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推荐文章1:45所高中招收!武汉市教育局最新发布

  4月3日


  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5年初中毕业学生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具体内容如下


  ↓↓↓


  各区教育局,局有关直属学校:


  现将《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武汉市教育局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中毕业学生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健全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促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学校


  经各招生学校自主申、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批准同意,2025年全市有45所普通高中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项目招生学校见附件)。


  二、名对象


  在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组织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比赛中,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个人前6名、市级赛事个人前8名,集体项目或团体组别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前6名或团体一等奖、市级赛事前8名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学校推荐的体育运动特别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名考生只能选择1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1个项目名参加资格认定;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考生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三、测试安排


  (一)测试时间和地点


  测试时间为4月17日,地点为各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


  (二)测试办法


  测试办法见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招生简章。


  (三)测试组织


  1.招生简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依据本方案,根据组队、训练、竞赛、升学等实际需要,从文化成绩、身体条件、场上位置等方面设置各项目具体名条件,制定招生简章及测试办法,经市教育局审查后在武汉招考网(向社会公布。


  2.考点设置。各考点根据项目特点,规范设置考试场所,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


  3.成绩发布。测试成绩由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即测、即传、即存,测试结束后成绩由考点公示。


  4.考试安全。考试前,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考点学校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考试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考试器材安全使用。考试期间,应安排必要的医疗救护人员和设备。


  5.过程监督。区教育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监督测试过程,全程摄像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6.评委选派。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经培训后承担评委工作。


  7.经费安排。测试场地及其他经费由各招生学校负责,评审费用按相关政策支付。


  (四)资格确认


  1.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区教育局统筹,各招生学校具体承担考点测试组织工作,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分项目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


  2.田径项目招生学校从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获得者中,按照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择优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新城区跨区考生,需获得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乙组)单项前6名,且运动成绩达到甲组单项前6名相应成绩,方可名中心城区田径后备人才学校。


  四、工作要求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测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办法、统一程序”,落实“招生章程、测试时间、测试办法、测试程序和测试结果”五个公开,切实保障考生、家长的知情权。


  2.各区教育局负责本区考点测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各区须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学校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4.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徇私舞弊者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所有考生及其家长必须诚实守信,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附件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招生学校名单


  一、足球(14所)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新洲区城关高级中学??


  二、篮球(12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钢三中、武汉市钢都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江夏金口中学


  三、田径(24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长虹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蔡甸区汉阳一中、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


  四、排球(5所)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第七中学、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


  五、乒乓球(2所)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六、健美操啦啦操(5所)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弘桥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


  七、毽球(1所)


  武汉市钢城四中


  八、网球(2所)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九、武术(3所)


  武汉市武钢三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十、羽毛球(1所)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十一、游泳(1所)


  武汉市第四中学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推荐文章2:武汉市教育局:是这45所学校

  4月3日


  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2025年初中毕业学生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具体内容如下


  ↓↓↓


  各区教育局,局有关直属学校:


  现将《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武汉市教育局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中毕业学生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健全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促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学校


  经各招生学校自主申、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批准同意,2025年全市有45所普通高中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项目招生学校见附件)。


  二、名对象


  在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组织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比赛中,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个人前6名、市级赛事个人前8名,集体项目或团体组别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前6名或团体一等奖、市级赛事前8名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学校推荐的体育运动特别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名考生只能选择1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1个项目名参加资格认定;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考生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三、测试安排


  (一)测试时间和地点


  测试时间为4月17日,地点为各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


  (二)测试办法


  测试办法见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招生简章。


  (三)测试组织


  1.招生简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依据本方案,根据组队、训练、竞赛、升学等实际需要,从文化成绩、身体条件、场上位置等方面设置各项目具体名条件,制定招生简章及测试办法,经市教育局审查后在武汉招考网(向社会公布。


  2.考点设置。各考点根据项目特点,规范设置考试场所,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


  3.成绩发布。测试成绩由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即测、即传、即存,测试结束后成绩由考点公示。


  4.考试安全。考试前,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考点学校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考试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考试器材安全使用。考试期间,应安排必要的医疗救护人员和设备。


  5.过程监督。区教育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监督测试过程,全程摄像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6.评委选派。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经培训后承担评委工作。


  7.经费安排。测试场地及其他经费由各招生学校负责,评审费用按相关政策支付。


  (四)资格确认


  1.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区教育局统筹,各招生学校具体承担考点测试组织工作,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分项目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


  2.田径项目招生学校从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获得者中,按照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择优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新城区跨区考生,需获得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乙组)单项前6名,且运动成绩达到甲组单项前6名相应成绩,方可名中心城区田径后备人才学校。


  四、工作要求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测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办法、统一程序”,落实“招生章程、测试时间、测试办法、测试程序和测试结果”五个公开,切实保障考生、家长的知情权。


  2.各区教育局负责本区考点测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各区须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学校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4.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徇私舞弊者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所有考生及其家长必须诚实守信,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附件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招生学校名单


  一、足球(14所)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新洲区城关高级中学??


