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荐文章1:华龙一号双雄对决:中核与中广核的万亿级核电暗战
技术融合背后的南北博弈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虽以统一品牌出海,但背后暗藏中核与中广核两大集团的“基因差异”。2014年国家能源局强力推动技术融合后,双方在堆芯、安全系统等核心领域达成统一标准,但细节设计仍各具特色。
核心共识:177组燃料堆芯
- 统一采用177组燃料组件,热功率达3180MW,堆芯线功率密度降低15%,热工安全裕量提升至国际最高水平。
- 国产化率突破90%,打破国外垄断,主泵、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实现自主制造。
安全系统之争:能动VS混合
- 中核版本:以能动安全为主,配备冗余应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与二代加技术高度兼容,福清5号机组首堆验证成熟性。
- 中广核版本:创新“能动+非能动”混合设计,首创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防城港3号工期缩短10%,但加速国产化曾引发设备可靠性争议。
市场争夺:国内圈地与国际竞标
两大集团以“华龙一号”为矛,在国内外展开激烈角逐,战略路径分化明显。
国内布局:南北割据
- 中核:主攻福建、江苏等沿海大基地,2023年连获漳州3/4号、海南昌江3/4号机组核准,单厂规划6台机组,年发电量超600亿度。
- 中广核:深耕广东、广西,防城港3/4号已并网,宁德5/6号规划中,与南方电网深度绑定,打造“核能+电网”区域能源网。
海外竞标:国家队VS市场化
- 中核:借“一带一路”主攻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阿根廷市场,以“总包+融资”模式拿下60亿美元订单,单台机组带动300亿产业链。
- 中广核:依托英国欣克利角项目经验,推动布拉德韦尔B项目落地,但因地缘政治受阻,转战东南亚岛屿供电市场。
争议焦点:中广核宣称其设计“更适应市场化”,但中核质疑“过度压缩设备验证周期可能牺牲可靠性”。
未来暗战:四代堆与小堆的分野
技术迭代的赛道上,双方已开辟新战场:
- 中核:推动“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耦合,漳州核电2025年实现核能制氢供汽石化基地。
- 中广核:研发50万千瓦级小型化“华龙二号”,瞄准东南亚岛屿市场,与“玲龙一号”小堆形成互补。
格局重构:竞争催生“中国标准”
这场万亿级“内战”没有输家:
- 中核:凭借国家项目背书,成为“一带一路”核电主力,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年发电超100亿度。
- 中广核:以市场化创新反超,防城港3号机组国产化率92%,带动5000家产业链企业升级。
专家点评:
“双版本竞争倒逼技术迭代,若未来实现标准完全统一,‘华龙一号’将真正成为全球核电的‘中国规则’。”——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头条热评
中核与中广核的“左右互搏”,恰似中国高端制造的缩影——在竞争中打磨技术,在博弈中走向世界。当“华龙双雄”并驾齐驱,全球核电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荐文章2:四位委员谈中国核电发展:持续提速,仍有较大空间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尹倩芸)过去一年,中国核电建设提速,并加大力度向民间资本开放,系列动作让业界观察者嗅出了新气息。
全国两会前夕,中核集团在北京举行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从与会委员发言看,未来中国核能发展有较大空间。
“十四五”以来,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核准11台核电机组,连续三年核准机组数量达到10台及以上。截至2024年,中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称,“十五五”期间,中国核电机组建设速度将与“十四五”期间保持在差不多的量级。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分析,如果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国要建成约40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卢铁忠说,保持目前每年建造8至10台的节奏,可以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公开数据显示,作为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的碳足迹因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所有发电类型中最低的,仅为6.5克/千瓦时,远低于水电、光伏发电,更不足燃煤发电的百分之一。
目前中国核能发电装机和发电占比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卢铁忠建议,将核电纳入绿电绿证体系,能保障核电可持续发展,亦有助于满足能源安全与转型的双重需求。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一大批重大项目即将落地,核能产业链也面临升级的关键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理辛锋说,未来将坚持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技术升级和规模化发展,布局小堆、高温气冷堆和聚变技术研发。
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热堆-快堆-聚变堆”。在热堆领域,目前“华龙一号”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上在建数目最多的三代核电产品,快堆则是当下中国正在努力打造的技术方向。针对聚变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已取得重大科研进展。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提到,目前“中国环流三号”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其核心任务是实现“聚变点火”,还不是直接发电。他预计,核聚变应用将在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有望在205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眼下,DeepSeek(深度求索)的爆火出圈也引发多家央企关注。但中核集团表示,目前DeepSeek还未接入核电设计研发领域。
“人工智能扑面而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拥抱它,核工业也不能例外。”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徐鹏飞提到,中国核工业发展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加工成为数据产品,能够赋能产业发展。
但鉴于核工业的高安全性和高标准,他认为,我们亟待在核领域实现基于数据和工业软件驱动的可信可靠人工智能技术,以保障国家生态和能源安全。(完)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荐文章3:四位委员谈中国核电发展:持续提速,仍有较大空间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尹倩芸)过去一年,中国核电建设提速,并加大力度向民间资本开放,系列动作让业界观察者嗅出了新气息。
全国两会前夕,中核集团在北京举行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从与会委员发言看,未来中国核能发展有较大空间。
“十四五”以来,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核准11台核电机组,连续三年核准机组数量达到10台及以上。截至2024年,中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称,“十五五”期间,中国核电机组建设速度将与“十四五”期间保持在差不多的量级。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分析,如果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国要建成约40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卢铁忠说,保持目前每年建造8至10台的节奏,可以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公开数据显示,作为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的碳足迹因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所有发电类型中最低的,仅为6.5克/千瓦时,远低于水电、光伏发电,更不足燃煤发电的百分之一。
目前中国核能发电装机和发电占比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卢铁忠建议,将核电纳入绿电绿证体系,能保障核电可持续发展,亦有助于满足能源安全与转型的双重需求。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一大批重大项目即将落地,核能产业链也面临升级的关键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理辛锋说,未来将坚持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技术升级和规模化发展,布局小堆、高温气冷堆和聚变技术研发。
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热堆-快堆-聚变堆”。在热堆领域,目前“华龙一号”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上在建数目最多的三代核电产品,快堆则是当下中国正在努力打造的技术方向。针对聚变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已取得重大科研进展。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提到,目前“中国环流三号”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其核心任务是实现“聚变点火”,还不是直接发电。他预计,核聚变应用将在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有望在205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眼下,DeepSeek(深度求索)的爆火出圈也引发多家央企关注。但中核集团表示,目前DeepSeek还未接入核电设计研发领域。
“人工智能扑面而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拥抱它,核工业也不能例外。”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徐鹏飞提到,中国核工业发展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加工成为数据产品,能够赋能产业发展。
但鉴于核工业的高安全性和高标准,他认为,我们亟待在核领域实现基于数据和工业软件驱动的可信可靠人工智能技术,以保障国家生态和能源安全。(完)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荐文章4: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会二届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3月18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4年协会工作总结和2015年协会主要工作安排意见》告、《关于修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工作规则有关条款的议案》,审议并同意《关于2014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务预算的告》、《关于申请入会单位资格审查及理事人选调整等情况的告》等。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们对协会2014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继续支持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工作,希望核能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和专家的影响力,为核能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荐文章5: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荐搜索词:
1.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2.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属于什么性质
3.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是什么级别
本文标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