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推荐文章1:《孙子兵法·军争》:经典名言10句,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推荐文章2:《孙子兵法》三句话,改变无数人!

  在电视剧《狂飙》里,高启强从一个菜市场的“卖鱼佬”逆袭成京海“一霸”,靠的就是一本《孙子兵法》。


  一部兵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能让高启强脱胎换骨,完全走上另一种人生。


  《狂飙》的编剧朱导说:


  “凡读过这部兵法的人,不仅会感觉到其有一种独抵华屋之下,一览群小的气度。


  而且还会倾心仰慕它所蕴含的深邃而奥秘的思辨内容。


  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


  以及辞如珠玉的文学性语言。”


  在这部堪称东方兵学圣典的奇书,隐藏着三句奉若圭臬的人生至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往事书单》里有句话说:


  “我们常常拿着放大镜去观察和评价别人,却鲜少向内探寻。”


  这一生,我们会与很多面“镜子”观照:


  从父母身上,知道了环境造就人生的重要意义。


  从朋友身上,我们懂得该如何自处,又如何待人。


  从爱人身上,学习怎么去信任和爱。


  我们从芸芸众生中走来,却忘记了我们也是红尘中的一个。


  习惯了将他人放在“显微镜”下放大,殊不知,我们最该了解的应该是自己。


  “知己知彼”的意义,它重要的一部分在于前两个字“知己”。


  其实,人生很简单。


  不用去向外张望,把目光投向自己,认清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正确掌握自己。


  当你能够把控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即便是在别人的主场,你也能遵从其道,绽放光芒。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有句话说得好: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生命如山巅,一重山峦一层叠嶂。


  在迂回曲折间,走过山川秀水,啄饮漫漫时光。


  人生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化是常态。


  《周易》里说:


  “日新之谓盛德。”


  意思是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被刻在商汤王洗澡盆上的名言。


  它告诉我们,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的下去,每天都要坚持。


  人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突破自己,改变固有的生活状态,才会在下一个时间点遇见另一个自己。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个词叫做:兵行险着。


  两军对垒,兵行险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气。


  人想要成功,也要有搏一搏的胆量。


  许多机会不是上天掉下来的,而是你自己争取来的。


  很多时候,打破常规,擅于“奇招”,会成为你制胜的突破口。


  其实,擅于“奇招”并不是完全盲目的“赌”。


  毛主席说,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任何一次战役的胜利,都需要经过众人千万遍的推演与谋划。


  只有在完全的准备之下,“奇招”才不会变成“遇险”。


  人生也是一样,当你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时,不妨按照自己的想法放手去做。


  ▽


  看过一句话: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之间,充满着无数个选择的机会。


  只要你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行动,别人说什么没那么重要。想象一个未来,把它逐渐打造出来。”


  人生没有固定的行径和所谓正确的方向,只有你自己既定的目标,和想要成为的模样。


  别畏惧前路,不管有多苦你终能抵达;


  别管道路有多崎岖,你敢往前闯荡,总会比你站在原地更接近终点。


  :微信公众号“有书”


  :燕归来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推荐文章3:《孙子兵法》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孙子兵法》,是百世谈兵之祖,是博弈竞争的绝学。


  上至帝王将相的争斗,下至普通百姓的处世,无一不有其智慧烙印。


  儒风君精选其中经典8句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读懂受益无穷!


  1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译文:


  胜利之师,会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再出兵夺取胜利。


  失败之军,总是先莽撞攻击敌人,期求从苦战中赢得胜利。


  感悟:


  俗话说:“胜利之师,不打无准备之仗。”


  未雨绸缪,先胜而后战,才是最高明的处事方式。


  毕竟世事无常,局势无定,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只有战前准备越充分,则越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取胜。


  做人也是如此,目光放长远,凡事提前准备,方可淡定从容,行稳致远。


  2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译文:


  无利可图不要采取行动,没有必胜把握不要用兵,不到危机关头不轻易开战。


  感悟:


  《道德经》有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无论何时,一定要慎重出战,不可意气用事,情绪用兵。


  不打无好处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


  否则,难免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轻易消损了己方的力量。


  唯有做到谨慎、冷静、理智,方能趋利避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3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译文:


  用兵作战,首先要设法削弱敌人士气,动摇敌将的心志。


  感悟:


  《曹刿论战》中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打仗,靠的是勇气,敌方士气衰竭,军心动摇,就能轻易取胜。


