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历任总统推荐文章1:巴基斯坦首位女总理,两度出任总理,却死在第三次竞选上

  巴基斯坦是一个清真之国,却曾涌现出一位享誉伊斯兰世界的女总理,她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以女子的身份站在国家权力的巅峰,她就是有着“铁蝴蝶”之称的贝娜齐尔·布托。


  在得到权力的同时贝娜齐尔又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呢?父亲被判处绞刑,一生多次入狱,贝娜齐尔35岁荣登总理一职,却因为腐败问题而流亡海外,最终自己殒命政坛。今天大佬日志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巴基斯坦“铁蝴蝶”贝娜齐尔·布托的传奇人生。


  贝娜齐尔·布托


  2007年12月27日,结束了流亡海外生活不久的贝娜齐尔再次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巴基斯坦,她曾是巴基斯坦的前总理,如今更是希望重振家族的荣耀,回归巴基斯坦政坛,但贝娜齐尔的雄心壮志却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贝娜齐尔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拉瓦尔品第市参加着竞选集会,她向前来参加集会的民众宣扬着自己的政治主张,当贝娜齐尔从车内的天窗站起身向她的支持者示意时,一名骑摩托车的刺杀者对其扣下了扳机,这位巴基斯坦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绝无仅有的政治女性,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将与她的父亲,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里·布托埋葬在一起,一同沉睡在祖国巴基斯坦的怀抱之中。


  在还是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时,贝娜齐尔就知道自己家族的显赫。古老的布托家族是巴基斯坦信德省最大的部族之一,在英国人统治南亚次大陆时期,贝娜齐尔的祖父就入朝做官,曾任尤纳加德邦总理,并被封为爵士,成为了当时显赫一时的政界人物。1953年6月21日贝娜齐尔出生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卡拉奇市,这是巴基斯坦境内最繁荣的城市,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贝娜齐尔·布托的跌宕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其父阿里·布托涉足政坛之后,成为了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始人,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的贝娜齐尔并没有与同时代的其他巴基斯坦女孩一样受到各种禁锢,相反阿里·布托在贝娜齐尔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看到了她身上的政治天赋,他让尚且年幼的贝娜齐尔和男孩一样接受优秀的教育。在伊斯兰教中也有中国封建制度下“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阿里·布托


  阿里则十分开明,当贝娜齐尔4岁时,父亲开始在巴基斯坦政界崭露头角身居要职,贝娜齐尔和她的兄弟就如同观看球赛一样欣赏着首脑会议,对于父亲经常提及的政策,国际形势等如数家珍,“冷战”这类词汇也是经常挂在嘴边。在巴基斯坦上中学时,贝娜齐尔敢于提出与老师截然不同的观点,她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老师当然也不敢得罪贝娜齐尔,毕竟她可是有着一个总理父亲。


  即使在家中,贝娜齐尔也与阿里就政事展开过辩论。与众不同的她,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偶像,16岁中学毕业之后,贝娜齐尔顺利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随后又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但是对于贝娜齐尔来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当贝娜齐尔正在国外上学深造时,彼时的巴基斯坦却面临着内忧外患。1971年12月,印度打着支持孟加拉国人民独立的口号出兵干涉巴基斯坦内政,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对于这场战争印度可谓是蓄谋已久。


  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按照宗教信仰来划分领土,如今的孟加拉国也就是曾经的东巴基斯坦。两巴东西夹击,印度苦不堪言,于是印度极力挑拨两巴矛盾好削弱巴基斯坦实力。对于这场战争,联合国中只有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尽管阿里在联合国反复奔走,四处游说但却无功而返。当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后,阿里随即从联合国赶回巴基斯坦临危受命接管了政府。


  贝娜齐尔的一生绕不开她是阿里·布托的女儿这个身份。贝娜齐尔之所以步入政坛,也与父亲的结局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在西方学习生活过多年,担任巴基斯坦总理的阿里·布托上台之后便决意要进行民主改革,他颁布新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人权,禁止种族和宗教歧视,以推行“伊斯兰社会主义”为目标,主张为巴基斯坦人民带来平等和幸福。


  阿里·布托执政时期,推行“国有化”政策,两次实行土地改革,向大地主开刀。由于没有经历过民族解放战争,巴基斯坦境内的大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农民少有耕地。因此阿里自上而下的改革极大地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巴基斯坦又是一个教权深入很深的伊斯兰国家,阿里的世俗化改革,想将巴基斯坦带往“社会主义”道路的想法遭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压力。


