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的设计者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推荐文章1: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谁?不是设计师,当年奖金500元
“冰霜不减嫣红色,路转峰回见新天。”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多少中华儿女心中的希望所在。暴雨中为其撑伞,朝阳中身披霞光,无数中华儿女视其为不朽的精神支柱,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让其更放光芒。
六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六十多年的同舟共济,闪闪发光的五星红旗陪伴着中华民族,成为伟大祖国的象征。美轮美奂的五星红旗,红黄交相辉映的颜色,哪怕设计大师见到,也很难不为之惊叹。可谁又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根本不是设计师,五星红旗也是他此生唯一的设计作品。
默默无闻的设计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四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星,红色的旗身耀眼夺目,无数人为之赞叹。
抛开五星红旗内在涵义,红与金色对比的耀眼光芒,足以让人赞叹。称赞之余,大家不禁满头问号,究竟是谁能设计出如此漂亮且内涵深刻的国旗?
曾联松,一个普通的名字闯入大家的视线,作为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无人知晓这位“设计师”的成名之作,和齐白石等一些艺术界老前辈相比,曾联松更是默默无闻,无数人对这位天才设计师充满好奇。
而曾联松的履历,却让大家大吃一惊,经济专业毕业的曾联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对于设计一窍不通。设计五星红旗之时,曾联松并未如艺术家一般,考虑构图与审美,内涵与深意,这仅仅是曾联松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他对人民解放国家成立的一份贺礼。
全心画国旗曾联松的少年时代,充满着热血与悲伤。国家满目疮痍,人民生活艰难,无数仁人志士揭竿而起,在暗无天日的黑暗中摸索前行,为国家和人民探索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生于黑暗之中,心中却有光明,中华少年的意气风发,在曾联松身上体现。曾经致力于写字画图的少年,抛弃爱好学习科技,前路不通转向经济,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海解放之时,曾联松已学有所成,上海人民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成立,热闹的气氛传遍大江南北。
曾联松也被这气氛所感染,适逢听说国旗设计大赛展开,曾联松不眠不休,将自己的满腔热血融入设计中去,将简单的图案赋予深刻的涵义。最大的星星犹如党的领导,指明前进方向。
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级,每一角相对代表对党的服从,而旗身的红色则代表了鲜血染成的国旗。抬头仰望星空,天空中璀璨的星星照亮星河,伏案疾书,笔下的星星也在散发着闪耀的光芒。金与红交相辉映,照耀了曾联松心中的梦想。
曾联松连夜设计出的五星红旗,天一亮便送到邮箱里,带着曾联松的期盼与祝福,送到了北京。与国内知名设计师相比,曾联松并不懂得美学,对于设计更是一窍不通。
唯一所凭借的,不过幼时涂涂画画所存基础,与一腔热血。灵感如泉涌,若是不能画出,曾联松怕是梦寐难眠,至于结果如何,他从未想过,也不曾在乎。
沉甸甸的奖金九月的上海燥热依旧,北京关于国旗的评比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作品寄出后,曾联松心里的石头已然落地,至于结果如何,早已抛之脑后。
开国大典前五天,一张五星红旗的图片传遍全国,各地纸大肆宣扬,关于国旗的设计已经确定,曾联松方才知道,自己所设计的五星红旗,真的被选为了国旗。纸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让曾联松热泪盈眶,旁边小小的署名,是曾联松不眠不休设计国旗的最大回。
开国大典之时,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曾联松也感到了无上的荣耀,恨不得昭告世界自己喜悦的心情。时隔不久,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件更是让曾联松笑容满满。
信件开头的“曾联松先生”,让曾联松激动不已,后面的信件更是诚意满满,极尽赞美之词,对曾联松设计国旗的辛苦表示慰劳。随信而来的五百块钱,是对曾联松设计国旗的最高酬。满腔爱国之情无处宣泄,区区五百块钱怎能比得上曾联松设计国旗时的呕心沥血?
