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推荐文章1:每日咬文嚼字|“份内”还是“分内”?

  :《咬文嚼字》杂志


  :姚博士


  问:前两天在一张纸的一篇文章中见到这样一句话:“这是我份内之事,不必客气。”直觉告诉我,句中的“份内”写成“分内”比较好,但道理在哪讲不清楚。到底是“份内”还是“分内”,原因在哪?


  ——上海中山北路 张春玲


  答:推荐使用“分内”。“分”和“份”是汉语运用中的难点,经常让人分辨不清。


  最早只有“分”。“分”读fēn,从八(象分别相背之形,义为“别”),从刀,本义是分开、分割。“分”的引申能力很强,义项众多,《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收有30多个。这显然会给理解、使用带来负担。


  为了便于区分,“分”在运用中出现了分化,部分义项另立门户,读成了fèn,比如成分、情分、本分。这个分化,无疑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因为“分”分化为两个读音以后,各自的义项还是很多,理解、运用的负担还是很重。


  后来,“分”读fèn时又出现了分化,部分义项加单人旁写成了“份”。不过,读fēn时并未出现这种分化。所以,凡是读fēn,都写成“分”,不加单人旁。


  那么,“分”的哪些义项分离出来写成了“份”呢?情况很复杂,甚至很“混乱”,时而“分”时而“份”,此人“分”彼人“份”,混用非常严重,并且产生了一批既用“分”也用“份”的异形词。不过,考察语用实际,不难发现一个大致的“分离”眉目。下列义项倾向用“份”。


  第一,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等份、份额、份饭、份钱。第二,用在省、县、年、月等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第三,表示程度,如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第四,作量词,分两种用法:用于搭配成组的东西,如一份饭、一份礼物、把蛋糕分成三份;用于刊、文件等,如一份《人民日》、合同一式两份。这些义项在意义上其实有关联,后几个义项都是从第一个义项引申或虚化而来。


  除此以外,其他义项倾向用“分”。


  第一,表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职责、权利等的限度,如“分内”“分外”“本分”“过分”“恰如其分”“非分之想”等。第二,表示情谊、机缘、资质等因素,如“情分”“缘分”“天分”“看在老师的分上”等。第三,表示成分,如“养分”“盐分”“水分”等。


  可见,张女士所提到的那句话中用“分内”比较妥当。


  还想指出的是,“身份”的“份”义同“分内”“分外”等词语中的“分”,按道理应该是“身分”而不是“身份”。用“份”,是历史造成的。1949年香港人开始使用“身份证”,现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但使用的还是“身份证”。可能受香港影响,1984年内地颁发的也是“身份证”,30年过去了,“身份”沿用至今。


  社会上一直有争议,认为按学理应用“身分”才对。但把“身份证”改成“身分证”绝非易事,也不现实,只好承认现实,“将错就错”,维护“身份”的合法地位。工具书过去都一边倒地只收“身分”或以“身分”为首选词形,现在大都首选“身份”,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


  责任编辑:杨娜


  转发:魏淑静


  审核:郝林


  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推荐文章2:秋季施肥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关键在哪里?

  在每一年秋季施肥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果农施单一的大化肥;有的果农秋季不施肥,到第二年春季再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秋季施底肥是全年施肥的一次重要施肥,而且要做到两个百分之七十。


  第一个百分之七十,施肥量要占到全年施肥量的70%左右。果树每一年五月份以前生长用的养分,大部分来自于储备养分,在春季果树长叶、长枝、开花、坐果、叶片的大小、春梢的长短都决定于果树储备养分的多少。那么储备养分来自哪里?秋季施肥。每一年的十月份左右,果树的叶片制造的养分大部分都回流到了根上,这时树上几乎所有的都不长了,或者说长得很慢啦。


  果个的大小取决于花芽的大小,实践证明连续结果的树果个相对来讲比较小,小年树果个小,这是因为大年树产量高、果子多,消耗的养分多,果树的营养分配中心分配给果子的多,分配给花芽的少。九月份以后是花芽的形态分化期,也就是说是决定花芽大小的时期,这时秋施基肥充足对果树储备养分的多少,花芽的大小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秋施基肥很重要,一定要从思想上从认识上重视起来。


