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图片
第一套人民币图片推荐文章1: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记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华北银行、湖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1948年12月1日发行至1955年5月10日,发行流通的人民币被统称为“第一套人民币”。
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了统一货币的工作。如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来新四军开辟的各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统一货币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在全部收回前,按一定比价照常流通。其比价是:人民币对冀南银行币、北海银行币、华中银行币和中州农民银行币比价为1:100;人民币对晋察冀边区银行币、东北银行币、热河省银行币和长城银行币比价为1:1000;人民币对西北农民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商业流通券比价为1:2000。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京。全国解放后,各大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中国的合法货币。到1953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版别共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工业、农业、商业、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体现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真实历史意义、地位及作用,生动展现出中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其中"水牛图"、"打场图"、"帆船图"、"马饮水图"、"蒙古包"是百姓熟知的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唯一的合法货币。由于受战争环境和解放初期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这套人民币采取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制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前后共有大大小小21家新老厂家参与。由于印制工艺技术条件不同,有石版、凸版、胶版、凹版,经历了从石印、凸印 (脚蹬困盘机) 到胶印。油墨、纸张就地取材,导致印制质量参差不齐,印刷粗糙,技术工艺杂乱,因此纸币质量参差不齐,差别明显,有的钞票相当精美,有的比较粗糙。
国民党反动派就曾利用了当他们拥有的印钞设备,大量伪造了第一套人民币,以此扰乱新中国国内市场经济,同时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机造假,市面上出现了 100元和50元的第一套人民币假币,甚至在1949年6月上海解放之初,军警机关就破获了一起金额高达1.69亿元的假币案。
破获亿元假币案的奥秘就在于第一套人民币一百元钞票的左侧细小的花纹里,隐藏着“人民”两个字。这就叫做暗记。第一套人民币多为无水印钞印刷,因此暗记和底纹主要防伪手段,暗记设计形式多样,有数字、汉字、英文字母,几何图形、网纹等。在当时,这些暗记都是保密的,只有负责辨识的银行专员才知道。这些暗记的设置对第一套人民币的防伪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因为第一套人民币稀少而成为收藏界的精品,像"绝品四珍"和"十二珍品"都是享誉钱币收藏界的名贵收藏品。
第一套人民币图片推荐文章2:第一套人民币原来长这样,还有一万元面额纸币
“原来第一套人民币有这么多大小不等的面额,居然还有一万元面额的纸币。”9月5日上午,长沙市民贺娟女士在长沙磁浮高铁站一边参观一边惊叹到。即日起,“币载辉煌?时代 印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新版人民币宣传”展览在长沙磁浮高铁站拉开序幕,展览就设置在长沙磁浮高铁站的进站大厅里面。
据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钱币学会联合主办,湖南天闻地铁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了这次展览,展览共展现了人民币70年的发展和变化,预计将持续到10月7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来观展。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汤锦表示,人民币不仅仅是货币工具,更是彰显中国金融实力的“中国名片”,也是了解历史的另一扇窗口。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每套人民币都反映了它独特的时代背景,承载着新中国璀璨的文化印记。而今,流通中的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距今已发行十几年,在此期间,现金流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民币的印制质量和防伪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年8月30日,开始发行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将更安全,更亮丽 ,也更易于识别。
人民银行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市民领略到人民币的历史之美、设计之美、文化之美。此次展览地点在有着“湖南名片”之称的长沙磁浮快线举办,让“中国名片”邂逅“湖南名片”,让广大市民感受祖国的巨大腾飞。
据悉,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人民币70年的发展。从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到2019年8月30日,发行新版第五套人民币,每一套人民币都折射了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
第一套人民币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包括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面额的纸币,让不少在现场参观的乘客直呼大开眼界。虽然第一套至第四套人民币随着历史的发展退出了 流通货币的舞台,但人民币上的工厂、帆船、火车、牧马等图像,成为了反映不同年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人民币上工农兵像、炼钢工人、各民族人民画像,也反映了当时人民意气风 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此次展览重点介绍了2019年新版人民币,展示了2019年新版人民币的工艺技术、票面特征,向公众普及人民币防伪知识,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透过人民币看历史,看到了农村的繁荣,工业 的发展,看到了不同年代劳动人民的奋发向上,看到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人民币的70年光辉历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里程丰碑。
展览吸引了众多乘客驻足观看,有乘客表示在展览上看到儿时使用的分币,感觉特别亲切。市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从来没有机会系统地了解人民币知识,这次展览像是系统阅读 了一本人民币的历史书,通过展览,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潇湘晨记者黎棠
第一套人民币图片推荐文章3:第一套人民币图案如此精美,为何流通时间却不太长?
