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堂孝歌108首
丧堂孝歌108首推荐文章1:渝东南丧葬习俗中的“唱孝歌”仪式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山川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有独特的丧葬文化。唱孝歌作为土家族传统丧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渝东南的黔江、石柱、酉阳、秀山、彭水等地。
古人以“绕尸而歌”的方式悼念亡人,渝东南地区通过“唱孝歌”来缅怀逝去的亲人。“唱孝歌”又称“打丧鼓”“打围鼓”“丧堂唱”“打夜锣鼓”等,它是陪伴亡灵、哀悼死者而唱的歌。孝歌有开场歌、接亡灵、悼亡灵、娱丧歌、送亡歌等几部分。
歌词内容包罗万象,有死者生平、神话传说、花鸟虫鱼、历史故事、名山大川、盘歌破谜、能工巧匠、谈情说爱、赛歌斗智等内容。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凤凰展翅把门开,宝马驮金万福来。开了歌头莫住声,或唱古往与来今,或唱怪力与乱神,或唱地里与天文,或唱日月拱五星,或唱五岳众山名,或唱稀奇并古怪,或唱文明与斯文,或唱盘古与混沌,或唱开天劈地人,或唱山青并水秀,或唱历代帝王君,或唱武将和文臣,或唱地府与天庭,或唱八仙会上人,或唱走兽与飞禽,或唱礼乐琵琶经,个个都要唱几声,一夜玩耍到天明。”
渝东南地区常见的孝歌大致有三类:
一是对死者生平的唱诵
歌师并不完全根据已有的歌书来唱,一般先了解死者的生平事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即兴演唱。比如:
“昨夜听到火炮响,忽然心中得一凉。前天孝家对我讲,她那儿媳在赶场。说她母亲睡床上,可能时间不久长。叫我一声这兄长,死了一定要到堂。所以半夜火炮响,愚下特地好慌张。不觉时间就天亮,妹妹叫我找歌郎。听她哭声对我讲,说她家下去了娘。叫我去把歌郎访,去找天下好歌郎。所以我对这方讲,去了丢下你农忙。特来陈府把歌唱,此时敬请我对方。你把地名对我讲,说是川边池古塘。平素都在来来往,互相认识是时常。那歇愚下在坡上,正在摘茶晒太阳。纵然活路在手上,应该丢下那头忙。所以听到把话讲,愚下感觉没心慌。擦黑之时把路上,邀约六位这歌郎。活路剩了在坡上,老人去世停大堂。人人都是父母养,就怕父母停大堂。只要听到孝子讲,哪人没得爹与娘。为人只要是会想,万事撂下也无妨。秧子搭在田坎上,不怕农活再急忙。我承歌郎都会想,愚下脸上也有光。你是听到孝媳讲,你俩便是亲是房……”
唱孝歌的曲调多变,或高昂或狂放,或低沉或悲伤,既表达了对亡者的悼念,又是对家属的安慰,同时也消除守灵人的寂寞。
二是对历史的咏唱
孝歌词还包涵了很多历史题材故事,大多取材于三国,水浒,或者杨家将等故事。如《杨家将孝歌》:“杨家八虎闯幽州,打得天昏地也愁,大哥长江来刺死,二郎短剑自分身,三郎马踏如泥浆,四郎失困在番营,五郎怕死当和尚,六郎三关把身藏,只有六郎死得苦,七十二箭透心肝,残兵败将回家转,写杨老令婆听。”这些历史故事通过一代代口耳相传,为大多村民所熟悉,歌师在唱的过程中能引起村民的共鸣。
三是歌师之间的戏谑之语
丧葬仪式一般要持续几天几夜,夜晚太长,守灵人容易疲倦,为了让灵堂气氛更为活跃,歌师之间往往会互相戏谑,让孝歌内容生动有趣。唱孝歌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歌师之间的相互角逐。如:“歌师来付老兄台,听你唱歌好文才,量你不得三分水,随你爱走哪条来,母鸡想把铃铛戴,驼背怎把轿子抬,歪嘴婆娘照镜子,当面现出丑相来,看你是根直把棒,在我面前吃不开,我今将你来放弃,哪位仁兄请上台”,“仁兄唱歌莫逞能,莫把别人来看轻,孔圣三千徒众子,其中七十二贤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之中有能人,今晚兄台歪得很,看来不是等闲人,今夜有缘来会到,看你要定哪条行,你且安心来坐稳,我来与你定输赢。”歌师之间的相互“斗嘴”,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丧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在唱孝歌的过程中有乐器伴奏,一般乐器包括鼓、铙、钹、锣、镲、唢呐等,通过各种乐器的交互使用,让整个灵堂的气氛显得非常热烈。
渝东南地区独特的丧葬习俗原为土家族特有,后演变为其他民族共有的民俗活动。各民族间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丧葬观念,既有儒家的隆葬厚仪观,也有信仰佛家的轮回转世观念,还有推崇道教的地府信仰,在这里儒教、佛教和道教文化相互融合。
文章:费国容
单位:万盛经开区地方志编修中心
丧堂孝歌108首推荐文章2:孝歌?《新编二十四孝》
第一首:常回家看看:
孝要记心间,常回家看看;
父母不要金和银,只盼儿女在身边。
孝常记心间,常回家看看;
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是游子和高官。
孝心不能变,常回家看看;
携带妻子和儿女,问长问短在床前。
孝子顶头尖,常回家看看;
家和万事兴,父母才能把心宽。
第二首节假日与父母同欢
国家节假日,告诉天下知;
与父母同欢度,亲情加千尺。
国家节假日,孝子心常思;
带父母去旅游,吃住心里更踏实。
国家节假日,儿女尽孝时;
为父母多开心,排除万难要尽职。
国家节假日,礼仪不能失;
孝敬父母天理在忘恩负义天下耻。
第三首为父母举办生日宴
父母生日宴,儿女笑开颜;
年年不能忘,万里也要往家赶。
父母生日宴,儿女同桌前;
献上生日礼,祝愿父母不老仙。