  叶片的大小是果个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花开后,果园的叶片能迅速长出来,绿中带白,这个果园树势就好,果个就大。到五月份后,叶片的大小就基本定型啦。这时,树上就出现了营养转换期,叶片就有制造养分的功能啦,树上储备的养分就消耗完了,所以果树全年营养在前期,前期的营养来自于储备养分,储备养份来自于秋施基肥,所以说秋施基肥很重要。


  第二个百分之七十,有机肥用量要占到全年施肥量的百分之七十。近年来,果农朋友们为了提高产量,在施肥过程中不断加大化肥的施用量,致使果品质量出现了红度不好、口味不好,树上小叶、花叶、轮纹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土壤酸化、板结、微生物大量减少,中央电视台曾经道,被化肥喂瘦了的土地,就是施化肥过多反而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的局面。衡量土地肥沃不肥沃,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是化肥含量,大家一定要清楚化肥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增产,才能发挥化肥的威力。土壤里矿物质要靠有益菌,也就是微生物来分解,这样才能被果树的根系吸收利用。


  但不管什么菌它的生长环境必须是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严重不足,各种菌生长不良,就不能把土壤里物质分解了,果树就没有养分可吸收。所以在果园一定要增加有机肥的用量,还要结合果园生草,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在一个果园,一棵树计划秋施基肥十斤,那么有机肥要用六、七斤左右。总之,在秋施基肥中,有机肥要占施肥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才能满足果树的正常生长,才能健康的生长,才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效益。


  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推荐文章3:Access Denied

  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推荐文章4:不了解玉米养分需求规律,追肥再多也没用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量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


  一般每生产100公斤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8∶0.8。


  肥料施用量=(计划产量对某要素需要量-土壤对某要素的供给量)/(肥料中某要素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肥料的利用率变化很大,据试验,一般有机农家肥当季利用率为30%左右,氮素化肥当季利用率约为40%~50%(以40%计),磷、钾化肥约为30%~40%(以30%计)。


  问计划亩产500千克玉米籽粒需要施多少肥?假设土壤普查时土壤含氮量每亩为17千克,五氧化二磷为6.0千克,氧化钾为14.4千克。土壤中养分利用率氮为50%、五氧化二磷为70%、氧化钾为30%。全国肥料试验平均亩产500千克时,每生产100千克籽粒按需氮2.9千克、磷1.2千克、钾2.4千克,计算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施用量(尿素含有效氮46%,过磷酸钙含有效磷16%,氯化钾含有效钾50%)。


  玉米施肥具体用量


  1、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多少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例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玉米产量达到600公斤,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公斤、7.2公斤和12公斤。


  2、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定土壤中含有多少速效养分,然后计算出1亩地中含有多少养分


  1亩地表土按20厘米算,共有15万公斤土


  如果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120毫克/公斤


  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40毫克/公斤


  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为90毫克/公斤


  则1亩地土壤有效碱解氮的总量为:15万公斤×120毫克/公斤×10的负6次方=18公斤,有效磷总量为6公斤,速效钾总量为13.5公斤。


  由于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所有的有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玉米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我国各省配方施肥参数研究表明:


  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0.3—0.7之间,


  有效磷校正系数在0.4—0.5之间,


  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0.5—0.85之间。


  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为:氮30%—35%、磷10%—20%、钾40%—50%。


  3、确定玉米施肥量


  有了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和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就可以直接计算玉米的施肥量了。再把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就可以用来指导施肥。根据1、2当中的数据,亩产600公斤玉米,所需纯氮量为(15—18×0.6)÷0.30=14公斤。磷用量为(7.2-6×0.5 )÷0.2=21公斤,考虑到磷肥后效明显,所以磷肥可以减半施用,即施10公斤。钾用量为(12-13.5×0.6)÷0.50=8公斤。若施用磷酸二铵、尿素和氯化钾,则每亩应施磷酸二铵20公斤—22公斤,尿素22公斤—25公斤,钾14公斤。


  4、微肥的施用


  玉米对锌非常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少于0.5毫克/公斤—1.0毫克/公斤,就需要施用锌肥。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要高,所以现在碱性和石灰性土壤容易缺锌。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拮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基肥亩用量0.5公斤—2.5公斤,拌种4克/公斤—5克/公斤,浸种浓度0.02%—0.05%。如果复合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锌就不必单独施锌肥了。