第一套人民币是何时发布的?面值有几种?又流通了多久?为何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我们这一讲要关注的话题。
大家好,我是王丹,欢迎收听今天的课程。
在前面,我们讲过了中国共产党发行的工字银元。在它的帮助下,工农红军渡过了一段最为艰难的革命岁月。时光荏苒,转眼间二十年过去,曾经占据大半个中国的日本侵略者已经被赶跑。中国共产党在这些年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国共第二次合作,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势如破竹,我们的人民解放军距离解放全中国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也正是这个时候,中国的货币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开始发行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1号,是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发行的。钱币的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共计12种。钱币的版别复杂多样,共有62种之多。虽然每一个版别的主体图案都有所不同,但是第一套人民币的图文都遵循着一个规则,那就是用精致的画框装点主景图案,钱币四角有典雅的装饰角花和花球,整张钱币构图均衡,色彩柔和,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美术风格。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第一套人民币中,有着很多值得收藏的珍品,比如“绝品四珍”,比如“十二珍品”等等,都是享誉钱币界、收藏界的珍品。当然,这还是因为第一套人民币不仅货币本身精美,它的流通时间相对比较短,货币的发行数量也比较少,存世的也就更屈指可数了。听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么一套精美的货币,它的流通时间不太长呢?
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背景中去看一看,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是1948年的12月。这个时候,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接近尾声、平津战役才刚刚开始。从这一方面上讲,第一套人民币本质上其实是一套战时货币,是为了应付战争需要和稳定经济而发行的货币,这也就注定了它流通时间不会太久。
当然,这并不是说第一套人民币的作用只局限于解放战争。事实上,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对于整个中国货币史来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有着很多的革命根据地,但是这些根据地大多被日军分割封锁的,各个根据地之间虽然在战略目标上统一,但是在经济层面上还是保持着相当程度的自治,如此一来,他们发行的货币自然是五花八门。
同时,那个时期的国民党政府,经济方面也不景气。在货币方面,他们先后发行了法币、金圆券等,但是这些货币面世没多久就相继遭到了贬值。而百姓正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货币的直接受害者,“天下百姓苦钱久矣”。所以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便开始有意识的去统一解放区的货币。
▲国共内战
然而货币的统一工作刚刚开始,国民党便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内战初期,国民党凭借军队数量和装备上的优势,相继占领很多的解放区,货币的统一工作也不得不中止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7年,这一年人民解放军先是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接着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着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随着解放战争接连不断的告捷,各解放区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最终连成了一片。这个时候,各解放区之间的经济交流、贸易联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但是解放区的货币依旧是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那些,货币的币制不统一、货币的比价也不固定,这不仅阻碍了各解放区之间的贸易往来,还给解放军的后期补给造成了干扰。因此,货币的统一势在必行,曾经被搁置的货币统一计划再次得以启动。
▲董必武
为了货币统一的顺利进行。1947年4月16号,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董必武任主任。董必武是我党的创建者之一,他对于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极为了解。那个时候,华北财经办事处仅仅有五六十位工作人员,但就这五六十人,每个人都对解放区的经济、货币了如指掌,这也为货币统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通过对解放区货币形势的分析,董必武认为,想要促进解放区货币的统一,首要工作便是先把各解放区货币的兑换比价确定下来。因为现在老百姓手里的货币虽说是五花八门,但是这些货币都是他们辛苦劳动换来的财产,如果兑换比价控制不当,那么百姓的财产就会受到损失,到时候货币统一的政策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为了尽快完成这项工作,董必武带领手下干部白天调研,晚上工作,最终调整到一个可以让各个解放区都能接受的比价标准。之后,华北财经办事处又成立了货币兑换所,用来兑换各个解放区之间不同的货币。这里一定要记住,兑换所不是银行,它只是按照一定的比率来对各个解放区的货币进行兑换,这为统一货币和建立银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待到前面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也就提上了日程。1947年8月1日,董必武将“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的计划上中央,在获得批准之后,便开始筹办相关适宜。首先是银行的名字,董必武为此到解放区去征求大家意见,有人说应该叫“联合银行”,也有人说应该叫“解放银行”,也有人提议叫“中国人民银行”。
最后董必武接受了“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字。他说,“我们的中央银行,是人民所需求的,是为人民而办,用“人民”二字可以表明银行的性质,可以跟国民党办的银行区分开来,而且“人民”二字还与解放区的人民政府相合。”这一名称同时也得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认可,这也是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名字的由来。
▲中国人民银行旧址
中国人民银行名字的确定,也为即将发行的货币定下了名字,它就叫人民币。但是要发行人民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毕竟发行统一货币,就是要印钞票。印钞票先得有印钞票的纸,这个纸要用什么样的纸呢?到哪里去买呢?印刷钞票的机器怎么解决呢?印刷的油墨哪里来呢?新的人民币上的设计、防伪又怎么办呢?