  1976年贝娜齐尔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国,她踌躇满志,继承父亲志向进入了政坛,但此时她的父亲阿里·布托却面临着人生最危难的时刻。1977年7月5日凌晨,巴基斯坦各个主要城市的大街上军车飞驰,全副武装的军人控制了电台、机场等重要通信、交通目标。同时大量精锐部队包围了阿里的总理官邸。此时的阿里还在熟睡,一名警察冒着生命危险将消息通知给了阿里的警卫乌尔斯。


  阿里·布托被乌尔斯叫醒,“布托先生,军队发动政变了,快想想办法躲起来再说,或者跑掉!”


  阿里·布托很是平静“他们既然背叛了我,想要杀我,那就让他们来吧”。


  阿里布托的改革为巴基斯坦的底层人民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为上层的统治集团所不喜,于是巴基斯坦军方在齐亚·哈克的带领下发动政变了。


  齐亚·哈克


  阿里·布托在国际上的声誉很好,当齐亚·哈克抓捕他之后,历来与巴基斯坦关系良好的我国通过联合国和驻巴大使等外交渠道向巴军方传话,希望能够释放布托,美、英等国也要求能够公正对待布托,法国总统更是直接写信要求让阿里·布托流亡国外,甚至就连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与阿里·布托互为对手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也发表声明支持布托。在国际强大的压力下,齐亚·哈克认定释放阿里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不顾他人反对,下决定要消除后患。


  1979年4月4日凌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空气中带有一丝凉爽,阿里布托走出了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监狱,他要走去的方向是一旁高大的绞刑架。时年51岁的阿里·布托就这样告别了他的国家和人民。


  悲痛万分的贝娜齐尔也遭到了软禁,从1979年父亲阿里·布托惨死于绞刑之后,一直到1984年,贝娜齐尔度过了长达5年的监禁生活。这期间她经历着亲人逝世,家庭破碎等伤痛,在监狱里的生活,磨炼出了一个真正的“铁蝴蝶”,软禁过程中,贝娜齐尔并没有放弃提高自己,她每天坚持锻炼,强壮自己的身体,只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她积极联系政治盟友,了解国内外局势以寻求支持。


  暗无天日的每一天,贝娜齐尔都被生活的锉刀打磨着,5年的软禁生活中,她还险些在手术台上遭到刺杀,但这些磨难也将她锤炼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斗士。政治的斗争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当贝娜齐尔因“健康问题”答应出国而结束监禁生活时,有人劝她离开巴基斯坦去美国进行学术研究,她有着丰富的学识,不再陷入政治泥沼之后,一定能有安稳的生活。


  但贝娜齐尔放弃了稳定体面的学术生活,她如果早就向命运屈服的话,那么本可以在被监禁的第一天,就向敌人求饶。但这可不是她的作风。自从父亲为了这个国家而牺牲之后,贝娜齐尔就带着父亲的期许和理想抱负,静静地蛰伏。


  1988年8月17日,贝娜齐尔的机会来了,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齐亚·哈克因空难身亡,这标志着其对巴基斯坦11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巴基斯坦政局陷入一片混乱当中。在布托家族的眼里,齐亚·哈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人们对齐亚·哈克普遍是褒大于贬。1988年12月1日,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成为了巴基斯坦最年轻的政府首脑,对于整个巴基斯坦以及伊斯兰世界来说这都是个意义重大的事件。


  尽管贝娜齐尔在政治上远未成熟,但阿里·布托无疑是一名深受爱戴的政治家,所以巴基斯坦人民将对他的这份崇敬怀念以及信任,寄托在了他的女儿身上。贝娜齐尔也终于破茧成蝶,从被监禁、流放到成为女总理,贝娜齐尔重新扛起了布托家族的大旗。


  她曾经说“继续父亲的事业,治理一个复杂的巴基斯坦。”


  但在如此复杂的巴基斯坦,想要完美地解决问题以及改变这个国家实在是一件难事,上任不到两年,1990年8月6日,时任巴基斯坦总统以腐败和解决民族冲突不力为由宣布解散贝娜齐尔政府。身为肩负父亲政治荣光的贝娜齐尔为什么会上台之后就踏上腐败的道路呢?


