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工业技师学院
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推荐文章1:想学技术擦亮眼,济宁这17所技工院校有招生资格
山东省人社厅日前公布2019年具有全日制技工教育招生资格技工院校及其主要专业目录(核定截止2019年7月10日),其中济宁17所。
这17所技工院校分别是济宁市技师学院、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山东山推高级技工学校、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山东山矿技工学校、济宁市高新济公学校、山东省济宁卫生技工学校、山东星源技工学校、济宁安泰技工学校、曲阜行知技工学校、山东工具技工学校、微山县技工学校、鱼台县技工学校、汶上县技工学校、梁山县技工学校、汶上县创恒技工学校、山东新英才技工学校。
根据规定,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
不在此名单的学校不具备全日制技工教育招生资格,不得面向社会招生全日制学生。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所招学生不注册学籍,不享受国家职业院校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政策。
齐鲁晚·齐鲁壹点 记者 贾凌煜
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推荐文章2: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与颜店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举行
揭牌仪式现场
大众网记者 侯畅 通讯员 王浏钰 济宁道
1月15日,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与颜店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举行,旨在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与实践育人的双向赋能。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与颜店镇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相关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参加本次活动。
仪式上,颜店镇党委副书记胡超对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颜店镇基本情况,表示此次合作将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的知识优势、人才优势与颜店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相结合,为实践学生搭建了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广阔平台,颜店镇将竭尽全力配合完成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促进学校教育资源与地方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付伟、颜店镇党委副书记胡超签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为基地揭牌。付伟对颜店镇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表示期待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打造校地合作典范,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上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促进文化交流,加深师生对地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形成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推荐文章3: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8名
济宁新闻网讯 近日,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面向国内外院校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8名。
一、引进范围
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硕士及以上研究生。
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1988年8月以后出生)。
二、名时间及方式
2024年8月19日-8月22日,采用邮箱名的方式进行。
三、引进方式
考试不受名比例限制,不设笔试环节,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确定人选。面试工作由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组织实施。面试采取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面试成绩,面试成绩相同的,组织加试,根据加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考察体检人员名单。面试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
四、其他
根据面试成绩和引才计划,由高分到低分按1:1等额组织考察、体检。对放弃考察、体检或考察、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从同一岗位达到面试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详情请登录兖州区人民政府网站查询(
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推荐文章4:技高一筹|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人
记者 王小涵 通讯员 赵大伟 实习生 郑好
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是济宁市兖州区政府主办的技工院校。现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行先试示范校、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近年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工学一体、德技双高”的办学宗旨,树牢“高标准、严要求”管理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实施“3+3”育人模式,塑造新时代技师学子的新风貌。
传承非遗文化
培养特色技能
把非遗用起来,是最好的传承。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立足学情校情,结合兖州区非遗传承实际情况和现有师资力量,在原有书法、国画、草编、泥塑、插画、茶艺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建立“山东手造”特色社团;开发“山东手造”特色培训教材,打造特色专业技能课程。同时,学院将紧盯市场需求,适时开设手造类专业;探索“培训+订单+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新渠道,为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创办特色课程,展示非遗魅力。学院针对非遗传承项目教材较少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文化部门共同打造“山东手造”特色专业技能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学院通过扫描仪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展馆,丰富特色专业课程形式,使学生足不出户欣赏非遗作品的魅力。学院探索使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信息技术,实现非遗作品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让非遗回归生活,为学院下一步创建“手造产品集市”展览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紧盯市场需求,增设新兴专业。山东是“人文沃土”,更是“手造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这些蕴含历史基因、承载时代精神的“手造”项目,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抓手。同时,兖州区还有创新的数字科技能力、完备的三次产业结构、强大的市场需求等,都为发展“山东手造”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拓宽办学思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与市场需求,对接新兴非遗手造产业,适时开设手造类专业,创新“培训+订单+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传统手工业培训资源供给,育训并举,切实将非遗文化“活”起来、“用”起来、“传”下去,为学生就业创业增加新渠道,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兖州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道了学院促进教师特色专业技能培养,建立“山东手造”社团,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典型做法。
弘扬端信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
学院与上级文化部门积极沟通,成立兖州区文化馆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分馆,创新性开展九州福地端信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推进文化和教育深度融合,以文化人、启智润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润青春心灵。学院利用文化馆分馆这个平台,紧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工程,积淀学院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打造品牌文化,为兖州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德技双高、气质高雅”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学院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特色品牌活动,构建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广大师生搭建挑战自我、抒展情怀、展现风华的献艺舞台,在活动中领略艺术魅力、感悟艺术精髓、汲取艺术灵气,营造校园“高雅、美丽、活力”的文化艺术氛围。
创新育人模式
涵育时代新人
学院秉承“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倾心”的教育理念,严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自律能力,推行准军事化、半封闭式管理,建立学生教官团队,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
学院创新实施“3+3”育人模式,第一个“3”指的是三全,是实施的目标;第二个“3”是指三个到位,是保障措施。“三全”为:一是全环境育人,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家庭环境;二是全时空、时段管理,学生上学到晚上放学就寝,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管理;三是教师全员参与管理。“三个到位”为:一是学生在校时间单元课时化,所有课时课程化到位;二是所有时段值班、值勤、巡逻到位;三是所有管理点位学院及部门督考到位。基于育人模式的“三全”“三到位”,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无缝对接,除每天正常上课时间外,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课期间开展活动,由辅导教师指导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才艺或技能。
通过实施“3+3”育人模式,强化了全员育人协同性,彰显了全过程育人有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养高、内外兼修的时代新人。今年5月,学院创新育人模式,涵育时代新人的典型做法在《》宣传道。
下一步,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履行好社会服务责任,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素质“济宁工匠”“齐鲁工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新闻线索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推荐文章5:技高一筹|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创新培养模式,涵育时代新人
记者 王小涵 通讯员 张怀国 实习生 郑好
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是济宁市兖州区政府主办的技工院校。现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行先试示范校、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
学院占地13 . 6万平方米,实训、实验场地面积2 . 2万平方米,建有106个工学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现有教职工359人,专任教师328人,其中,正高级讲师7人,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87人,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165人。在校生4600余人。
学院设有智能制造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技术系、经济贸易系、人文艺术系、职教高考部五系一部。面向技能就业,开设数控加工、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3D打印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消防工程技术等30余个专业;面向职教高考,开设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幼儿教育、护理等10个专业。
学院坚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工学一体、德技双高”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校企一体”、“工学一体”以及“技师+大学”等多元办学模式,与华勤集团、太阳纸业、蒂德精机等市内外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了合作培养订单,形成了“企业冠名、定向培养”“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训岗前职工、在职职工、企业新型学徒制、退役士兵等各类学员8万余人。
学院不断改革创新,拓宽多元办学空间,成立四个“合作共同体”,赋能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六大板块提质增效,共商人才培养方式、共搭人才管理平台、共享人才培养效益,奋力实现办学水平高、人才评价优、社会声誉好等九大发展目标。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赛引领理念,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赛中屡获佳绩。在2022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获得团体第四名,二等奖,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获得团体第六名,二等奖,为济宁市争得了荣誉,力促学校跻身于全市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方阵”,实现了重大突破。2023年6月,在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可再生能源赛项获得第四名,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获得第四名,工业设计技术赛项获得第六名,三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推荐搜索词:
1.济宁工业技师学院兖州校区
2.济宁工业技师学院是什么学历
3.济宁工业技师学院领导班子
本文标题:济宁工业技师学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