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推荐文章1: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推荐文章2:3D地图推演!回顾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值得收藏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央视军事联合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推出独家短视频用3D地图推演
重现抗美援朝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中旬,为运动战阶段;第二阶段是1951年6月中旬—1953年7月27日战争结束,为阵地战阶段。
在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道,连续进行五次战役,共歼敌23.3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18.5万余人。
第一次战役(1950.10.25-11.5)
志愿军与“联合国军”遭遇。第40军在温井、两水洞重创南朝鲜军第1师、第6师。第39军在云山歼灭美“开国元勋师”1800余人。第42军主力在黄草岭、赴战岭阻敌北进。
第一次战役资料图
此役歼敌1.5万余人,迫使敌军从鸭绿江边撤至清川江以南。
第二次战役(1950.11.6-12.24)
志愿军将“联合国军”诱至战场,尔后突然发起反击。第38军113师穿插至三所里、龙源里,断敌退路。西线敌军被迫全线撤逃。东线第20军、27军在长津湖地区冒着严寒,全歼美第7师第32团和第31团一个营,重创美陆战1师。
第二次战役资料图
此役歼敌3.6万余人,将战线推至“三八线”。
第三次战役(1950.12.31-1951.1.8)
“联合国军”34万人在“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组织防御。志愿军6个军共31万余人,在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的协同下,突破敌人防线,攻占汉城。
第三次战役资料图
此战歼敌1.9万余人。“联合国军”被迫撤至北纬37度线附近。
第四次战役(1951.1.25-4.21)
中朝一线部队28万余人集结于汉城、高阳、金化地区休整。“联合国军”出动23万余人在全线发起进攻。彭德怀决定“西顶东反”,集中6个军发起横城反击战。随后,中朝军队全线转入运动防御,主动撤出汉城。
第四次战役资料图
此役歼敌7.8万余人,将“联合国军”遏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
第五次战役(1951.4.22-6.10)
志愿军11个军和朝鲜人民军1个军团向涟川、汶山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再次越过“三八线”,直逼汉城;随后,志愿军转移兵力于东线,给县里的南朝鲜军予歼灭性打击。6月10日,中朝军队将“联合国军”阻于汶山、高浪浦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敌我形成对峙。
第五次战役资料图
此役歼敌8.2万余人。“联合国军”被迫接受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五次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迫使美国接受停战谈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正是他们无惧牺牲、浴血奋战
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山河无恙
:央视军事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推荐文章3:展开时间线,带你了解抗美援朝历史!
今年
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一起展开时间线
回顾抗美援朝战争
主要过程和重要时间结点
1950年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
图为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
朝鲜内战爆发后
美国随即出兵干涉朝鲜内政
7月2日
美国步兵第24师由日本空运至釜山
图为美国步兵第24师一部
到达朝鲜大田车站
1950年7月13日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
《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抽调第13兵团等部队共25.5万余人
组成“东北边防军”保卫东北边防
必要时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
图为东北边防军部队动员誓师大会
1950年8月起
侵朝美国空军不断侵入我国东北领空
疯狂轰炸边境城镇和乡村
这是安东被炸后的情景
1950年10月上旬
美韩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
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
由安东、辑安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
图为志愿军第40军一部
在温井西北两水洞追歼南朝鲜军
第二次战役
1950年11月6日——12月24日
图为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一部
在龙源里追歼美军
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1951年1月4日晚
志愿军第50、第39军各一部
及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解放了汉城
图为志愿军攻克汉城后
冒着炮火渡过汉江
第四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
图为志愿军战士
在机枪的掩护下
向横城之敌发起冲击
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
图为志愿军某部在阻击敌人
1951年7月10日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
从此朝鲜战场进入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
长达两年零一个月的战略相持阶段
从1951年7月起
美军对志愿军后方实施“绞杀战”
依仗其空中优势
企图切断志愿军后方补给线
图为反“绞杀战”中的志愿军高炮部队
图为反“绞杀战”中抢修桥梁的志愿军铁道部队
1952年
志愿军为坚持持久作战
巩固已有阵地
创造性地建成了
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
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体系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
图为守卫在坑道口的战士们
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
为粉碎美国为首所谓的“联合国军”
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的企图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
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超过了任何一次战役准备
“联合国军”被迫放弃进行军事冒险计划
金城战役
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个战役
图为志愿军火箭炮向敌阵地射击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
在开城板门店举行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
美方首席代表哈利逊中将在协定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22时
7月28日上午9时30分和下午1时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标志着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
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
利用执勤、训练之余帮助朝鲜人民建设家园
图为志愿军战士在帮当地百姓耕地
从1954年9月起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分批撤兵
至1958年10月
全部撤离朝鲜
图为志愿军战士与朝鲜阿妈妮相拥告别
祖国我回来了!
