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推荐文章1:

  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推荐文章2:清远客家:北江女神曹主娘娘

   曹主娘娘,始称虞夫人,真名不详。根据《韶州府志》及英德史志记载,其为英州(现英德)麻寨虞湾村(大概在现英城马口白楼村)人,虞姓。家中父母早亡,有兄长一人,从小受兄长的严格教育,为人善良,乐于助人,精通十八般武艺,性格刚强,有大丈夫气概。


  《广东新语》(清·屈大均)卷八·女语中记载的“五女将”就包括虞夫人:有曰虞氏者,英德之虞湾人。唐末,黄巢破西衡州,虞夫为寨将,与贼酣战而死……


  《英德县续志》载:“寨将夫人虞氏,邑之虞湾人。唐末黄巢破西衡州(州址在现英德浛洸),其夫为寨将,与贼战死。虞氏躬擐甲胄,率昆弟乡兵迎战,巢贼遂北,虞氏亦死。乡人徐志道等立庙祀之,号寨将夫人祠。”


  英勇善战的寨将夫人


  唐末,朝政腐败,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麻寨长迳作为浈阳县(现英德一部分)西面的隘口,常年受到贼匪骚扰侵害,地方官兵作鸟兽散,百姓苦不堪言。唐乾符六年(公元1879年)三月,麻寨村民为了保护家园,自发组织民团抵抗贼匪。


  虞氏是麻寨寨主曹福之妻,称虞夫人,从小就聪明好学,为人心地善良、喜弄拳棍,与男子们一起巡视山寨,保百姓平安。当时,曹福被推举为各村寨总团练长,组织全寨男女练习武功,齐心合力抵抗外贼。“耕麻织布皆无爱,只顾抛刀入战场”,踊跃参与的虞夫人亲自动员寨中女子练武,兴起一股女子练武热潮。


  期间,曹福曾多次带领民团与贼军交战获胜,便有轻敌思想,经常孤身闯敌营。虞夫人几番规劝,要他多带人马前往,曹福皆不以为然。终有一次,因冲不出重兵围困,曹被乱箭射杀。虞夫人得知曹福被害后,激动异常,独自骑马冲入敌营,飞刀砍杀数名敌将。贼军没有将领指挥,又见到如此勇猛的女子,顷刻间乱了方寸。随后,麻寨救兵及时赶到,敌军只好仓惶退到二十里外的冈溪(现石灰铺镇)铜锣庙。


  面对丈夫的惨死,虞夫人悲痛欲绝,发誓要为丈夫仇。她动员村民朝夕练武,并积极组织大家捐资,用于救助贫民、安抚孤寡老人,以及修造各种武器保卫家园等。同时,派出得力人员侦察敌情,随时掌握敌人动向。在其号召下,各村村民迅速行动起来,并尊称她为“寨将夫人”。


  麻寨长迳是英西贼匪出入之咽喉要地,“寨将夫人”便带精兵防守,袭击贼匪。乡兵在她的带领下,个个以一挡百、勇猛善战,并联合其它民团官军一起,将匪徒赶出含洭,迫使其退守尧山(今石牯塘八宝山),从此再不敢窥视英州浈阳。然而,麻寨乡民虽取得胜利,却因持久恶战而死伤惨重,寨将夫人也重伤昏迷。醒来后,仅大声说了一句“我终于为丈夫了仇”,便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寨将夫人”为夫仇且率众把贼匪赶出西衡州的事迹感动了所有村民,村中绅士徐志道等人捐资在麻寨山南面为其立祠、塑像,尊称为“寨将夫人祠”。此后,村民们每逢节日都来祭祀,久而久之,寨将夫人祠的“虞夫人”便流传成了神话人物,后人称为“曹主娘娘”。