父母生日宴,儿女开口甜;
举杯敬父母,千言万语说不完。
父母生日宴,全家齐联欢;
歌唱共产党,改革开放来好年。
第四首亲手给父母做饭
一日有三餐,人的生命线;
家有老父母,天天回家做做饭。
日有三餐,餐餐不能断;
荤素巧搭配,父母健康是关键。
一日有三餐,样样要新鲜;
老人最喜欢,顿顿吃的肚儿圆。
一日有三餐,科学营养观;
常吃家常饭,长寿能活一百年。
第五首常给父母打电话
常给父母打电话,免得二老心牵挂;
一字一句重千金,漂洋过海像回家。
常给父母打电话,一股暖流春芽发;
疑虑思念阴云浓,接罢电话脸开花。
常给父母打电话,相互交流解疙瘩;
互敬互爱增感情,左邻右舍人人夸。
常给父母打电话,问寒问暖嘴边挂;
祝愿二老身健壮,儿女脸上满彩霞。
第六首多给父母零花钱
老来难,老来难,爸妈急需零花钱;
儿女们,嘴角严给爸妈省点水电钱。
老来难,真是难,爸妈真需另花钱;
儿女们,美容减给爸妈省点看病钱。
老来难,就是难,爸妈需要零花钱;
儿女们,少酒烟给爸妈省碗面条钱。
老来难,咋不难?为儿女累的腰腿酸;
儿女们,天在看多给爸妈点零花钱。
《开了歌头莫住音》
今天会着歌师晚,不讲长来不讲短,
献丑不知唱哪般。
船儿落在浪沙坑,一阵顺风调了身;
开了歌头莫住音追根求缘讲学问;
或唱古往与来今,或唱怪力与乱神,
或唱地理与天文,或唱日月共星辰,
或唱五岳众山名,或唱二十四孝人,
或唱旧文与新文,或唱盘古与混沌;
或唱历代帝王君,或唱开天辟地神;
或唱山青并水秀,或唱武将和文臣;
或唱地府与天庭,或唱八仙会上人;
或唱走兽共飞禽,或唱礼乐讲疲经;
个个都要唱几声,一夜玩耍到天明。
一唱客房学画名,画龙画凤画麒麟,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唱旅游客商人,收拾检点出房门,
二唱旅游客商人,收拾检点出房门,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三唱春风遍地生,江边杨柳正发青,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食四唱梅雨连天淋大水淹到九龙亭,
鲁易涨易缩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五唱端阳闹沉沉,龙船下水起波纹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六唱六月谈爱情,布足手表送情人,
哥拿钱财如粪土,妹说仁义值千金。
七唱钱财有万能,马儿拴在青草坪,
马闲无力该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八唱中秋月亮明,光芒万丈照乾坤,
古人不见今日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九唱重阳把酒斟,杯杯相劝有钱人,
我把厅晏重新整,款待有情有意人。
十唱好好来做人,世农工商要认真,
穷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丧堂孝歌108首推荐文章3:镇雄丧葬文化中的“孝歌”和“散花”
在我的家乡云南省镇雄县民间,无论什么场合,人们都有用歌唱或吟诗作对的方式为现场营造气氛的习惯。比如,上山要唱山歌,婚礼或乔迁要说“四言八句”,而最具地方特色的,却莫过于丧葬文化中的“孝歌”和“散花”了。
孝歌是集民间传说和古今历史于一身的民间文化
说到“孝歌”,其实就是白事中烘托气氛的一种民歌。这种民歌有固定的曲调,有传统的曲目,也有现编现唱,借题发挥的东西。一般传统曲目都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四大名著或历史人物故事为基础创作的顺口溜,多以劝世为主。而现编现唱,大多以主家的具体情况现场编出愿主家人丁兴旺、家庭和睦之类的祝福语境。
由于镇雄偏居乌蒙山腹地,崇山峻岭阻隔了与外界的交流,因此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民间习俗。而众多的传统习俗中,则以丧葬文化最为特别。在镇雄,凡有人去世,除少年夭折或英年早逝者外,超过五十岁的人去世,大多要办一场“热闹”的葬礼。如果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去世,一般都被看成“喜丧”而大操大办。因为主家要请“端公”(巫师)或道士为逝者做道场超度亡灵,到场的时间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三五七天不等。在道场的过程中,道士或端公等人手敲锣鼓,口念真经,咿呀哼唱,就如一台大戏,鼓乐喧天,歌声嘹亮。
在整个道场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总有一群民间“歌者”放开嗓子引项高歌。这些民间歌者,多是出于爱好,自学而成。按他们的说法,就是为了“闹热”。意思是用歌声营造出一种气氛,冲淡逝者家属的悲伤情绪。于是,在得知何处谁家有人去世,歌者们便相互知会,并约定前往献歌。在这个过程中,歌者们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唱三国,他唱西游,我唱说唐。有时候,还会一问一答地对唱,甚是热闹。
曾记得有一首孝歌这样唱道:“唐僧来到通天河,忽见河水起洪波。师徒江边来观看,突然现出一妖魔。大吼一声跳上岸,就把唐僧水内拖。唐僧吓得兢兢战,口里只是念弥陀。”这便是《西游记》中故事;而唱《三国演义》的则有“孔明妙计不非凡,进扶刘主坐西川。刘备坐在成都府,想把乾坤一担担。代魏征西曹丞相,东吴相斗有孙权。两雄相持难伸手,费尽心机难上难。”虽然有的孝歌歌词显得粗糙直白并带着些病句,但大概意思却一听了然。凡参加葬礼的人,都乐意围坐在歌者一旁,听他们用孝歌“说古论今”。