1958年10月25日
丹东鸭绿江桥头搭起凯旋门
祖国人民热烈欢迎
最后一批志愿军英雄儿女凯旋归国
解放军微信发布
:军史专家 徐平
编辑:刘妍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推荐文章4:解读朝鲜战争始末:4个阶段5次战役,109余万人战死沙场
"美国的大炮比我们多,但是历史不是大炮写的。"
朝鲜半岛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中国、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日本在唐朝和明朝末年都有入侵朝鲜的历史,到了近代,沙俄势力和日本一直互相争夺朝鲜半岛,直至二战前日本依赖其军事实力独占半岛。
朝鲜战争是1950至1953年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围绕三八线先后有中朝美韩等20国共投入约300多万人参战,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打了多少场战役,最后谁赢了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朝鲜战争爆发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宣布投降后,美苏为了军事利益同时进军朝鲜半岛,但为了避免冲突,双方商定接收日本投降的分界线,以北纬38度为界的方案得到一致认可,这就现在的"三八线"。在冷战时期,美苏分别撤军,并各自扶植建立南北两个政权,就是现在的韩国、朝鲜人民共和国。至此,朝鲜半岛进入到长期分裂的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这南北两个政权都坚决不承认对方,只承认自己才是合法的,并都企图通过消灭对方的方式达到全国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朝鲜人民军向韩国军队首先发起了攻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考虑到他亚太地区利益受到侵害,就派出军队进入半岛参战,支援韩国军队。组建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全面投入朝鲜战场。至此,朝鲜战争由内战升级为国际战争。
从参战的国家来看,朝鲜战争可称得上是"世界大战"。中朝联军这边,除了朝鲜以外,中国并未以国家名义参战,而是以志愿军名义参战,苏联则秘密参战,主要是提供少量空中支援。联合国军这一方,美国为主,共有16各国家的军队参战,韩国军队并没被纳入"联合国军",但归其指挥。就投入的兵力而言,根据停战时的统计数据,前者兵力达180万,而后者则达到120万。
战争进入第一阶段:北朝鲜军南进,南朝鲜军败退。朝鲜人民军的攻势非常迅猛,势如破竹,迅速攻占南部大部门区域,南朝鲜军败退。后在美军海空军事力量支撑下,勉强退守到釜山到洛东江的环形防线。
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美军强势介入,北朝鲜军败退。考虑到形势紧迫,美军集结兵力发起了仁川登陆战,从半岛中部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分开,使朝鲜人民军顿时两面夹击,全面溃败。半岛局势发生逆转。此后,"联合国军"向北突进,打过三八线,跨进鸭绿江,为此朝鲜向中国求助。
抗美援朝,志愿军参战。战争进入第三阶段:韩美军防御,中朝联军进攻。中国中央政府经过多次商讨,最终决定,派遣志愿军支援朝鲜,抗击美帝。苏联也承诺提供空中支援,后临时有变。1959年10月19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越鸭绿江,正式开始"抗美援朝"战争。经历多次艰苦卓绝的战役,不仅把侵略者赶出三八线,而将战争拉到谈判桌上。
第1次战役是一次遭遇战,双方都带有试探的目的。10月25日,敢于冒进的南朝鲜军一部被志愿军直接歼灭,在与美军的首次交手时,我志愿军夜袭并退败他们的骑兵师。第2次战役,起因于美军发动的"圣诞节"攻势。我志愿军在参战前已清楚美军东突西进的战争意图,而美军对我志愿军的实力却似乎低估了,故而他们会急于发动此攻势。
我军先是诱敌深入,又突然反攻,悄悄迂回到敌后,在西线战场,美军在清川江附近受到重创;东线战场,我军克服酷寒,经过持久战,在长津湖一带,击溃美陆军一师,并一路向南打到"三八线"。至此韩美联军遭受重创,战争局势再次发生逆转。