  走上神坛的曹主娘娘


  关于曹主娘娘显灵解难的故事,民间流传甚广,英德史志也有不少记载。


  传说曹主娘娘战死后,英西贼匪又三番五次到麻寨各村骚扰。一次,麻寨村民决定伏击来犯之敌,计划前一夜在险处埋伏。出发前,众人都到寨将夫人祠烧香拜祭,祈求寨将夫人显灵保佑。晚上,人们看见祠内一片红光,仿佛有万马奔腾的景状,甚为惊奇。第二天大早,贼人袭击村寨,乡众奋力抵抗。突然,山上不断有木头和石块滚下,满天飞射,贼匪很是惊恐。随后又狂风大起,天昏地暗,只见虞夫人站在云头,率众人追打贼匪,情状与生前无异。战后,乡众无一受伤,而贼匪近百人都被狂风吹起,掉下悬崖绝壁摔死,其余贼匪亡命而逃。


  清咸丰八年,太平天国军又风起云涌,连破韶州的乐昌、仁化等县,并派大批船队顺北江而下,准备直取英德城。距英德城二、三公里时,正好天亮。城上守兵见天已亮,以为无大事,加上又很疲劳,便和衣而睡。刚睡着,便听到有人大喊:“贼至矣。”众守兵惊愕而起,只见一位年轻女子在桥上大声呼喊,转瞬间就消失了。而此时,太平天国军的人马蜂拥而来,守城士兵奋力抵抗,最终打退敌军,保住了县城。事后,英德城百姓传言:在桥上呼喊的女子是西庙的曹主娘娘。


  近千年来,曹主娘娘由一个乡村庙神演变成保北江中游水系江河两岸百姓平安的保护神,众多民间庙宇都供奉曹主娘娘的神像。


  曹主娘娘文化的影响


  曹主娘娘文化遍及英州境内,全市24镇(街)的数十个村落庙宇均有其塑像,受信众朝拜。如连江口的江口咀庙、黎溪镇的大庙峡大庙和丰盛古庙、沙口镇长江古庙以及横石塘镇众多庙宇等等。黄花镇寺庙所供奉的神灵,均是以盘古大王为首的合殿众神,曹主娘娘即为合殿众神之一。此外,英德邻近县区,如阳山、连州及广州西村增埗等均受影响,也不乏庙宇供奉曹主娘娘。


  曹主娘娘文化不但影响北江中游水系这一区域,还影响到珠三角部分地方。查《广州市志》载:“曹主娘娘庙在增埗,一名英德虞夫人祠。”据有关资料介绍,曹主娘娘诞是当地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增埗老辈人津津乐道:大约明朝时候,西村还是一片浩瀚。当地兴渔,某年农历五月廿三,随上游水漂来一木,众人多次弃之,但此木竟逆流不去。有一渔人把它捞起,发现是个英气勃勃、穿着盔甲的女将木偶像,背后还刻着“曹主,英州麻寨”等字样,遂将其放置岸边,其后他打渔每每收获颇丰。渔夫富裕后,便在江边盖庙宇供奉。周边人口因而繁盛,聚集成村。传说自曹主娘娘来后,这一带再没有受水灾困扰,农历五月廿三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庆祝曹主娘娘诞的节日。


  据当地一些80多岁的老人称,直到上世纪初,增埗河仍是连通石井、南海等地的交通要道,很多居民分支而出,但每逢曹主娘娘诞仍有两三千人返乡隆重祭拜,村人祈求“威灵瞻赤族,水陆保安康”。庆祝活动从早晨持续至午夜,非常热闹。曹主娘娘庙被毁后,该传统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回复。


  2006年,广州市西村街增埗小区锣鼓声声,狮子翩翩起舞,热闹非常。2000多居民共庆一年一度的传统风俗:曹主娘娘诞,其小区敬老院同时落成。自此,曹主娘娘诞变成了“敬老日”,曹主娘娘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史迹遗存