针对这些问题,董必武在跟中央的汇种逐一做出了解释。首先是印钞票的纸,这些纸是经过东北从苏联远东地区代买的。印钞票的彩色油墨很难解决,因此,是由苏联远东地区提供机器在哈尔滨代印的......在汇的最后,董必武还明确提到了这次发行的货币不能作为永久货币,只能当作一种战时货币来使用。因为这是在战争时期,本位值不能确定,货币的面额也太大,这些都不符合永久通用货币的特性。
对于货币上图案的设计,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都是将国家元首的头像设计到货币上,所以刚开始在人民币的票样上,设计的是毛泽东主席的头像。但是当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说:“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于是人民币上的图案就改成了跟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相关的图案,例如农耕、交通、工厂、矿山等等。
至于人民币上的行名和面额汉字,则是由一直主持货币统一工作的董必武同志亲自书写。董必武也是当时党内有名的书法家,他深知这几个字的分量,于是特地沐浴更衣,怀着无比庄重和虔诚的心情,工工整整地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大家要记住,只有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是由董必武先生书写的,后面的几个系列的人民币,包括我们现在用的,上面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是由马文蔚先生书写的。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的“小灰楼”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50元、20元、10元三种钞票,中国的货币以崭新的姿态再度走到了大街小巷,来到百姓人民的手中。当这崭新的人民币被送到毛主席手中时,他兴奋地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这节课,我讲了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又通过这种货币给大家介绍了国共内战期间中国的经济,以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是王丹,让我们相约下一讲。
欢迎转发下方课程海
分享钱币背后的故事
第一套人民币图片推荐文章4:盘点人民币中的"钞王",有一张你就发了
提及对钱币的收藏,国人显得格外热衷,提到70周年纪念钞现在都有不错的热度。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钱币的收藏门槛较低,容易入手;第二、国内适合普通老百姓的理财品种匮乏。那这五套人民币中,谁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币”?
第一套人民币收藏亮点
△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发行,从一元到伍万圆一共有十二种不同的面额,而且所印制的图案多大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第一套人民币仅仅经历了7年便退出了流通市场,虽然发行时间短,但由于版别和图片众多,成为了纸钞藏家热衷收藏的门类,目前。第一套人民币全套价值在500万左右。
牧马币:可换一套房
△ 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牧马币
牧马币是1951年一万元中的牧马图,其正面左侧是牧马图,背面则是花纹以及蒙文的行名和面值。因为是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币种,受当时的工艺限制,做工比较粗糙,并且纸张也不易保存。
牧马币在当时算是面额很高的一种纸币了,但是在今天,它折合下来的价仅为一元。但是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元钱,它如今的拍卖价格可以买一套房,目前牧马币的市场参考价格是140万元。
第二套人民币收藏亮点
△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53年印制,于1955年才发行的纸币,在1964年退出了市场。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珍藏册一共分为11种面额纸币,1分到10元,一共合起来有15个版本,其中较为特殊的是,设置了3元这个独特的纸币面额。
由于国家的回收和当时人们收藏意识不强,第二套人民币现存已十分稀少,从而每一张的价格都增长了许多倍,其中当以黑十元为尊,当张全品已过20万元。
黑十元——53版10元人民币
△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黑十元
53版10元人民币是我国委托苏联代为印制的一种纸币,当时我国的印刷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当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政治原因,这张纸币还未发行多久就被收回,所以存世量相当稀少。随着收藏大军的不断涌入,这张纸币受到的追捧程度越来越高,俨然成为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币王”。
53版10元可以说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币王”,它是我国目前人民币发行史上票幅最大的一张。这主要归结为它的历史地位,象征着当年我国和苏联的友好关系。由于53版10元整体呈黑色,两边呈白色,所以被亲切地称为“大黑十”或“大白边”,目前大黑十在市场上的价格动辄15万以上,甚至有的大黑十在拍卖会上达到20多万的天价。
苏三币——53版3元人民币
△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苏三币
53版3元人民币一直以来都受到收藏爱好者们的追捧,它吸引力大的原因在于它的意义和价值。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张3元面额的纸币,加之它来自于苏联,所以备受收藏者的喜爱。
由于当时我国国内印刷技术不过关,导致大额钞票要由苏联代为印刷,但后来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为了防止苏联利用这样的优势来破坏我国的经济,因此1964年停止了3元人民币的发行,同时回收起三元钞票,同年5月,停止收兑和流通,随后53版3元人民币已彻底消声灭迹了。在目前物以稀为贵的时代,全新品种的3元人民币在市场上价格非常高,少则4、5万元。
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亮点
△ 第三套人民币
1967年12月15日,国内自主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面世,直到2000年7月被回收销毁。众所周知,第三套人民币的一角有三个版本,分别为枣红一角、背无水印一角,背水印一角,而虽然有三个版本之分,但它们的收藏价值都在第三套人民币价格榜上名列前茅,使得纷纷有人关注收藏它们。
背绿水印一角
△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背绿水印一角
目前,背绿一角的价值最高,市场参考价格38000元,它为何具有如此高的价值?
