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aton线
nelaton线推荐文章1: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约占成人骨折的3.6%,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主要与骨质疏松导致骨的质量下降有关,当遭受到轻微的扭转暴力则可发生骨折,往往很多中老年患者就是因为滑倒摔伤导致骨折,青少年常需要较大暴力引起,所以很少见。
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长轴形成颈干角,为110°-140°,平均127°,从矢状面观察,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纵轴形成前倾角,为12°-15°,这些角度在股骨颈骨折复位及人工关节置换时候非常重要。
股骨颈的前倾角
股骨头的血液:1.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提供股骨头凹部的血液循环,2.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沿着股骨颈进入股骨头,3.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是供应股骨头的重要营养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时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股骨颈血供图
股骨颈骨折分类:1.按照骨折线部位分类:股骨头下骨折:股骨头往往严重缺血,坏死机率很大;经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往往有明显供血不足,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或者骨不愈合;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折线位于大小转子连线之间,对骨折部血供影响较小,骨折容易愈合。
2,按照骨折线方向分类:内收骨折:骨折面接触少,容易错位,属于不稳定骨折;外展骨折:骨折面接触较多,不容易移位,属于稳定骨折,
3,按照移位程度分类:Ⅰ型:不完全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部移位,Ⅲ型(占约62.8%):完全骨折,部分移位且股骨头与股骨颈有接触,Ⅳ型:完全移位的骨折。
临床表现: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有部分患者伤后仍能行走,但数天后疼痛加重,这说明刚骨折时候时稳定骨折,因活动发展为不稳定骨折,检查可以发现:患肢处于外旋畸形,一般在45°-60°之间,测量可以发现肢体短缩。专业的医生还可以通过Bryant三角及Nelaton线来判断,最终通过影像学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
经颈型骨折
治疗:1.保守治疗,针对年龄过大,全身情况较差,合并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可以穿防旋鞋或下肢牵引6-8周,期间进行肌肉训练,不能侧卧,不能内收等,也是非常痛苦的,3个月后可逐渐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6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借助助行器等行走。因为治疗时间往往太长,很多老年患者因为卧床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此时应该以治疗并发住为主,骨折可不进行特殊治疗。
简单可自制的防旋鞋
2.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骨折移位类型等综合考虑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术后康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经过2-3天卧床休息,可在床上坐起,活动膝/踝关节,6周后可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骨折愈合后正常行走,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可在术后1周左右开始借助助行器行走。
nelaton线推荐文章2:武汉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院
武汉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院!【武汉161骨科医院● 人的世界就是骨科的健康】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 ,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 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武汉161骨科医院● 人的世界就是骨科的健康】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 临床诊断 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股骨 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体征 :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早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位、 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阳性.其他体征还有外展、外旋受限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伴有髋关节脱位者还可有 Nelaton线上移,Bryant三角底边小于5cm,Shenton线不连续.武汉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院!【武汉161骨科医院● 人就像一部车改修就得修】
二、X线摄片X线片对早期(0、I期)ONFH诊断困难,对II期以上的病变则可显示阳性改变,如硬化带、 透X线的囊性变、斑点状硬化、软骨下骨折及股骨头塌陷等.推荐取双髋后前位(正位)和蛙式侧位进行X线摄片,后者能更清楚显示股骨头坏死区的改变.
三、 【武汉161骨科医院● 人就像一部车改修就得修】MRI 典型ONFH的T1加权相改变为股骨头残存骨骺线,临近或穿越骨骺线的蜿蜒带状低信号区,以及低信号带包绕高信号区或混合信号区.T2加权相可出现双线征 (double line sign).专家建议的扫描序列为T1及T2加权,对可疑病灶可另加T2抑脂或短T1反转恢复(STIR)序列.一般采用冠状位与横断面扫描,为了更精确 估计坏死体积,以及更清楚显示病灶,可另加矢状位扫描.轧增强MRI对早期ONFH检测特别有效.武汉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院!
