少时间做完,这些都没有事先考虑。没有时间观念的同学,做事松松垮垮,一旦进入学校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就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手足无措,还会导致情绪受到影响。于是从现在起,我们要有思想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制订并执行科学的作息时间计划,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其次是行为效率方面。居家生活的日子里,即便我们同学生活是有规律的,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都安排得很有条理,但是毕竟缺少“他律”,所以就有不少同学学习等行为效率不高。比如,我们原先起床只要五分钟就能完成,现在可能会占用八分钟;过去吃早饭只要十分钟,现在却吃得慢吃得少;以前在学校完成课堂作业既快又好,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想想都不好意思了?做事要有效率,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品质,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就可以实现“学得轻松、玩得尽兴”的梦想。现在虽然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但我们应该把它当作宝贵的资源,让这样的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各个方面获得更快的成长。在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里,我们要努力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加快行走的脚步,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毕、当日事情当日了,做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再次是表达习惯方面。这段时间居家生活,生活的时空和接触的人员相对稳定,于是交流的内容受到限制。这样的话,家庭成员的话语是不是相对少了,表达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简洁,大家更多的时间是在用手机进行交流。假期结束后,我们是因为好长时间没在一起而滔滔不绝呢,还是好长时间没有讲话而变得不善于讲话了?我想两者都有吧,那你们可能要问,为什么滔滔不绝还说不善于讲话呢?是的,注意我用的是“善于”一词。你想想,平时上学的时间里,每天见面都是交流刚刚收集的信息,而现在这么多信息从何说起还真是个学问呢!还有,我们在家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比较灵活,一个短句、一个词就能表达清楚,可是到了学校课堂上就要回归“完整、准确、生动”的要求。因此,现在我们是不是要有一个思想准备,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也要增强规范意识。刚刚讲的是口头表达,我们还不能忽略书面表达。由于在家学习生活大多是松散型的,我们现在写的字是不是变少了,字写得还是那么工整?我相信不少同学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比较严,不过也有同学不一定哦。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方面,从现在起线上教学结束之后,需要认真完成作业,包括将字写得又快又好。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人是具有本能的,这个本能的缺点就是欲望和惰性。人是有追求的,不好的或不当的追求就是欲望,比如贪睡、贪吃等;惰性,比较好理解,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偷懒。人的这些本能,就好比弹簧,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就会打回原形。今年这个超长的假期,就给“本能”显露原形的机会,正如前面所提及的不好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由于“本能”所致,我们这时就需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认识了自己,我们接下来就要战胜自己,如同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些不适应,特别是“放纵”越多的,改变起来难度就越大。我们自己要主动改变,有的时候家长也会提醒我们,我们可不能厌烦哦。到了学校,老师也会帮助我们改变现有的不好的学习和行为方式,届时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从心底清楚他们是在帮助我们战胜“本能”!
如果我们明白了“我在哪里”,再弄清楚“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我们就认识了自己,就不会恐慌,也不会有那么多不适应,更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脚步到达我们应该到达的地方。
离回到学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本学期在校的日子也不那么长了,而我们学习的任务和成长的目标是没有变的,于是我们是不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有些重了?同学们,不要急,慢慢来,老师和家长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会陪伴你们一起走过!我们要把每一次“改变”变成“成长”的机会,我相信你们!(记者 谢婷 整理)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推荐文章3:校园里的乌桕树
:【中国教育新闻网】
大概是去年春天,学校将三棵柚子树换成了乌桕。起初我并不认识,也没有心思去辨认,在我眼中,它们不过是三棵很普通的绿树。直到有一天,一名学生在她的作文里介绍了它们,她说,在秋天里,一棵乌桕身上披着不同的颜色。真这么神奇?我也想见见。