“散花”彰显镇雄人吟诗作对的才能
“散花”是镇雄民间丧葬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说奇,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彰显了镇雄人吟诗作对的才能。散花也叫散花文,是在丧葬道场中“破地狱”一个环节中出现。由端公敲击鼓乐打着节奏,散花人用当地方言颂念固定模式的一些劝世顺口溜或用固定的调子吟唱固定曲目,使整个丧堂沉浸在一种吟诗作对的娱乐氛围之中,以达到缓解逝者家属悲伤情绪的作用。
散花跟孝歌差不多,都是一些押韵的顺口溜或打油诗。散花人为了表现自我,往往把一些传统读物也用于“散花”之中。其中,《今古贤文》和《千字文》就是散花人的保留曲目。而《十二月花》则是一种一问一答的吟唱曲目,如果散花人是两人,就一个问,一个答。如果是一个人,则自问自答,先从正月问到腊月,然后再从腊月回答到正月,整个过程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比如问:正月里,什么花,堂前高挂,什么人,手挽手,同把山下?二月里,什么花,满园开白,什么人穿白袍,跨海征东?回答的人则唱:正月里,灯笼花,门前高挂,梁山伯,祝英台,同把山下;二月里,梨子花,满园开白,薛仁贵,穿白袍,跨海征东。
其实,散花也就是一种曲艺形式,有的散花人会把当地的地名串联起来,编出一些有趣的故事,把人逗得捧腹大笑。比如,有一段说地名的花文这样说道:镇雄下来法贡场,三十五里克马溏;陇东弯,崖头上,狗脚三湾生得像;罗波寨是堰塘,藕花开得喜洋洋;波林凹,打渔寨,家家妇人都厉害。这其中的法贡场、克马溏、陇东弯,罗波寨、波林凹,打渔寨都是地名。当这样的花文一说出口,不但在场的亲戚朋友会笑出声,连两面带愁容、腮泪珠的孝女也会面会心一笑。可见,散花不仅是丧葬习俗中的一种形式,而且能起到娱乐大众,缓解悲伤气氛的作用。这不能不说,表面看似神秘,实则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现在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笔者以为,镇雄丧葬习俗中一些繁枝褥节虽应大大缩减,但孝歌和散花却有必要继承。因为这不但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有积极向上的作用。
丧堂孝歌108首推荐文章4:巧家县新闻出版(版权)局2021年度行政处罚信息公示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增进人民群众对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的了解、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化市场管理的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促进巧家县文化市场的规范与健康繁荣发展,巧家县新闻出版(版权)局根据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和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要求,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持续保持文化市场整治高压态势,依法查处了2起违法违规经营案件。为加强正面宣传,彰显法治权威,提高群众知晓率,特对2021年度查处的2起违法违规经营案件信息进行公示。希望通过此次以案促管的宣传方式,一方面做好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文化市场法律法规,让广大经营者引以为戒、守法经营、诚信经营,逐步构建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场环境;一方面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法制意识,同步加强宣传“12318”文化市场举电话,着力打造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品牌标志,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当事人:范某位(532123********4114)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巧)文罚字〔2021〕第F-000001号
主要违法事实:当事人范某位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含批发、零售)业务一案,经调查:2021年8月20日,巧家县新闻出版(版权)局、巧家县文化和旅游局执法人员在出版物市场巡查检查中发现《红白喜事表白词》《丧堂孝歌书》等非法出版印刷装订发行销售的出版物。执法人员根据该非法出版物供货联系人信息进行线索摸排,汇巧家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8月30日15时20分,由巧家县新闻出版(版权)局、巧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巧家县公安局、巧家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某单位职工院内的范某位住所依法进行现场检查核查,执法人员在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来意后,检查发现当事人范某位居所内有《红白喜事表白词》、《丧堂孝歌书》等书籍204册,光盘2张,电脑主机1台、显示屏1台、复印件1台、打印机2台、裁纸机1台等出版印刷装订设备,当事人范某位不能提供《营业执照》《印刷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即对当事人范某位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责令其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提取相关证据。