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推荐文章1:(水浒)入云龙公孙胜:道骨仙风,梁山水泊真正的智者。

  在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水浒传》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生动的人物群像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无数读者。在这部英雄辈出的史诗巨著中,公孙胜以其超凡脱俗的道术、深不可测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极具特色的一员。


  一、来历与出身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是北宋时期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天赋。更为难得的是,他有幸拜入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门下,成为罗真人的得意弟子,道号一清先生。在罗真人的悉心教导下,公孙胜不仅武艺精进,更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


  公孙胜虽出身贫寒,但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才华。他勤奋好学,对阴阳八卦、五行运转有着独到的见解,更精通观天象、降妖邪之术。这些超凡的能力,为他日后的传奇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平经历


  七星劫纲,初露锋芒


  公孙胜的初次登场,便是在《水浒传》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当时,北京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了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提辖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公孙胜得知此事后,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他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之名,便前往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共谋劫纲大计。


  在晁盖庄上,公孙胜与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见恨晚,七人一拍即合,定下劫纲计策。杨志押送生辰纲经过黄泥冈时,晁盖七人扮作贩枣商人,也到冈上休息。在白日鼠白胜的配合下,七人用蒙汗药酒迷倒杨志等人,成功劫走了生辰纲。这一战,公孙胜以其超凡的智慧和道术,初露锋芒,成为了梁山泊英雄中的一员。


  入伙梁山,共图大业


  生辰纲被劫后,济州府尹派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查办此事。何涛探知晁盖七人假扮卖枣客商的事情,又捉拿白胜,严刑逼供。白胜熬刑不过,被迫招出了晁盖。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等人得知消息后,逃往石碣村阮氏三雄家中。在阮小七的帮助下,七人成功逃脱官府的追捕。


  此后,公孙胜随晁盖等人一同上了梁山,与吴用一起共为军师。在梁山上,公孙胜以其深厚的道术和卓越的智谋,为梁山泊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助晁盖火并王伦,开水浒寨基业,使梁山泊逐渐成为了反抗朝廷、劫富济贫的英雄聚集地。


  高唐斗法,大显神通


  在梁山泊英雄排名次时,公孙胜排行第四,封为掌管机密副军师。他虽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心态,对权势地位并不看重。当宋江攻打高唐州时,为高廉妖法所败,只得再请公孙胜下山相助。公孙胜欣然应允,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使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这一战,公孙胜大显神通,再次证明了其超凡的道术和卓越的智谋。


  南征北战,功成身退


  梁山泊接受朝廷招安后,公孙胜随宋江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等地。在征讨过程中,公孙胜以其深厚的道术和卓越的智谋,多次化解危机,为梁山泊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深知朝廷的奸诈与险恶,对功名利禄并不看重。在征讨方腊前,公孙胜以探母为名离开了梁山,从此再也没有过问世事。他回到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紫虚观,潜心修道,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关于公孙胜的死亡时间,史书中并无确切记载。《水浒传》中也只是提到他在征讨方腊前离开梁山,潜心修道,并未交代其最终归宿。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孙胜以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和高洁品格,成为了梁山泊英雄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员。


  三、性格特点分析


  公孙胜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刚勇、强横、猛烈、暴躁。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勤奋好学、淡泊名利、特立独行的人。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这些超凡的能力使他成为了梁山泊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公孙胜的刚勇和强横体现在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总是勇往直前。在劫取生辰纲时,他敢于冒险,与晁盖等人共谋大计;在高唐斗法时,他更是以大无畏的精神破了高廉的妖术,为梁山泊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公孙胜又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虽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淡泊的心态。他深知朝廷的奸诈与险恶,对功名利禄并不看重。在征讨方腊前,他毅然离开了梁山,回到了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紫虚观潜心修道,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使他成为了梁山泊英雄中极具高洁品格的一员。


  公孙胜的特立独行则体现在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上。他自幼好习枪棒,拜入罗真人门下学得道术;他敢于挑战权威,与晁盖等人共谋劫取生辰纲的大计;他又敢于在功成名就时急流勇退,回到山中潜心修道。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使他成为了梁山泊英雄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员。


  四、有趣生平事迹与故事


  溪东村七星聚义


  公孙胜与晁盖等人的初次相遇便充满了传奇色彩。当时,晁盖得知赤发鬼刘唐被抓的消息后,将他救了下来。两人在庄上商议夺取生辰纲之事时,吴用前来拜访并推荐晁盖去石碣村找阮氏兄弟。在他们家,晁盖与阮小二、阮小七、阮小五相遇并商议劫纲大计。此时,公孙胜闯了进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七人一见如故,饮酒立誓共谋大计。这便是著名的“溪东村七星聚义”。


