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推荐文章1:没有暖气和秋裤,它们是怎么过冬的?
撰文 / 蒋志刚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寒冬里人们常常被冻得瑟瑟发抖,好在有各种取暖神器,比如秋裤和暖气。那么野生动物在冬季怎么办? 都冬眠吗?
其实在自然界,多数野生动物在冬季可是有很多方法度过严冬的,而且动物们为过好冬天,可是各显神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冬天的雷鸟
招数一:换羽、换毛
每到冬季,生活在温带、寒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常常会换羽、换毛。比如雷鸟和北极狐。
雷鸟是典型的换羽鸟类。当冬日来临时,雄鸟和雌鸟会换上一身洁白的、厚厚的羽毛。春天冰雪融化后,雷鸟的头、颈和胸部又换成了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雷鸟换羽既是为了防寒也是为了隐蔽。
分布于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上部的被毛为灰黑色。冬季北极狐全身换上白色毛,针毛下具有厚密的绒毛,即使在零下50℃的冰原上,也能保持一定的体温。
冬天的北极狐
招数二:贮食
为了度过食物缺乏的严冬,寒带和温带的动物想出了“贮存食物”这招。它们在秋季就开始贮存工作,这样可以节省动物在严冬觅食的时间,减少动物采食的能量消耗。
人们已经发现有上百种鸟类、哺乳类有贮藏食物的习性。在环境季节性变化较大的高纬度地区,具有贮存食物习性的野生动物种类比低纬度地区还多得多。
野生动物贮存的食物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只要在一段时间内或经过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变质的食物,都可以贮存。植物籽实是常见的被贮存的对象。晾干的浆果、蘑菇、晒干或冻干的肉类等,也能被贮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高山地区的鼠兔在越冬前,会在洞道中堆积贮藏干草。
红松鼠是领域性动物(很多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域,那里神圣不可侵犯),在寒带针叶林中,以杉果、松果为食物。其领域的半经从50米到150米不等,视松树的密度而定。在靠近北极圈的北方针叶林中,红松鼠靠贮藏的松果度过漫长的冬季,一旦失去领域和贮藏的松果,红松鼠将会在严冬里冻死。在落叶阔叶林中,红松鼠则以橡籽、胡桃、槲果等为食,也喜欢采食贮藏各种蘑菇。
招数三:迁徙
迁徙是动物的习性之一。野生动物常常在冬季迁徙到适宜越冬的地方。
说到动物冬季的迁徙,人们会首先想到鸟类的迁飞,如大雁。其实,自然界除了鸟类在冬季迁飞外,许多动物具有冬季迁徙的习性。当冬季水温下降时,一些喜温性鱼类会迁游到水温适宜的水域中越冬。黄花鱼在渤海湾产卵后,每年的11月份会洄游到黄海过冬。
灰黥生活在浅海中。太平洋的灰黥种群在夏季聚集在白令海和西伯利亚海中度过夏天。当气温下降,冬季来临时,灰黥会迁游到南部的墨西哥海域过冬。等来年天气转暖,灰黥又会回到白令海和西伯利亚海。灰黥的迁移距离达16000~18000千米。
海狗是一种水生哺乳动物,也具有长途迁移越冬的习性。海狗在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的岛屿上繁殖,在加利福尼亚海域越冬。海狗每年10月开始越冬迁游,要经过两个月后才到达越冬地点呢。
冬季苏格兰马鹿会迁徙到低山地带
动物的过冬妙招你都看明白了吗?不过不论动物再怎么有招数,冬季对许多动物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生存考验期。因此,在冬季,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好野生动物,使它们能够迎接新一年的春暖花开哦。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推荐文章2:动物们的过冬方式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榜 5湖南岳阳:洞庭湖频现江豚“戏水”6林允似身材发福 与张蓝心牵手捂嘴笑7川藏线:百人百车穿越暴风雪运送物资8阿富汗东部发生炸弹袭击 8死25伤9带上“避雷针” 才能放心“买买买”10埃及:胡夫金字塔内发现神秘“空洞”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推荐文章3:动物过冬各出奇招?鼠兔的卷王行为来了……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王德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青藏高原的冬天非常严酷,高寒低氧,食物还很缺乏,如此严酷的环境对动物的生存是严酷的生理学挑战。
为了过冬,动物们可谓是各出奇招。
有些物种如燕子等,会在冬季来临前飞向温暖的南方悠闲过冬;有些物种如旱獭、黄鼠、刺猬、蝙蝠、蜂鸟等,会采取冬眠(或蛰眠)的方式度过严冬。
而有些物种则通过提高生理抵抗能力或行为调节度过严冬,如提高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建筑保暖的巢,贮存足够的食物等。
还有的动物会减少巢外活动时间,降低体重等,甚至通过聚群来抱团取暖的方式,减少自身的总能量需求。
但是,也有一些小型恒温哺乳动物,既不冬眠,也不囤食物,比如青藏高原上的高原鼠兔。它们的体温相对较高,甚至一年四季都在地面活动。
鼠兔是如何克服寒冷,顺利过冬的呢?这一直是科学家很感兴趣的问题。
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和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13年的合作研究,初步揭示了高原鼠兔成功越冬的奥秘之一——吃牦牛的粪便。
吃多点保暖过冬?不需要!