  二、篮球(12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钢三中、武汉市钢都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江夏金口中学


  三、田径(24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长虹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蔡甸区汉阳一中、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


  四、排球(5所)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第七中学、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


  五、乒乓球(2所)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六、健美操啦啦操(5所)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弘桥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


  七、毽球(1所)


  武汉市钢城四中


  八、网球(2所)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九、武术(3所)


  武汉市武钢三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十、羽毛球(1所)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十一、游泳(1所)


  武汉市第四中学


  | 武汉市教育局网站、武汉教视


  编辑| 曹欣怡


  校对| 毛欣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推荐文章3:武汉市教育局:是这45所学校

  

  4月3日


  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2025年初中毕业学生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具体内容如下


  ↓↓↓


  各区教育局,局有关直属学校:


  现将《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武汉市教育局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中毕业学生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健全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促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学校


  经各招生学校自主申、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批准同意,2025年全市有45所普通高中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项目招生学校见附件)。


  二、名对象


  在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组织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比赛中,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个人前6名、市级赛事个人前8名,集体项目或团体组别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前6名或团体一等奖、市级赛事前8名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学校推荐的体育运动特别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名考生只能选择1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1个项目名参加资格认定;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考生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三、测试安排


  (一)测试时间和地点


  测试时间为4月17日,地点为各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


  (二)测试办法


  测试办法见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招生简章。


  (三)测试组织


  1.招生简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依据本方案,根据组队、训练、竞赛、升学等实际需要,从文化成绩、身体条件、场上位置等方面设置各项目具体名条件,制定招生简章及测试办法,经市教育局审查后在武汉招考网(向社会公布。


  2.考点设置。各考点根据项目特点,规范设置考试场所,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


  3.成绩发布。测试成绩由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即测、即传、即存,测试结束后成绩由考点公示。


  4.考试安全。考试前,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考点学校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考试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考试器材安全使用。考试期间,应安排必要的医疗救护人员和设备。


  5.过程监督。区教育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监督测试过程,全程摄像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6.评委选派。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经培训后承担评委工作。


  7.经费安排。测试场地及其他经费由各招生学校负责,评审费用按相关政策支付。


  (四)资格确认


  1.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区教育局统筹,各招生学校具体承担考点测试组织工作,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分项目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


  2.田径项目招生学校从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获得者中,按照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择优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新城区跨区考生,需获得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乙组)单项前6名,且运动成绩达到甲组单项前6名相应成绩,方可名中心城区田径后备人才学校。


  四、工作要求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测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办法、统一程序”,落实“招生章程、测试时间、测试办法、测试程序和测试结果”五个公开,切实保障考生、家长的知情权。


  2.各区教育局负责本区考点测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各区须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学校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4.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徇私舞弊者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所有考生及其家长必须诚实守信,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附件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招生学校名单


  一、足球(14所)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新洲区城关高级中学??


  二、篮球(12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钢三中、武汉市钢都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江夏金口中学


  三、田径(24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长虹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蔡甸区汉阳一中、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


  四、排球(5所)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第七中学、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


  五、乒乓球(2所)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六、健美操啦啦操(5所)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弘桥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


  七、毽球(1所)


  武汉市钢城四中


  八、网球(2所)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九、武术(3所)


  武汉市武钢三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十、羽毛球(1所)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十一、游泳(1所)


  武汉市第四中学


  | 武汉市教育局网站、武汉教视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推荐文章4:45所高中招收!武汉市教育局最新发布

  4月3日


  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5年初中毕业学生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具体内容如下↓↓↓

  各区教育局,局有关直属学校:


现将《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武汉市教育局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中毕业学生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健全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促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学校


  经各招生学校自主申、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批准同意,2025年全市有45所普通高中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项目招生学校见附件)。


  二、名对象


  在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组织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比赛中,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个人前6名、市级赛事个人前8名,集体项目或团体组别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前6名或团体一等奖、市级赛事前8名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学校推荐的体育运动特别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名考生只能选择1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1个项目名参加资格认定;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考生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三、测试安排


  (一)测试时间和地点


  测试时间为4月17日,地点为各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


  (二)测试办法


  测试办法见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招生简章。


  (三)测试组织


  1.招生简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依据本方案,根据组队、训练、竞赛、升学等实际需要,从文化成绩、身体条件、场上位置等方面设置各项目具体名条件,制定招生简章及测试办法,经市教育局审查后在武汉招考网(向社会公布。


  2.考点设置。各考点根据项目特点,规范设置考试场所,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


  3.成绩发布。测试成绩由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即测、即传、即存,测试结束后成绩由考点公示。


  4.考试安全。考试前,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考点学校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考试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考试器材安全使用。考试期间,应安排必要的医疗救护人员和设备。


  5.过程监督。区教育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监督测试过程,全程摄像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6.评委选派。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经培训后承担评委工作。