一天清晨,我早早地来到校园。步入走廊,阳光洒满教学楼,左手边的三棵树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我突然发觉,这三棵树每一棵的颜色都不一样:远远望去,北边的大都红润有光泽,眼前的一半金黄一半油绿,东边的三色都有,仿佛四季之色都在这一方小小的教学楼前。咦,这不就是乌桕吗?真如学生所言,奇妙极了!我喜不自胜地拿出手机,定格下这如诗的画面。镜头下,每一棵乌桕似乎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然而,外在的美丽总是短暂的,视觉上的冲击与新鲜感也随着时间逐渐消失。不知多久,乌桕的叶子落了,落得一片不剩,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毫无生机可言,俨然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此刻,我眼中的它不再有魅力,渐渐也忘了它的存在。
天越来越冷,那天,我在四楼走廊护导,寒风凛冽,大部分学生待在了教室。无意中,我瞥见楼下的乌桕开出了白色的小花。明明是冬天,竟然开花了!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孩子们,心想他们一定会崇拜我的观察力。没想到,有学生说那是果子,我感到意外。幸好大多数学生都说是花,我暗自得意,看来我没有看错。从窗外望去,树上那星星点点的分明就是花,两三朵聚在一起,小小的,白白的,好看得很。可转念一想,叶子都落了,又是冬天,哪来的花呢?也许真是果子?于是怀着好奇之情,我又来到了树底下,定睛细看,真的是果子!我有些失落,心想,它怎么能是果子呢?这果子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吃。
让我没想到的是,一整个冬天,那些果子都静悄悄地挂在树上。纵是寒风呼啸,霜雪欺压,它也不落,就这么如花一般地绽放着。它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知不觉间,春天再次悄然而至,乌桕重新焕发生机,嫩绿的叶子占据我的整个视线,任谁都会多看它们一眼。白色的乌桕果似乎少了一些,也不如往日那般饱满紧致,变得干瘪而沧桑。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落在了乌桕树上,它淡绿的羽毛,小巧的身姿,从树下看是不容易发现的。我在四楼,看到了它的身影。它用灰嘴啄下了果子,熟练轻松,看来是个常客,随后双脚用力,振翅跃向空中,停在了北边的屋檐上。我看着摇晃的乌桕枝,看着衔着乌桕果的小鸟,陷入了沉思。
那天,我告诉孩子们,我想写一篇关于乌桕的文章,目前正在构思和查阅资料。这么一说,倒勾起一些孩子对乌桕的兴趣,几天来时不时会有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观察着乌桕。我问她们,喜欢乌桕吗?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追问喜欢它的什么,她们大都说,叶子。“是的,大家都喜欢一目了然的美,我也喜欢。不过,现在我更喜欢它的果子。”她们很是吃惊。我继续说着:“果子虽然很小,不起眼,但它却很有价值。你们看,乌桕果让自然界最灵动的小动物——鸟,填饱了肚子。它经过提炼还可以制成香皂、蜡烛。”她们若有所悟。我又补充道,它们在树上默默忍受了一整个寒冬,终于等到了叶绿、叶黄、叶红的时候,等到了鸟儿来吃它们的时候,等到了实现价值的时候。它们经过一夏一秋的积蓄,又会长出新的果子,经过一冬一春的守候渐渐消失,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它们让我心生敬意。
一个学生说道:“这棵乌桕就像老师一样,默默守候着我们,陪伴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说得真好,乌桕果的花语就是静静的守候。”
“还有默默奉献,乌桕把最美的叶子分享给了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把最实用的果子奉献给了爱它的小鸟,就像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学校。”
“老师,叶子和果子都是乌桕的一部分,它们都在作贡献,不过,我更喜欢乌桕果,叶子经不起寒冬的考验,而果子却可以。果子宁愿忍受寒冬也要实现价值,我觉得它的坚韧令我敬佩。”
我欣慰地点了点头:“是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内在美才能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我也像孩子一样,调皮地问:“我是乌桕,你们是谁?”
“小鸟!”清脆的童声回荡在校园里。
(系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教师)
:李健
《中国教育》2024年05月24日第4版 版名:文化周末·中教文化乐读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推荐文章4:校园里的乌桕树
大概是去年春天,学校将三棵柚子树换成了乌桕。起初我并不认识,也没有心思去辨认,在我眼中,它们不过是三棵很普通的绿树。直到有一天,一名学生在她的作文里介绍了它们,她说,在秋天里,一棵乌桕身上披着不同的颜色。真这么神奇?我也想见见。
一天清晨,我早早地来到校园。步入走廊,阳光洒满教学楼,左手边的三棵树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我突然发觉,这三棵树每一棵的颜色都不一样:远远望去,北边的大都红润有光泽,眼前的一半金黄一半油绿,东边的三色都有,仿佛四季之色都在这一方小小的教学楼前。咦,这不就是乌桕吗?真如学生所言,奇妙极了!我喜不自胜地拿出手机,定格下这如诗的画面。镜头下,每一棵乌桕似乎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然而,外在的美丽总是短暂的,视觉上的冲击与新鲜感也随着时间逐渐消失。不知多久,乌桕的叶子落了,落得一片不剩,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毫无生机可言,俨然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此刻,我眼中的它不再有魅力,渐渐也忘了它的存在。