  西庙与曹主娘娘文化


  西庙,又称西祠,“在县西十五里”,坐落于现英德市英城马口白楼村背后丛林茂密的麻寨山南麓。庙后矗立的麻寨山,如刀砍斧削,挺拔秀丽;庙前,一条溪水蜿蜒东去,银光闪烁;青翠欲滴的红桥山和阿鸟山,在正南面与古西祠遥遥相对;周围群山环绕,竹木蓊翳,清幽宜人。《英德县志》载:“西祠,即古寨将夫人庙。唐末徐志道建庙于麻寨冈,祀虞夫人,因号焉。”《重修英德县志》(雍正版)载:虞氏夫人祠在麻寨乡,败黄巢至三山下,寨祠唐时建造,前遗三石灶高八九丈。这就是说,西庙供奉祭祀的是虞夫人。


  据《英德县志》载:虞夫人“生御巢有功”,死后“神威尤着,保障斯土,降福于民,千万年尤无穷极”。麻寨乡士民,地方官吏念“其生时未曾闻有大小之封,殁后仅庙食兹土,又僻处山谷”,呈请朝廷封赐。宋嘉泰年间受赐“冥助”,改为冥助惠妃祠;嘉定受褒封两次,其中,嘉定六年封“显佑夫人”;嘉定十五年加封“正顺夫人”,总称为“显佑正顺惠妃夫人”;清咸丰年间,广东总督劳崇光题请敕封为“显济夫人”。


  因虞夫人被历朝封赐,丈夫又姓曹,庙中供奉的虞夫人神像就被后人称为“曹主娘娘”。故此,古西祠为曹主娘娘文化的发源地。随着封赐规格的提高,祭祀虞夫人的西祠,历代都加以修茸、重建、加建或扩建。


  目前,西庙牌坊保护完好,为门楼式四层建筑,石柱为抹角形,下部两边有“抱鼓石”。整座牌坊以花岗石为原料砌筑,高8.75米,坐西向东,宏伟壮观,气势磅礴。首层门楣上阴刻“功垂捍御”四个大字,笔力雄健,古朴苍劲。主神台上的曹主娘娘与其嫂子并排而坐,亲切和蔼的笑容里露出客家妇女特有的、刚强无畏的英气,让人肃然起敬。1995年12月,被定为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查,寨将夫人死后,葬于麻寨西面兠鍪山(现长迳阿婆嶂)顶上,后人称为“惠妃墓”。


  研究者言


  北江女神代表英德民俗主流


  2006年12月1日,英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林超富参加在国立台湾中央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林超富在会上发表《曹主娘娘与北江中游水系及珠三角部分地区庙宇文化研究》的演讲,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自此,曹主娘娘文化研究渐成体系。


  2009年初,作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第113本———林超富的个人专著《北江女神曹主娘娘》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经研究发现,北江水系覆盖韶关、清远两大地域,主要县区包括:英德、连州、阳山、连南、清新、清城、佛冈、翁源、曲江、乳源、始兴、仁化、南雄、乐昌等,以客家人居多,占这两大地区总人口的80%,足以形成地域性很强的客家文化。而每一地域文化中,往往都有一些代表性人物或文化现象,女神文化也不例外。如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粤西的冼夫人文化、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福建汀洲的严婆文化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女神文化。因此,作为粤北尤其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域,客观地存在一个女神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与粤东、粤西、沿海女神文化同等意义。曹主娘娘文化作为北江女神文化代表,其影响地域主要为北江中游水系。


  林超富认为,粤北以客系文化为主导,曹主娘娘则是客家女性文化的代表,她既保留了客家女性勤劳、俭朴、善良、专一的美德,又体现粤北客家女性独挡一面、勇挑重担的能力,有敢作敢为、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精神。可以说,曹主娘娘文化提高了古代粤北客家女性的社会地位,折射出客家女性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另一面。


  目前,众多客家文化理论著作中,关于粤北客家文化的提法很少。韶关和清远的客家文化研究近年虽有所进展,但研究深度仍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探讨曹主娘娘文化对研究古代粤北客家女性文化有着深远意义。曹主娘娘应该定位为北江女神文化的主流。2007年4月,《曹主娘娘信仰》列入清远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推荐文章3:国风汉服出片地→就在宁德,亲测绝美!发朋友圈赞到飞起~

  金秋十月,秋意渐浓


  整理换季衣橱的你


  是不是发现了压箱底的国风汉服


  在犹豫何去何从?