高原鼠兔是一种既像小鼠又像兔子的小家伙,属于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体重约150克左右(体重范围是110克-210克),小巧玲珑,性情温顺,比家兔敏捷不少。高原鼠兔分布在青藏高原3000米-5100米的地区,作为植食性动物,它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研究发现,高原鼠兔的生存代价很高。它没有冬眠的习惯,一年四季都在地面活动、寻找食物,和其他小动物相比,高原鼠兔的体温比较高、代谢水平也较高。
最开始,科学家猜测,在异常寒冷的冬天,鼠兔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存和高而恒定的体温,因而需要的食物量也会增加。
研究人员采用双标记水的稳定性同位素方法,在野外测定了自由活动的高原鼠兔在冬季和夏季的每日能量消耗。
测定结果让科学家们十分意外。平均来看,冬季的环境温度要比夏季要低25oC,但高原鼠兔在冬季的能量消耗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夏季降低了30%左右,也就是说,冬天的鼠兔只取食了夏季食量的三分之二那么多,就成功维持了恒定的体温。
在愈发寒冷的冬季,鼠兔的能量消耗反而变低了,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弄清这个谜团,研究团队在鼠兔的腹腔内埋置了体温记录装置、活动自动记录设备,以此来长时间监测小鼠兔们的体温与活动性变化;同时,在野外对它们的地面活动进行录像。
结果科学家们发现,鼠兔不仅会在冬天降低自己体温,还会减少活动。通过测定还发现,冬季鼠兔的代谢水平也降低了。
这样就得出了结论:在冬季,高原鼠兔总能量消耗的下降,主要是通过降低代谢水平、降低体温和减少地面的活动量来实现的。
可是,在观察鼠兔地面活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偶然发现,鼠兔的食物好像……有些奇怪?
你没看错,这幅“屎”诗级画面,记录着可爱的鼠兔取食耗牛粑粑的瞬间。
蹭饭王的终极境界:吃对手的粑粑!
尽管有些惊讶,科研人员还是对鼠兔这位不一般“干饭人”的进食行为展开了研究。
“干饭人 干饭魂 鼠兔真是人上人”……可平时吃草的高原鼠兔为什么要吃牦牛的粪便,这有什么作用?