  收服混世魔王樊瑞


  宋江率梁山好汉闹华州后回到梁山,路过徐州沛县芒砀山时,被能呼风唤雨的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拦阻。公孙胜见芒砀山内尽是青色灯笼,就知道有会用妖法的人在内。他献计用法术破了三人的妖法并劝他们归顺梁山。在公孙胜的劝说下,樊瑞等人归顺了梁山并建立了奇功伟业。


  与罗真人的师徒情深


  公孙胜与师父罗真人的师徒情深也是其生平中的一段佳话。罗真人不仅是公孙胜的授业恩师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在公孙胜离开梁山潜心修道时罗真人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征讨辽国期间公孙胜还曾带宋江去蓟州二仙山参拜罗真人并得到了罗真人的指点和祝福。


  五、人物关系梳理


  公孙胜的人物关系相对简单但又不失丰富。他与晁盖、吴用等人结义为兄弟共同劫取生辰纲并上梁山入伙;他与师父罗真人师徒情深得到了罗真人的悉心教导和人生指点;他与梁山泊其他英雄好汉并肩作战共同反抗朝廷、劫富济贫;他在征讨方腊前离开梁山回到了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紫虚观潜心修道与世俗世界渐行渐远。


  综上所述,公孙胜以其超凡脱俗的道术、深不可测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成为了《水浒传》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员。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推荐文章2:他生擒武松力挫林冲,只因入伙晚,导致在梁山没有一席之地

  《水浒传》中,有许多武艺高强、本领出众的英雄好汉。而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武松,与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此威风凛凛的两人,却在一个名叫乔道清的人手里吃了大亏。可这样一个能够生擒武松、并让林冲无可奈何的能人,却在梁山上无法立足,在征方腊之战前自请离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幻魔君乔道清

  提起幻魔君乔道清,许多《水浒传》的读者会感到陌生,谈及他生擒李逵、武松等人的事迹,更是一头雾水,不记得《水浒传》中何时多了这么个厉害人物。


  但另一些读者,却能侃侃而谈乔道清与入云龙公孙胜的斗法经过。何以双方的记忆相差如此之大?其实都是因为阅读的《水浒传》版本不同。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版本。按大的系统划分,主要分为简本和繁本。简本用词简单,描述简略,繁本的描写则更为细致。在简本与繁本两大体系中,又因为回数的不同被分为不同的版本。


  乔道清的故事出现于征田虎、王庆的情节中,被增刊于简本,后来在一百二十回的繁简合并本中也有收录。但最接近《水浒传》原貌的一百回本中并无乔道清的身影,所以才会出现一些读者对乔道清的事迹没有印象的情况。


  和许多梁山好汉一样,乔道清也有一段被逼为寇的经历。


  乔道清原名乔冽,是陕西泾源人。他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梦见有豺狼入室,随后豺狼化为鹿,乔冽便出生了。


  乔冽出生时神异非凡,长大后也得神人眷顾。他八岁时游历崆峒山,被神人传授了幻术,从此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不在话下。


  有一次他来到久旱无雨的安定州,揭下了求雨的官榜,开始做法。没过多久,天降甘霖,州官依言要奖赏他赏金三千贯。


  这原本是件皆大欢喜的事,但在领赏时,一个库吏在他人的撺掇下,竟克扣了大半赏钱用以行贿,结果被怒火汹涌的乔冽一阵拳打脚踢,重伤而死。


  犯下人命官司的乔道清急忙逃走,他穿上道服,改名乔道清,后来被作乱的寇首田虎拉入伙,成为田虎的护国灵感真人,兼任军师左丞相,被称为国师乔道清,风头一时无两。


  

二、力挫宋军

  当时田虎在河北一带作乱,招安之后的梁山好汉,受宋徽宗派遣,要去剿灭这伙叛贼。


  一开始,宋江带领手下的梁山好汉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田虎方形势危急。危亡之际,国师乔道清自荐为将,在阵前做法。李逵性子急躁,不管不顾地领兵上前,却见原本好好的战场突然黑雾弥漫、尘土飞扬,李逵率领的五百人都被黑雾迷住,无法脱身,被乔道清擒获。


  李逵被抓,宋江便坐不住了。他亲自带领林冲、武松、鲁智深等八位梁山将领,与乔道清对敌。


  虽然武松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物理攻击”怎么敌得过“魔法攻击”?