四、 核素扫描 核素扫描诊断早期ONFH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采用99锝二磷酸盐扫描若出现热区中有冷区即可确诊.【武汉161骨科医院◆我以真诚服务患者,您以疗效检验广告】但单纯核素浓度(热区)则应与其他髋关节疾病鉴别.此 检查可用于筛查病变及寻找多部位坏死灶.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可增强敏感性,但特异性仍不高.
五、CT 对于II、III期病变,CT检查可清楚显示坏死灶的边界、面积、硬化带、病灶自行修复及软骨下骨等情况.CT显示软骨下骨折的清晰度与阳性率优于MRI及X线片,加用二维重建可显示股骨头冠状位整体情况.CT扫描有助于确定病灶及选择治疗方法.【武汉161骨科医院◆我以真诚服务患者,您以疗效检验广告】
nelaton线推荐文章3: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运动系统—下肢骨折。
nelaton线推荐文章4: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治疗
:骨科小锤子
链接:
:头条号
著作权归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定义: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诊断标准
专家建议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脂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
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2、临床诊断
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脂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关系等。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早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位、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性。其他体征还有外展、外旋受限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伴有髋关节脱脱位着还可有Nelaton线上移,Bryant三角底边小于5cm,Shenton线不连续。
分期股骨头坏死一经确诊,则应做出科学的分期诊断,以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准确判断预后。专家建议采用ARCO分期、Steinberg分期及Ficat分期。
Maro分期法:
Ⅰ期:髋无症状,X线片无表现或轻微密度增高(点状密度增高)
Ⅱ期:仍无症状或轻微,X线密度增高,头无塌陷。
Ⅲ期:症状轻微,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多见扇形骨折,新月征少见。
Ⅳ期: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跛行及功能障碍,头扁平或骨质坏死。
Ⅴ期:疼痛明显,死骨破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密度更加硬化。
Ⅵ期:疼痛严重,有的疼痛较v期减轻,但股骨头肥大变形,半脱位,髋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
图1X线平片,示左侧股骨头呈斑片状骨质疏松(Ⅰ期);图2CT扫描,示右侧股骨头骨小梁星芒结构变形并骨质硬化(Ⅰ期);图3CT示左侧股骨头硬化及片状骨质疏松(Ⅰ期),右侧股骨头大片骨质硬化并关节面小囊状透亮区(Ⅱ期);图4横断面T1W1示双侧股骨头内小囊或串珠状低信号(Ⅰ期);图5T1W1示右侧股骨头斑点、条状高信号(Ⅱ期),左侧股骨头不规则形低信号(Ⅱ期);图6同图5病例,GRL序列示双侧股骨头广泛性斑点状低、等、高信号(Ⅱ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0期):
无症状,X线(-)
双线征:外国低信号=骨小梁增生反应,内固定高信号=充血水肿。
T期:轻度不适,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MRI与0期类似
股骨头缺血坏死(Ⅱ期和Ⅲ期)
Ⅱ期疼痛、僵化,MRI新月形坏死区;Ⅲ期=Ⅱ期+股骨头塌陷;Ⅳ期=Ⅲ期+关节间隙狭窄
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治愈不同类型、不同分期及不同坏死体积的ONFH。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分期、坏死体积、关节功能以及患者年龄、职业等。
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ONFH的疗效尚难预料)
一、保护性负重:学术界对于该方法能否减少股骨头塌陷仍有争论。使用双拐可有效减少疼痛,但不提倡使用轮椅。
二、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0、Ⅰ期、Ⅱ期)ONFH,可采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剂,针对高凝低纤溶状态可用低分子肝素及相应中药治疗,阿仑磷酸钠等可防止股骨头塌陷,扩血管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三、物理治疗:包括体外振波、高频电场、高压氧、磁疗等,对缓解疼痛、促进骨修复有益。
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
多数ONFH患者会面临手术治疗,手术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等,使用于ARCOI、Ⅱ期和Ⅲ期早期,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截骨术
一、股骨头髓芯减压术(coredecompression):建议采用直径3mm左右细针,在透视引导下多处钻孔。可配合进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骨形态蛋白(BMP)植入等。此疗法不应在晚期(Ⅲ、Ⅳ期)使用。
二、带血管自体骨移植:应用较多的带血管腓骨移植、带血管髂骨移植等,适用于Ⅱ期、Ⅲ期ONFH,如应用恰当,疗效较好。但此类手术可能导致供区并发症,并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疗效差别大。