  今天,文旅君给各位仙女献上一份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选择超多,拒绝扎堆


  每一处都绝美,等你来拍大片!


  01


  蕉城


  恩寺


  图源|小红书@猫对长(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这座位于蕉城区市区内的千年古刹,小仙女们一定不陌生。恩寺至今保存着自唐末建寺以来的八角形石柱、覆莲式柱础、石槽、石塔、金星井、僧侣墓葬等文物。在古寺,听禅,也能拍出唯美的古风照片!恩寺曲径通幽,花木扶疏, 长裙曳地,大袖翩翩,利用寺庙内的光影变化,捕捉晨昏之间的柔和光线,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唯美的故事感。


  图源|小红书@摄影不成师(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小红书@摄影不成师(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蕉城


  南漈公园


  图源|小红书@猫对长(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南漈公园,因南宋诗人陆游而为人津津乐道。曾任宁德县主簿的陆游,时常与友人在此饮酒作诗,享受远离尘嚣的宁静。这里坐拥宁川十景之首——“南漈飞淙”,“飞泉百丈,望之如银河倒泻”,再有草坪、竹林、莲池、拱廊、断桥等电视剧《聊斋》取景地的加持,相信拍出国风大片,只需要你适时按下快门而已。


  图源|小红书@摄影师虾米(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小红书@摄影师虾米(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TIP~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恩寺:蕉城区万安西路2号


  南漈公园:蕉城区南漈路136号


  02


  屏南


  双溪镇


  双溪古镇城门|图源:屏南文旅订阅号


  总要在这个金秋去一趟屏南双溪古镇,穿越回千年的江南吧!双溪千年古镇,又称紫城,因东西两溪绕城交汇西流而得名。没有被过度开发的古镇,一切显得刚刚好。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每一处都透露着古典雅致的韵味。穿上汉服,行走在古韵悠悠的石板路上。古镇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最好的背景板,定格下你最美的瞬间,入镜也入梦。


  图源|屏南文旅订阅号


  图源|屏南文旅订阅号


  TIP~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交通指南:导航到屏南县双溪镇古街。宁武高速白水洋口下高速到双溪镇区仅5分钟车程)。


  推荐取景地:石板路古街、古民居群、瑞光塔、城隍庙、文庙、美术馆、廊桥、溪畔桃花林及田园。


  周边景点:鸳鸯溪、白水洋、龙潭文创片区、漈头村、厦地村等。


  美食推荐:蛋茶、米烧兔、屏南芋头扣肉、土鸡煲面、泥鳅面、青草汤等。


  03


  周宁


  鲤鱼溪


  图源|魏孙亮/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魏孙亮/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身着一身汉服,踏过黄墙古民居的窗棂,低头便是流淌了800年的“中华奇观”,将鲤鱼溪的这抹国风雅韵悄悄点燃吧!荷花池的灯光秀包裹着夜色、花灯、云裳羽衣,举目抬眸皆是柔情,沉醉其中,仿佛你也是一只游弋其中的鲤鱼!


  图源|小红书@黄妍璐(已获授权,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周宁文旅


  图源|周宁文旅


  TIP~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交通指南: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风景区。


  推荐取景地:鲤鱼溪溯溪(景区正门侧周宁汉服馆可租借汉服、安排妆造、摄影)。


  周边景点:九龙漈瀑布、仙风山国家森林公园、陈峭风景区、苏家山风景区等。


  美食推荐:土豆饼、鸳鸯粿、泥鳅面等。


  04


  福安


  龟龄寺


  图|GAGALing/ 摄(独家授权,禁止转载)


  图|GAGALing/ 摄(独家授权,禁止转载)