第3次战役,我军打过三八线以南,占领汉城,直抵三七线一带。这次美韩联军后撤,并以退为进,提出停火谈判的要求,被中朝联军否决。第4次战役,美韩联军准确研判我军的补给线无法支撑长期攻势,于是发动了反击。我军准确判断战争形势,退守三八线附近,主动放弃汉城,在汉江附近的较量中双方各有输赢。
第5次战役,我军考虑到战争的持久性,采用了车轮战策略,兵力方面从国内得到更新补充,再次发起了进攻,歼灭大量韩美联军,直逼汉城。但后因弹粮补给不足,遭美军反攻,经过顽强抵抗,战线锁定于三八线附近。双方军队势均力敌,都不肯再退让一步,最终走到谈判的阶段。
停战阶段,边打边谈。战争进入第四阶段:中朝联军和美韩联军走到了谈判桌上,并且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时而有小规模的战役发生,这个阶段一直持续2年之久。美军首先提出的海空补偿建议遭到否决后,美军又开始军事行动。
1951年在夏季攻势中,与朝鲜人民军发生血染岭和伤心岭战役,后在秋季攻势中和我军发生马良山战役,均损失惨重。另外,对方又发起了空中封锁(绞杀战),经过我军的铁道、工程、高炮多兵种协同作战,建成"钢铁"运输线,美军的阴谋以失败告终。同年9月,我军空军参战,和苏联空中力量联手打造"米格走廊",于清川江附近获得不俗的战果。
此后双方再次重启谈判,但在战俘处理问题上又出现矛盾。我军利用十个月平稳期,于1952年修筑了一千二百公里的地下防御坑道,发起了秋季反击。此时美军为了获得主动,后发动了金化战役,我军在上甘岭顽强抵抗,持续40余天,最终瓦解美军的进攻,史称为朝鲜战场的"凡尔登"。此后美军再没有发起大型战役。
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美军一开始利用美军俘获的战俘比中朝军队多作为谈判的筹码,美方主张"一对一"原则,中朝则主张全部原则,双方互不相让。经过战争博弈,终于1952年2月达成协议,允许遣返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剩余移交第三方中立国。
这一协议是在中朝联军1953年发动夏季攻势过程中达成的,当时南朝鲜军仍执意反对并扣押战俘,因此中朝联军开始猛攻南朝鲜军事设施,发动金城战役,重创南朝鲜军。1953年7月27日,谈判双方最终达成朝鲜停战的协定并签字,但南朝鲜没有签字。我志愿军全体于1958年10月正式撤出朝鲜回国,而驻韩美军一直保留至今。
双方伤亡的情况来看数量是惊人的。据中朝方面公布的数据,共歼灭"联合国军"109余万人,其中志愿军毙伤俘联合国军71万余人,自身减员36.6万人。后又统计志愿军阵亡18万余人。据美方战后公布的数据,美军阵亡3.3万余人,伤10万余人,韩军伤亡30.5万人。后美军统计战争中有5万余人死亡(包含其他地区),韩方公布98万余人伤亡。
结语: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各国参战人数最多的局部战争,最后以达成停战协议而终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影响战局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跨过鸭绿江,达到三八线,将胜利锁定在那里。然而,战争的结局仅仅停战,而不是永远的和平,朝鲜半岛的矛盾依旧存在,朝鲜与韩美至今处于军事对抗。战争虽已过去70年,但是留给后人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历史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英勇参战的决策和行动是英明的,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至少百年的地区安全局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争取宝贵的时间,而且与朝鲜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战争都是残酷的,因为战争一旦打响,就意味着没有最后的"赢家",饱受战火之苦的朝鲜半岛近年来又冲突不断,真心地希望战争的炮火不要死灰复燃。警钟长鸣,也许这才是我们后人要纪念战争的真正意义吧!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推荐文章5:一张横屏长图,带你了解抗美援朝历史
今年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下面,让我们通过这张长图
看看抗美援朝战争的
重要时间结点
请将手机旋转90度横屏观看
本文标题:抗美援朝战争简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