  7.经费安排。测试场地及其他经费由各招生学校负责,评审费用按相关政策支付。


  (四)资格确认


  1.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区教育局统筹,各招生学校具体承担考点测试组织工作,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分项目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


  2.田径项目招生学校从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获得者中,按照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择优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新城区跨区考生,需获得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乙组)单项前6名,且运动成绩达到甲组单项前6名相应成绩,方可名中心城区田径后备人才学校。


  四、工作要求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测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办法、统一程序”,落实“招生章程、测试时间、测试办法、测试程序和测试结果”五个公开,切实保障考生、家长的知情权。


  2.各区教育局负责本区考点测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各区须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学校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4.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徇私舞弊者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所有考生及其家长必须诚实守信,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附件


  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招生学校名单


  一、足球(14所)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新洲区城关高级中学


  二、篮球(12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钢三中、武汉市钢都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江夏金口中学


  三、田径(24所)


  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长虹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蔡甸区汉阳一中、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


  四、排球(5所)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第七中学、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


  五、乒乓球(2所)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六、健美操啦啦操(5所)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弘桥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关山中学、武汉市马房山中学


  七、毽球(1所)


  武汉市钢城四中


  八、网球(2所)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九、武术(3所)


  武汉市武钢三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十、羽毛球(1所)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十一、游泳(1所)


  武汉市第四中学


  :武汉教视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分享


  收藏


  在看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推荐文章5:极目云探校|武汉市第十五中学“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充满希望”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中考招生季,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校?为服务广大考生和家长,极目新闻特别推出“极目云探校·2024年武汉高中学校特色展示”节目,邀请高中学校校领导、招生负责人走进5G演播厅,详细介绍多所学校特色和招生政策。


  4月30日上午,“极目云探校”节目邀请到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陈忠做客极目新闻直播间,为广大网友介绍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主持人:陈校长,听说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


  陈忠: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是一所有着139年办学历史的湖北省示范高中、武汉市心理健康示范校。学校坐落于武昌区武珞路一环线上,也是全市唯一一所以校名作为公交、地铁站点的学校。如果说古老的“约之以礼,博之以文”是十五中的前世家训,那么“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充满希望”便是十五中今生办学的追求。学校秉承了这所百年老校重素质的文脉和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迄今从十五中既走出了陈立、涂长望、陈春英等7位中科院院士,又走出了赵连芳等学界泰斗、工商翘楚、政界精英,还培育出一大批以时代先锋为代表的杰出校友,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人:听说近两年十五中考成绩相当出色,无论是上线率还是高分人数,在武汉市同类的二批学校里面都是佼佼者,能不能跟网友介绍一下,近年的高考成绩如何?


  陈忠:新高考改革以来,学校每年纯文理过线均稳定在140人左右。近两年,我校有近100人被985、211高校录取,2022年最难的那一届高考,左雪阳,潘晨昊以630多的高分被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有4名同学同时被厦门大学录取,20余名学生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2023年高考我校全口径一本升学率近50%,本科升学率近90%。新高考以来,我校连续三年荣获“武昌区高考质量立功单位”称号,稳居同类学校前列。


  主持人: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请问学校有什么好的做法?


  陈忠:首先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精干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72名,其中专任教师158名,高级教师93名,占专任教师的58.8%。省级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带头人、区优青共计35名,名特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2.2%。我校从专业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学校会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专题培训,学科赛课、班会赛课,论文案例评比,读书沙龙等活动。在学校名师带领下,我校青年教师在2023年获得国家及省市区奖项接近100人次。以刘亚珩老师为例…


  其次,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学习、成长赋能。


  我校有两名专职心理教师,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学双学位的教师9人,同时我校是武昌区挂牌的心灵加油站。我校配备有专门的心理团辅室、个辅室、沙盘室、宣泄室等心理功能室,每周在各班开设生涯课程及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剧、读书交流分享、手工制作等活动。因为高中生学习强度和压力较大,由此难免产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学校通过以上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与焦虑,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深受家长们的认可。


  最后,学校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实现精准教学。


  大数据时代,教育也讲究“精准”,学校引进了大数据智能服务中心,在教师层面,通过大数据获取学情分析告,课前聚焦学生共性问题集中备课,课中重点讲评展示典型错题,课后重点练习高频错题,将课前课中课后打通,形成学习闭环,实现精准教学。在学生层面,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作答记录,形成学情告,深度挖掘历次练习数据,生成学生学习轨迹。基于学生薄弱知识点和错因,形成集基础必做、知识强化、拔高练习三大模块于一体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个性化学习手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能力值进行补缺补差,帮助学生摆脱低效题海战术,实现学业负担减重,学习效果增强。


  通过以上三个抓手,我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提质增效,从而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卓越成绩。


  主持人:除了传统的文化高考,在音美体等特长生方面,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培养计划?十五中在美术生的培养上相当有水平,我听说曾经创下美术联考均分230分的奇迹?能详细介绍

本文标题:武汉市第十五中学