  龟龄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是福安市现存的16座唐代寺庙之一,被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庆元年间,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到寺中讲学。寺庙里一步一景,每一处都藏着主人的用心。寺外,则是适合小憩和拍照的绿草坪、青砖垛、茅草亭、景观松、石凳和石雕等景观,与汉服相得益彰,一砖一瓦倾诉着历史的厚重,让你的照片更具古风韵味。


  图源|小红书@爱拍照的卷儿妈(已获授权 ,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小红书@爱拍照的卷儿妈(已获授权 ,未经博主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TIP~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交通指南:导航到福安市社口镇龟龄村西北300米。


  推荐取景地:红枫树、茅草亭、景观松、石凳和石雕、禅意宋式茶室。


  周边景点:福安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坦洋红茶发源地-坦洋村、我国唯一一个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廉村等。


  美食推荐:福安炖罐、煎包、拌面等。


  05


  柘荣


  鸳鸯草场


  图源|魏发松/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宁德版“阿勒泰”——柘荣县鸳鸯草场,因最高峰“鸳鸯峰”上有一巨型石头形似鸳鸯而得名。秋高气爽搭配绒草连天,满目青翠与金黄的融合,在微风吹拂下,摆动着窈窕的身姿,尽情奔跑吧!柔软的万亩草甸在脚下铺展开来,举手投足间都出片!


  图源|酱紫刘/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酱紫刘/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柘荣


  仙屿公园


  图源|魏发松/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仙屿公园位于柘荣县城关西部,近期升级改造后的夜景可谓闽东“洛阳城”。公园内峰顶有马仙庙,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建,现为清代重修建筑,供奉福建三大“女神”之一的马仙娘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廊栈道的暖色系灯光配合雾气萦绕,让你的国风“登仙”照惊艳朋友圈!


  图源|魏发松/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魏发松/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图源|酱紫刘/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TIP~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交通指南:柘荣县东源乡鸳鸯草场(鸳鸯头村鸳鸯头88号)/仙屿公园(屿东路5152号)。


  推荐取景地:鸳鸯草场各景点、仙屿公园廊亭&马仙庙。


  周边景点:东狮山景区、九龙井、“奇岚山”休闲观光农业园、嘉馨民俗文化园等。


  美食推荐:马仙宴、太子参、牛肉丸等


  06


  福鼎


  太姥山


  图源|张晋/摄(已获授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使用)


  一鲸落,万物生。福鼎太姥山仿佛将亿万年沧海桑田藏于山间,成就了它的怪石奇峰,还有如清透的翡翠仰卧其中的龙潭湖。随山风起舞的国风汉服与龙潭湖的涟漪一同荡漾,像是划开时间长河的一场穿越,东方韵味便在这山水间弥散。还有位于山岙的国兴寺,地藏王殿、大雄宝殿、太姥娘殿构成主体建筑,朝南横向排开,高拔庄严。山寺有灵,在此悠长的禅风中,留下你一瞬间的艺术之美吧。


  图源|太姥山旅游


  TIP~


  宁德汉服拍摄地指南


  交通指南:福鼎太姥山景区。


  推荐取景地:太姥山栈道、龙潭湖、国兴寺、白云寺。


  周边景点:牛郎岗海滨景区、嵛山岛等。


  美食推荐:福鼎海鲜、福鼎肉片、肉燕、蜜汁鸡翅等。


  如果您手里也有国风大片


  或者跃跃欲试有了拍摄计划


  记得在评论区留下图片链接哦!


  等你交作业!


  :文旅宁德综合宁德广播电视台、游在蕉城、屏南文旅、长寿柘荣、太姥山旅游等


  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推荐文章4:

  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推荐文章5:福建出了哪些女神?