设计国旗之时,曾联松也从未想过以此为机会大赚一笔,自己的设计被选中,足以让曾联松激动不已,金钱早已置之度外,五百块钱能买米买菜,却买不到曾联松的圈圈爱国心。五百元人民币,是曾联松一生最高的荣耀。
国旗之父开国大典匆匆忙忙,曾联松未能看到自己所设计的国旗升起,但国家并未忘记这位“国旗之父”。1950年的国庆节,曾联松受邀于天安门广场观礼,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想起自己设计五星红旗的日日夜夜,曾联松的心中有着无限感慨。
五十多年间,无数记者问及曾联松的设计灵感,曾联松总是以爽朗的笑声,专业所学确实无法与设计师相比,但赤子之心与满腔热血,却是设计成功的必备要素。此生未踏入设计师的门槛,唯一作品竟然能被永世流传,这何尝不是造化弄人呢?
此后多年,曾联松参加多次与国旗相关的活动,每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曾联松总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功成名就一样感动不已。
回首过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展望未来,峰回路转,气象万千。五星红旗的设计者,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设计出流芳百世的作品,无数专业设计者恐怕都无法与之相比。
生命有限价值却无限,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曾联松这个名字也会在人们心头萦绕。纵然时光流逝,百年之后甚至更遥远之时,曾联松已经归于尘土,五星红旗却依旧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人生不过百年,芳名却流传千古,“国旗之父”的名号无人忘却,先辈的付出也无人忘却。丁年观礼,皓首萦怀,国旗之父,永垂不朽。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推荐文章2: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开国大典一年后才知入选,结果获500元奖励
1949年10月1日下午,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来。五星红旗是从3012幅应征设计图案中选出来的,它一度差点落选,而它的设计者身份更是出人意料。五星红旗初稿的设计者并不是大设计师,而是一位长期从事财务工作普通工,他的名字叫曾联松。
曾联松,1917年生于浙江瑞安。1928年,曾联松考入瑞安县中学,在这里他遇到对他后来影响深远的老师,温州著名花鸟画家金作镐,由此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美术基础。1936年,曾联松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曾联松从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市合作总社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
尽管自己的兴趣没能用在工作上,可曾联松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工作之余他总是画上几幅画。1949年5月的一天,曾联松从《解放日》上意外看到了国旗征稿的启事,他非常激动,决定设计一幅国旗图案来投稿。
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曾联松将自己“红底五星旗”图案寄往北京。尽管国旗筹备第六小组的初选,共有38幅国旗设计图案入选,曾联松的设计方案编号为“第32号”。在最初的投票环节,“第32号”国旗图案的得票只有5个人。
曾联松的设计的理念是这样的,他认为工农红军是以五角星为自己的标志,而中共是人民的大救星,于是决定以一颗大五角星作为国旗上最主要元素。同时,曾联松用四颗小一点的五角星象征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四个社会阶级组成的人民。
最开始,曾联松设计的图案大五角星中有镰刀斧头方案。后来,根据第六小组的意见,删除了镰刀斧头图案。据资料,当年毛主席和大多数代表倾向由一颗五角星和一条象征黄河的金色横杠组成的4号图案。但是,张治中对该方案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一条横杠有分裂国土、分裂革命之嫌,且容易使人联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决定采纳曾联松设计的“红底五星旗”方案,并将其改名为“五星红旗”,同时删除大五角星中的镰刀斧头图案。不过,曾联松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设计的图案当选。
1950年11月1日,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寄来的纪念册和500万元(约相当于人民币500元)奖金。多年之后,曾联松回忆自己设计的国旗初稿时说:“每当我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内心就会涌起一股亲切、激动的暖流。因为40年前,是我设计了它的图案。这段往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参考资料:《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推荐文章3: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谁?它何以从3000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旗?