天越来越冷,那天,我在四楼走廊护导,寒风凛冽,大部分学生待在了教室。无意中,我瞥见楼下的乌桕开出了白色的小花。明明是冬天,竟然开花了!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孩子们,心想他们一定会崇拜我的观察力。没想到,有学生说那是果子,我感到意外。幸好大多数学生都说是花,我暗自得意,看来我没有看错。从窗外望去,树上那星星点点的分明就是花,两三朵聚在一起,小小的,白白的,好看得很。可转念一想,叶子都落了,又是冬天,哪来的花呢?也许真是果子?于是怀着好奇之情,我又来到了树底下,定睛细看,真的是果子!我有些失落,心想,它怎么能是果子呢?这果子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吃。
让我没想到的是,一整个冬天,那些果子都静悄悄地挂在树上。纵是寒风呼啸,霜雪欺压,它也不落,就这么如花一般地绽放着。它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知不觉间,春天再次悄然而至,乌桕重新焕发生机,嫩绿的叶子占据我的整个视线,任谁都会多看它们一眼。白色的乌桕果似乎少了一些,也不如往日那般饱满紧致,变得干瘪而沧桑。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落在了乌桕树上,它淡绿的羽毛,小巧的身姿,从树下看是不容易发现的。我在四楼,看到了它的身影。它用灰嘴啄下了果子,熟练轻松,看来是个常客,随后双脚用力,振翅跃向空中,停在了北边的屋檐上。我看着摇晃的乌桕枝,看着衔着乌桕果的小鸟,陷入了沉思。
那天,我告诉孩子们,我想写一篇关于乌桕的文章,目前正在构思和查阅资料。这么一说,倒勾起一些孩子对乌桕的兴趣,几天来时不时会有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观察着乌桕。我问她们,喜欢乌桕吗?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追问喜欢它的什么,她们大都说,叶子。“是的,大家都喜欢一目了然的美,我也喜欢。不过,现在我更喜欢它的果子。”她们很是吃惊。我继续说着:“果子虽然很小,不起眼,但它却很有价值。你们看,乌桕果让自然界最灵动的小动物——鸟,填饱了肚子。它经过提炼还可以制成香皂、蜡烛。”她们若有所悟。我又补充道,它们在树上默默忍受了一整个寒冬,终于等到了叶绿、叶黄、叶红的时候,等到了鸟儿来吃它们的时候,等到了实现价值的时候。它们经过一夏一秋的积蓄,又会长出新的果子,经过一冬一春的守候渐渐消失,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它们让我心生敬意。
一个学生说道:“这棵乌桕就像老师一样,默默守候着我们,陪伴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说得真好,乌桕果的花语就是静静的守候。”
“还有默默奉献,乌桕把最美的叶子分享给了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把最实用的果子奉献给了爱它的小鸟,就像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学校。”
“老师,叶子和果子都是乌桕的一部分,它们都在作贡献,不过,我更喜欢乌桕果,叶子经不起寒冬的考验,而果子却可以。果子宁愿忍受寒冬也要实现价值,我觉得它的坚韧令我敬佩。”
我欣慰地点了点头:“是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内在美才能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我也像孩子一样,调皮地问:“我是乌桕,你们是谁?”
“小鸟!”清脆的童声回荡在校园里。
(系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2024年05月24日第4版
:李健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推荐文章5:南京二梯队小学之三牌楼小学
不得不说鼓楼区的名小非常多,这就让很多家长产生疑惑“三牌楼小学到底怎么样?”,其实鼓楼二流的学校比起其他区的二流小学也是绰绰有余的。今天一起来看看~
一、学校概况
百年名校:位于鼓楼新模范马路94号,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江宁市立第二十四初级小学,是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一线在职教师81人,大专学历占42%,本科学历占42%,研究所学历占2.4%。小学高级教师55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及学科带头人22人。且有外聘优秀教师,校长务实,整体水平好,校风正。
二、学校理念先进
注重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是培养有温度、会思考的学习者。开展大量社团课,希望以切合实践的场景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拥有探索的态度,所以课外活动很丰富。
三、学校优势
1.生源质量高
毗邻南工、南邮,所以大学教师家庭多。另外其他生源多于江北、栖霞等地看中教育的新南京家庭,高级白领居多,素质相对平均,学生之间无落差,不攀比,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2.成绩稳定
单从南外录取情况来看,三牌楼小学成绩在南京市排名也是较为靠前的,南外录取人数相对稳定。家长“冲南外”热情没有其他学校那么高,更看重三小素质教育。
3.学区房性价比高
三小对应初中为五十中,在鼓楼区属于二档初中,尚可。公民同招政策下,三小既满足资金不富裕的家长冲南外的需求,又能保证五十中保底的小升初选择,置业性价比高,对工薪族吸引力较大。
整体而言,三牌楼小学施教区内房价目前在4.5-5.5万左右,总价200-300内小户型成交热度较高,较能满足普通工薪族学区置业的需求。
但是近几年三小考取南外的人数也在浮动,甚至出现家长投诉老师不负责任及看人下菜的情况。希望学校能加以重视,毕竟百年名校的招牌,学区房也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换来的~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推荐搜索词:
1.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死亡事件
2.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官网
3.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排名
本文标题: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