是因为喜欢牦牛的气味儿?还是单纯的爱吃“翔”?(啊这个可能不太合理……)
其实,从越冬的生存目的来分析,我们就明白了。因为,如果鼠兔能够取食牦牛的粪便,冬天就有了额外的能量。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团队在野外用摄像机持续拍摄了鼠兔的地面活动和取食行为,多次发现鼠兔在啃食牦牛的粪便。
此外,他们采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分析了鼠兔的胃内容物,发现鼠兔的胃内容物中有牦牛的DNA,这样就证实了鼠兔取食牦牛粪便的事实。
通过进一步分析鼠兔和牦牛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科学家发现,在冬季取食了牦牛粪便的高原鼠兔,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得与牦牛的微生物组成很相似了。这说明高原鼠兔取食牦牛的粪便,不仅可以作为能量的补充,还能够影响其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进一步改变其营养和代谢等生理学功能。
除此之外啊,研究团队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冬季,在牦牛密度高的地区,高原鼠兔的数量会更多,并且它们跑到寒冷地面上活动的频率会更少。
实际上,牦牛和鼠兔都是取食牧草的物种,在食物资源上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如果一方吃得多了,必然会影响到另一方的食物资源,如此说来,同一区域的牦牛数量多,鼠兔数量应该越少才是。
而本应抢夺草类的两位竞争者——牦牛和鼠兔,居然能打破这个“反比例”关系,变成了牦牛数量多,鼠兔数量也多的状况,这就是因为鼠兔“奇葩”的饮食结构了。
如果牦牛们能说话,它们也许会发出这样的牢骚:“鼠兔不讲武德,居然吃我这个对手的粑粑!
因此,通过鼠兔在冬季取食牦牛粪便作为能量补充的事实,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家养牦牛密度高的地区,鼠兔数量也多的奇怪现象了。
正是由于鼠兔们取食牦牛粪便的行为,才使得其种群在牦牛密度高的地方也能够繁盛起来,两个物种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
这个发现,为理解青藏高原动物种间的互惠共生关系、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等重要生态学问题,都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一名研究者,不禁想问:神奇的大自然,神奇的万物,你还有多少惊喜等待我们发现?
: 科普中国网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推荐文章4:熊是怎样冬眠的?正在冬眠的熊会被食肉动物拖出去当成食物吗?
对于怕冷人士而言,在寒冷的冬天窝在温暖的被窝里美美地睡上一觉,这种情形实在是令人悠然神往,而倘若这一觉睡醒之后就已经是春暖花开,那绝对是妙不可言。可惜的是我们人类并没有这样的本事,在地球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中,只有熊才可以做到一觉睡到春暖花开,这样的行为被称为冬眠。
事实上,科学家认为熊的冬眠方式非常棒,还将其称为“超级冬眠者”,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熊是怎样冬眠的,以及为什么科学家会将熊称为“超级冬眠者”。
熊冬眠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怕冷,而是因为食物短缺,在这个冰冷的季节里,熊的菜单里的大多数动植物要么逃走了,要么躲在某处休眠了,要么干脆死掉了。为了不让自己挨饿,熊就只有“先睡一觉”这个选项了,而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即使天气寒冷熊也不会冬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极熊。
熊的冬眠期一般都是几个月,长的时候可以达到7个多月之久,处于冬眠状态的熊,其心率与呼吸频率会显著下降,基础代谢率也随之大幅降低(降低50%以上,极端的可以低至25%),在冬眠期间,熊不吃任何东西,也不用喝水,甚至还不用大小便,它们可以仅凭消耗自己的脂肪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按理说需要冬眠的动物都会在进入梦乡之前找一个非常隐蔽的藏身地,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安全。但熊却偏偏不是这样,尽管它们也会找个安身之所,但这些地方的隐蔽性往往都不怎么强,比如说下图中的这类树洞。
这不禁令人担心,虽然平时的熊威风八面,几乎没有动物敢去招惹,但是一头冬眠的熊就相当于一大坨香喷喷的肉,这对于其他的肉食动物来说是一个很强的诱惑,特别是在食物匮乏的冬季,这种诱惑更是无法抵挡。那么问题就来了,正在冬眠的熊会被食肉动物拖出去当成食物吗?