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
大概是每个中国人独有的共同记忆。
《国旗法》规定:全日制中学小学,
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
是学校升旗仪式的关键环节之一,
是对广大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
“国旗下的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为庆祝建国70周年,
海淀教育特推出“国旗下的讲话”专栏。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家国情怀,
从国旗下的讲话中汲取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本期为大家推荐的升旗演讲来自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学校一直秉承着将升旗演讲课程系列化的理念,由学生发展处及校团委组织策划,每学期制定演讲主题,旨在将爱国情怀、传统文化、道德文化等观念通过宣讲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位师生,让升旗演讲作为另一个成长的平台,浸润师生心灵,让教育做到每一个细节。
五星红旗下回忆
演讲者:初二(6)班 王天域
你知道吗?在五星红旗真正被确定为国旗前,总共有3000多个竞争对手,不过,五星红旗最后还是力压群雄,脱颖而出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前,政协提出要重新设计国旗,一时之间,热心的群众们纷纷投稿。当时,关于国旗设计总共收到了3000多份来稿。其中有一份以五颗五角星组成的设计图征稿从江南来到了北平。国旗中的大五角星同时带有镰刀图案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采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也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图样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捧在手里,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管是美观度,还是寓意,它都满足所有条件,所以,五星红旗一出现,就获得了狂风暴雨般的掌声。当一切尘埃落定,大家纷纷开始议论:这么完美的设计稿,肯定是来自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或者是一个思想觉悟超高的政治家。直到一年以后,答案才揭晓:其实它来自一个普通的职员之手,一个做财务的大叔。大叔名字叫曾联松,一个财务之所以能设计出国旗,只是因为他从小喜爱画画。
曾联松把它设计成一个大星星,旁边围绕着四颗小星星,四颗小星星的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相互联系,疏密有致。没有一根线条串联,但那种围绕与紧凑的感觉,不言而喻。整个五颗星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构图,占据四方形旗帜的一角,画面有重点也不至让旗帜失重。色彩上:当时政协在发出国旗设计的要求时,其中有一条就是:色彩要以红色为主。红色这个颜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亲切不过了。自古以来,它就象征着喜庆欢乐,到了近代,因为革命斗争会有流血牺牲,红色代表了强大的、新生的希望。
而对比初稿和后来的定稿,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是——定稿去掉了大五角星中的镰刀符号,使画面更加简洁大气。经过这一系列考究,才有了开国大典上那个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热血沸腾的五星红旗。当然,所有设计的完善,也全部都是始于曾联松先生最初的思想火花。最终,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一周前力挽狂澜,被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今天,当五星红旗在每一个黎明伴着国歌,冉冉升起;当它伫立在每一片中国的领土上,迎风飘扬;当它出现在每一次濒临崩溃的危难中,带来希望。总能让人热泪盈眶。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图案,而是寄托我们对祖国的所有情感。
祖国,谢谢你,变成越来越好的样子。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征集
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与学校德育教育有效结合,海淀教育特推出“国旗下的讲话”栏目,在此也向海淀区各学校征集校长、教师、学生在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稿(包括视频、音频)。
内容要求:
(1)爱国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2)国情篇:围绕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开展国情教育;
(3)人物篇:围绕历史杰出人物及新时代建设楷模的示范作用,开展荣辱观的教育;
(4)道德篇: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具体感人话题,开展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
来稿事项:
(1)请将素材发送至
(2)请附演讲者简介+演讲照片+国旗下讲话稿件+(如有的话请提供)演讲稿录音或视频
(3)对演讲文字进行整理,编辑成适合书面发表的格式
(4)请附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
往期精彩回顾
▼
有一首歌,84个字,46秒,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守护......
英雄无需祥云,胸中自有豪情|国旗下的讲话
素材: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微信号: hdjyxw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推荐文章4:做坚定的国旗守护者 |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南京这所学校的校友
五星红旗,它是那样的庄严、美丽,那样的鲜艳夺目。对于它的设计,人们或许会这样想吧:
如此高水平的巧妙设计,一定出自一位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之手吧?其实不然。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他叫曾联松。
可你知道吗?他也曾是我们南京市宁海中学的校友哦!