  这就要说到贝娜齐尔的丈夫,扎尔达里。尽管在政治、事业上贝娜齐尔表现出了强人模样,但是关于婚姻,贝娜齐尔保留了她作为女性温柔的一面。按照巴基斯坦的传统,女儿的婚姻要受家族和男方家庭的安排。


  扎尔达里


  因此双方在接近一年的“谈判”之后,35岁的贝娜齐尔才亲眼见到了自己的丈夫,他就是建筑巨头扎尔达里,与贝娜齐尔同岁。扎尔达里出身是巴基斯坦南部的一个阔绰地主家庭,两人在见面后第五天就闪电般结婚了。那是1988年,为了振兴人民党自失去阿里·布托后的低迷士气,双方有意将这场婚礼举办成热闹的“嘉年华”。


  这无疑是一场政治联姻,当时婚礼请柬在黑市上曾卖到上千卢布,甚至还出现了伪造请柬的事。对于这场闪婚,仍有不少人怀疑扎尔达里的人品,果不其然在贝娜齐尔任总理期间,她的丈夫扎尔达里开始“大贪特贪”起来,据说在扎尔达里担任政府投资部部长期间,只要有公司想通过他拿到项目,就要给他10%的回扣,这个数字后来升至30%。贝娜齐尔想履行父亲的承诺,改善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但贪婪的丈夫却葬送了她的政治生涯。


  1990年被免职之后,贝娜齐尔仍然对自己贪婪成性的丈夫无比信任。1993年巴基斯坦再次大选,贝娜齐尔凭借着不懈争取和自身魅力,再次当选总统,然而到了1996年贝娜齐尔任期还没满就因同样的罪行遭到免职。


  1999年4月14日,巴基斯坦一家法院认定贝娜齐尔腐败指控成立,她与丈夫一起因腐败和滥用职权被判处5年监禁并罚款860万美元,但后来法院撤销了这一裁定。从此贝娜齐尔开始与家人一起流亡海外。但贝娜齐尔仍心有不甘,流亡期间她一直担任巴基斯坦人民党主席,2007年10月19日,贝娜齐尔结束流亡返回巴基斯坦。


  当晚她就遇到了两起针对她的袭击。随后在发布会上贝娜齐尔直言“有些人警告我,继续政治生活,我的下场将与父亲一样”。面对重重的威胁,贝娜齐尔没有妥协,她已经走过了54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将向第三次出任巴基斯坦总理的目标而冲刺。


  2007年12月5日,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签署了一份和解协议,赦免了对贝娜齐尔的指控,这意味着她可以再次参加议会选举,如果成功就可以第三次出任总理。2007年12月27日,正是在父亲阿里·布托遇难的这座城市拉瓦尔品第市,贝娜齐尔参加竞选集会,两颗冰冷的子弹打在了这位“铁蝴蝶”的身上,54岁的贝娜齐尔·布托不治身亡,在风雨飘摇之中,“铁蝴蝶”坠落在了巴基斯坦的大地上。


  贝娜齐尔·布托曾说“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生于巴基斯坦,我的生命折射了她的动荡、悲情和胜利”。


  出生于一个政治家庭,贝娜齐尔·布托从小享受着光环照耀的同时,也背负着不容推卸的使命。这个使命驱使着她前行,也让她倒在了路上。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大佬日志,了解更多人物故事,喜欢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


  巴基斯坦历任总统推荐文章2:来看看全球最穷的国家领导人,有的工资还没打工人多

  国家元首都很富吗?看看全球最穷的国家政要排行榜谈到国家元首,我们会想到日理万机,位高权重,那么这些执一方牛耳的人是否就很富裕呢?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中,有资产数十亿美元的特朗普、也有挥金如土的沙特国王。但还有这样一群领导人,他们不仅家境普通,工资低于企业中层管理者,甚至有的还不及我们身边的打工人。


  第十名:委内瑞拉总统 马杜罗


  月薪:4068美元


  和各国领导人相比,马杜罗不仅薪水低,学历也很低,初中没毕业,就去做了一名公交车司机。马杜罗之所以能成为委内瑞拉总统,除了成年后自身的努力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加入了前总统查韦斯的队伍,并坚定的支持和参加查韦斯发起的一切运动,得到了查韦斯的赏识重用。