经立案调查确认当事人范某位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含批发、零售)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属实。其行为违反了《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处罚依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
处罚内容:1、没收出版物书籍204册,光盘2张;2、没收涉案专用工具、设备:电脑主机1台、显示屏1台、复印件1台、打印机2台、裁纸机1台等设备;3、罚款人民币伍佰元(¥:500.00元)。
行政执法机构:巧家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行政处罚机关:巧家县新闻出版(版权)局
处罚决定日期:2021年9月27日
2.当事人:党某荣(532123********1915)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巧)文罚字〔2021〕第F-000002号
主要违法事实:当事人党某荣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出版物录音录像制品的零售经营活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未经录音录像制品的表演者、出版者、制许可以零售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一案,经调查:2021年9月1日,巧家县马树镇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接到群众反映,有人疑似在传播、贩卖淫秽物品,经马树镇党委政府安排工作人员摸底排查,将掌握的基本情况汇巧家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核实查处。2021年09月06日10时55分,巧家县新闻出版(版权)局、巧家县文化和旅游局、巧家县公安局马树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老农贸市场党某荣摊位及仓库进行现场检查核查,执法人员在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来意后,检查发现当事人党某荣摊位和仓库内有违法违规光盘614张,移动优盘96个,内存卡119张等录音录像制品,未发现淫秽物品。当事人党某荣不能提供《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即对当事人党某荣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责令其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提取相关证据。经立案调查确认当事人党某荣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出版物录音录像制品的零售经营活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未经录音录像制品的表演者、出版者、制许可以零售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属实;其行为违反了《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六条 、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
处罚依据:《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
处罚内容:1、没收出版物光盘614张,移动优盘96个,内存卡119张;2、罚款人民币伍佰元(¥:500.00元);3、警告。
强化执法,捍卫文化市场安全:“12318”是全国文化市场统一免费举电话。巧家县群众可拨打“12318”进行举。举范围主要包含:歌舞娱乐、游艺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等营业场所经营活动;艺术品经营活动;互联网音乐、互联网游戏、互联网动漫文化活动等经营活动;出版、制作、印刷、复制、发行、传播含有违禁内容出版物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传播其文字、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行为;盗印、盗制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出版物;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出版单位或者