  只见乔道清念起咒语,刹那间天昏地暗,马匹受惊逃窜,宋军不战而逃。宋江等人慌忙逃窜,却见原本平整的道路突然化为一片汪洋,众人无路可逃。武松、鲁智深、刘唐三人不愿束手就擒,回头与田虎方对敌,很快便被擒获。


  宋江不愿落入敌手,正要拔剑自刎,却见一个头生肉角、赤发裸体的怪人前来解围。原来是后土之神显灵,破去了乔道清的法术,让宋江等人得以逃跑。


  宋江率领残兵败将回到营地,自知军中无人能够对抗乔道清的奇异法术,连忙派人前往卫州,请来了梁山的秘密武器——入云龙公孙胜。


  

三、入云龙破敌

  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是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所以他和乔道清一样,都身具法术,能够呼风唤雨。两人在战场上对战,只见乔道清故技重施,又召来风沙阻碍宋军视线,只是这次风沙中还有无数神兵天降,将宋军的阵势冲垮。


  公孙胜见状,持剑射出一道金光,风沙立刻被金光冲散,而那些天兵天将也纷纷落到地上。这时众人才看清,那些天兵天将原来不过是纸人罢了。


  乔道清见法术被破,又召来千万道黑气。公孙胜手持古剑,召来大批黄袍神将,将黑气冲散。乔道清见势不妙,向南奔走,逃到五龙山中时,召来山中的黑、黄、青、白、赤五条巨龙,五龙相生相克,搅作一团,杀得宋军人仰马翻。


  公孙胜不慌不忙,将手中的麈尾化为大鹏,将五龙打得落荒而逃。宋江本想亲自去捉拿乔道清,公孙胜却受师父罗真人所托,想收服乔道清。


  原来乔道清曾经想拜罗真人为师,罗真人看出他身具道骨,但魔性太重,杀心未除,此时收他为徒有弊无利,想等到时机成熟,再将他点化。此时乔道清兵败如山倒,正是收服他的良机。


  于是在公孙胜的刻意安排下,宋军并未对乔道清展开攻击,而是将他一步步逼到百谷岭,使其困于神农庙中。待到他粮食吃尽后,公孙便派乔道清的好友孙安前去劝降。一番劝说之后,乔道清大彻大悟,归顺梁山,并拜公孙胜为师。


  可是归降之后,闹得宋军束手无策、宋江几乎自刎的乔道清却没有得到重用,而是成为了梁山上一个可有可无的闲人。毕竟公孙胜法术更强,又是梁山元老,珠玉在前,谁又会关注乔道清这堆瓦砾呢?


  虽然后来乔道清也曾多次用法术助宋军破敌,但在好友孙安死后,他辞别宋江,飘然远去,前往罗真人处求道。他这一走,也恰好躲过了征方腊一战,保全了性命。


  

四、结语

  细数梁山的众位降将,在归顺之前都各有本领,有万夫不当之勇,让宋江等人焦头烂额。等到上山之后,却都泯然众人,沦为宋江等人的陪衬。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宋江任人唯亲,只信赖一开始便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兄弟。另一方面,这些降将对于梁山也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归降只不过是兵败之后的不得已为之。


  所以在梁山上,他们往往出工不出力,没有出色表现,逐渐沦为梁山上的透明人。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推荐文章3:《水浒传》108将-入云龙·公孙胜

  ◆人物简介


  排名:4


  籍贯:蓟州(今河北省蓟县)


  绰号:入云龙


  天罡:天闲星


  职位:副军师


  武器:松纹古铜七星剑


  必杀技:苍龙追月,紫气东来


  特殊技:奇门遁甲,风火雷动


  ◆落草前身份:道士


  ◆落草原因:


  游说晁盖,并在晁盖的率领下,劫取生辰纲后,躲避官兵追捕,上山落草。


  ◆主要事迹:


  罗真人弟子,道号:一清先生,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是梁山第一妖术师,为梁山的壮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孙胜最初与晁盖等人共劫生辰纲,受到官军的收剿,他祭风烧掉官军船只,与晁盖等同奔梁山落草,成为梁山的军师。而后,公孙胜回蓟州省母探师,一去不回。


  梁山进攻高唐州时,受挫于高廉妖术,公孙胜便被宋江派人寻回。公孙胜用罗真人所授五雷天罡正法,破解了高廉妖术,使梁山大获全胜。


  联合吴用、萧让、金大坚等人暗造九天玄女石碑,梁山108将排座次。其后他以道术屡建战功,又收服了混世魔王樊瑞,并收其为徒。


  梁山被招安后,公孙胜跟随宋江四处征战,功劳颇多。


  ◆结局:


  征辽、平田虎、王庆后,回二仙山学道,侍奉母亲。后来成为混江龙李俊海外之国的护国法师。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推荐文章4:4水浒好汉生平及结局——入云龙 公孙胜

  公孙胜 (入云龙)


  星宿:天闲星


  出场身份:道士


  梁山排名:第四位(掌管机密副军师)


  结局: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人物出身


  公孙胜是蓟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大家都呼他为公孙胜大郎。后来师从二仙山罗真人,学得一身道术,道号“一清”,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


  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梁山攻打高唐州时,因高廉善妖法,宋江一筹莫展。吴用让宋江请公孙胜出山。他与高廉斗法,大破高唐州。梁山好汉闹华州后凯旋,路过芒砀山,被会法术的樊瑞、项充、李衮拦阻。公孙胜作法破了三人,劝他们归顺梁山。在梁山泊英雄排名次时排行第四,封为掌管机密副军师。宋江受招安后公孙胜回蓟州修道,未参与征方腊。


  汪永贵 饰 公孙胜(央视98版电视剧《水浒传》)


  人物形象


  头绾两枚,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出自《水浒传》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历史原型


  公孙胜这一人物最早出现于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蓝本之一,其中对公孙胜的事迹并没有单独的阐述描摹,形象非常模糊。


  《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中,都没有公孙胜的名字。明代李开先的《宝剑记》中,公孙胜则是一名世俗军官,官拜参军。有研究者认为,《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形象很可能到小说创作的最后阶段(明代嘉靖年间)方才定型,而他在之前的水浒版本中很可能与《宝剑记》中相似,是世俗军官形象。至于公孙胜有了道士的身份,以及梁山第四的排位,则应与嘉靖年间道教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关。也有研究者认为,公孙胜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承继的是诸葛亮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吴用虽为军师,但与诸葛亮相比,却缺少一些仙道色彩,显得质实有余而飘逸不足。而公孙胜以道士面目出现,正好与吴用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二人各自体现了诸葛亮才能的一个侧面,合起来刚好“顶个诸葛亮”。


  余象斗:公孙胜一见李逵、戴宗,便有思见公明之心,奈师、母之情难抛,故以推之,此实情也。观公孙胜二人恳告罗真人,此尊师之礼当如此也。


  金圣叹:公孙胜便是中上人物,备员而已。古有诸葛借风,不如公孙借风之更奇也。


  王望如:刘唐、公孙胜,不曰不义之财取之何益,而曰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得无以强官劫民,强盗劫官,其应果相当耶?公孙胜破高廉劫寨之法,妙在一声霹雳,掩袭三百神兵。


  陈忱:公孙胜学道人也,何以首启劫生辰纲之谋,与刘唐一辙?禀于师,禀于母,而后出耶?戴宗、李逵来请破高唐州,必要禀于师禀于母而后出,致惊倒老母,斧劈真人,岂晚年进德耶?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推荐文章5:水浒中最强者公孙胜有何来历?又为什么连续两次离开梁山

  他是梁山上最神秘的人,此人堪称梁山第一强者,却无人知晓他的来历,全书中出现的次数寥寥无几,但每一次出现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入云龙公孙胜,那么他的来历到底是什么呢?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


  从这段介绍可以看出,公孙胜是一个术法双修的全才,不仅武术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会道术,是一个修仙者,这就直接跟其他武者拉开了层次。


  他刚出场的时候,就是听说梁中书要给蔡京送生辰纲,他觉得这是一笔不义之财,所以找晁盖合作,准备劫了这车财富。劫生辰纲的七个人里,其他六人可能是眼红这笔财富才动手的,但是公孙胜绝对是出于正义。因为公孙胜的家庭条件很好,并且自己是出家人,消费也很低,根本用不到这些钱。


  公孙胜的家庭条件好可以从3方面看出来,第一,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穷文富武,真正的功夫都是需要找名师教授并且需要药材打熬身体。书中学武的史进,卢俊义等人,无一不是富家子弟。公孙胜能在小时候就拜师学艺,明显是有钱人家子弟。


  第二点,宋江让公孙胜去接老母来梁山的时候,公孙胜推辞说,家里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注意,这里说的不止有田产,甚至还有山庄,这说明他们家真的不是一般的有钱。


  第三点,公孙胜在老家的时候,经常会炼制丹药。这炼丹可不是什么人都玩得起的,单是那些珍贵的药材就够让一般富户破产了。


  所以从公孙胜不缺钱但是非要劫生辰纲来看,他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人,这也为他之后跟梁山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劫富济贫,正义感极强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性格暴躁,公孙胜也不例外。在他准备去找晁盖合作的时候,晁盖的家丁以为他是来化缘的,给了他点米饭就要打发他走。真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于是公孙胜直接暴起,将晁盖的十几个庄客都给揍了,这可以看出,就算公孙胜不用法术,他的武艺水平也绝对不弱。