  第九名:斯洛文尼亚总统 博鲁特·帕霍尔


  月薪:3690美元


  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南部,属于高等发达国家,同为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德国总理默克尔年薪约34万美元,帕霍尔的年薪才刚过4万美元。帕霍尔是一位典型的职业政客,大学毕业3年后便成为了斯洛文尼亚议会议员,还做过党主席、下议院议长、总理。2012年,他成功竞选为斯洛文尼亚总统。


  第八名:印度总理 莫迪


  月薪:2525美元


  作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领导人,莫迪并没有领取很高的薪水。印度总理办公室披露的资产告显示,除了4枚金戒指和一套房子外,总理也没有其他的财产。我们似乎从未见过印度的第一夫人,那是因为莫迪年轻时就加入了禁欲组织,在家里包办婚姻的安排下,他曾与一个叫贾苏达本的女子结了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莫迪便又离家出走再次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第七名:玻利维亚前总统 莫拉莱斯


  月薪:1800美元


  莫拉莱斯是美洲地区工资最低的国家元首,2006年当选总统前,他还与别人合租两间平房,共用着卫生间和厨房。莫拉莱斯也是玻利维亚历史上第一位印第安土著人总统,在各种政治场合中,穿着便装和原住民服饰。他曾获得三次连任,在第四次竞选中,由于涉嫌违规,迫于各方压力而宣布辞职。


  第六名:孟加拉国总统 阿卜杜勒·哈米德


  月薪:1448美元


  孟加拉国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也非常大。14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数已经超过了俄罗斯,人均GDP却不到俄罗斯的六分之一。总统阿卜杜勒·哈米德的薪水很低,但在同样很低的国民经济面前,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第五名:乌干达总统 约韦里·穆塞韦尼


  月薪:1083美元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一个比孟加拉国还贫穷很多的国家,面积为孟加拉国的1.6倍,国内生产总值才达到孟加拉的十分之一。穆塞韦尼是在各种军事斗争和政变下成为总统的,从1986年当选后蝉联至今,在制度和教育水平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乌干达的发展也将会很缓慢。


  第四名:巴基斯坦前总统 马姆努恩·侯赛因


  月薪:760美元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一个好兄弟,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上,作为中国和俄罗斯潜在的印度洋出海口,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被大国忽视的国家。虽然每次和印度发生摩擦,巴基斯坦的态度都很强硬,但其实他不仅体量远远小于印度,人均经济水平也低于印度。


  第三名:越南总理 阮春福


  月薪:756美元


  阮春福于2016年当选越南总理,得益于低廉的人工成本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越南政府过去几年大力招商引资,国家经济借助中低端制造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相比发展还不错的经济水平,阮春福的工资就非常亲民了。越南借助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时和俄罗斯、美国、日本在经济、军事方面合作,多方面谋取最佳利益,也算是个“骑墙”高手,未来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越南或许再一次暴露出它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这一点不得不防。


  第二名:阿富汗前总统 卡尔扎伊


  月薪:525美元


  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美国推翻后,卡尔扎伊成了阿富汗政府新的领导人,一干就是12年。在任期间,阿富汗监督和反腐败部门曾调查过卡尔扎伊的资产情况,他的银行存款不足两万美元,名下也没有土地。在某种程度上,卡尔扎伊政府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成立的,但这并不代表他是美国的傀儡。卡尔扎伊曾多次发布命令驱逐美军,并指责是美国让阿富汗陷入了长期战乱。相比之下,卡尔扎伊政府没有塔利班那么极端反美,美国在阿富汗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代理人,因此出现了奥巴马对阿富汗的冷淡,特朗普也想着从阿富汗撤军。


  第一名:乌拉圭前总统 何塞·穆希卡


  全部家当:1800美元


  穆希卡在物质方面,是总统里混得最差的一个,睡着破烂板房,只有两个警察守卫,外加一条狗。他在家的时候,还要做饭、打扫卫生,上下班开着一辆年代久远的甲壳虫车,这还是几个朋友凑钱送给他的。穆希卡那么贫穷,并不是因为政府没钱,而是他把自己90%的收入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只留下了最基本的生活费。


  以上榜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巴基斯坦历任总统推荐文章3:从铁腕总统到逃亡海外!亲华总统为何被判死刑?

  他是中巴建立友谊的见证者,是巴基斯坦的铁腕总统,却也是第一位被巴基斯坦判死刑的人


  的总统。他为祖国戎马半生,在卸任后却遭人弹劾,最终流亡海外,不能安享晚年。


  那么,他究竟是谁?


