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悌全文推荐文章1: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推荐文章2: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推荐文章3: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推荐文章4: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推荐文章5:弟子规 出则悌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等。三字成为一句,琅琅上口,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规范。


  “弟子”,就是学生,当然不仅仅指小朋友,广而言之,凡是想要学习古圣先贤文化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为“弟子”。“规”即规范、规矩。因此,《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的启蒙书。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释】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兄友弟恭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释】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解释】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解释】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解释】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解释】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如堂兄姐、表兄姐,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推荐搜索词:

  

  1.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2.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诵读

  

  3.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带拼音

  

本文标题:弟子规出则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