  不过真正让所有人敬畏公孙胜的,还得从晁盖逃脱何涛追捕的那段说起。何涛抓住白胜,逼问出了劫夺生辰纲的主谋,于是马上带兵前来抓捕晁盖七人。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兵,其他六人一筹莫展,只有公孙胜胸有成竹,直接说了一句看贫道本事。然后公孙胜就开启了无双模式。他在众人面前施展了自己超强的法术能力,用法术招来狂风,瞬间引发熊熊火势,将前来抓捕的何涛击败,烧掉了所有的官府战船,一行人顺利逃脱。


  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孙胜的道法是十分高深的,不是那些半吊子出家人可以比拟的,这也让从未见过修道者的晁盖几人十分敬重。那么公孙胜之后还有什么事迹,让他成为梁山第一强者,他又为什么离开梁山呢?


  公孙胜作为一个法师,在使用道术帮晁盖等人逃脱官兵追捕后,就跟着晁盖上了梁山。这时候梁山的老大还是王伦,他见到晁盖后,害自己的位置被抢走了,因此挤兑晁盖七人。于是吴用定计,刺激林冲火并了王伦。在这次火并中,公孙胜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林冲怒气上涌的时候,假意劝说,实则拱火,让林冲更加怒不可遏,最终杀死了王伦,在排定座次的,林冲让公孙胜做了第三把交椅,位置还在自己之上,并且给出的说辞也让人无可辩驳,书中的原文是,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谁能及得,林冲这样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也对公孙胜这样的法师忌惮不已,这就能看出公孙胜厉害的地方。


  不过公孙胜作为出家人,行走江湖的时候虽然脾气火爆,但是最多就是把人打伤,一般情况下不会大开杀戒的,这就决定了他在梁山征战的时候不会出太大的力气,想想也是,你一个修仙的人,去欺负练武的人甚至都没什么武艺的普通人,说出去多丢人,修仙圈还混不混了。他仅有的几次出手也是因为对方也是修仙圈的人,让我们看下他出手的情况。


  他对付的第一个人是高廉,这人是高俅的侄子,会使用妖术,也不是个好惹的主,不过公孙胜在跟高廉交手之前,也完成了一次进化,他的师傅罗真人教授了他五雷正法,这玩意是一切妖术的克星。当公孙胜赶到高唐州的时候,正好看到高廉施法,一个人压制整个梁山,于是直接使出了五雷正法,跟高廉斗在了一起,高廉不是公孙胜对手,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


  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之后他用法术教训了同为法师的几个人,包括樊瑞,乔道清以及金剑先手李助。这其中,樊瑞和乔道清法术水平一般,不值得说太多,但是这个金剑先生李助就厉害了。李助跟公孙胜一样,也是术法双修,不仅会法术,剑术也是天下一绝,他的飞剑之术,十几个回合就将水浒武力天花板卢俊义打的狼狈不堪,抵挡不住。要不是公孙胜出手,用术法战胜了李助,恐怕卢俊义早就饮恨西北了。从这也可以说明,如果公孙胜愿意的话,卢俊义在他手下根本走不了几个回合就会被公孙胜所杀。所以公孙胜是梁山第一人,实至名归。


  那么公孙胜为什么要离开梁山呢?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他受到了宋江的排挤,宋江上山后就开始暗中架空晁盖,公孙胜是看在眼里的,尤其是之后,宋江假借九天玄女赐天书,开始宣扬自己才是修仙圈扛把子,这直接给公孙胜整不会了,其次就是梁山在宋江上山后的所作所为,已经跟行侠仗义没有关系了。再加上公孙胜的暴脾气,你这么 牛,那你来啊,爷不伺候了,于是直接下山回老家了。


  后来宋江遇到高廉,直接被打脸,最后不得不厚着脸皮去请公孙胜回来。公孙胜看到宋江这鸟人来请自己,本来是不打算去的,但是考虑到梁山还有好兄弟,加上能打宋江的脸,最终还是去了。他的第二次离开,是在梁山讨伐方腊之前,他的师傅罗真人已经给过他暗示了,他也洞悉了梁山的结局,于是离开梁山,毕竟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推荐搜索词:

  

  1.公孙胜的主要事迹5个

  

  2.关胜的主要事迹

  

  3.公孙胜的主要事迹概括

  

本文标题:公孙胜的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