  从总统到死刑,至今仍在逃亡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本期就为大家揭晓,巴基斯坦前任总统穆沙拉夫的坎坷人生。

  说起穆沙拉夫,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清楚,但说起巴基斯坦,现如今各个平台上的旅游博主,前往巴基斯坦的视频却让人倍感新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的热情,以及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中巴友谊万岁”,偶尔还会有学习汉语的巴基斯坦人对其说一句“你好”。


  至今日,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已经71年了。作为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我们亲切地称呼为巴铁。穆沙拉夫总统,便是巴基斯坦历史上最亲近中国的一位总统。


到今天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

  在得知情况后的穆沙拉夫在5月14日就抵达了中国驻巴大使馆。并向中方表示,中国需要什么物资,巴基斯坦都会提供,尽其所能,施以援手。可我们都很清楚,巴基斯坦一直都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在之后的抗灾中,穆沙拉夫派遣4架运输机来帮助中国,其中包括他自己作为总统的专机。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装载物资,运输机上的座位全部拆卸。


  在得知灾区急需帐篷时,除了巴铁国内现有的帐篷外,连战时储备物资的帐篷也支援到了中国。在后期中方工作人员核对帐篷数量时,来自巴基斯坦的帐篷有零有整。


  可以说,穆沙拉夫竭尽所能为中国提供帮助。除了物资,巴铁不远万里派遣了医疗队,赶赴灾区。在救灾过程中,巴铁医生拒绝中方提供比别的医生好一点的待遇,直言是来支援救人的,并不是来享受度假的,足见这份情谊的深厚。


之后,在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抵达巴基斯坦时,穆沙拉夫带上总理共同见证了。祥云火炬在巴基斯坦的传递,可以说是圣火传递中得到的最高待遇了。

  穆沙拉夫除了这些大事上挺中国外,对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人也是关心至极。


  2006年,在巴基斯坦建设基础工程的,中国施工队遭遇到了袭击,得知消息的总统穆沙拉夫第一时间就下令,从巴基斯坦部队中组建一支队伍,专门用来保护中方施工人员的安全。并明确表明态度,要进行一级保护措施,让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万无一失。穆沙拉夫在任期间也多次访问中国,表示中国一直都是巴基斯坦最亲近的伙伴,中巴关系友谊长存。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中国亲近的总统,在晚年却遭到弹劾被巴基斯坦发布通缉令,被迫逃亡海外,甚至还有死刑判决书。


穆沙拉夫究竟做了什么招来这样的审判?

  一切得从最开始讲起。1943年,穆沙拉夫出生于印度,那时候的印度还没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穆沙拉夫跟随着身为外交官的父亲移民到了巴基斯坦。在他18岁时,考进巴基斯坦陆军军校,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从学校毕业后,担任了炮兵军官。在之后几次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冲突中,穆沙拉夫凭借.优秀的个人军事素养和过硬的技术,多次立功。在90年代初,前往英国进修。1991年,任命为少将,95年晋升中将,到1998年时,已经升任为陆军参谋长,军衔升为上将。


  此时的穆沙拉夫风头正盛,一向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将军,对官僚主义嗤之以鼻。因此常常会在政治上与其他人出现纷争,每每此时穆沙拉夫就总是据理力争,坚决不妥协。职位越来越高的穆沙拉夫逐渐成了前总理谢里夫的眼中钉,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没有任何转圜的时候了。


1999年10月,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谢里夫政府。

  自古成王败寇,这场政变也算是和平结束,巴基斯坦的国民并没有遭遇武装冲突,日子照常过。上台后的穆沙拉夫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自己担任首席执行官。


  谢里夫


  2001年,宣布就任巴基斯坦总统一职。之后穆沙拉夫积极开展反贪倡廉,并对国内一些不合理的条令进行改革。对于责任和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提高监管力度。并解散了国民议会,颁布总统令表明有权任免海陆空三军最高统帅,曾担任过总理和省长的官员,不允许再次担任该职位,同时赋予普通民众投票选举的权利。


  虽然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国民的肯定,但也动了一些上层人的利益,为之后埋下了伏笔。


  穆沙拉夫在位期间,除了反贪倡廉,也积极发展国内经济,坚定不移的走经济复兴,巴基斯坦的GDP在穆沙拉夫的带领下翻了两翻。同时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使巴基斯坦解除了长期备战的状态。到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向着有利于穆沙拉夫的方向。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件对穆沙拉夫不利的事情,