  具体施用方法


  1、基肥


  2000公斤—3000公斤有机肥、全部磷肥、1/3氮肥、全部的钾肥做基肥或种肥。可结合犁离地起垄一次施入播种沟内,使肥料施到10厘米—15厘米的耕层中。所有的化肥都可做基肥。


  2、种肥


  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种肥的施用方法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拌种可选用腐殖酸、生物肥以及微肥,将肥料溶解,喷洒在玉米种子上,边喷边拌,使肥料溶液均匀地沾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


  浸种:将肥料溶解配成一定浓度,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小时,阴干后随即播种。


  条施、穴施:化肥适宜条施、穴施,做种肥化肥用量2公斤—5公斤。但肥料一定与种子隔开;深施肥更好,深度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氯化钾不宜做种肥。


  3、追肥


  剩下2/3氮肥做追肥。追肥分苗肥、秆肥、穗肥和粒肥四种追肥时期,并将以下两个时期作为重点:


  秆肥:拔节后10天内追施,有促进茎生长和促进幼穗分化作用。将追肥中氮肥的1/3做拔节肥,结合铲趟,肥与苗的距离5厘米—7厘米。


  穗肥:剩下的氮肥在玉米抽雄前10天--15天大喇叭口期施入,能有促进穗大粒多,并对后期子粒灌浆效果良好。


   农业技术


  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推荐文章5:春耕施肥用化肥好还是有机肥好?答案来了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种地人!今天我们聊聊肥料知识!


  眼下各地大部分春耕工作已经开展了,肥料是重要农耕投入品,小编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肥料方面知识,希望对大家春耕施肥有所帮助!


  一,先来了解肥料的分类。主要是:化肥,有机肥,菌肥三大类。


  (1)主要养分化肥 如氮肥、磷肥、钾肥。


  (2)次要养分化肥 如含钙、镁、硫元素的肥料。


  (3)微量养分化肥 如硼肥、锌肥、铜肥、铁肥、钼肥等。


  (4)超微量肥料 如稀土肥料。


  (5)有机肥料(含有机质肥料)


  (6)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含有活性有益菌的肥料)


  其他还有按作物生育期分类,如苗肥、返青肥、拔节肥、穗肥等;按施肥部位分类,如根部肥、叶部肥等。


  二,化肥的优缺点。


  1,相比有机肥,化肥的第一大优点就是养分含量高。尿素含氮为46%,硝酸铵含氮34%,普通过磷酸钙含磷为14%-18%。而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有机肥氮磷钾总和最大的含量只有12%。


  2,对比有机肥化肥的肥效快。


  化肥大都是水溶性或弱酸溶性,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快而且显著,生长矮小的作物,施硫酸铵等氮肥后,就会长的茂盛起来。而有机肥主要是有机质(45%)含量丰富,主要是改良土壤,而这个改良效果在短期内并不是很明显。少则一年多则二三年!


  三,化肥的缺点:


  1,养分不齐全。


  化肥的养分不如有机肥齐全。一般化肥不含有机质,成分比较单一,只含一种或两三种养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作物缺素症和土壤残留破坏土壤健康。


  2,释放养分非常的快,纵向平衡供应养分比较差;很容易发挥掉、淋溶掉、固定等途径损失掉,肥料利用不是很高;化肥如果施用不当的话,不仅会对植物生长不利,还有可能对土壤不利,使土壤变劣,降低土壤的肥力。


  3,化肥利用效率低。关于这个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左右。


那么我们今后该如何施肥?

  对于施肥问题,前农业部长,之前就曾说过。眼下最适合我国农业行情的施肥方式是有机肥搭配化肥。那么,为什么?俩者搭配优势在哪?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化肥过量投入忽视有机肥的投入。目前土壤最缺的就是土壤有机质。


  首先,化肥养份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养分单一,有机肥正好相反,有机肥与化肥混用可取长补短,满足作物各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


  其次,有机肥的施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同时土壤肥力也就提高了,这样长久以来,土壤更肥了,随着一同施入的化肥利用效率也就提高了。同样的化肥的用量也就降下来了!同时,土壤好了对作物也好!可谓一举三得!


  以上,供大家参考!感谢大家关注种地人!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拼音

  

  2.养分和养份的区别是什么

  

  3.养分和养份的区别在哪里

  

本文标题:养分和养份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