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推荐文章1: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参考)
为评估医务人员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后的风险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参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WST 511-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及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暴露应急预案。
一、呼吸道暴露定义
呼吸道暴露是指缺乏呼吸道防护措施、呼吸道防护措施损坏时(如口罩松动、脱落等)、 使用无效呼吸道防护措施(如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口罩)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等。
二、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应急管理部门及职责
(一)呼吸道职业暴露应急管理部门
1、防保科为呼吸道职业暴露的管理部门。
2、应急管理部门由防保科、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院办、检验科、总务科等部门组成。
(二)各部门职责
1、院内专家会诊组人员由防保科、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专家组成。
职责:
(1) 对本院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进行定性,判断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是否成立。
(2)对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 暴露的风险级别进行评估。
(3)提出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4)对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者进行心理干预。
2、防保科
(1)全面负责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的各项协调及管理工作。
(2)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
(3)建立医务人员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个人档案。
(4)对呼吸道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 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3、院感办
(1)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2)定期对各部门新冠病毒感染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开展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工作。
(3)建议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
4、医务部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新冠病毒感染职业安全防护。
5、护理部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新冠病毒感染职业安全防护。
6、院办根据专家意见确定隔离地点,对需要隔离的暴露者准备隔离病房,协调后勤总务科配备相关物资。
7、检验科完成对接触者和接触源的核酸检测,结果及时通知医务科、防保科及专家组。
8、总务科保障暴露者院内隔离区域的正常运行。
三、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理
(一)现场处理
呼吸道暴露的紧急处理措施:
(1)发生呼吸道暴露后应尽快脱离暴露现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品。
(2)根据情况可用清水、0. 1%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
(3)脱离暴露现场后尽快告科主任或护士长, 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告防保科。
(4)防保科应尽快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确认是否需要隔离医学观察、预防用药、心理疏导等。
(5)高风险暴露者按密接人员管理,隔高医学观察14 天。
(6)及时填写新冠肺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尤其是暴露原因,认真总结分析,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二)后续处理
1、如果需要影像学检查,暴露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由防保科工作人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检查。
2、防保科做好跟踪随访,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隔离
1、发生暴露者,自已要有隔离意识,请立即限制与其他人的接触,禁止在医院内随意走动。
2、隔离时间:从告当时即开始隔离。
3、职业暴露隔离地点:呼吸道暴露的上疾控部门]安排隔离地点。
4、14天隔离期满,如需解除隔离须由专家组会诊后确定。
附录一:
附录二: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推荐文章2:护士职业暴露,感控主任:是不是技术不行呀?事件经过
消化内科护士小Z,在上午的操作中,不小心被患者用过的针头刺伤了,急抽患者及护士小Z的血液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小三阳,而护士小Z,由于前段时间职业暴露后刚刚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次的检查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上感控科后,感控人员说小Z这种情况需要检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可是护士小Z觉得自己的抗体是弱阳性,不管定量结果如何,还是采取被动免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才能放心,于是自己购买了免疫球蛋白注射了。
一天,感控科主任同护理部主任聊起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时,提及消化科护士小Z事件,感控主任说:“是不是护士小Z技术不行啊?怎么短短的半年不到,就被针刺伤了两次,而且每次都非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这件事情充分暴露了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恐慌心理,那么,到底是不是乙肝职业暴露后一定要打免疫球蛋白?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打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以供参考。
一、乙肝职业暴露后局部初步处理
1、皮肤破损:立即在伤口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以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消毒伤口,最后用防水敷料进行包扎。
2、黏膜暴露: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反复冲洗,必要时请眼科医生做眼部冲洗,不需任何眼药水预防处理。
二、暴露源及暴露者的血液检验项目
1、暴露源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
2、暴露者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 (HBsAb)定量检测、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和肝功能。
三、乙肝暴露后的预防
乙肝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由暴露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决定,看暴露者是否有乙肝接种史和接种后1-2个月的接种反应情况决定暴露后是否有感染的风险。HBV暴露后的预防对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是安全的。
根据免疫状态,进行HBV暴露后预防措施(见下表):
四、知识复习:如何避免职业暴露?