  那就是在2003年,他曾公开表示会辞去陆军参谋长一职,可到了2004年底,穆沙拉夫声明自己依旧担任陆军参谋长,没错他反悔了。此时的穆沙拉夫刚刚上任,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到2007年10月,巴基斯坦总统选举照常进行,08年1月穆沙拉夫以多数票连任总统。此时巴方最高人民法院表示穆沙拉夫不能兼任陆军参谋长,此举不符合宪法规定。


  强势的穆沙拉夫坚决不肯丢弃自己的军权,于是反对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弹劾此起彼伏。


  面对日益见涨的反对声势,为了国家的利益,穆沙拉夫选择在2008年8月18日宣布辞去巴基斯坦总统一职。原本以为至此就会息事宁人,可弹劾依旧在进行。


2011年,巴基斯坦政府对穆沙拉夫发出逮捕令,

  原因是穆沙拉夫涉及谋杀前任总理。但是穆沙拉夫坚决不承认此事与他有关,并拒绝出手庭。2013年,在海外流亡了5年的穆沙拉夫,回国参加新一任的总统选举,4月份,最高法院撤销了对穆沙拉夫的保释,决定重新对前总理被刺杀一事立案侦查,并再次发出对穆沙拉夫的逮捕令。巴基斯坦的检察官表示,法庭已经对穆沙拉夫判处了死刑。


  对于这样莫须有的罪名,穆沙拉夫在法庭拒绝承认,称自己为巴基斯坦奉献了四十多年年,就迎来这样的结局吗。之后巴基斯坦将穆沙拉夫软禁了起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020年,撤销了对穆沙拉夫的追捕。巴方最高法院表明,对穆沙拉夫的指控是由居心叵测之人组成的特别法庭认定的,违反了宪法,因此不成立.

  有人问穆沙拉夫,逃亡海外,为何不选择中国呢?毕竟他在位期间与中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即使他来中国,中国国民也不会拒绝。穆沙拉夫表示,案件还没查清,去中国是在给中国添乱,会给中国在国际上留下话柄。


  这样一位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危难时候也不愿麻烦兄弟的巴铁总统,让人肃然起敬。可即便是这样的人,却被有心之人诬陷叛国判处死刑,真是可悲可叹。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对穆沙拉夫的遭遇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巴基斯坦历任总统推荐文章4:从铁腕总统到“叛国”死囚?中巴友谊维护者,穆沙拉夫做错了什么

  他长相普通,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却是巴基斯坦历史上最亲华的一位总统,精明强干,做事雷厉风行且态度强硬,被世界各国称之为铁腕总统,他虽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外,但却深受中国人的爱戴,他就是巴基斯坦前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有人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只有利没有爱,但穆沙拉夫强硬又温柔的身影却成了国际外交领域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一边铁腕治国,为国服务四十年,让巴基斯坦人从混乱走向和平,一边又极力向中国伸出友善之手,亲自迎接北京奥运圣火,拆除总统专机上的座椅,只为帮汶川灾区多运送一点物资,他亲手抒写了中巴比山高比海深的国际友谊,然而,这样一位亲华总统,晚年却被判处死刑,流亡海外,穆沙拉夫为何最后会有如此下场?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中国人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中国陷入了困境,在那一整年,四川汶川都是最受关注的话题,我国倾举国之力抗震救灾,世界各国也在同一时间捐款捐物,但谁也没想到,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一支外国医疗支援队突然出现在汶川灾区第一线,他们对我们说:“中国兄弟不要担心,你们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这些人都来自巴基斯坦,在得知中国灾情后,总统穆沙拉夫亲自带着这些人赶往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配合中国人民拯救正在受苦受难的四川百姓,而中国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与感激,本想提高一下他们的生活待遇,结果却遭到了巴基斯坦救援人员的坚决反对,他们说:我们是来救人的,不是来吃饭的。如此掏心掏肺对待中国人民的外国人,巴基斯坦可以说是史上第一位。