在背绿一角诞生之初,很快被大家发现和已经流通的贰角纸币颜色上接近,所以很容易被弄混淆。为了更好的流通安全,它发行没有多久就被宣布退市了。因此,在越来越稀少的情况下,它的价格将非常昂贵,而无水印的版本价格也在4000元上下。
枣红一角
△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枣红一角
枣红一角正面是团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图,背面是菊花和国徽图案。目前,单张枣红一角的市场参考价格为5800元,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市场中被称为第三套人民币的“币王”。
枣红一角分有两种,一种是带有水印的版本,另一种并无水印。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带水印的枣红一角由于数量稀少,价格相比之下更具优势。
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亮点
△ 第四套人民币
198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其中包括9种面值14种券别。目前,第四套人民币已经退市了,已经流转到收藏市场。
80版50元存世量最少市价颇高
△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80版50元
在第四套人民币的所有券别中,1980年版的50元券存世量是最少的,一种说法是1990年版的50元券发行之后,1980年版的就被逐步回收。
在收藏品市场,第四套人民币近年来的价格也是有上升的趋势,如1980年版的50元券,现在在市场价达到2000余元/张。而1980年版的100元券,现在市场价达到1000余元。由于这两种券别市场存量很少,未来的成绩也不会太差。
第一套人民币图片推荐文章5:百年瞬间丨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布告
1947年深秋,在距离河北西柏坡约一公里的夹峪村一个普通农家院的门口,正式挂出了一块叫作“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牌子。曾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的南汉宸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加紧筹备人民银行和发行全国统一货币的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河北钱币博物馆时任馆长 崔仁斌:因为各区财政系统不同,供应系统不同,大家都办有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实际上大家都很困难,特别是野战军跨区域作战,带来当地的货币,在新的作战区域不能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旧址
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和物资交流日益增多,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工作刻不容缓。
△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与夫人在西柏坡合影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统一各解放区的财经政策,董必武被任命为办事处主任,而他首要的任务就是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河北省钱币学会顾问 张弛:这个银行的行名叫什么好?联合银行,或者叫解放银行,当时董必武也拿不准,然后就让南汉宸他们研究一下,南汉宸和当时晋察冀边区银行的一个副行长叫何松亭,何松亭最早提出来,还是叫中国人民银行比较好。
△1947年夏,董必武(前排右三)与参加华北财经会议的部分代表合影
当时还在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批准了董必武的建议,决定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行址就设在原华北银行总行所在的石家庄市中华北街11号。从此,晋察冀边区银行开启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版面设计工作。第一套人民币的最初的设计版本绘有毛泽东主席头像,但在请中央审查时,被毛泽东予以坚决否定。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科科长 石雷:(毛泽东说)原因,我是党的主席,这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以后我当了政府主席再说吧。
△董必武(左)与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
于是董必武又组织人员重新设计,确定了以反映解放区劳动生产建设为票面的原则。之后,南汉宸请董必武为重新设计的第一套人民币票版题写行名,董必武前前后后写了几十张纸,最终,端庄秀丽、美观大方的6个柳体楷书大字“中国人民银行”出现在了第一套人民币上。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二百元券
电视剧《大决战》:
胡乔木:周副主席,咱们的人民币印出来了!
周恩来:终于来了!
毛泽东:这次的好啊,马饮水,蒙古包,画得都好,真正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才叫人民币嘛。它不是某个官僚资本家或者金融寡头的,而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货币。
△印刷第一套人民币使用的部分设备及当时的生产场景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第一套人民币也就此诞生。统一后的人民币跟随解放大军一路南下,到达每一个解放地区。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第二天,《人民日》也在显著位置发布了这一消息,并欢欣鼓舞地说,全国的解放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了。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主笔丨吴菁 周尧
播讲丨长悦
统筹丨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丨单丹丹
第一套人民币图片推荐搜索词:
1.第一套人民币图片全套
2.第一套人民币图片及价格表
3.第二套人民币图片
本文标题:第一套人民币图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