  所以,我们当以攻心为上,拓展思路,先发制人,出奇制胜。


  于己方而言,也要镇定从容,坚定意志,临事守心,历事炼心。


  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方能无惧风雨,勇往直前,驾驭自己的人生。


  4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文: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谋略赢得胜利,其次是外交获胜,再次是武力击败敌军,下策则是攻打城池。


  感悟: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攻城略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我们应放大格局,跳出简单的对抗式竞争思维,不轻易硬碰硬。


  将直接对抗变成间接对抗,将对抗变成非对抗甚至是合作。


  不用打就能赢,谋求长远发展,利益最大化,才是真正的高明。


  5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知己知彼,则百战不败;知己而不知彼,则胜败各半;既不知己亦不知彼,则每战必败。


  感悟: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才能找到破绽击败对方。


  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才能发挥长处赢得胜利。


  做人,既要有识人之能,也要有自知之明,二者缺一不可。


  不低估敌人,不高估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6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译文:


  用兵作战没有固定方式,就如水流没有固定形状,根据敌情变化而变化,才算用兵如神。


  感悟:


  《周易》有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世上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生生不息,变幻莫测。


  无论用兵,还是处世,懂得思变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不墨守成规,不固执拘泥,善变通,会转弯,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如此,方可先人一手,先人一着,掌握事情的主动权,走向取胜之道。


  7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译文:


  将士兵置于危险和绝望境地中,他们就会全力以赴,拼死奋战来保全自身。


  感悟:


  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危急关头,最能激发人的求生意志,拥有空前的勇气和斗志。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永恒的岁月静好。


  倘若一直处于舒适区,就如温水煮青蛙,终将是一场灾难。


  人都是逼出来的,居安思危,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8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百战百胜虽好,但仍有伤亡,不是最好;若不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


  感悟:


  《荀子》有言:“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兵戎相见,教人用兵打仗,不过是兵法的表象。


  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真正的内涵。


  顺势使敌不能战,造势使敌不敢战,不费一兵一卒,取得胜利。


  对己方而言,代价最小;对敌方而言,反抗最弱;对善后而言,后患最少。


  这也是做人成事之道,以威德服人,以智谋屈敌,不强拼硬打,方能大获全胜。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推荐文章4:30部国学名著,30句至理名言,句句说到心坎里!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它们通过书籍代代传承,其中不乏有精华部分,每次品读,都使人回味无穷,即使是现在,仍然指引着我们勇敢向前,砥砺奋进!


  今天,为大家选取了30部国学名著中各有的最精华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晨起读上一遍,助你放下眼前糟粕事,迎接美好每一天!


  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尚书》


  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


  2.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春秋》


  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变成聋子,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


  3.心如欲壑,后土难填。——《国语》


  人一旦被欲望控制,欲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测,多少东西都填不满,他会诱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渊。


  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移,满月之后便会亏缺,任何事情一旦过盛就会走向衰败。


  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爱情婚姻需要忠贞,誓言之所以称为誓言,是因为不可轻易改变。


  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道德经》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反思才能取得进步,人要想成长,就要先学会反省自己。


  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尊重与理解都是相互的,你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他人才能回你以爱心。


  9.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人只有在至诚的状态才能明白什么是天命,拥有立足于天下的本领。诚信、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10.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大学》


  后代君子尊敬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


  1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


  有大智慧的人,总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蕴含大道理的言论总是通俗易懂,那些有小聪明的言论反而废话连篇。


  12.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


  不沉迷过去,也不担忧未来。事情来了就去做,时机来了就要把握。不要为了没有意义的事情烦恼,生活在当下。


  1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


  不向往远古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抱残守缺,一味拘泥于既定的框架,不寻求突破与创新,是办不好事情的。


  14.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长江、黄河的水不是来自一个源头,价值千金的皮裘也不是来自一只狐狸的毛皮。要想有质的变化就要在量上积累,把小事做好,就是大事。


  15.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孝经》


  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会爱他人呢?