1、手套的使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先戴手套;待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尤其是医护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时,进行上述操作前必须戴手套,必要时可戴双层手套。
2、口罩、防护眼睛、面罩的使用:若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等情况,医护人员应戴手套、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 围裙。
3、环境:医护人员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应尽量在光线充足的地方。
4、锐器使用及处理: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及传递针头、刀片等锐器。
5、防护型安全针具的普及使用。
职业暴露是时时威胁着护理人员的健康,每名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四清”,即清楚自身的免疫状况、清楚所护理患者的身体情况、清楚职业防护的标准预防原则、清楚暴露后的处理及药物防护,防针刺伤及粘膜暴露。
参考文献:
1、潘业,《乙肝职业暴露,防治两手到位》,医师在线,2017年7卷27期 。
2、张海霞 、林兆霞、 张志云等,《2007年至2018年某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分析与管理策略》,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年13卷3期。
3、世界卫生组织采血指南。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推荐文章3:新冠肺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参考)
为评估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风险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参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WST511- -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制订我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可疑暴露及职业暴露定义
可疑暴露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及其周围物品和环境, 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可能。
二、新冠肺炎职业暴露应急管理部门及职责
(一)职业暴露应急管理部门
1、预防保健科为职业暴露的归口管理部门。
2、应急管理部门由预防保健科、院感办、医务部、护理部、党院办、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康复心理科、后勤总务科等部门组成。
(二)各部门职责
1、院内专家会诊组人员由预防保健科、院感办、医务部、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康复心理科等部门专家组成。
职责:
(1)对本院新冠肺炎职业暴露进行定性,判断新冠肺炎职业暴露是否成立。
(2)对职业暴露的风险级别进行评估。
(3)提出新冠肺炎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4)对新冠肺炎职业暴露者进行心理干预。
2、预防保健科:
(1)全面负责职业暴露的各项协调及管理工作。
(2)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负责职业暴露者的管理及日常评估。
(3)建立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个人档案,做好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监测、 预防用药等记录。
(4)对暴露者进行简单的心理评估,如发现有心理问题,由心理科专家组成员负责。
(5)对职业损伤和各类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6)负责向人力资源部送暴露者隔离期间的考勤。
3、院内感染控制办公室
(1)负责组织全院有关专业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2)定期对各部门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开展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工作。
(3)建议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工具。
4、医务部:监督指导医 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注射、职业安全防护。
5、护理部: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及职业安全防护。
6、党院办:根据专家意见确定隔离的地点,对需要隔离的暴露者准备隔离病房,协调后勤总务科配备相关物资。
7、检验科:完成对接触者和接触源的d血源性病原体及其他相关检测,结果及时通知医务部、预防保健科及专家组。
8、感染性疾病科:根据专家组会诊意见对暴露者实施用药方案。
9、康复心理科:对新冠肺炎职业暴露者进行心理评估和疏导。
10、后勤总务科:保障暴露者隔离区域的正常运行。
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一)现场处理
1、针刺伤现场处理
(1)快速脱去两层手套,进行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
①用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②如有伤口,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再用流动水冲洗。
③用75% 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
(2)到缓冲区重新戴手套,按标准脱卸程序脱去防护用品。
(3)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告预防保健科。
2、皮肤粘膜暴露的紧急处理
(1)如皮肤暴露,用大量的水冲洗,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继续冲洗后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2)粘膜暴露反复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呼吸道暴露的紧急处理措施
(1)到缓冲区按标准脱卸程序脱去防护用品。
(2)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告预防保健科。
(二)后续处理
1、专家组评估后如需做相关检测,由预防保健科抽取暴露者的血标本或者采集其他标本送检验科进行检测。
2、专家组会诊后如需预防用药,由预防保健科告知暴露者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
3、如果需要影像学检查,暴露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由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检查。
4、如果怀疑有血源性职业暴露者,按照我院《xx医院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执行。
5、预防保健科做好跟踪随访,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隔离
1、发生暴露者,自己要有隔离意识,请立即限制与其他人的接触,禁止在医院内随意走动。
2、隔离时间:从告当时即开始隔离。
3、职业暴露隔离地点: xx医务人员隔离区,经专家组认定符合居家隔离的对暴露者进行唐家隔离。
4、14天隔离期满,如需解除隔离须由专家组会诊后确定。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推荐文章4: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推荐文章5:职业暴露告及处理制度(一)
(一)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方法
1.锐器伤:
①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
②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③用75%酒精或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
2.皮肤粘膜污染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污染皮肤。
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二)正确掌握锐器伤HIV、HBV/HC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挤压伤口(伤口旁端轻轻挤压)→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粘膜被污染时,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消毒(0.5%碘伏、75%酒精)→包扎→告→相关抗体跟踪检测(接种疫苗或预防用药,必要时评估)
(三)告程序
职业暴露后(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告科主任、护士长→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给予评估与指导进一步的处理)→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血清学追踪随访,定期复查有关项目,复印结果院感科存档。
附件: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推荐搜索词:
1.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有哪些
2.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3.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试题及答案
本文标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