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业务;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纸、期刊名称出版出版物;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的行为;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秩序违规行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和案件;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行为;非法设立电台、电视台行为;广播、电视从事违规广告行为;电影市场违规行为;非法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违规设立刊采编机构;违法违规采编行为;真假记者、真假媒体内外勾连不法活动。
广大人民群众发现以上情况时,可拨打“12318”进行举。“文化市场举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有效地参与文化市场管理与监督”。同时,为充分体现巧家特色、地域文化,确保巧家县文化市场的安全稳健,相关执法部门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立足文化市场监管职责,全力以赴做好巧家县文化市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丧堂孝歌108首推荐文章5:曲靖祭祀歌曲靖祭祀歌
王人天
祭祀歌是民歌的一种,主要用于丧葬、祭祖、家庙祠堂的祭祀之中,还在我国的古代,《诗经》中就出现了多首祭祀歌曲,譬如《蓼莪诗》就是,可以说祭祀歌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云南曲靖,可以说祭祀歌繁荣昌盛,数量极大,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探讨。
曲靖的祭祀歌除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活动之外,还有用于其它祭祀活动的歌词,譬如《祭火辞》《祭龙词》《祭树词》等,所有一切属于祭祀的歌曲都统称为祭祀歌曲。
这里主要说的是在曲靖丧葬活动中的祭祀歌曲。
曲靖丧葬歌曲中主要有孝歌、道士(阴阳)诵念的议程歌曲、开光、点主外,还有《指路歌》、散花歌、《祭饭歌》《祭钱》《祭马》《祭佣人》、祭文等歌曲,其中孝歌、散花等歌数量比较大,也有一定模式,涵盖内容之广是我们所料不及的,了解了,就会被深深迷住,挖掘和探讨曲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代的责任。
较为出名的《蓼莪诗》《南阶诗》是道士的必唱歌曲;《指路歌》也叫《指路经》,则是人们在丧葬活动中每早必唱的歌;孝歌是叭喇匠或专业歌手在丧葬中演唱的以祭悼亡人的歌;《祭饭歌》、散花歌却不是在曲靖所有范围内都有,而只存在部分地区,譬如富源、沾益、宣富交邻地区靠近贵州部分、罗平等地区就较为盛行,而在宣威的大部分地区却并不流传,于是这些歌曲的流传就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它的质量和传承。因为在流传地区非常受到人们的追捧,譬如富源在丧葬活动中,除必不可少“做功火”外,散花、祭饭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祭饭又叫祭万年饭。孝家在出殡的前晚蒸上一大蒸笼饭,待道士做过功火后,就开始祭饭。祭饭一般由两个叭喇匠进行。叭喇匠在民间又叫吹鼓手或是吹师,吹师乃为雅称。祭饭开始后,二人一边比划动作,一边歌唱《祭饭歌》。《祭饭歌》有固定样式,一般不可随意改动,只有在吉利语的地方可以进行吉利的最大程度夸张,从而达到孝家满意高兴的效果。譬如“放点茶,子孙辈辈发/放点酒,子孙辈辈有/放点盐,荣华富贵万万年/放点糖,世代儿孙出霸王/放点饭,孝家经济挣得几百万/放点酒药,世代儿孙考大学”等,把尽可能的吉利话都用上了。但是这些语言是跟着时代发展的,要适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孝家高兴才是要务。
散花在富源、沾益较为盛行,而在宣威,却是要接近这两个县的地方才有此风俗。它本是丧葬的一个礼仪程序,相当于“剥皮筋”一类,在发丧前晚由道士或者先生击鼓铙而歌,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表现真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句式有七字句和长短句两种形式,较为诙谐,整首长短以具体内容而定,但每首在歌唱之时,开头都要加上开场白句,如:“夫此花者/不说此花来历/众亲齐雅静/听我散花文”。接下来点出所要散的内容,譬如:“我不散你不散他/散个无钱人和有钱人打亲家”,然后再接入正文,往往歌唱之时,引得满堂发笑,寓教于乐,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不过,这种发笑似乎与丧堂中的悲哀之情很不合拍,从而导致了该种歌类的传播受到阻碍。
另外孝歌、道士诵念礼仪等歌比较普遍,这里不一一叙述。
总之,曲靖祭祀歌很有特色,是曲靖民歌中的一朵奇葩,相信在有识之士的挖掘整理下,必将大放光彩。
丧堂孝歌108首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丧堂孝歌108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