9月27日,南京市宁海中学校园处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做坚定的国旗守护者”主题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做国旗文化的弘扬者,做国旗精神的践行者,做坚定的国旗守护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属于宁海人的一份特殊礼物。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先生,就是宁海中学1936届校友。这一主题活动深入追寻杰出校友的丰功伟绩与精神品质,将爱护国旗、守护国旗生动诠释,落地生根,是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体现。
本次主题活动由三个篇章构成:庄严的旗、辉煌的旗和心中的旗。
其中,在第一篇章“庄严的旗”活动中,宁海中学“曾联松国旗护卫队”首次亮相,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庄重的姿容,进行了神圣而庄严的升旗仪式。
随后,初二同学代表集体朗诵曾联松创作的《七律?咏五星红旗》,重温当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的喜庆和自豪。
在第二篇章“辉煌的旗”中,首先举行庄重的曾联松先生雕塑揭幕仪式,学校特别邀请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为曾联松先生雕塑揭幕。
接着,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第八任班长赵新风同志给南京市宁海中学“曾联松国旗护卫队”授队旗;宁海中学曾联松国旗护卫队现场进行宣誓,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响彻宁海校园。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五星红旗,近距离地触摸曾联松的爱国热情,主题活动特别邀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监制者宋树信先生的女儿宋如芬女士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述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的故事。生动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与会全体人员,让每一位与会者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主题活动在第三篇章“心中的旗”逐渐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首先,由学生代表“唱起心中的旗”,美妙动听的童声独唱《歌唱祖国》将全场带入静谧庄严的氛围。伴随着歌声,高一、二美术清华班同学缓步来到五星红旗前,展开画板,倾情挥毫,他们凝神专注,庄重投入,共同描绘他们心中的五星红旗。
高一高二学生方阵队形表演尤其令人震撼,他们用队形巧妙地再现出“1949”“2019”“70”和“中国”,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然后,学生代表以“五星红旗,我想对您说”开头,用朗诵的方式对五星红旗进行诉说,共同表白“心中的旗”,所有表白自然、亲切,真诚、自豪,凝聚着宁海学子对祖国纯真而深沉的爱!
最后,全场师生一起高歌《歌唱祖国》,唱响“心中的旗”,向伟大祖国表白。此时此刻,《歌唱祖国》响彻整个校园,整个主题活动进入高潮。
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
守护国旗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是每个中国人的重要使命。
让我们一起守护,
这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以此向伟大的祖国致以最深情的问候!
:交汇点
微信编辑:梁早 管钰 陈思洋
本条编辑:陈思洋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推荐文章5:五星红旗设计者家住上海,其后人讲述五星红旗诞生经过
2019年9月26日,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为国旗而歌”主题论坛。本文图均为 中共四大纪念馆 供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也在当天升起。而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正是家住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145弄6号的曾联松。他的样稿从3012份投稿中脱颖而出,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9月26日上午10时,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的“为国旗而歌”主题论坛上,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的后人曾浙一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罗俊丽,讲述了五星红旗的诞生经过。曾联松曾在虹口山阴路长期居住、生活,直至逝世。
纪念馆留言处,参观者写下的留言。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共四大纪念馆获悉,2019年也是曾联松逝世20周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向曾联松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为国旗而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旗主题展》在海派文化中心同步展出。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国旗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虹口区也是五星红旗孕育的地方。此次展览以“为国旗而歌”为主题,分为国旗文献展、“诗与画”作品展等篇章。
国旗文献展篇章,以曾联松的生平史料为主线,配合展示珍贵的实物展品,讲述五星红旗诞生的故事。此外,展览还联合了收藏家学会,展出近200件珍贵文献文史资料,相关书杂志、照片海、日用实物、邮品火花、纸钞纪念币、票证等实物,展示70年来,五星红旗飘扬之处,呈现的繁荣景象。
“诗与画”作品展篇,则展出了全国青少年诗与画国旗艺术创作大赛,遴选出的70幅优秀作品,抒发新时代中小学生真挚的爱国心、强国愿和国志。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此次主题展,溯源国旗文化的历史,展现未来青年一代的精神,向伟大的祖国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共四大纪念馆负责人童科表示,国旗文化,不仅是虹口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虹口独一无二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虹口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国旗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开展了“跟着国旗看上海”、“国旗下成长”青少年升旗仪式、“同心向党共绣国旗”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更多人知晓国旗文化和国旗背后的故事。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推荐搜索词:
1.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哪位
2.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下列哪一所大学的校友?
3.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哪所大学的
本文标题:五星红旗的设计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