   高山人/2021.6.21


   既然是女神,个人认为则应该是恩泽众民,受万人朝拜的传说中“女神”。绝非网友们所称谓的现代什么女明星。其实,在福建确有许多不少的“女神”传说,除了最著名的“海上女神”妈祖、“妇幼保护神”临水娘娘陈靖姑外,还有马仙、太姥娘娘、斗姆娘娘、练氏夫人、吴圣天妃等五位了。


   首先是相传“海上和平女神”的妈祖,为福建第一女神,她姓林名默,宋朝初年诞生于莆田。她出生前和去世的时候天有异象。林默不仅精通医理,为人防疫治病。熟悉水性,时常救助海上遇难船只。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甚至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


   其二是号称顺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出生于福州仓山下渡 (今福州市仓山区下渡街道),后嫁到宁德古田。传说陈靖姑和她的手下们保胎护幼,拯救了不少难产孕妇,深得民众认可。她的声名远播后,闽浙赣台地区来她这里学接生的人络绎不绝,真可谓"桃李满天下"。至2008年,据说陈靖姑信俗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其三是马仙姑,名“马七娘”,自古是以宁德市柘荣县为中心的民间崇拜地方神明。按柘荣县民间的说法,七娘十三岁的时候,得到太上老君的指点并服下赤炼仙丹。后在百丈悬岩上采药附体腾飞成仙,人称“马仙姑”,尊称“马元君”。 与妈祖、陈靖姑并称"福建三大女神"。据传马仙姑年轻时多历尽艰辛,后遇仙点化,感悟人生,修成正果,是一个极尽孝道、精于医术、乐于公益事业的孝媳贤妇型女性,马仙姑的孝德文化备受后人推崇。


   其四是太姥娘娘,由于素有“神山太姥,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一直曾被人们认定为是座神仙之山。而太姥娘娘的身份又有两种说法:即一种是传说尧帝奉母泛舟海上,突遇浓雾,迷失方向,待日出雾散之时,忽见东海之滨出现一座仙山——名日太姥山,随移舟靠岸,上山游览,而帝母却决意留恋此山风景,乐不思归,从此栖居半山云洞中闭关修持;另一种则传说是尧帝登山时,见一老妇酷似其母,便封她为太母,后改母为姥,故称太姥娘娘。


   其五是斗姆娘娘为中国神话传说中是北斗七星之母,故称斗姆娘娘。斗姆娘娘的形象很奇特,上身左右各长有四臂。正中两手合掌作手相,其余六臂分别执日、月、宝铃、金印、号、金戟等。据说她的本事非常大,天上地下都行得通。道教在《北斗本命经》中说,不管你多么贫穷下贱,多么背时倒霉,只要诚心礼拜斗姆,念道她的名号,就会消灾除祸,延年益寿。


   其六就是练氏夫人,名为练寯(jùn),是章仔钧之妻。据传南唐军队进攻建州(即今福建省建瓯市),破城后打算屠城,练氏夫人以杨柳为记保全全城人的性命,只杀了36个将士。全城百姓却安然无恙,后人尊其为"芝城之母"。建州人民感念练氏夫人恩德,在夫人辞世后,将练氏夫人墓建于州署后衙(今建瓯市城关芝山工人文化宫前),并题碑曰"全城众母"。每届清明节家家户户门前遍插杨柳,以示纪念,至今不少人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再是吴圣天妃,姓吴名媛。吴妈信仰在包括上自福州下至漳泉的山区地带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她修行于仙游的兴角山古峰庵。修行期间,时而上山采药,时而深入民间为百姓行医义诊,而后又有控制瘟疫等诸多佳传……,故而深得附近民众喜爱。去世后百姓为了感其恩德,把其生前修道庵改建为馨角宫,塑像纪念,民间尊其为吴妈。自此,吴媛就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女神,香火不绝。而莆田市仙游县的兴角祖宫与分灵宫,也成了百姓乡亲朝圣吴圣天妃的著名场所。仅为道听途说,只供参考!


  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推荐搜索词:

  

  1.福建三大女神娘娘马仙是谁

  

  2.福建三大女神娘娘是宋朝谁封的

  

  3.福建三大女神娘娘图片

  

本文标题:福建三大女神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