  16.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孙子兵法》


  一个人如果目标定得过低,成就肯定不会高。人当志存高远,有较高的理想目标才能促使人不断奋进。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再聪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再愚笨的人也有聪明的时候。为人处世要谦逊,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18.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


  船翻了才能看出谁会游泳,万马奔驰中才能看到谁御马技术精湛。真正有本事的人,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在风云变幻、情况危急之时,就能显现出来。人要做的就是好好修炼然后等待,真有本事,自有一飞冲天之时。


  1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汉书》


  刺耳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有用,就像药虽然苦,却能去除疾病。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评一个人是需要很大勇气,冒很大风险的。谁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


  20.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善行再小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好事;坏事再小,也会伤害他人。坏事不要做,做了一点坏事福就可能离你远去。


  21.光阴可惜,譬诸逝水。——《颜氏家训》


  时光一去不回头,你可以用钱买到一切,却不能买回时间。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在有限的时光里,做有意义的事。


  22.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


  德行出众的人,成为君子;有才无德人,只能是小人。有德无才,不过是庸人,有才无德却可能是坏人。


  23.人生大病,只在一“傲”字。——《传习录》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之心。


  24.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


  人处在逆境中,周围的困难推着你不停奋进;处在顺境中时,反而忘记了潜在风险,在优越的环境中丧失斗志。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


  有国才有家,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加入到美好家园的建设中来。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好不好,就看每个人做的好不好。


  26.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访录》


  不要迷信权威,对错要靠自己体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别人的观点不一定适合你,人要有自己的主见。


  27.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小窗幽记》


  高兴时脱口而出的话,多半不会遵守。生气时口不择言的话,通常不堪入目。说话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说话之前要过脑。


  28.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家书》


  世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只要一家人手脚麻利,勤快节俭,日子都会过好,只有怕苦怕累,好逸恶劳的,才会越过越穷。


  2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山高上有路,水深处有船。遇到事情不要慌张,不要自己吓自己。慢慢来,总会找到出路。


  30.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红楼梦》


  好朋友不容易找到,得到了就要珍惜。朋友间相处也有技巧,别太近,太近了容易惹是非,别太远,太远了容易添生分。


  人活一世,很难分辨是非对错,可只要能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去做事,以后回想起来,也能了却很多憾事。


  不知道这30句名言,哪一句可以叩开你的心门,打动你的心扉呢?


  :微信公众号“诗词天地”


  编辑:苗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推荐文章5:《孙子兵法》10大名句:不仅仅是一本兵书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兵书,有“用兵之法,全胜为上”这样的军事谋略;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样脍炙人口的名言;还是一部指点做人做事的参考书,有“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样的做事方法。今天选其最经典的十句,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二。


  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势: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领。这两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2.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两句大意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这几句大意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诡:欺诈。道:学问,理论。示之:做给他看。


  这几句大意是: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所以,本来自己强大,却要伪装成弱小;本来具有战斗力,却要伪装成不堪一击;本来已逼近敌人,却要伪装成相距甚远;本来要向远处,却伪装成要向近处。(总之,处处要使敌人产生错觉)。常言道:“兵不厌诈”。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由这几句派生出来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等战术,都是以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实:敌人力量充实。备:防备。


  这几句大意是: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这几句讲用兵之道在于计谋,认为,“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见《韩非子·难一》),因而可以小利诱之,使敌人迷惑,中计;可以扰乱其军心,破坏其给养,打乱其部署,最终打败敌人。若看到敌人实力雄厚,就应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应有所准备。两军对阵时,看到敌军强大,就要有所回避,不可硬拼、硬冲。此二句所谈用兵之道,在现代军事上也可作为借鉴。


  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这两句大意是: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即为其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争夺、竞赛,前者说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或无准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后者说采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行动致胜。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敌军情况。己:我军情况。殆:危险,引申为失败。


  这两句大意是:既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能百战百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战争原则。它科学地阐述了临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把握便打,没有把握不打,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恰当的时机去攻击敌人。因此,自然每战必胜。同时,这一原则还远远超出战争范围,适用于其他一切工作。


  8.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几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用兵的基本法则是根据敌我强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应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消灭敌人;在敌我力量接近时,应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果断地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则回避与敌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否则,或者会坐失良机,或者会冒险交战,导致战争失败。作为兵战的原则,这几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9.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这两句大意是: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保存下来,取得胜利。这也是出奇致胜的一种方法。遇到情况危急,已无退路的险要关头,可把军队投道死亡线上,士兵如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须背水一战,拼死搏斗,这样反而能转败为胜。


  1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这几句大意是:百战百胜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才称得上好中之好。这段话反映了孙武战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孙武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能自保而全胜”,百战百胜实难作到,即使全胜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损失,若运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所以他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即两国相争,最高的是斗谋略而使对方屈服,其次是通过外交斗争面取胜,再次是交战而取胜,最下者为攻城取胜。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很值得学习。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推荐搜索词:

  

  1.狂飙孙子兵法经典语录

  

  2.孙子兵法经典语录名句

  

  3.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摘抄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