  除了无偿提供医疗救援以外,穆沙拉夫还在第一时间从巴基斯坦境内空运大量的救援物资送往汶川,当时穆沙拉夫下令巴基斯坦仅有的四架运输机全部出动帮助中国,为了尽可能多地向中国提供救援物资,穆沙拉夫不惜拆了自己总统专机上的真皮座椅,只为腾出更多的空间放置送给我国灾区的物资。当收到来自巴基斯坦的帐篷后,我国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巴基斯坦的帐篷数量很不对劲,其他国家送来的帐篷都是整数,只有巴基斯坦的帐篷是有整有零的,精确到了个位数,事后我国经过了解才知道,穆沙拉夫为了支援中国,把国内所有的帐篷都拉来了,当时的巴基斯坦国内几乎连一顶帐篷都找不到了。


  穆沙拉夫的柔情让每一位中国人都感激不已,大家纷纷为穆沙拉夫以及巴铁点赞,在穆沙拉夫的极力推动下,中巴友谊走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当然,这也并非是穆沙拉夫第一次对中国伸出友善之手,只要是中国有需要,穆沙拉夫几乎都会在第一时间为中国出头。


  2008年4月16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正在举行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和所有国家都不同的是,穆沙拉夫这个一国总统不仅亲自上台迎接来自中国北京的奥运圣火,连巴基斯坦的总理吉拉尼也陪同上台,两人携手将奥运圣火传递给第一棒火炬手萨米乌拉·汗,总统和总理同时出席,这在巴基斯坦的历史中,只有迎接贵宾时才会出现,是巴基斯坦最高级别的礼遇。穆沙拉夫在任期间一直强调:中国是巴基斯坦最亲密的伙伴,巴中两国的关系比山高比海深。即使下台后,穆沙拉夫依旧不改对华的态度,始终将中国视为巴基斯坦最值得深交的盟友。


  穆沙拉夫和总理迎接奥运圣火


  2008年8月,穆沙拉夫因受到同僚弹劾被迫解除总统职位,但这并不是穆沙拉夫的最终结局,下台后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成了流亡逃犯,在海外流亡期间,穆沙拉夫甚至还接到了来自巴基斯坦的死亡判决书,作为曾经的一国总统,穆沙拉夫最后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这还得从穆沙拉夫的从政之路开始说起。


  1943年8月11日穆沙拉夫出生于在当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和许多天生异象的大人物出生时不同的是,穆沙拉夫的出生似乎有些生不逢时,英国掌控下的印度殖民地混乱不堪,人民流离失所,尽管穆沙拉夫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为政府工作,但穆沙拉夫还是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幸遭遇,而也正是这些不幸,在穆沙拉夫幼小的心灵内种下了不甘心的萌芽,他梦想着能有一天改变这一切,能将那些正在受难的人民拉出战火与动乱。


  1947年6月,英国颁布了《蒙巴顿方案》,按照规定,英国要给英属印度中伊斯兰教徒居民为主的地区以自治领地位,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穆沙拉夫跟随家人移居到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开始新的生活,谁也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次不经意的移民,让穆沙拉夫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逆转,让他儿时的抱负终于有了施展之地。


  1961年,年仅18岁的穆沙拉夫进入巴基斯坦陆军军校接受特殊训练,在这里穆沙拉夫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魔鬼训练,各种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强度每天都在穆沙拉夫身上进行着,尽管如此,穆沙拉夫依然没有半点退却,在努力突破身体极限的同时,他也在极力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如此艰苦的军队生活不知不觉中成就了穆沙拉夫坚毅且强硬的性格,也让年幼的穆沙拉夫从众多训练者中脱颖而出,训练三年就当上了一名炮兵军官。


  就在穆沙拉夫当上炮兵军官的第二年,巴基斯坦与印度边境的战火开始持续升级,在这种情况下穆沙拉夫果断冲向战争前线,从1965年到1971年的六年间,穆沙拉夫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大杀四方的日子里,穆沙拉夫一度成为巴基斯坦人民心目中的战神。


  到90年代初,穆沙拉夫的事业发展到了顶峰,1991年晋升少将,1995年晋升中将,1998年10月被总理谢里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晋升上将军衔。别人穷极一生也未必能达到的军衔,穆沙拉夫仅用了不到10年就晋升完成,所谓的天之骄子应该就是用来形容他这种人的吧。