其实熊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它们有一项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即使处于冬眠状态,在遇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它们也随时可以很快地苏醒。研究表明,熊在冬眠的时候,其体温下降的幅度很小,通常都保持在31摄氏度以上,这与其他的冬眠动物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小型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通常只有几摄氏度,而那些冷血动物的体温则更低。
(上图为一头从冬眠中醒来的熊)
如此高的体温能够使熊可以快速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同时也给熊带来了另外的问题。这是因为要维持这样的体温,就需要更多的能量,这必须消耗掉更多的脂肪,在消耗脂肪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主要是含氮化合物,例如尿素)。而熊在冬眠时基本上是不会大小便的,这就意味着,这些代谢废物不能正常地排出,它们会在熊的体内大量堆积,从而严重威胁熊的身体健康。
然而熊却完美地化解了这一问题,科学家发现,在熊的体内有一种神奇的“废物回收利用机制”,它能够将消耗脂肪时产生的代谢废物进行分解,并且还可以利用其中的氮元素来重新合成蛋白质,以供身体所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熊在冬眠时可以有效地避免自身肌肉因为长时间“卧床不起”而发生萎缩,使其随时具备熊的力量。
上图为科学家拍摄到的在冬眠时被惊动的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冬眠时的熊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毫无防备,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它们就会很快地醒过来。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那些肉食动物全都是牙尖爪利,来去如风的“杀手”,假如它们偷偷地靠近处于冬眠状态的熊,然后突然暴起攻击,那熊岂不是就在睡梦中呜呼哀哉了?
需要指出的是,熊是一种皮糙肉厚的动物,并且它们的体型一般都很大,即使像老虎这样凶猛的食肉动物,都不可能对熊做到一击必杀。因此可以说,假如某只食肉动物真的这样做了,那么熊被攻击以后会立刻苏醒,然后将它的“下床气”一古脑地撒在这只不识相的食肉动物身上。
要知道“下床气”是很可怕的,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面对着一头有着一肚子“下床气”的熊,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画面。所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在冬眠的熊是不会被食肉动物拖出去当成食物的。
熊的这种特殊的冬眠方式完美地解决了恶劣环境以及肉食动物这两大问题,其“超级冬眠者”的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不难看出,熊的冬眠方式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一旦有所突破,我们人类将受益匪浅,比如说在不久的将来,飞往比邻星的载人宇宙飞船就可以用到这种技术。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请与联系删除)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推荐文章5:没有暖气!动物们都如何过冬呢?
在寒冷的冬天,人类可以选择添衣服和生炉子来御寒,动物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御寒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一、用脚后跟走路
帝企鹅除了在脚和鳍上拥有特殊的循环系统之外,还常常把脚掌往后靠以便将脚趾抬离冰面,楔形的尾巴能够让它们保持平衡,也不会因为尾巴接触冰面而受冻,因为它们尾巴的羽毛里根本没有血液流通。
二、“兴师动众”的取暖方式
蜜蜂家族的取暖方式是兴师动众的摩擦战术。外界气温下降,就是战斗的信息,战幕会紧接着徐徐拉开。蜜蜂进入战场后,首先围绕着蜂王,在巢里爬来爬去,忙个不停,依靠运动产生的能量来取暖。
如果气温再下降,离蜂王近的蜜蜂便大开斋戒,大口地吞食蜂蜜。因为受不了寒冷的侵袭,就拼命地往里钻,把里层的蜜蜂挤出,这样一来,蜜蜂进进出出,循环不断,通过摩擦技术,使蜂房保住温度。
三、御寒外衣
在北极圈,冬天气温降到-40℃属于正常现象,人类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生活是极其艰难的,然而在那里仍生活着大量暖血动物。
北极熊和北极狐是北极气候下的“代表物种”。它们“穿”着厚厚的双层毛皮。有研究人员发现:北极熊的每根白毛中间都是空的,空洞中间又都有一根细蕊,正是这根细蕊能吸收紫外线,光线穿过毛蕊到达表皮,表皮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贮存起来。经测定,北极熊皮毛将紫外线转化为热能的有效率高达95%。正是依靠这种神奇的本领,才使北极熊在北极地区的冰天雪地中依旧能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四、把血糖升上去
有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比如欧洲常见的蜥蜴)都能在寒冷的时候增加血糖浓度,这样它们的血液里就不会形成致命的冰晶并导致血管被刺破。温度上升后该过程会反转过来。
动物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很长时间,练就了御寒“本领”,除了上面提到的,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御寒妙招呢?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二中高级教师黄少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文来自:新华网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推荐搜索词:
1.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案
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调查告
3.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写一写画一画
本文标题: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