三、不带血管骨移植:应用较多的有胫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持植骨等。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此类手术适用于Ⅱ期和Ⅲ期早期的ONFH,如果应用恰当,中期疗效较好。
四、截骨术: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该方法适用于坏死体积中等的Ⅱ期或Ⅲ期、中期的ONFH。此术式会为以后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带来较大技术难度。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一旦塌陷较重(Ⅲ期晚期、Ⅳ期、Ⅴ期)出现关节功能或疼痛较重,应选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nelaton线推荐文章5: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一、头颈部
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作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测量的标准。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 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侧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拔除下颌1~8牙时,可经过下颌第二磨牙斜水平插入对侧下颌孔进行阻滞麻醉(图1a)。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可形成硬膜外血肿。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中耳炎时此处有压痛。在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临床若在此手术开颅要防止大出血。头部外伤用包扎的帽状绷带压在其下方可防止绷带滑脱。
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方,张嘴时此处变凹。可判断下颌关节是否脱位,若脱位可手指包纱布,将下颌拉向下再向后推,将下颌头纳回下颌窝内。
喉结:甲状软骨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在溺水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下,可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凹陷处行环甲膜穿刺术紧急抢救病人。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时,在喉结最高点下方平放3横指,示指在上,环指在下,从中指下缘切至环指下缘,此切口位于2~3气管环。
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可观察到。在环甲膜水平高度,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其后缘的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缘相交处,若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可为胃癌食管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第七颈椎:颈前屈,从侧面看颈背部最高的隆起,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之一。
a:下颌孔体表投影点(A)的简易定位;
b:髂前上棘体表投影点(A)的简易定位;
c:外环最高体表投影点(A)和最低体表投影点(B)的简易定位;
d:收肌结节的体表投影点(A)的简易定位图1 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定位
二、胸部
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在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在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间有锁骨下静脉通过。临床可在此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或在锁骨中点上方行臂丛阻滞麻醉。
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凹陷处。一般气管位于切迹正中,头臂静脉在此平面合成。其上2横指为甲状腺手术的切口区。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形成。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此平面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膈分界和胸导管由右转向左行及相当于第4、5胸椎间的椎间盘水平。
剑突:胸骨体下方突出部分,下端游离。可作为肝脏测量的标志。临床上进行心包穿刺时,从左剑肋角区,斜30°~40°、向上后进针,扎入心包前下窦,抽取心包积液。在其上方2~3横指处,可行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抢救病人。
肋间隙:左侧第5肋间隙为心尖搏动、第一心音听诊处,左侧第2肋间隙可进行第二心音听诊。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紧急抢救穿刺时,沿胸骨左侧第4肋间隙垂直扎进,行心内注射,多注入右心室。第8肋间隙与腋后线相交处,常用于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
肩胛下角: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的会合处。通常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是背部计数肋或肋间隙的重要标志。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胸椎棘突。肩胛下角下部1~2横指处,为听诊三角所在区,是开胸手术最佳入路及背部听诊呼吸音清楚的部位。