  然而,此时的穆沙拉夫并没有意识到,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暗地里紧张地进行,而策划这场阴谋的幕后黑手就是一手提拔他出任陆军参谋长的总理谢里夫。谢里夫本想依靠穆沙拉夫在巴基斯坦高涨的人气为自己谋福利,所以极力讨好穆沙拉夫,但没想到的是穆沙拉夫刚正不阿的性格让谢里夫彻底断了念想,尽管受谢里夫的恩惠升了官,但穆沙拉夫并没有成为谢里夫的心腹,两人多次在针对巴基斯坦内政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不知不觉中穆沙拉夫已经成为谢里夫遥控巴基斯坦内政最大的绊脚石。


  在关系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必然会有人会采取极端的应对措施,这一次谢里夫决定要对穆沙拉夫先下手为强。


  谢里夫


  从1999年5月起,巴基斯坦开始进入多事之秋,先是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冲突不持续升级,接着美国又开始出手干预,以大国姿态迫使巴基斯坦政府从卡吉尔地区撤出武装,而此时巴基斯坦由于常年处于战火之中,国家经济几乎已经停滞不前,这就导致国内矛盾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外汇储备短缺无法供应,彼时的巴基斯坦已经是阴云压顶,军政双方早已貌合神离,而改变巴基斯坦命运的时间就发生在5个月后。


  1999年10月9日,穆沙拉夫收到来自斯里兰卡的一封邀请信,希望他能参加斯里兰卡建军50周年的纪念活动,而就在穆沙拉夫离开后第三天,谢里夫突然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宣布穆沙拉夫上将正式无限期退休,此命令当天下午立即生效。此时正在赶往卡拉奇国际机场的穆沙拉夫对此还一无所知,直到抵达卡拉奇机场后穆沙拉夫才得知自己的飞机被禁止降落,他被谢里夫单方面撤职了。


  由于当时穆沙拉夫所乘坐的飞机只剩下七分钟的燃料,若不采取必要措施,留给穆沙拉夫的结局只有任人宰割,所以他当机立断在飞机上遥控了一场改变巴基斯坦命运的政变,刚下飞机,穆沙拉夫便对誓死忠于他的部队下达命令:立即占领机场,同时封锁边境,不准任何人离境。当晚22点,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传出穆沙拉夫已经回到伊斯兰堡的消息,穆沙拉夫也在同一时间向全国人民宣布正式解散谢里夫为总理的政府,解散国会。


  10月13日,首都伊斯兰堡一切正常,政府机关照常工作,企业照常营业,学生们也照常上课,似乎昨天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靠着政变上位的穆沙拉夫却成了唯一的变量,那时的巴基斯坦人民一定不会想到,巴基斯坦变革图强的道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上台后穆沙拉夫立即着手对巴基斯坦进行全面改革,他一手“军人掌权文官治理”,一手“总统全民公决”,成功让巴基斯坦迈进了一个新纪年,尽管穆沙拉夫将总统选举权交给了每一位人民,由万千人民自主选择,但穆沙拉夫做得太好了,所以在第一次总统任期届满后,穆沙拉夫再次以98%的高票继续任职巴基斯坦总统。


  在穆沙拉夫执政期间,巴基斯坦积极与世界各国改善关系,使动荡了近半个世纪的国家终于安稳了下来,在此期间国家的GDP翻了两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多年的战备状态也在穆沙拉夫执政后不久彻底结束,但国家稳定后大功臣穆沙拉夫却遭到了许多政客的不满,由于穆沙拉夫是总统兼军队最高领导人,这让很多反对派找到了弹劾他的理由,高度集权的穆沙拉夫不断被非议为独裁者。


  为了自证清白,2008年穆沙拉夫在第三次连任总统后主动辞去一切军事职务,只保留国家总统的文职官位,但穆沙拉夫错就错在辞去了军事职务,没有了军权后,反对派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压穆沙拉夫,指责、弹劾等言论铺天盖地的向穆沙拉夫涌来,此时穆沙拉夫想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提出希望能获得任免军方领导人的权力,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此话一出,穆沙拉夫立刻成了众矢之的,反对派更加认定他独裁者的身份。


  2008年8月18日下午,再也扛不住的穆沙拉夫终于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在国家电视台正式宣布辞职,解除一切职务,并于次年出国自我流放,一直住在伦敦和迪拜。尽管人在国外,但穆沙拉夫始终惦记着祖国和人民,2013年穆沙拉夫冒死回国,只为参加2013年5月11日举行的巴基斯坦国会大选,他说“这是对国家的承诺”。


  然而,穆沙拉夫刚刚落地就被卡拉奇警方逮

本文标题:巴基斯坦历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