脊肋角: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临床常在此行肾囊封闭。当有肾炎、肾结核、肾结石等肾病时,触压或叩击肾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三、腹部
肋弓下缘:腹部体表的上界,常用于腹部九分区法,肝、脾的测量和胆囊的定位。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胆囊发炎时,该处可有压痛。肋弓下缘1~2 cm处也是常用的胆囊、脾脏等手术的切口。
腹直肌:白线、经腹直肌的旁正中线、腹直肌外缘为腹部手术中常用的切口。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经过此手术切口出血少,而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也是胆囊的定位。
脐:位于腹部正中。此处易发生脐疝,腹腔镜手术常经脐上或脐下缘建立气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McBurney点,为阑尾根部投影,阑尾炎时该处有压痛,经过此点可做手术切口或行腹腔穿刺。
髂前上棘:平卧位,经脐画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以脐为起点向外下侧画一角平分线,在此平分线上向外下侧连续两次移放4横指,最后拇指指腹触之坚硬处即为髂前上棘(图1b)。此法常用于髂前上棘不明显之肥胖者。临床上常在此后3横指髂结节的骨面平坦处做骨髓穿刺。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常行腹腔穿刺。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常对L3~L4棘突间隙,临床可依此行椎管内麻醉。
耻骨联合:在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 cm,偏左或右1.5 cm处,可行腹腔穿刺。由于膀胱病变、前列腺肥大等各种原因引起尿潴留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水平施行膀胱穿刺术。
腹股沟韧带: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时可用此来加强腹股沟管壁。腹股沟韧带中内1/3处直向下约1横指搏动处为股动脉,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临床可用股动脉压迫止血,股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定位。
腹股沟管外环:在阴茎根部向上平放3横指,最上指缘画一水平线,在阴茎根部向外呈45°角放3横指,最外侧指缘与水平线相交处即为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点(图1c)。部分人位置较低,可在阴茎根部向上平放2横指,阴茎根部向外呈45°角放2横指,上缘与外缘相交处也为外环体表投影点。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在临床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广泛。
骶管裂孔:从尾骨尖向上平移约3横指凹陷处,临床常在此进行骶管阻滞麻醉。
四、四肢部
喙突:三角肌前缘与锁骨外侧交界的锁骨下窝内的骨隆起,上臂后伸较明显,前屈时消失。
肩峰:肩胛冈的外侧端,是肩部的最高点。肩峰的前外侧突出部是肱骨大结节。正常时,喙突、肩峰和肱骨大结节三者成等腰三角形,当肩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发生变化。
肱二头肌:屈肘关节,上臂隆起的肌肉。其内侧沟有肱动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通过,临床在此手术不要损伤上述结构。鹰嘴:屈肘,肘关节后方最凸的骨隆起。临床常用于骨折牵引。
肱骨内、外上髁:屈肘,在肘关节后鹰嘴上方触摸的两骨隆起。伸肘时,鹰嘴、肱骨内、外上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屈肘呈直角时,三者成等腰三角形。当肘关节脱位或骨折时,三者关系将发生变化。
指伸肌腱:手掌和手指伸直时,在手背皮下清晰可见。第2~5指到手指后移行为指背腱膜。当手外伤指伸肌腱或指背腱膜断裂缝合后,要用过伸石膏固定。
鼻咽窝:手背外侧部的浅窝。当拇指充分背伸并外展时,界限明显,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走行,可触及搏动。当手舟骨骨折时“鼻烟窝”可因肿胀消失,窝底可有压痛。此处也是切开拇伸肌腱鞘和结扎桡动脉的理想径路。
股骨大转子:人体直立,臀部外上1/4凹陷处可触及。临床用其结合Nelaton线或Kaplan点可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提供参考。
髌骨:在髌骨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上方画一垂直线,两线交点处行股骨髁上牵引钻孔。当膝关节腔积液时,可在髌骨两侧缘中点,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
收肌结节:在髌骨上缘画一水平线向内侧延伸,再在髌骨内缘斜45°放3横指(示、中、环指,示指在内,环指在外。右收肌结节用右手测,左收肌结节用左手测),示指内缘和水平线相交点即为收肌结节(图1d)。其上方是收肌腱裂孔,有股动脉、股静脉和隐神经通过。
胫骨粗隆:髌骨下缘约3横指处的骨隆起。临床常在其上缘后外方2~2.5 cm处定一点,然后在此点向下2~3 cm处钻孔进行胫骨结节牵引。
腓骨头:髌骨下缘与外缘相交处向外3横指再向下1横指左右处的骨隆起。在其下方腓骨颈处,腓总神经在此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此处外伤时,易损伤腓总神经,导致“马蹄内翻足”。
内、外踝:内踝前1横指左右处是大隐静脉,临床常在此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术;在外踝下1个半横指处定一点,在此点平行后移1横指处,或外踝下垂直向下2横指处行根骨牵引钻孔。
nelaton线推荐搜索词:
1.nelaton线怎么读
2.髋关节nelaton线
3.kaplan点和nelaton线
本文标题:nelaton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